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承重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建筑保护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07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承重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建筑保护屏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建筑架体,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承重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建筑保护屏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保护屏系统为高楼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架体,现有技术中的建筑保护屏系统,都是随着建筑过程中在建楼层的提高,拆除下层的保护屏,然后在上层楼层上重新搭建保护屏。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结构复杂、安装困难、操作麻烦、安全程度低、施工速度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种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操作方便、安全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的液压承重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建筑保护屏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承重装置,包括油缸,所述油缸的上端铰接有撑钩,所述油缸的下端设有支座,所述支座铰接有第一承重舌;所述撑钩包括两块侧板,两块侧板的顶部通过顶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后部通过背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前部设有上翘的钩,两块侧板之间设有铰轴并通过该铰轴与所述油缸的上端铰接;所述背板与所述油缸的上端之间设有拉紧弹簧;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为包括长边和短边的U型状,所述长边和短边分别插入到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的定位孔中,所述长边的后端与其定位孔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两块侧板的外侧面分别设有折弯板。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保护屏系统,包括竖向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的外侧设有保护屏,所述导轨的内侧设有多个挂座,所述导轨通过承重机构支撑在所述挂座上,所述挂座支撑在楼板上并与楼板之间通过预埋件连接;所述多个挂座中,至少ー个挂座与所述导轨之间设有上述的液压承重装置,所述导轨的内侧横向设有多个梯挡,ー个梯挡压在所述撑钩上,所述限位销卡在所述导轨两侧的槽中;所述挂座上设有开ロ的铰孔,并设有限位板,所述支座与所述第一承重舌之间的铰轴自开ロ处推入到所述开ロ的铰孔中后,通过限位板挡住,另ー个梯挡压在所述第一承
重舌上。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承重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建筑保护屏系统,液压承重装置包括油缸,油缸的上端铰接有撑钩,油缸的下端设有支座,支座铰接有第一承重舌;撑钩包括两块侧板,两块侧板的顶部通过顶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后部通过背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前部设有上翘的钩,两块侧板之间设有铰轴并通过该铰轴与所述油缸的上端铰接;背板与所述油缸的上端之间设有拉紧弹簧;顶板的上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销,限位销为包括长边和短边的U型状,长边和短边分别插入到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的定位孔中,长边的后端与其定位孔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两块侧板的外侧面分别设有折弯板。建筑保护屏系统包括竖向设置的导轨,导轨的外侧设有保护屏,导轨通过承重机构支撑在挂座上,挂座支撑在楼板上并与楼板之间通过预埋件连接;多个挂座中,至少ー个挂座与导轨之间设有上述的液压承重装置,可以通过液压系统可自动提升导轨架体,实现爬架的爬升功能,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操作方便、安全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等特点。