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54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的隔层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
背景技术
一般高科技电子制品的厂房,如晶圆厂的生产制造需要在空调良好的无尘空间中进行,因此晶圆厂都配备有无尘室,为使无尘室能有良好的空调环境,一般是将无尘室的建筑隔层设置成格子型态,也就是在建筑隔层上安装格子梁的模具,使得灌浆完成后,形成多个可作为导风口的格子空间。参阅图1,是现有的格子梁模具1的施工态样,该格子梁模具1主要是包括有一中空筒体11,以及分别盖设于该中空筒体11顶端与底端的一顶盖12与一底盖13。在施工时, 当多根钢筋21已在架设好的模板结构22顶面布设组成具有多个格子区域23 (图中只显示一个)的格子结构后,再于每一格子区域23设置一格子梁模具1,也就是先以数个钉子M 将底盖13钉固于模板结构22上,并将中空筒体11罩设于底盖13外部后,再将顶盖12盖置于该中空筒体11顶端,如此即完成格子梁模具1的安装作业。接着进行混凝土灌浆作业,待混凝土浆形成混凝土层25后,就可进行拆模,依序先将格子梁模具1的顶盖12、中空筒体11卸除,待数日后完全干掘,就可以拆除模板结构 22,同时也使固定于模板结构22上的底盖13 —并拆离,借此完成建筑隔层的工程,如图3 所示,该建筑隔层上形成多个可作为导风口的空间26(图中只显示一个)。参阅图1、2,由于现有的格子梁模具1的中空筒体11是以整圈外周面与混凝土层 25紧密接触,加上中空筒体11上未设置任何可供勾持的结构设计,因此,拆模不易。另外,如图1、2所示,因中空筒体11只是罩设于底盖13外部,以致在灌浆时,受到混凝土浆的压力作用下,中空筒体11会略微上移或微歪斜,微量混凝土浆会流至中空筒体 11与模板结构22间或中空筒体11与底盖13间,以致脱模后,该些空间沈的角落处会形成如图3所示的突料部沈1,因此需要再施以刮除整平作业,在施工程序上较为繁复与费时。此外,该格子梁模具1的顶盖12与底盖13的构造不同,无法相互替代使用,在制造上必须分别开模,也会增加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令施工简易、快速,进而能降低制造成本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本实用新型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包含一个本体、一块侧板,及至少一个盖体。该本体是呈中空且两端为开放状,具有一个朝着与轴向相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缺该侧板能脱离地设置于该本体的缺口处,且具有一个伸置于该本体内而用于与该本体内表面相接触的止挡部,及一个与该止挡部相连接而用于封闭该缺口的封闭部。[0012]该盖体能分离地封盖于该本体的一端,并具有一个用于接触该本体端缘的基壁、 一个自该基壁延伸且伸置于该本体内的延伸部、至少一个设于该基壁上的贯孔,及一个形成于该基壁周缘的环斜面,该基壁能覆盖该本体的端缘,且该环斜面是由该基壁的最外侧缘朝该延伸部方向倾斜渐缩。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较佳地,前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中该侧板的止挡部与该封闭部相叠设, 且该侧板的止挡部的宽度大于该封闭部的宽度。较佳地,前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还包含有一个设置于该本体的内表面上而用于供一个勾具勾持的勾持单元。较佳地,前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中该本体具有一个围绕壁,以及一个由该围绕壁界定而成且能与外界相通的通道,该勾持单元是设置于该围绕壁内表面,该缺口则是设于该围绕壁上。较佳地,前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中该勾持单元具有至少两个相间隔地设于该本体的围绕壁内表面上的扣接环,每一个扣接环均具有一个能供勾具勾持的穿孔。较佳地,前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中每一个扣接环还具有一个用于锁入该本体的围绕壁内表面的螺接部。较佳地,前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中该盖体的延伸部围绕界定有一个与该贯孔相通的凹槽。较佳地,前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中该盖体的基壁上设有多个伸置于该凹槽内的补强肋。较佳地,前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中该侧板的止挡部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相反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该止挡部的第一表面设有多个呈纵向排列的勾出孔,另外,该第二表面上间隔设有两个位于该封闭部两相反侧邻近位置处的限位槽,该本体内表面于邻近该缺口处则对应设有两条能分别用于嵌设于各该限位槽内的凸条。