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铸用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882192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熔铸用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铸用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BFe30-l-l熔铸用模具(塞棒底碗)的材料成分、外形设计以及配合,属于熔铸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BFe30-l_l铜合金管因其良好的耐腐蚀性而被用作重要的船舰冷凝管,该产品在熔铸时生产难度极高,很少厂家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主要原因是铜液溶化后通过熔炼炉 头的塞棒与底碗间隙的大小来控制通向结晶器的铜液流量,而塞棒底碗的材料是石墨,在实际生产中因BFe30-l-l熔铸浇铸温度高,塞棒底碗与高温铜液接触在15分钟即逐步融化造成无法自主调节铜液流量(浇铸一炉一般在45-70分钟),操作时只能依靠调整炉头高低来控制结晶器内铜液液面,将铜液裸露在空气中,既造成铸锭含氧量高,同时因石墨件的碳熔化于铜液中造成含“C”量超标(标准要求CS0. 05%,含量高则影响材料的使用寿命);另外一种白铜BFelO-1-1因熔铸温度低而不存在以上问题。本发明是克服BFe30-l-l铜合金熔铸生产过程中塞棒底碗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完全满足BFe30-l_l铜合金熔铸用模具(塞棒底碗)。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熔铸用模具,包括塞棒和底碗;塞棒由前端、中部和尾端构成,前端为圆弧;底碗包括碗口、通孔和碗底;塞棒前端与底碗的碗口配合;其特征是所述塞棒前端的弧度小于底碗碗口的弧度。所述熔铸用模具的制备方法,配方比例按重量份计步骤如下( I)准备配料选料前清理整理作业现场,保持无杂物;检查并清洗干净搅拌机、振动棒等设备;检查作业用水,其水质必须达到饮用水标准;按照设计模具的尺寸留有机加工余量,用钢板和硬木板制作模板,支模质量应确保不移位,不漏浆;(2)出料-M 65 70份Al2O3 ;8 12份MgO2 ;12 16份SiC, 2 4份的固化剂和4 6份粘胶剂,加入搅拌器中,均匀加入4飞份35 45°C的水,混合用JW-250型强制式搅拌机搅拌8^12min后出料得到浇注料;(3)入模取步骤(2)所出的浇注料在出料的30min内倒入步骤(I)准备的模具中,分层震实,每层高度19(T210mm,振动时不能触及锚固件和隔热层,不得在同一位置久震或重震;待表面返浆,气泡变少后将振动棒缓慢抽出,避免产品产生离析现象和出现孔洞;(4)拆模步骤(3)所得模具中产品表面硬化,强度达到709Γ75%时拆模,养护22 26h,用1000W电灯烘烤40h,直至浇注料完全硬化;(5)后加工将步骤(4)所得产品按照模具图纸要求尺寸机加工,即得产品熔铸用模具。
所述粘胶剂为PA-80胶粘剂。所述固化剂为R2256固化剂。配料时粒度配比为粒度O. 2 O. 5mm ,占23% ;粒度为O. 05 O. 2mm,占40% ;粒度小于O. 05mm,占25% ;超微粉占12%。原料的成分配比、材质、品位高低、与模具的使用寿命有直接有关系,需要选择耐火温度高、强度硬度高、抗冲刷力强、化学成分与BFe30-l-l不冲突,杂质含量低,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的材料,主要指标如表I所示。表I导热材料性能
权利要求
1.熔铸用模具,包括塞棒(I)和底碗(2);塞棒(I)由前端(3)、中部(4)和尾端(5)构成,前端(3)为圆弧;底碗(2)包括碗口(6)、通孔(7)和碗底(8);塞棒(I)前端(3)与底碗 (2)的碗口(6)配合;其特征是所述塞棒(I)前端(3)的弧度小于底碗(2)碗口(6)的弧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熔铸用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配方比例按重量份计步骤如下(1)准备配料选料前清理整理作业现场,保持无杂物;检查并清洗干净搅拌机、振动棒等设备;检查作业用水,其水质必须达到饮用水标准;按照设计模具的尺寸留有机加工余量,用钢板和硬木板制作模板,支模质量应确保不移位,不漏浆;(2)出料取65 70份Al2O3;8 12份MgO2 ; 12 16份SiC,2 4份的固化剂和4 6份粘胶剂,加入搅拌器中,均匀加入4飞份35 45°C的水,混合用JW-250型强制式搅拌机搅拌 8^12min后出料得到浇注料;(3)入模取步骤(2)所出的浇注料在出料的30min内倒入步骤(I)准备的模具中,分层震实,每层高度19(T210mm,振动时不能触及锚固件和隔热层,不得在同一位置久震或重震;待表面返浆,气泡变少后将振动棒缓慢抽出,避免产品产生离析现象和出现孔洞;(4)拆模步骤(3)所得模具中产品表面硬化,强度达到70°/Γ75%时拆模,养护22 26h, 用1000W电灯烘烤40h,直至浇注料完全硬化;(5)后加工将步骤(4)所得产品按照模具图纸要求尺寸机加工,即得产品熔铸用模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熔铸用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粘胶剂为PA-80胶粘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熔铸用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固化剂为R2256固化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熔铸用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配料时粒度配比为粒度O.2 O. 5mm,占23% ;粒度为O. 05 O. 2mm,占40% ;粒度小于O. 05mm,占25% ;超微粉占1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铸用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BFe30-1-1熔铸用模具(塞棒底碗)的材料成分、外形设计以及配合,属于熔铸技术领域。本发明选择耐火温度高、强度硬度高、抗冲刷力强、化学成分,与BFe30-1-1不冲突,产品杂质含量低,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的材料。制得的塞棒和底碗在两者结合处以圆弧过渡,塞棒头硬度稍高于底碗同时以半圆形式,而底碗采用低中心的圆弧,使两者能紧密结合又可以在底碗逐步磨损下还能够使用。
文档编号B28B1/08GK103008635SQ2012105909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周向东, 浦益龙 申请人:无锡隆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