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液压承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撑钩的结构示意图;图1c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承重舌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楼面埋件挂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b、图2c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墙面埋件挂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a、3b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4a、4b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承重销和承重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建筑保护屏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7、支座与第一承重舌之间的铰轴,8、支座,9、第一承重舌,10、折弯板,11、侧板,12、顶板,13、背板,14、拉紧弹簧,15、油缸,16、限位销,17、复位弹簧,18、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承重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是:包括油缸,所述油缸的上端铰接有撑钩,所述油缸的下端设有支座,所述支座铰接
有第一承重舌;所述撑钩包括两块侧板,两块侧板的顶部通过顶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后部通过背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前部设有上翘的钩,两块侧板之间设有铰轴并通过该铰轴与所述油缸的上端铰接;所述背板与所述油缸的上端之间设有拉紧弹簧;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为包括长边和短边的U型状,所述长边和短边分别插入到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的定位孔中,所述长边的后端与其定位孔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两块侧板的外侧面分别设有折弯板。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保护屏系统,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是:包括竖向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的外侧设有保护屏,所述导轨的内侧设有多个挂座,所述导轨通过承重机构支撑在所述挂座上,所述挂座支撑在楼板上并与楼板之间通过预埋件连接;所述多个挂座中,至少ー个挂座与所述导轨之间设有上述的液压承重装置,所述导轨的内侧横向设有多个梯挡,ー个梯挡压在所述撑钩上,所述限位销卡在所述导轨两侧的槽中;所述挂座上设有开ロ的铰孔,并设有限位板,所述支座与所述第一承重舌之间的铰轴自开ロ处推入到所述开ロ的铰孔中后,通过限位板挡住,另ー个梯挡压在所述第一承
重舌上。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保护屏系统为附楼板自爬升架体,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操作方便、安全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它的动力来源是本身自带的液压顶升系统,通过液压系统可自动提升导轨架体,实现爬架的爬升功能,在爬升施工过程中无需其它起重设备。避免了反复吊装的麻烦,使保护屏随楼层升高这ー过程更为简单快速。系统标准化程度高、可重复使用,降低建筑成本。可实现多元化组合功能,能够解决复杂的施工工程方案。建筑保护屏系统适应现代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要求,是先进的现代化建筑施工设备,可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施工工程。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各部分进行详细的介绍:如图la、图lb、图1c所示,液压承重装置的功能通过操作液压系统完成,控制油缸15伸縮,通过撑钩带动导轨上升。两个承重舌9中间用轴套焊接成组合件,铰轴7穿过承重舌9的连接孔和油缸15的支座8的连接孔,然后插上销子固定。铰轴7卡到挂座钢板2的U型槽,将限位板5向下压紧限位,即可完成油缸组合件与挂座的连接。油缸15的一端与撑钩的孔用轴连接,将拉紧弹簧14的一端钩到背板13上的孔中,另一端钩到油缸的孔上,即可实现油缸和撑钩的组合。顶板12上的两边各焊接两个定位孔,将限位销16的一端长的圆钢插入定位孔,把复位弹簧17穿进长的圆钢里,在长的圆钢的端部焊接垫圈18,以防复位弹簧掉出来。侧板11的凹槽是为了支撑梯档20,从而支撑导轨04向上爬行,折弯板10起到导向的作用。当油缸组合件要和导轨04连接的时候,将两个限位销16往两边拉,顶板12的ー边靠紧导轨04的翼缘,再将限位销16的一端短圆钢插进定位孔,由于复位弹簧17的作用,使得限位销16紧紧的抱住导轨的翼缘,此时,液压承重装置和导轨04完成连接。当导轨爬升到指定位置时,需要拆除油缸组合件时,可将限位板5向上敲起,移出铰轴7,再将两个限位销16同时向两边拉出短圆钢,旋转ー个角度。即可实现油缸拆除,非常方便。如图2a所示,对于楼面埋件挂座,挂座的固定是在槽钢上打孔I与楼板上的埋件板用螺栓连接,钢板2与限位板5用铆钉连接组合使用,当液压承重装置05中的铰轴7卡到钢板2的U型槽中时,将限位板5向下压紧限位。导轨04穿过垂直导向板4和平行导向板6之间的导向槽,将承重销插进导轨04的承重ロ中,垂直导向板4和平行导向板6成对使用。根据需要,可以设计加长埋件挂座。如图2b、图2c所示,对于墙面埋件挂座,主要包括挂座、附墙座Ia和安全销Ib三部分,使用时首先将附墙座Ia通过受カ螺栓与墙体预埋件固定,然后将挂座挂在附墙座Ia上,以承重圆钢Ic作为主要承重部件正好卡在附墙座Ia的U形槽中,Id和Ie分别为挂座抱钩和加固折弯板。最后插入安全销lb,防止埋件挂座在使用中因上移而产生安全问题。墙面埋件挂座的使用过程与楼面埋件挂座基本相同。当液压承重装置05中的铰轴7卡到钢板2的U型槽中时,将限位板5向下压紧限位。导轨04穿过垂直导向板4和平行导向板6之间的导向槽,将承重销插进导轨04的承重ロ中,垂直导向板4和平行导向板6成对使用。