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多层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904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停车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旋转式多层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背景技术:

根据我国机械行业标准jb/t8713-1998《机械式停车设备类别、型式与基本参数》,机械式停车设备共分为九大类,分别为升降横移类车库、垂直升降类车库、简易升降类车库、平面移动类车库、垂直循环类车库、巷道堆垛类车库、水平循环类车库、多层循环类车库和汽车升降机。

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也给停车场市场带来了广阔商机,立体停车设备被众多企业所看好。然而,传统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市场推广遇到很多障碍,造成智能停车场却叫好不叫座。目前国内外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库)为扩大存车容量,提高空间利用率,尽量往高空发展,所以体型高大,由此带来的负面问题很多:现有九大类停车库,占地多,场地难容,进出等待时间长;成本也是大问题,机械式停车设备层数越多越贵,五层以上每个车位投资约5万~8万元(简易式除外),与建筑自走式停车库每个车位的造价15万元相比降低了开发成本,而与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场相比,还是偏高的,成本高、维护难成为了立体停车场走向常规化与普及化的最大阻力;主要是现有产品在技术、安全存缺陷:譬如目前传统立体车库在设计上安全问题难以保证,停车取车费时、费力,车辆容易刮擦,对于技术不好的驾驶员来说,没人指挥,根本停不进去,即使有人指挥,十几分钟也停不好。宣传“取一辆车只需2分钟”,实际不然,机械立体车库无法回避的死穴——排队取车。在西安被称作亚洲最高三座立体车库——87米高的天竹大厦,至今两座闲置,仅用的一座存车量也不足四分之一。尽管如此,每天早上排队取车的人也叫苦不迭。机械车库所存在“排队、三停、噪音大”;即取车时要排队,人越多,时间越长;遇到停电就停运、故障停运、雨雪天气停运;更要命的是机械车库的噪音属于中低频噪音,穿透力很强,时间长了会损坏内脏器官。一般机械车库的噪音在75分贝,而建在建筑物内部的机械车库噪音为85~88分贝。一般人夜间所能承受的噪音极限为50分贝,老人更加敏感。如武汉云林街小区的居民就曾投诉:“汽车出入库时候,机器声、报警声、停车指挥音一直不断,全天噪音扰民。”另外,停放车型受限,太长太宽太重的车辆都不能停,因为车位在运行过程中会进行移位,在移位的过程中,车辆的后视镜、安全杠等部分就会受到损害。一般车重不得超2吨,车长不得超5.2米,车宽不得超过1.9米。超长、超宽、超重的车辆很可能会造成安全使用事故,越野、部分加长车型等都停不进来。

现有九大类机械式立体泊车设备都存在避让和等待时间长等问题,常见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是升降横移式,取车、泊车时都需要将已经停泊的车辆通过横移和升降动作腾出通路,否则无法泊车或取车,能耗高,易出现划伤磕碰脱钩问题;平面横移类产品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简易升降式只能停放一两车,无法避让,下面的车不开走无法使用,局限性更大,一般用于地下车库;巷道堆垛、占地多,空间利用率低;塔式立体停车库只有一个进出口,等待时间很久,不利于集中时间取放车,造价非常高,安装位置需要规划审批,地下基础施工工程量大,对周边道路进出口要求多,否则造成路口交通堵塞,不适合中国国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旋转式多层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其采用水平旋转换位方式,无需避让,取车和泊车快捷方便,等待时间短,节约场地,安装环境要求低,停车空间大,负载能力强,车辆尺寸和重量不受限制,通用性好,设备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多层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包括固定底座、旋转式升降取放车机构和至少一个旋转式载车平台机构,所述旋转式升降取放车机构和旋转式载车平台机构分别装设在固定底座上,所述旋转式载车平台机构包括载车架、底盘旋转装置和载车板,所述底盘旋转装置装设在载车架的底盘与固定底座之间,并带动载车架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旋转,所述载车架上设有从下往上分层设置的载车平台,所述载车板停放在相应的载车平台上,每个载车板上分别设有摘挂配合部件,所述旋转式升降取放车机构包括支撑立柱、升降取放车装置和取放车旋转装置,所述支撑立柱的底部与固定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取放车装置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立柱上,所述取放车旋转装置与升降取放车装置传动连接并带动升降取放车装置绕支撑立柱的轴心旋转,所述升降取放车装置能够与载车板上的摘挂配合部件卡接配合,从而与取放车旋转装置相配合将指定的载车平台上的载车板取下放置到地面或将载车板放回到指定的载车平台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取放车旋转装置包括滑道旋转动力装置、传动轴、旋转齿轮和装设在支撑立柱上下两端的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的外圈与支撑立柱固定连接,并且回转支承的外圈设有齿位,从而使其外圈形成静止齿圈,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滑道旋转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旋转齿轮与静止齿圈相啮合,所述升降取放车装置包括升降滑道、升降动力装置、升降牵引体和取放车摘挂部件,所述升降滑道的上下两端各自连接在两个回转支承的转动内圈上,所述升降动力装置装设在升降滑道的顶部,所述取放车摘挂部件活动安装在升降滑道内,所述升降动力装置通过升降牵引体带动取放车摘挂部件在升降滑道内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滑道与传动轴之间通过连接支架连接,所述滑道旋转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轴驱使旋转齿轮绕静止齿圈公转,进而使传动轴、滑道旋转动力装置和升降滑道同时绕支撑立柱的轴心旋转。

