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77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车辆泊车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车辆保有量与日俱增,有限的城市公共泊车空间和不断增长的车辆保有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停车难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的重要问题。未解决城市泊车难问题,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扩展泊车空间,例如兴建地下车库和立体停车场来增加泊车泊位来解决。但由于兴建地下车库和立体停车场的费用高昂,且所需建设时间相对较长,不利于高效地解决泊车难问题。城市道路路内泊车是常用的增加城市公共泊车车位的手段。图1是现有技术城市道路路内泊车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由于城市道路路内泊车受道路宽度的限制,一般只能使车辆101沿道路方向平行停放于车位102中。为了保障相邻车位102中停放有车辆101时,车辆101仍可以出入车位102,车位102的长度与一般的车辆101的长度相比,要留出I米以上的空间以供车辆101出入车位102。现有技术的城市道路路内泊车方法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泊车空间,另外技术不娴熟的驾驶员在将车辆101驶入或驶出车位102时,容易与旁边停放的车辆101发生剐蹭,从而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提高城市道路路内泊车的空间利用效率和安全性,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以提高城市道路路内泊车的空间利用效率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包括载车板、旋转机构和承载轮;所述旋转机构两端与地面和所述载车板连接,所述载车板通过所述旋转机构水平旋转;所述承载轮固定于所述载车板底部,用于支撑所述载车板,以使所述载车板保持水平。所述旋转机构位于所述载车板靠近道路中心的边角位置。所述承载轮为3个,分别配置于所述载车板未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的三个边角位置。所述承载轮为万向轮。所述载车板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的一侧配置有防滑挡块。所述载车板配置有止动装置,所述载车板通过所述止动装置固定于与地面相对静止的位置。[0016]所述载车板安装有可拆卸的把手。至少有一个所述承载轮安装有助力装置。所述助力装置由电机和减速器组成。所述载车板的长度为5 5. 5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一方面可以充分的利用有限的泊车空间,可以在同样地空间内容纳更多的车辆停放,另一方面还使泊车更加方便,可以有效的避免泊车过程中的剐蹭事故的发生。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和安装成本较低,可以经济地解决城市道路路内泊车困难的问题。

图1为是现有技术城市道路路内泊车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包括载车板201、旋转机构202和承载轮203。旋转机构202两端与地面和载车板201连接,载车板201通过旋转机构202水平旋转。具体地,车载板201通过旋转机构202固定于地面上,车载板201可以以旋转机构202为圆心水平旋转。当有车辆需要泊车时,载车板201可以通过旋转机构202从泊位上旋转至一个合适的位置,以便车辆行驶到载车板201上。当车辆在载车板201上停稳到合适的位置时,载车板201可以通过旋转机构202旋转回初始位置,从而完成车辆的泊车过程。承载轮203固定于载车板201底部,用于支撑载车板201,以使载车板201保持水平。具体地,承载轮203安装于载车板201底部。一方面承载轮起到了支撑载车板201的作用,从而使载车板201保持水平,从而便于车辆平稳地停放。另一方面,承载轮还可以根据载车板201的水平旋转而沿相应的方向转动,从而减小载车板201旋转时的阻力。本实施例的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一方面可以充分的利用有限的泊车空间,可以在同样地空间内容纳更多的车辆停放,另一方面还使泊车更加方便,可以有效的避免泊车过程中的剐蹭事故的发生。另外,本实施例的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和安装成本较低,可以经济地解决城市道路路内泊车困难的问题。优选的,为了有效的利用道路边缘有限的空间,旋转机构202可以配置在位于载车板201靠近道路中心的边角位置。由于将旋转机构202配置在位于载车板201靠近道路边缘的边角或载车板201的中心位置时,载车板201旋转时需要在道路边缘预留较大的空间,以防止载车板201的边缘与路肩碰撞。而将旋转机构202可以配置在位于载车板201靠近道路中心的边角位置时,载车板201旋转时需要在道路边缘预留的空间相对最小,这样有利于节约泊车装置占据的道路空间。优选的,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可以以旋转机构202为一个支撑点,将承载轮203设置为3个,相应分别配置于载车板201未与旋转机构202连接的三个边角位置。从而使旋转机构202作为一个支撑点,与3个承载轮203共同支撑载车板201,有效的使载车板201保持水平状态,以便于车辆平稳的停放。优选的,为了使载车板201的水平旋转更加顺畅,承载轮203可以是能方便地匹配载车板201的水平旋转角度,能根据旋转角度自动调整转动方向的万向轮。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载车板201与旋转机构202连接的一侧配置有防滑挡块301。具体的,防滑挡块301的配置,可以使车辆到达泊车的理想位置时,使车辆停止继续前进,从而有效的防止车辆发生碰撞事故,防滑挡块301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挡块装置,如橡胶块、金属管等。优选的,载车板201上还可以配置有止动装置302,载车板201通过止动装置302固定于与地面相对静止的位置。止动装置302可以将相应的承载轮203锁定,使该承载轮203无法转动,从而在载车板201移动到需要停止的位置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止动装置302将载车板201固定,使其与地面保持静止状态,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车辆驶入或驶离载车板201,以及车辆放置时的安全性。优选的,载车板201安装有可拆卸的把手303。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把手303旋转载车板201,从而便于车辆的停放,并且在车辆停稳后,可以将把手303卸下,从而可以达到使多个载车板201共用一个把手303的目的,可以进一步节约安装和使用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的成本。优选的,为了使操作人员旋转载车板201时可以省时省力,至少有一个承载轮203安装有助力装置。该助力装置可以由常用的电机和减速器装置组成,可以实现载车板201的旋转运动过程,并且该助力装置也可以通过遥控装置来进行控制,可以进一步提高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的便捷性。优选的,载车板201的长度为5 5. 5米。根据一般小型乘用车的平均长度,载车板201的长度为5 5. 5米即可满足大部分小型乘用车的需求,使一个车位所占的长度减小至国家标准的6米以下,一方面满足了停车的安全性要求,另一方面还有效的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利用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车板、旋转机构和承载轮;所述旋转机构两端与地面和所述载车板连接,所述载车板通过所述旋转机构水平旋转;所述承载轮固定于所述载车板底部,用于支撑所述载车板,以使所述载车板保持水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位于所述载车板靠近道路中心的边角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轮为3个,分别配置于所述载车板未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的三个边角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轮为万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的一侧配置有防滑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配置有止动装置,所述载车板通过所述止动装置固定于与地面相对静止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安装有可拆卸的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所述承载轮安装有助力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装置由电机和减速器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的长度为5 5. 5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包括载车板、旋转机构和承载轮,旋转机构两端与地面和载车板连接,载车板通过旋转机构水平旋转,承载轮固定于载车板底部,用于支撑载车板,以使载车板保持水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一方面可以充分的利用有限的泊车空间,可以在同样地空间内容纳更多的车辆停放,另一方面还使泊车更加方便,可以有效的避免泊车过程中的剐蹭事故的发生。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路内泊车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和安装成本较低,可以经济地解决城市道路路内泊车困难的问题。
文档编号E04H6/40GK202899698SQ2012206100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
发明者张町, 张乐乐, 卫亮 申请人:张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