较佳地,前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中该侧板的止挡部的第一表面于邻近底缘处凸设有一个定位片,该定位片上设有一个定位孔。较佳地,前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中该盖体还具有一个设于该基壁上且相邻该延伸部并能容置该本体的一端缘的环槽。较佳地,前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中该盖体的基壁上位于该延伸部圈围范围内并凸设有一个补强块。较佳地,前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中该本体的底缘间隔朝内凸设有多个固定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于借由该侧板是能脱离地设置于该本体的缺口处, 使得该隔层模具在拆模时只要抽取出该侧板,即能轻易地取出该本体,进而完成脱模作业, 使得施工更加简易、快速,进而能降低制造成本。

图1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一种现有的格子梁模具的施工态样;图2是一横向剖视图,说明图1所示的现有格子梁模具的中空筒体外周面与混凝土层紧密接触;图3是一剖视图,说明图1所示的现有格子梁模具脱模后的建筑隔层态样;图4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图5是一俯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侧板组合于本体的缺口处的态样;图6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实施于建筑隔层结构的态样;图7是一俯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实施于建筑隔层结构的态样;图8是一俯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实施于建筑隔层结构的态样,图中显示侧板已拆离;图9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本体的拆卸实施态样;图10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于拆除模板结构后的建筑隔层结构;图11是一部份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图中省略两盖板及侧板;图1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图13是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辅助说明图12 ;图14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实施于建筑隔层结构的态样;图15是一俯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实施于建筑隔层结构的态样;图16是图15中A-A线的剖视图,特别说明的是,本图中另加上两盖体的组合态样;图17是一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的第四较佳实施例;图18是一俯视示意图,辅助说明图17 ;图19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的第五较佳实施例;图20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该第五较佳实施例实施于建筑隔层结构的态样;图21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的第六较佳实施例;图22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六较佳实施例实施于建筑隔层结构,且两盖体及模板结构已脱离的态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为了方便说明,在以下的实施例中,类似的组件以相同的编号表示。参阅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3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本体31、两盖体32、33、一勾持单元34,以及一侧板35。该本体31呈中空且两端为开放状,其具有一围绕壁311,以及一由该围绕壁311界定而成且能与外界相通的通道312。另外,该本体31的围绕壁311上还具有一朝着与轴向相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缺口 313。参阅图4、6,所述盖体32、33的构造设计相同,且能分离地分别封盖于该本体31的围绕壁311两端(即图中的底端与顶端),盖体32(或3 具有一用于接触该本体31的围绕壁311端缘的基壁321 (或331)、一延伸自各该基壁321 (或331)且用于伸置于该本体31 的通道312内的延伸部322 (或33 ,以及一形成于各该基壁321 (或331)周缘的环斜面 320 (或330),各基壁321,331上分别设有一贯孔323,333,以及数个补强肋324、334。