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高效型电线杆制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效型电线杆制造模具。
背景技术:
电线杆顾名思义就是架电线的杆子,适用于城网农网高低压电力改造和各种电力架空线路及通讯线缆架设,是供电、通讯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然而,现有的电线杆在生产时,由于工作量大,因而生产率较低,单位时间内电线杆无法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型电线杆制造模具,主要解决现有的电杆的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型电线杆制造模具,包括上模,以及通过连接机构与该上模连接并构成用于制备电线杆的凹槽的下模;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上模边缘的齿,以及设置于下模边缘并与齿相啮合的齿条。作为优选,所述上模与下模对应的中间部分均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为方便上下模之间的连接安装,所述上模的顶部还设有吊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本实用新型设置齿和齿条,利用齿和齿条之间的啮合,可方便上模与下模的安装与拆卸,通过将电线杆杆芯放置到上模与下模组装后形成的凹槽内,然后将浇注料放置到凹槽与电线杆杆芯之间进行浇注,最后将上模和下模分开,即可快速、高效地将电线杆一次成型,劳动量小,生产效率高,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的特点和进(3)本实用新型将上模和下模的中间部分均设置成半圆或半椭圆的形状,这样,二者组装时便会形成一个圆形或是椭圆形的凹槽,有利于电线杆成型时即为圆形或椭圆形。(4)本实用新型在上模的顶部设有吊环,可以方便上模的提取,进一步方便了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安装。(5)本实用新型性价比高,制造成本低,可批量生产电线杆,因此,其非常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上下模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上模,2-下模,3-齿,4-齿条,5-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高效型电线杆制造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以及连接二者的连接机构。上模I与下模2的中间部分均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二者组装后即可形成一个圆形或半椭圆形的凹槽,用于电线杆的浇注成型,本实施例将上模I与下模2的中间部分均设为半圆形,上模I与下模2的形状均类似于“ Ω ”形。具体地说,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设置于上模I边缘的齿3,以及设置于下模2边缘并与齿3相匹配、以使上模I和下模2连接的齿条4。上模I与下模2通过齿3与齿条4啮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后,其结构如图3所示,齿3与齿条4的配合如图3、4所示,齿3与齿条4的连接,可以确保上模I与下模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并且为进一步方便上模I与下模2的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在上模I的顶部设置一个吊环5,便于吊车通过吊环5将上模I移动到与下模2相应的位置,然后进行组装。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时,将电线杆杆芯放置于下模2上,然后利用吊车或起吊装置勾住吊环5起吊上模I,从而将其移动到与下模2相对应的位置,最后利用齿3与齿条4之间的啮合,实现上模I与下模2的组装。组装完毕后,上模I与下模2之间形成一个圆形的凹槽,电线杆杆芯放置在该凹槽内,然后将浇注料放置在电线杆杆芯与凹槽之间的间隙,最后利用振动棒穿设在凹槽内,即可使电线杆一次成型。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型电线杆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以及通过连接机构与该上模(I)连接并构成用于制备电线杆的凹槽的下模(2);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上模(I)边缘的齿(3),以及设置于下模(2)边缘并与齿(3)相啮合的齿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型电线杆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I)与下模(2)对应的中间部分均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型电线杆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I)的顶部还设有吊环 (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型电线杆制造模具,解决现有的电杆的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该电线杆制造模具,包括上模,以及通过连接机构与该上模连接并构成用于制备电线杆的凹槽的下模;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上模边缘的齿,以及设置于下模边缘并与齿相啮合的齿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浇注料放置在凹槽与电线杆杆芯之间的间隙进行浇注,即可使电线杆一次成型,劳动量小、生产率高,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B28B21/82GK203141646SQ20132016487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6日
发明者熊明川 申请人:熊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