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功能化eva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化EVA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太阳能光电转化效率;防止建筑门窗和车辆窗玻璃内侧温度上升,减少室内用电和减少消耗车内动力能源;通常采用Low-e玻璃、镀膜玻璃和夹胶玻璃等;中国专利ZL200510031338. 4用可控沉淀制备掺杂稀土 (含铈)锌的氧化锡锑制备导电薄膜;中国专利CN00138041. 9公开了用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低辐射膜放在两片PVB膜之间与玻璃粘结而成;中国专利CN1898174B和CN101514083A公开了用ITO和ATO涂布于白 玻璃表面形成隔热膜;中国专利 CN101602580A、CN1898175B、CN1960953B、CN101243022A、CN102167520A、CN102251236A、CN101243023A、CN1989081B 和 CN101006023B 等公开的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锑、掺杂锡的氧化铟(IT0)、掺杂锑的氧化锡(AT0)、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错、氧化韩、氧化钛、氧化钛或氮氧化钛、氧化锌和氧化铺,使用氧化物一种或混合两种以上;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使用的纳米材料具有红外线反射作用。这主要归功于金属氧化物或掺杂金属氧化物形成的透明薄膜,当辐射线作用于薄膜后,透明薄膜等离子体共振波长远小于入射波长,使入射波长在红外区无透过,成高反射;但对紫外线和可见光透过率,因此,通常在夹层玻璃中间薄膜中加入有机紫外线吸收剂,屏蔽300-380nm的紫外线的线,当有机紫外线吸收剂吸收了紫外线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时,促使夹层玻璃中间薄膜加速老化;另一方面夹层玻璃中间薄膜在高压釜中加工时,有机紫外线吸收剂可能会热分解而受到破坏,其使用寿命减少;与此同时,红外线反射作用的纳米粒子,仅仅只有在其颗粒为纳米尺寸时,夹层玻璃中间薄膜的透明度不会有影响;而在夹层玻璃中间薄膜中添加的红外线反射作用的纳米颗粒的量不能大于2%,若是大于2%时,中间薄膜的导热系数增加,因此,现有技术表明1)在屏蔽了红外线的同时,可见光部分减弱;2)由于玻璃表面镀有掺杂金属氧化物透明薄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易引起氧化变质;3)夹层玻璃中间薄膜有机紫外线吸收齐U,虽然屏蔽了紫外线,但由于吸收紫外线的能量转化为热能,促使了夹层玻璃中间膜的老化加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化EVA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功能化EVA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EVA薄膜上均匀涂布无机纳米氧化物的浆料与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的浆料组成的混合浆料。一种功能化EVA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EVA粒料中添加无机纳米氧化物的粉体与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的粉体,热塑密练-流延制成功能化EVA薄膜。
EVA薄膜上涂布的浆料总厚度为30-100 U m。
所述的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中,铈的掺杂量为氧化锡锑重量的1_20%。所述的无机纳米氧化物包括纳米氧化钇、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锆、纳米氧化钙、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铈。所述的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的颗粒粒径为30_90nm。所述的无机纳米氧化物的颗粒粒径为30_90nm。所述的混合浆料的固含量为10-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I)本发明所述的功能化EVA薄膜的生产工艺可连续化,生产工艺可适合于大、中、小型企业。(2)本发明制备的功能化的EVA薄膜对紫外光和红外线的屏蔽较高,而且使得可见光的透过率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专利申请中,所述的纳米铺掺杂氧化锡铺的颗粒粒径为30-90nm ;
所述的无机纳米氧化物包括纳米氧化钇、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锆、纳米氧化钙、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铈。所述的无机纳米氧化物的颗粒粒径为30_90nm。下面实施例中,所述的钢化玻璃的厂家为温州思宇特种玻璃有限公司。所述的浮法玻璃的生产厂家为广州龙意玻璃有限公司。所述的Low-E玻璃产自上海奥蓝幕墙玻璃有限公司。实施例I :
将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的浆料和纳米氧化钇的浆料(质量比为I :1)混合,混合浆料的固含量均为16. 5%,纳米铈掺杂氧化锡中,铈掺杂的量为氧化锡锑重量的5% ;通过涂胶机上将混合浆料均匀的涂布在EVA (0. 76mm)薄膜上,涂布湿胶厚度为50 y m,烘干成膜;将薄膜夹在两片浮法玻璃板(厚度为3_)之间,从而获得一种夹心玻璃,然后将夹心玻璃置于气压为0. 06MPa的密封硅胶袋中脱气20分钟,再将该内置夹心玻璃的硅胶袋置入烘135°C烘箱中,保持20分钟,使玻璃与中间膜粘结在一起,由此制得的夹层玻璃可以屏蔽波长为300-380nm的紫外线的98. 8%,屏蔽波长为780_2500nm的红外线的50%,可见光透过率为83%。实施例2