如图3a、图3b所示,导轨04的内侧可以横向设有多个梯挡20、导轨04上开有承重ロ 19,当导轨要爬升时,先取出承重销,油缸工作,侧板11的凹槽支撑梯档20,限位销16和折弯板10导向,承重舌9在梯档上滑过顶住梯档,使得导轨顺利向上提升,当爬行到位置时,要将承重销插上。由于承重舌顶住梯档使得导轨只能向上爬,而不能向下滑动。导轨应成对使用,承重销应插入两导轨的同一水平位置以保证两导轨始終位于同一平面内。如图4a、图4b所示,承重销21和第二承重舌22的作用是ー样的,可根据浇注的情况选择两者之一。承重销21在使用时,可以实现在导轨04爬升过程中选择多个位置的静止,但是要拔出承重销11,待爬升至一定位置后,插进承重销21,比较麻烦。承重销由圆钢弯成椭圆形后与钢板焊接而成;而第二承重舌22装在导轨04上之后就不能移动,所以爬行的行程是一定的,装第ニ承重舌22吋,当导轨爬升时,第二承重舌22伸出的部分滑过挂座的钢板3下的槽钢,最后搭到挂座06的钢板3上。如图5所示,建筑保护屏系统包括竖向设置的导轨04,导轨04的外侧设有保护屏07,导轨04的内侧设有多个挂座06,导轨04通过承重机构支撑在挂座06上,挂座06支撑在楼板上并与楼板之间通过预埋件连接;多个挂座06中,至少ー个挂座06与导轨04之间设有液压承重装置05,液压承重装置05与挂座06之间和导轨04之间分别为拆装式连接。建筑保护屏系统还可以包括卸料平台09,卸料平台09包括主梁,主梁的一端与导轨04连接,另一端通过至少一根钢索08与导轨04连接;还可以包括操作平台03,操作平台03包括平台支架,平台支架的一端与导轨04连接,另一端设有平台立杆01,平台立杆01与导轨04之间连接有斜撑02。卸料平台:卸料平台是配合浇注楼板吋,将台模推到卸料平台后,用塔吊往上吊装,卸料平台由主梁和横梁以及木工字梁等搭设而成,主梁与横梁的连接靠横梁两端的螺栓与主梁连接起来。木梁与横梁的连接是木工字梁通过螺栓连接到横梁的钢板上,从而固定木梁。卸料平台与导轨的连接是导轨与主梁的一端通过销子连接,而主梁的另一端用防风绳固定,钢丝绳的数量可根据现场环境确定。木梁支撑座:木梁支撑座的一端与导轨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和固定木梁,将彩钢板固定在木梁上。操作平台的搭设:首先将操作平台支架固定于导轨上,将木梁固定于支架上,将木板固定在木梁上。斜撑用于稳固整个结构和保护操作人的安全,它的一端与导轨连接,另一端与操作平台立杆连接,斜撑上下可调节300mm,操作平台立杆上的ー边与操作平台支架的一端连接,另ー边四个伸出的部分上放置并连接木梁,将彩钢板钉在木梁上。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保护屏系统的爬升流程是:一、保护屏安装到位后,通过操作液压系统,控制液压承重装置完成保护屏的提升。[0055]ニ、保护屏爬升到达预定位置后,插上承重销。三、拆卸油缸:拆除油缸所连接的油管,拨开限位板,将液压承重装置整体卸下。四、将卸下的液压承重装置提升至上ー层平台,并安装于挂座上,连接液压管路,准备下一次提升。五、卸下最下层挂座以备循环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承重装置,包括油缸,其特征在干,所述油缸的上端铰接有撑钩,所述油缸的下端设有支座,所述支座铰接有第一承重舌; 所述撑钩包括两块侧板,两块侧板的顶部通过顶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后部通过背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前部设有上翘的钩,两块侧板之间设有铰轴并通过该铰轴与所述油缸的上端绞接; 所述背板与所述油缸的上端之间设有拉紧弹簧; 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为包括长边和短边的U型状,所述长边和短边分别插入到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的定位孔中,所述长边的后端与其定位孔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所述两块侧板的外侧面分别设有折弯板。
2.一种建筑保护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的外侧设有保护屏,所述导轨的内侧设有多个挂座,所述导轨通过承重机构支撑在所述挂座上,所述挂座支撑在楼板上并与楼板之间通过预埋件连接; 所述多个挂座中,至少ー个挂座与所述导轨之间设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承重装置,所述导轨的内侧横向设有多个梯挡,ー个梯挡压在所述撑钩上,所述限位销卡在所述导轨两侧的槽中; 所述挂座上设有开ロ的铰孔,并设有限位板,所述支座与所述第一承重舌之间的铰轴自开ロ处推入到所述开ロ的铰孔中后,通过限位板挡住,另ー个梯挡压在所述第一承重舌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承重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建筑保护屏系统,液压承重装置包括油缸,油缸的上端铰接有撑钩,油缸的下端设有支座,支座铰接有第一承重舌;撑钩包括两块侧板,两块侧板的顶部通过顶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后部通过背板连接,两块侧板的前部设有上翘的钩,两块侧板之间设有铰轴并通过该铰轴与所述油缸的上端铰接;背板与所述油缸的上端之间设有拉紧弹簧;顶板的上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销。建筑保护屏系统包括竖向设置的导轨,导轨的外侧设有保护屏,导轨通过承重机构支撑在挂座上,挂座与导轨之间设有上述的液压承重装置,可以通过液压系统自动提升导轨架体,实现爬架的爬升功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程度高、施工速度快。
文档编号E04G21/24GK202924688SQ20122043600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
发明者刘志良, 刘志坚, 魏玲, 古文辉, 刘新平, 孙国涛 申请人:北京卓良模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