各延伸部322、332分别界定有一凹槽325、335,且使设于该基壁321、331上的贯孔323、333分别与凹槽325、335相通,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补强肋324、334是伸置于各该凹槽325、335 内,然而所述补强肋324、334的设置位置并不以此为限,当然也可以设于各基壁321、331外表面。另外,所述盖体32、33的基壁321、331能覆盖该本体31的端缘,且各该环斜面320、 330是由该基壁321、331的最外侧缘朝相对应的延伸部322、332方向倾斜渐缩。参阅图4、5,该勾持单元34具有四个等间隔地设于该本体31的围绕壁311内表面的扣接环341,每一扣接环341均具有一穿孔342。当然扣接环341也可以是两个,或是其它数量。另外,该侧板35具有一伸置于该本体31的通道312内且用于与该本体31的围绕壁311内表面相接触的止挡部351,及一与该止挡部351相叠设连接而用于封闭该本体31 的缺口 313的封闭部352。该止挡部351与该封闭部352相叠设,且该侧板35的止挡部351 的宽度大于该封闭部352的宽度。参阅图6、7,在施工时,先使多根钢筋51于已架设好的模板结构52顶面布设组成格子结构而界定出多个格子区域53(图6中只显示一个)后,再将多个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3 (图6中只显示一个)分别安装于每一格子区域53,其安装方式是利用如钉子的固结件讨贯穿一盖体32的贯孔323并钉入该模板结构52,当然为了加强定位效果,也可以将另一些固结件讨穿设于贯孔323附近的盖体32上,使得该盖体32定位于该模板结构52上。 接着,将本体31罩设于该盖体32外部,并将该侧板35的止挡部351伸置于该本体31的通道312内且与该本体31的围绕壁311内表面相接触,而该侧板35的封闭部352则与本体 31的围绕壁311相接合,以封闭本体31的缺口 313。另外,因盖体32的基壁321的最大外径大于本体31的最大外径,所以本体31的围绕壁311底端抵触于该盖体32的基壁321内面,该盖体32上的环斜面320则倾斜连接本体31的围绕壁311底缘与该模板结构52。此外,该盖体32的延伸部322则伸置于该本体31的通道312内。接着,再将另一盖体33盖置于该本体31的顶端,且使此盖体33的延伸部332伸置于该本体31的通道312内,而其基壁331则抵触本体31的围绕壁311顶端。如此就可以进行后续的混凝土灌浆作业,借由本体31的围绕壁311及侧板35的顶端与底端皆分别抵触两盖体33、32的基壁331、321,以及两盖体33、32的环斜面330、320倾斜连接本体31 的围绕壁311顶缘及底缘,因而可使本体31不会受到混凝土浆的冲击而产生微移动,待混凝土浆干形成混凝土层阳后就可以实施拆模作业。参阅图6、7,拆模作业的实施方式是先将位于本体31的围绕壁311顶端缘上的盖体33卸除,再利用一软槌轻敲该侧板35及位于邻侧的本体31的围绕壁311,就可以松动该侧板35,进而能如图8所示轻易地取出该侧板35。该侧板35取出后,使得原本因该侧板 35而存在于本体31的围绕壁311上的顶撑作用力消失,围绕壁311与混凝土层55间的结合因而松动,再如图9所示利用勾具6伸入本体31的通道312内勾持各扣接环341上的穿孔342,进而能轻易地将本体31吊起并脱离混凝土层55,再拆除模板结构52,就可以同时将固定于模板结构52上的另一盖体32 —并拆离,借此完成如图10所示的建筑隔层结构,该建筑隔层结构上形成多个可作为导风口的格子空间551 (图中只显示一个)。如上述,由于本体31不会受到混凝土浆的冲击而产生微移动,因此在拆模后,可确保界定所述格子空间551的混凝土层55的平整,不会产生类似背景技术所述的突料部,所以不必再实施整平作业。特别说明的是,当混凝土浆干涸而抽离隔层模具3的侧板35后,侧板35原存在于本体31的围绕壁311上的顶撑作用力消失,该围绕壁311会略为松动而与混凝土层55间产生间隙,如此更有助于本体31的脱模,甚至本体31的围绕壁311内表面不需要设置勾持单元34,而能徒手将本体31的围绕壁311向上取出。参阅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本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是在设于该本体31的围绕壁311内表面的各扣接环343是呈独立的构件态样,且各扣接环343均具有一穿孔344及一螺接部345,借此各扣接环343可利用相对应的螺接部345锁入本体31的围绕壁311内表面上,而与本体31相组合。在制造、组装及使用上同样能提供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的功效,于此不再赘述。参阅图12、13、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本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是在该侧板35的止挡部351具有一第一表面353及一相反于该第一表面353的第二表面354,该第二表面3M上间隔设有两个位于该封闭部352两相反侧邻近位置处的限位槽355,该第一表面353于邻近底缘处凸设有一个定位片356,该定位片 356上设有一个定位孔357,另外,该侧板35的止挡部351的第一表面353还设有多个呈纵向排列的勾出孔358。