作为优选的,所述取放车摘挂部件包括升降滑块和卡勾件,所述升降滑块与升降牵引体相连接,所述卡勾件装设在升降滑块上,所述摘挂配合部件包括载车板立柱和卡槽件,所述卡槽件装设在载车板立柱上,所述卡勾件能够卡接在相应的卡槽件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滑道旋转动力装置设置为带有减速箱的旋转电机。

作为优选的,所述升降动力装置设置为升降驱动电机,所述升降牵引体设置为与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链轮相连接的链条。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盘旋转装置包括支撑基座、滚动件、旋转体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支撑基座装设在固定底座上并均匀分布在旋转体的外围,所述滚动件通过安装轴装设在每个支撑基座上并嵌入旋转体外缘的环形滑槽内,所述载车架的底盘固定在旋转体的顶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载车架的底盘传动连接以带动其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作为优选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设置为旋转驱动电机,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与载车架的底盘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旋转式载车平台机构设置有两个,所述旋转式升降取放车机构位于两个旋转式载车平台机构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水平旋转换位方式,任何车辆泊车或取车操作都不干扰其它车辆,无须避让,取车和泊车快捷方便,等待时间短;

2、安装方便,安装环境要求低,安装位置灵活,安装无需地下基础施工,简单快捷,可以移动,根据空间需要泊车层数可以选配调整,节约场地,提高空间利用率;

3、停车空间大,车辆不易刮擦,负载能力强,车辆尺寸和重量不受限制,通用性好;

4、运行简单可靠,产品使用更安全;

5、设备成本低,突破价格瓶颈,利于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旋转式多层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的立体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旋转式多层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底盘旋转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底盘旋转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载车板和摘挂配合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取放车旋转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升降取放车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升降取放车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多层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其采用了独一无二的旋转库思路,该停车设备包括固定底座1、旋转式升降取放车机构2和至少一个旋转式载车平台机构3,旋转式升降取放车机构2和旋转式载车平台机构3分别装设在固定底座1上。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旋转式载车平台机构3包括载车架31、底盘旋转装置32和载车板33,底盘旋转装置32装设在载车架31的底盘34与固定底座1之间,并能够带动载车架31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旋转,载车架31上设有从下往上分层设置的载车平台35,载车板33停放在相应的载车平台35上,每个载车板33上分别设有摘挂配合部件。

较佳的,每个载车平台35可以优选放置有两个载车板33,这样可以增加车位的数量,节省占地空间。此外,根据空间需要,载车平台35的数量(即泊车层数)可以选配调整。

进一步而言,如图3和图4所示,底盘旋转装置32包括支撑基座321、滚动件322(即滚轮)、环形旋转体323和旋转驱动装置324,支撑基座321装设在固定底座1上并均匀分布在旋转体323的外围,滚动件322通过安装轴325装设在每个支撑基座321上并嵌入到旋转体323外缘的环形滑槽内,载车架31的底盘34固定在旋转体323的顶部,旋转驱动装置324的输出轴与载车架31的底盘34传动连接,以带动载车架31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具体实施时,旋转驱动装置324可以优选设置为旋转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可以通过齿轮326与载车架31的底盘34传动连接。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底盘旋转装置32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带动载车架31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旋转即可实施,非本实施例为限。

如图5所示,摘挂配合部件包括载车板立柱36和卡槽件37,卡槽件37装设在载车板立柱36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旋转式升降取放车机构2包括支撑立柱21、升降取放车装置22和取放车旋转装置23,支撑立柱21的底部与固定底座1固定连接,升降取放车装置22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立柱21上,取放车旋转装置23与升降取放车装置22传动连接并带动升降取放车装置22绕支撑立柱21的轴心旋转,升降取放车装置22能够与载车板33上的摘挂配合部件卡接配合,从而与取放车旋转装置23相配合将指定的载车平台35上的载车板33取下放置到地面或将载车板33放回到指定的载车平台35上。

进一步而言,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取放车旋转装置23包括滑道旋转动力装置231、传动轴232、旋转齿轮233和装设在支撑立柱21上下两端的回转支承235(又称转盘轴承),回转支承235的外圈与支撑立柱21固定连接,并且回转支承235的外圈设有齿位,从而使其外圈形成静止齿圈234,回转支承235的内圈可以相对于外圈发生旋转,传动轴232的一端与滑道旋转动力装置231传动连接,从而由滑道旋转动力装置231带动旋转,传动轴232的另一端通过旋转齿轮233与静止齿圈234相啮合。

