复合靶材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798888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靶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靶材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制取具有疏水、防紫外线及自清洁功能透明薄膜的复合靶材及该复合靶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玻璃表面镀膜的方法较多,主要有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及溶胶-凝胶等。物理气相沉积中常用的真空磁控溅射技术可设计多层复杂膜系,在玻璃基体上镀覆出性能较佳的膜层,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玻璃镀膜技术之一。基于玻璃基材的特殊性能,对玻璃镀膜的膜层有较高的要求,通常要求膜层具有较高的透光率,选择性透光,高阻隔比,如高的红外线、紫外线阻隔效果等,因此膜层的选择设计十分重要。目前要实现在玻璃上制备具有疏水、防紫外线、自清洁效果的透明功能薄膜,通常需要设计相应的多层复合膜系结构,如此一来导致制备薄膜的工艺时间长,产品的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制取具有疏水、防紫外线及自清洁功能透明薄膜的复合靶材。另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述复合靶材的制备方法。一种复合靶材,其含有质量百分比为50% -85%的氧化钛以及余量的氧化锡或氧化铝。—种复合靶材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质量百分比为50% -80%的氧化钛粉体,质量百分比为15% -50%的氧化锡粉体或氧化铝粉体及质量百分比为5% -10%的粘结剂混合均勻,制得一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放入模具中热压制成一坯体;对所述坯体进行高温烧结;烧结后自然冷却。本发明复合靶材可用于真空磁控溅射制备具有疏水、防紫外线及自清洁功能的透明薄膜;本发明复合靶材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程周期短,易于设计及控制、应用范围广泛。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复合靶材,其含有质量百分比为50% -85%的氧化钛以及余量的氧化锡或氧化铝。上述复合靶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质量百分比为50% -80%的氧化钛粉体,质量百分比为15% -50%的氧化锡或氧化铝粉体,质量百分比为5% -10%的粘结剂混合搅拌均勻,制得一混合物。该氧化钛粉体的纯度可为97-99%,粒度可为70-90 μ m。该氧化锡粉体的纯度可为97-99%,粒度可为 70-90 μ m0该氧化铝粉体的纯度可为97-99%,粒度可为70-90 μ m。该粘结剂中含有正硅酸乙脂及有机溶剂,其中正硅酸乙脂及有机溶剂的质量比可为1 10。该有机溶剂可为乙醇或丙酮。取适量上述混合物放入模具中,将该混合物压制成一坯体。压制的温度范围可为 100-300°C,压力可为 100-200 吨。对压制成型的坯体进行高温烧结,烧结温度为900-1800°C,烧结时间为3_4h。烧结过程中所述粘结剂中的有机溶剂及有机物被燃烧去除,而该粘结剂中的硅在烧结后以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于所述复合靶材中。烧结完成后自然冷却,制得所述的复合靶材。本发明复合靶材可用于真空磁控溅射制备具有疏水、防紫外线及自清洁功能的透明薄膜;本发明复合靶材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程周期短,易于设计及控制、应用范围广泛。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靶材,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靶材中含有质量百分比为50% -85%的氧化钛以及余量的氧化锡或氧化铝。
2.一种复合靶材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质量百分比为50% -80%的氧化钛粉体,质量百分比为15% -50%的氧化锡粉体或氧化铝粉体及质量百分比为5% -10%的粘结剂混合均勻,制得一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放入模具中热压制成一坯体; 对坯体进行高温烧结; 烧结后自然冷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靶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钛粉体的纯度为 97-99%,粒度为70-90 μ m ;所述氧化锡粉体的纯度为97-99%,粒度为70-90 μ m ;所述氧化铝粉体的纯度为97-99%,粒度为70-90 μ 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靶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中含有正硅酸乙脂及有机溶剂,其中正硅酸乙脂及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 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靶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或丙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靶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的温度范围为 100-300°C,压力为 100-200 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靶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烧结的温度范围为900-1800°C,烧结时间为3-4h。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靶材,其含有质量百分比为50%-85%的氧化钛及以及余量的氧化锡或氧化铝。本发明还提供该种复合靶材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质量百分比为50%-80%的氧化钛粉体,质量百分比为15%-50%的氧化锡粉体或氧化铝粉体及质量百分比为5%-10%的粘结剂混合均匀,制得一混合物;将适量混合物放入模具中热压制成一坯体;然后对坯体进行高温烧结;烧结后自然冷却。本发明复合靶材可用于真空磁控溅射设备制备具有疏水、防紫外线及自清洁功能的透明薄膜。
文档编号C04B35/622GK102336566SQ201010239239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8日
发明者张新倍, 蒋焕梧, 陈文荣, 陈正士, 黄嘉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