将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浆料和纳米氧化硅浆料(质量比为10 1)混合,浆料的固含量为16. 5%,铈的掺杂量为氧化锡锑重量的8% ;通过涂胶机将浆料均匀的涂布在EVA (0. 76mm)薄膜上,涂布湿胶厚度为100 ym,烘干成膜;将薄膜夹在两片浮法玻璃板(厚度为3mm)之间,从而获得一种夹心玻璃,然后将夹心玻璃置于气压为0. 06MPa的密封硅胶袋中脱气20分钟,再将该内置夹心玻璃的硅胶袋置入烘135°C真空烘箱中,保持20分钟,使玻璃与中间膜粘结在一起,由此制得的夹层玻璃可屏蔽300-380nm的紫外线的98. 9%,屏蔽780_2500nm的红外线的61%,可见光透过率为75%。实施例3 将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浆料和 纳米氧化铝浆料(质量比为5 1)混合,浆料的固含量为18. 5%,纳米铈的掺杂量为氧化锡锑重量的10%;通过涂胶机将浆料均匀的涂布在EVA (0. 38mm)薄膜上,涂布湿胶厚度为50 ym,烘干成膜;将薄膜夹在两片浮法玻璃板(玻璃板的厚度为3mm)之间,从而获得一种夹心玻璃,然后将夹心玻璃置于气压为0. 04MPa的密封硅胶袋中脱气20分钟,再将该内置夹心玻璃的硅胶袋置入135 °C烘箱中,保持20分钟,使玻璃与中间膜粘结在一起,由此制得的夹层玻璃可屏蔽300-380nm的紫外线的98. 6%,屏蔽780-2500nm的红外线的55%,可见光透过率为81%。实施例4:
将纳米掺杂氧化锡锑的浆料和纳米氧化锆的浆料(质量比为8 1)混合,浆料的固含量为30%,纳米铈的掺杂量为氧化锡锑重量的15%;通过涂胶机将浆料均匀的涂布在EVA(0. 76mm)薄膜上,涂布的浆料厚度为100 y m,烘干成膜;将薄膜夹在两片浮法玻璃板(厚度为3mm)之间,从而获得一种夹心玻璃,然后将夹心玻璃置于气压为0. 06MPa的密封硅胶袋中脱气20分钟,再将该内置夹心玻璃的硅胶袋置入烘135 °C烘箱中,保持20分钟,使玻璃与中间膜粘结在一起,由此制得的夹层玻璃可以屏蔽300-380nm的紫外线的98. 4%,屏蔽780-2500nm的红外线的71%,可见光透过率为72%。实施例5
将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的浆料和纳米氧化钛的浆料(质量比为4 1)混合,浆料的固含量为18. 5%,纳米铈的掺杂量为氧化锡锑重量的20% ;通过涂胶机将浆料均匀的涂布在EVA (0. 38mm)薄膜上,涂布湿胶厚度为50 ym,烘干成膜;将薄膜夹在两片浮法玻璃板(厚度为3mm)之间,从而获得一种夹心玻璃,然后将夹心玻璃置于气压为0. 06MPa的密封娃胶袋中脱气20分钟,再将该内置夹心玻璃的硅胶袋置入烘135°C烘箱中,保持20分钟,使玻璃与中间膜粘结在一起,由此制得的夹层玻璃可以屏蔽300-380nm的紫外线98. 0%,屏蔽780-2500nm的红外43%,可见光透过率84%。实施例6
在EVA粒料中添加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的粉体与纳米氧化锌粉体(两种粉体的质量比为I :1)的组成的混合粉体,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中,纳米铈的掺杂量为氧化锡锑重量的1% ;两种粉体的总质量是EVA粒料的I. 5% ;
将混合料熔融混炼-流延制成EVA薄膜(0.76mm);将薄膜夹在两片钢化玻璃板(厚度为3mm)之间,从而获得一种夹心玻璃,然后将夹心玻璃置于气压为0. 06MPa的密封硅胶袋中脱气20分钟,再将该内置夹心玻璃的硅胶袋置入烘135°C烘箱中,保持20分钟,使玻璃与中间膜粘结在一起,由此制得的夹层玻璃。可以屏蔽300-380nm的紫外线的97. 7%,可以屏蔽780-2500nm的红外线的50%,可见光透过率82%。实施例I
1)将EVA粒料、添加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的粉体、纳米氧化铈的粉体三者混合(两种粉体的质量比为I :1),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中,纳米铈的掺杂量为氧化锡锑重量的10%;两种粉体的总质量是EVA粒料的I. 5% ;将混合物熔融混炼-流延制成EVA薄膜(0. 76mm);将此薄膜覆盖贴合在钢化玻璃(钢化玻璃板的厚度为3mm)上;
2)将纳米掺杂氧化锡锑的浆料,其固含量为30%,铈的掺杂量为氧化锡锑重量的8%;通过涂胶机将浆料均匀的涂布在步骤I)中的贴合于钢化玻璃上的EVA薄膜上,涂布的浆料厚度为50 ym,烘干成膜,再于该膜上覆盖一层钢化玻璃板(厚度为3mm);
3)然后将上步制得的夹心玻璃置于气压为0. 06MPa的密封硅胶袋中脱气20分钟,再将该内置夹心玻璃的硅胶袋置入烘135°C烘箱中,保持20分钟,使玻璃与中间膜粘结在一起,由此制得的夹层玻璃可以屏蔽300-380nm的紫外线的97. 1%,可以屏蔽780_2500nm的红外线的58%,可见光透过率79%。实施例8
将EVA粒料、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的粉体、纳米氧化钇的粉体三者混合(两种粉体的质量相等),在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中,纳米铈的掺杂量为氧化锡锑重量的20% ;两种粉体的质量和是EVA粒料质量的I. 5% ;将混合物熔融混炼-流延制成EVA薄膜(0. 76mm);将薄膜夹在两片Low-E玻璃板(玻璃板的厚度为3mm)之间,从而获得一种夹心玻璃,然后将夹心玻璃置于气压为0. 06MPa的密封硅胶袋中脱气20分钟,再将该内置夹心玻璃的硅胶袋置入烘135°C烘箱中,保持20分钟,使玻璃与中间膜粘结在一起,由此制得的夹层玻璃可以屏蔽300-380nm的紫外线的97. 2%,可以屏蔽780_2500nm的红外线的71%,可见光透过率72%。实施例9
