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Y型梁组件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35416发布日期:2019-09-11 22:11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混凝土Y型梁组件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y型梁组件,具体为一种预制混凝土y型梁组件及其施工方法,属于结构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高铁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中小型高铁站房更是遍地开花。站台雨棚作为旅客上下车时遮风避雨的棚子,是高铁车站必不可少的重要建筑之一。

雨棚施工一般采用现场施工的方式,即从搭设脚手架、支设模板、绑扎钢筋到混凝土的浇筑,大部分工作都在施工现场由人工来完成,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施工现场混乱,建筑材料消耗量大,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较多,同时对周围的环境有较大影响,而预制装配式施工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其整洁的施工现场,较短的施工工期,批量生产的应用前景是现场施工方式不能比拟的。

混凝土y型梁是用于搭建雨棚的主体结构,而对于现有的混凝土y型梁,其一、在搭建时,不能够确保两侧呈对称安置,因此容易导致受力不平衡,容易倾倒,其二、不便于与内侧的混凝土板进行拼接安装,较为费时费力,严重影响施工进程,其三、现有的混凝土y型梁结构强度较差,容易断裂,因此其使用寿命得不到保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y型梁组件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预制混凝土y型梁组件,包括左侧梁、右侧梁、中间梁、梁内主筋、混凝土台、螺栓安置槽、连接通孔、工字钢、混凝土外壳、钢筋网片和混凝土内芯;所述左侧梁、右侧梁和中间梁构成该混凝土y型梁组件的主体结构,所述左侧梁与右侧梁分别安置在中间梁的左右两侧,所述梁内主筋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侧梁与右侧梁的内侧,所述梁内主筋的另一端分别伸出位于左侧梁与右侧梁的外侧,所述混凝土台设置在左侧梁和右侧梁的内侧边,所述螺栓安置槽开设在左侧梁和右侧梁的内侧边上端,且所述螺栓安置槽的底部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工字钢分别固定连接在左侧梁与右侧梁的侧壁两端,所述混凝土外壳包裹在左侧梁与右侧梁的最外层,且所述混凝土外壳的内侧附加有一层钢筋网片,所述混凝土内芯设置在钢筋网片的内侧。

优选的,为了便于现场进行拼接,避免连接时产生错位,所述左侧梁与右侧梁呈对称设置,且左侧梁和右侧梁的内侧边设置的混凝土台厚度为50mm。

优选的,为了便于浇筑混凝土进行固定,所述左侧梁和右侧梁通过工字钢与内侧的预制板进行连接,并进行焊接固定。

优选的,为了提高该预制混凝土y型梁组件的结构强度,所述左侧梁和右侧梁外侧设置的混凝土外壳厚度为60mm,且混凝土外壳内侧附加一层网状环绕设置的钢筋网片。

优选的,为了便于通过吊车将左侧梁和右侧梁平稳吊起,所述左侧梁和右侧梁上设置有三排吊点位置,且间距小于2m。

一种预制混凝土y型梁组件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钢筋定位,现浇雨棚混凝土柱完成后,测量放线,钢板复核,矫正偏位钢筋;

2)预制柱安装,钢筋矫正完成后,使用履带吊车进行试吊,先吊起距地cm停止,检查钢丝绳、吊钩的受力情况,使构件保持水平,然后吊至作业层上空m是停止降落,操作人员引导降落,用镜子观察连接钢筋是否对口,缓慢降落,完成后进行灌浆;

3)支撑架就位,支撑架移动至梁下后,首先将支撑架支座固定在地面上确保支撑架的稳定性,然后调节液压千斤顶上部液压装置将模板调至与梁底平行且标高一致,检查支撑架;

4)预制梁安装,待梁两侧支撑架就位后,使用履带吊车进行试吊,先吊起距地cm停止,检查钢丝绳、吊钩的受力情况,使构件保持水平,然后吊至作业层上空m是停止降落,操作人员引导降落,用镜子观察连接钢筋是否对口,缓慢降落,完成后进行复测,确保梁标高准确;