具体实施时,滑道旋转动力装置231可以优选设置为配接有减速箱的旋转电机,工作时,旋转电机能够带动与其配接的减速箱的小齿轮旋转,之后再由小齿轮带动与其连接的传动轴232转动。

升降取放车装置22包括升降滑道221、升降动力装置222、升降牵引体223和取放车摘挂部件,升降滑道221的上下两端各自连接在两个回转支承235的转动内圈上,升降动力装置222装设在升降滑道221的顶部,取放车摘挂部件活动安装在升降滑道221内,升降动力装置222通过升降牵引体223带动取放车摘挂部件在升降滑道221内上下移动,传动轴232与升降滑道221之间通过连接支架连接,传动轴232与连接支架之间可以装设有轴承,滑道旋转动力装置231通过传动轴232驱使旋转齿轮233绕静止齿圈234公转,进而使传动轴232、滑道旋转动力装置231和升降滑道221同时绕支撑立柱21的轴心旋转。

具体实施时,升降动力装置222可以优选设置为升降驱动电机,升降牵引体223可以优选设置为与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链轮相连接的链条。

如图8所示,取放车摘挂部件包括升降滑块224和卡勾件225,升降滑块224与升降牵引体223相连接,卡勾件225装设在升降滑块224上,卡勾件225能够卡接在相应的载车板33上的摘挂配合部件的卡槽件37内,使取放车摘挂部件与载车板实现连接,当然,卡勾件225也能够脱离卡槽件37,使取放车摘挂部件与载车板实现分离。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升降取放车装置22和取放车旋转装置23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带动载车板33水平旋转和垂直升降即可实施,非本实施例为限。

当需要泊车时,司机可以通过车牌识别或刷卡、遥控等智能控制系统发出“泊车”指令,所在车位的载车架31在底盘旋转装置32的驱动下按一定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同时升降动力装置222带动取放车摘挂部件的升降滑块224从底部做升降运动到指定车位位置,接着滑道旋转动力装置231将升降滑道221旋转到相应角度,随后升降动力装置222带动升降滑块224微升一定高度,使升降滑块224上的卡勾件225卡接在指定车位的载车板33上的卡槽件37内,使取放车摘挂部件与载车板33实现连接,之后滑道旋转动力装置231带动升降滑道221反向回转到起始位置,同时底盘旋转装置32带动载车架31反方向旋转一定角度返回原位,使载车板33脱离载车平台35,最后升降动力装置222将载车板33垂直下降至地面,完成所属车位载车板的摘取程序,等待车辆驶入。

当驾驶员将车驶入载车板33后即可下车离开,人离车后触动“泊车”按钮或遥控器,启动“泊车”程序,升降动力装置222带动升降滑块224上升至所在车位的载车平台35,滑道旋转动力装置231带动升降滑道221按一定方向和角度旋转,同时底盘旋转装置32也带动载车架31按一定角度和方向旋转,然后升降动力装置222带动升降滑块224微降,使升降滑块224上的卡勾件225脱离载车板33上的卡槽件37,使取放车摘挂部件与载车板33实现分离,载车板33停留在载车平台上,升降滑道221和载车架31同时反向回转到原位,完成泊车操作。

当需要取车时,通过手机扫码、刷卡缴费或遥控器启动“取车”程序,取车操作程序与泊车操作程序相同。载车板33落地后司机将车驶离载车板33,通过智能识别确认车已经离开,再启动载车板自动返回原位程序。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旋转式载车平台机构3可以优选设置有两个,从而实现双塔旋转结构,旋转式升降取放车机构2位于两个旋转式载车平台机构3之间,其可通过升降滑道的升降和左右旋转,配合两个载车架的左右旋转,三者联动实现车辆换位、摘取和停放。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旋转式升降取放车机构2的数量也可以做适应性增减,非本实施例为限。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1、采用水平旋转换位方式,任何车辆泊车或取车操作都不干扰其它车辆,无须避让,使用快捷方便。

1.2、安装方便,安装环境要求低,安装位置灵活,安装无需地下基础施工,简单快捷,可以移动,根据空间需要,泊车层数可以选配调整。

1.3、系统运行简单可靠,产品使用更安全。

1.4、采用移动式立体绿化,产品外观与小区或路边环境很友好。

1.5、停车空间大,负载能力强,车辆尺寸和重量几乎不受限制,通用性好。

1.6、装有配重,节能效果好,能耗非常低,可以完全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避开了外接电源困难。

1.7、具有充电接口,解决了新能源车充电和停车问题。

1.8、可以实现低成本,突破价格瓶颈,利于大规模推广。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