将EVA粒料、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的粉体、纳米氧化钛粉体三者混合均匀(两种粉体的质量相等),在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中,纳米铈的掺杂量为氧化锡锑重量的15% ;两种粉体的质量之和是EVA粒料的I. 5% ;将混合物熔融混炼-流延制成EVA薄膜(0. 38mm);将该薄膜夹在两层Low-E玻璃板(玻璃板的厚度为3mm)之间,从而获得一种夹心玻璃,然后将夹心玻璃置于气压为0. 06MPa的密封硅胶袋中脱气20分钟,再将该内置夹心玻璃的硅胶袋置入烘135°C烘箱中,保持20分钟,使玻璃与中间膜粘结在一起,由此制得的夹层玻璃可以屏蔽300-380nm的紫外线的98. 5%,可以屏蔽780_2500nm的红外线的43%,并使得可见光透过率83%。实施例10
将EVA粒料同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的粉体与纳米氧化铝的粉体(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的粉体与纳米氧化铝的粉体的质量比为2 1)组成的混合粉体相混合,在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中,纳米铈的掺杂量为氧化锡锑重量的3% ;两种粉体的质量和是EVA粒料的I. 5% ;将该混合物熔融混炼-流延制成EVA薄膜(0. 76mm);将该薄膜夹在两片Low-E玻璃板(玻璃板的厚度为3mm)之间,从而获得一种夹心玻璃,然后将夹心玻璃置于气压为0. 06MPa的密封硅胶袋中脱气20分钟,再将该内置夹心玻璃的硅胶袋置入烘135°C烘箱中,保持20分钟,使玻璃与中间膜粘结在一起,由此制得的夹层玻璃可以屏蔽300-380nm的紫外线的99. 0%,可以屏蔽780-2500nm的红外线的57%,并使得可见光的透过率为80%。
实施例11
在EVA粒料、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的粉体、纳米氧化钙粉体(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的粉体与纳米氧化钙的粉体质量比为10 1)混合,在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中,纳米铈的掺杂量为氧化锡锑重量的17% ;两种粉体的质量和是EVA粒料的I. 5% ;将上述混合物熔融混炼-流延制成EVA薄膜(0. 76mm);将薄膜夹在两片Low-E玻璃板(玻璃板的厚度为3mm)之间,从而获得一种夹心玻璃,然后将夹心玻璃置于气压为0. 06MPa的密封硅胶袋中脱气20分钟,再将该内置夹心玻璃的硅胶袋置入烘135°C烘箱中,保持20分钟,使玻璃与中间膜粘结在一起,由此制得的夹层玻璃可以屏蔽300-380nm的紫外线的98. 6%,可以屏蔽780_2500nm的红外线的57%,并使 得可见光透过率82%。
权利要求
1.一种功能化EVA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EVA薄膜上均匀涂布无机纳米氧化物的浆料与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的浆料组成的混合浆料。
2.一种功能化EVA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EVA粒料中添加无机纳米氧化物的粉体与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的粉体,热塑密练-流延制成功能化EVA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功能化EVA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EVA薄膜上涂布的浆料总厚度为30-100 u m。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功能化EVA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中,铈的掺杂量为氧化锡锑重量的1_20%。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功能化EVA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纳米氧化物包括纳米氧化钇、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锆、纳米氧化钙、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铺。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功能化EVA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的颗粒粒径为30-90nm。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功能化EVA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纳米氧化物的颗粒粒径为30-90nm。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功能化EVA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浆料的固含量为10-3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化EVA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EVA薄膜上均匀涂布无机纳米氧化物的浆料与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的浆料。本发明所述的纳米铈掺杂氧化锡锑/EVA薄膜其生产工艺可连续化,生产工艺可适合于大、中、小型企业。本发明制备的功能化的EVA薄膜对紫外光和红外线的屏蔽较高,而且使得可见光的透过率高。
文档编号C03C27/12GK102643037SQ20121010641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2日
发明者余力, 曾功昶, 曾和平 申请人:广州保均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曾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