5)工字钢焊接,钢筋搭接,混凝土浇筑,板与梁工字钢之间进行焊接,钢筋之间进行搭接或焊接,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预制混凝土y型梁组件及其施工方法设计合理,左侧梁与右侧梁呈对称设置,且左侧梁和右侧梁的内侧边设置的混凝土台厚度为50mm,便于现场进行拼接,避免连接时产生错位,左侧梁和右侧梁通过工字钢与内侧的预制板进行连接,并进行焊接固定,便于浇筑混凝土进行固定,左侧梁和右侧梁外侧设置的混凝土外壳厚度为60mm,且混凝土外壳内侧附加一层网状环绕设置的钢筋网片,防止出现裂缝,提高该预制混凝土y型梁组件的结构强度,左侧梁和右侧梁上设置有三排吊点位置,且间距小于2m,便于通过吊车将左侧梁和右侧梁平稳吊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侧梁,2、右侧梁,3、中间梁,4、梁内主筋,5、混凝土台,6、螺栓安置槽,7、连接通孔,8、工字钢,9、混凝土外壳,10、钢筋网片和11、混凝土内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预制混凝土y型梁组件,包括左侧梁1、右侧梁2、中间梁3、梁内主筋4、混凝土台5、螺栓安置槽6、连接通孔7、工字钢8、混凝土外壳9、钢筋网片10和混凝土内芯11;所述左侧梁1、右侧梁2和中间梁3构成该混凝土y型梁组件的主体结构,所述左侧梁1与右侧梁2分别安置在中间梁3的左右两侧,所述梁内主筋4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侧梁1与右侧梁2的内侧,所述梁内主筋4的另一端分别伸出位于左侧梁1与右侧梁2的外侧,所述混凝土台5设置在左侧梁1和右侧梁2的内侧边,所述螺栓安置槽6开设在左侧梁1和右侧梁2的内侧边上端,且所述螺栓安置槽6的底部设置有连接通孔7,所述工字钢8分别固定连接在左侧梁1与右侧梁2的侧壁两端,所述混凝土外壳9包裹在左侧梁1与右侧梁2的最外层,且所述混凝土外壳9的内侧附加有一层钢筋网片10,所述混凝土内芯11设置在钢筋网片10的内侧。

所述左侧梁1与右侧梁2呈对称设置,且左侧梁1和右侧梁2的内侧边设置的混凝土台5厚度为50mm,便于现场进行拼接,避免连接时产生错位,所述左侧梁1和右侧梁2通过工字钢8与内侧的预制板进行连接,并进行焊接固定,便于浇筑混凝土进行固定,所述左侧梁1和右侧梁2外侧设置的混凝土外壳9厚度为60mm,且混凝土外壳9内侧附加一层网状环绕设置的钢筋网片10,防止出现裂缝,提高该预制混凝土y型梁组件的结构强度,所述左侧梁1和右侧梁2上设置有三排吊点位置,且间距小于2m,便于通过吊车将左侧梁1和右侧梁2平稳吊起。

一种预制混凝土y型梁组件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钢筋定位,现浇雨棚混凝土柱完成后,测量放线,钢板复核,矫正偏位钢筋;

2、预制柱安装,钢筋矫正完成后,使用履带吊车进行试吊,先吊起距地50cm停止,检查钢丝绳、吊钩的受力情况,使构件保持水平,然后吊至作业层上空1m是停止降落,操作人员引导降落,用镜子观察连接钢筋是否对口,缓慢降落,完成后进行灌浆;

3、支撑架就位,支撑架移动至梁下后,首先将支撑架支座固定在地面上确保支撑架的稳定性,然后调节液压千斤顶上部液压装置将模板调至与梁底平行且标高一致,检查支撑架;

4、预制梁安装,待梁两侧支撑架就位后,使用履带吊车进行试吊,先吊起距地50cm停止,检查钢丝绳、吊钩的受力情况,使构件保持水平,然后吊至作业层上空1m是停止降落,操作人员引导降落,用镜子观察连接钢筋是否对口,缓慢降落,完成后进行复测,确保梁标高准确;

5、工字钢焊接,钢筋搭接,混凝土浇筑,板与梁工字钢之间进行焊接,钢筋之间进行搭接或焊接,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