而该本体31的围绕壁311内表面于邻近该缺口 313处则对应设有两条能分别用于嵌设于各该限位槽355内的凸条314。此外,盖体32(或33)皆还具有一个设于基壁321 (或331)上且相邻该延伸部322 (或33 的环槽3 (或336),每一个盖体 32(或33)的基壁321(或331)上位于该延伸部322 (或332)圈围范围内凸设有一个补强块327 (或337),前述贯孔323 (或33 分别贯穿补强块327 (或337)。配合图16所示,借此,在施工组合作业上与前述实施例类似,差异处只是在于上述该盖体32借所述固结件M定位于该模板结构52后,将本体31罩设于该盖体32外部, 再将该侧板35置入该本体31的通道312内,且使该本体31的围绕壁311内表面上的两凸条314分别嵌设于该侧板35的各该限位槽355内,该侧板35的止挡部351同样是伸置于该本体31的通道312内并与该本体31的围绕壁311内表面相接触,而该侧板35的封闭部 352则与本体31的围绕壁311相接合,以封闭本体31的缺口 313。接着,进一步利用一自攻螺丝56贯穿定位片356上的定位孔357,并锁入该模板结构52。再将另一盖体33再盖设于本体31顶端,且使该本体31底端与顶端分别伸置于相对应的盖体32、33的环槽326、 336内。如此在进行后续的混凝土灌浆作业时,借由本体31的围绕壁311底端与顶端,以及该侧板35的封闭部352底端与顶端,均分别伸置于相对应的盖体32、33的环槽3沈、336 内,即环槽326、336能容置该本体31的一端缘,且两盖体33、32的环斜面330、320倾斜连接本体31的围绕壁311顶缘及底缘,进一步强化本体31确实不会受到混凝土浆的冲击而产生微移动。参阅图14、15、16,在拆模时,同样是先卸除位于本体31的围绕壁311顶端缘上的盖体33,及该侧板35上的自攻螺56,再利用勾具6 (参阅图9)勾持该侧板35上的任一勾出孔358,就可以轻易地勾拉该侧板35以脱离本体31。当该侧板35取出后,如前所述,因该侧板35而存在于本体31的围绕壁311上的顶撑作用力消失,也能使围绕壁311与混凝土层阳间的结合松动,因此同样有利于后续再利用勾具6伸入本体31的通道312内勾持各扣接环341上的穿孔342,轻易地将本体31吊起并脱离混凝土层55,进而拆除模板结构 52,且同时将固定于模板结构52上的另一盖体32 —起拆离,借此同样能完成如图10所示的建筑隔层结构。所以本实施例也能提供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的功效,于此不再赘述。特别说明的是,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的扣接环343也可应用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参阅图17、1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本较佳实施例与第三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是在于只包含有一盖设于该本体31顶端的盖体33,且该本体31的围绕壁311底缘间隔朝内凸设有多个固定片315。借此,该本体31是利用多个自攻螺丝56 分别贯穿各固定片315,并锁入该模板结构52,而组合定位于该模板结构52上。另外,该侧板35的封闭部352顶端是伸置于盖体33的环槽336内,该侧板35的定位片356也是利用自攻螺丝56固定于该模板结构52上。本实施例不但也能提供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的功效,且因组件数量的减少,还能提供节省成本的功效。参阅图19、2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较佳实施例,本较佳实施例与第四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是在于还包含有一用于套设于该本体31的围绕壁311外表面近底端处的束环36,束环36外壁形成环斜面状,另外,该本体31的围绕壁311内表面并间隔凸设有多个补强肋316,借此所述补强肋316能补强该本体31的围绕壁311的结构强度。至于利用束环36的设置,则可使本体31不会受到混凝土浆的冲击而产生微移动,待混凝土浆干涸形成混凝土层阳后就可以实施拆模作业。参阅图21、2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较佳实施例,本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是在于本体31顶端向外形成有一环垣317,且该本体31的围绕壁 311内表面不用设置勾持单元34,借此于拆模时,只需如前述作业方式般将两盖体32、33及模板结构52拆离,本体31则无需拆除,如此还能确保所形成的导风口的格子空间551(图中只显示一个)的平整,不必再实施整平作业。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3借由该侧板35能脱离地设置于该本体31的缺口 313处,使得在拆模时,只要抽取出侧板35,本体31的围绕壁311会略为松动而与混凝土层55间产生间隙,供人员可徒手轻易地取出本体31或利用一勾具6勾持设于该本体31内壁上的勾持单元34而勾取出本体31,因此能快速地完成脱模作业,使得施工更加简易、快速。另外,两盖体32、33的结构相同,还能节省开模材料等制造成本,且在施工时,人员不必再如现有做法般选择所谓的顶盖或底盖。另于灌浆作业时,本体31的围绕壁311及侧板35的顶端与底端皆分别抵触两盖体33、32的基壁331、321 (或伸置于相对应的环槽336、326内),以及两盖体33、32的环斜面330、320倾斜连接本体31的围绕壁311 顶缘及底缘,因而可使本体31不会受到混凝土浆的冲击而产生微移动,所以拆模完工后, 不会产生类似先前技术所述的突料部,所以不必再实施整平作业。因此可使脱模作业更为简易、快速。此外,借由该本体31的围绕壁311底缘间隔朝内凸设有多个固定片315,使得该本体31也能利用自攻螺丝56贯穿固定片315进而定位于该模板结构52上,减少组件数量,还能节省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个本体,呈中空且两端为开放状,并具有一个朝着与轴向相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缺π ;一块侧板,能脱离地设置于该本体的缺口处,该侧板具有一个伸置于该本体内而用于与该本体内表面相接触的止挡部,及一个与该止挡部相连接而用于封闭该缺口的封闭部;至少一个盖体,该盖体能分离地封盖于该本体的一端,并具有一个用于接触该本体端缘的基壁、一个自该基壁延伸且伸置于该本体内的延伸部、至少一个设于该基壁上的贯孔, 及一个形成于该基壁周缘的环斜面,该基壁能覆盖该本体的端缘,且该环斜面是由该基壁的最外侧缘朝该延伸部方向倾斜渐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特征在于该侧板的止挡部与该封闭部相叠设,且该侧板的止挡部的宽度大于该封闭部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个设置于该本体的内表面上而用于供一个勾具勾持的勾持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一个围绕壁,以及一个由该围绕壁界定而成且能与外界相通的通道,该勾持单元是设置于该围绕壁内表面,该缺口则是设于该围绕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特征在于该勾持单元具有至少两个相间隔地设于该本体的围绕壁内表面上的扣接环,每一个扣接环均具有一个能供所述勾具勾持的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扣接环还具有一个用于锁入该本体的围绕壁内表面的螺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盖体的延伸部围绕界定有一个与该贯孔相通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盖体的基壁上设有多个伸置于该凹槽内的补强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特征在于该侧板的止挡部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相反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该止挡部的第一表面设有多个呈纵向排列的勾出孔,另外,该第二表面上间隔设有两个位于该封闭部两相反侧邻近位置处的限位槽,该本体内表面于邻近该缺口处则对应设有两条能分别用于嵌设于各该限位槽内的凸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特征在于该侧板的止挡部的第一表面于邻近底缘处凸设有一个定位片,该定位片上设有一个定位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盖体还具有一个设于该基壁上且相邻该延伸部并能容置该本体的一端缘的环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盖体的基壁上位于该延伸部圈围范围内并凸设有一个补强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底缘间隔朝内凸设有多个固定片。
专利摘要一种可快速脱模的隔层模具,包括有一呈中空且两端为开放状并具有一轴向延伸的缺口的本体、一可脱离地设置于该本体的缺口处的侧板,以及至少一能分离地封盖于本体至少一端的盖体。特别是在于该侧板具有一伸置于该本体内而用于与该本体内表面相接触的止挡部,及一与该止挡部相连接而用于封闭该缺口的封闭部,借此在拆模时只要抽取出该侧板,就可以使本体略内缩而与混凝土层间产生微间隙,如此能轻易地取出该本体,进而完成脱模作业,使得施工更加简易、快速,并能降低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E04G15/04GK202031324SQ20112011903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1日
发明者林三荣 申请人:东旸玻璃胶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