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1.5~19mm浮法玻璃的成型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572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产1.5~19mm浮法玻璃的成型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生产1.5~19mm各种厚度浮法玻璃的成型方法及装置。
浮法玻璃的成型原理,是高温玻璃液连续流入金属锡液面。由于重力表面张力和拉引力的共同作用。形成平衡厚度约为6mm的玻璃带,然后冷却硬化后进入退火窑。
生产小于平衡厚度的薄玻璃,通常是使用若干对拉边机来克服玻璃带在减薄的同时在宽度上的收缩。由于高温下玻璃粘度小,当玻璃流量变化或拉边机工艺参数有变化时,两侧作用力不平衡。常会引起玻璃带跑偏,摆动和脱边,影响正常生产。而拉制的玻璃越薄,使用拉边机越多,要求工艺参数稳定性越高,所以玻璃越难生产。
生产大于平衡厚度的厚玻璃,通常是采用挡墙法或倒八字拉边机法。如英国专利1123223、1270933所描述的挡墙法生产厚玻璃,就是在锡槽高温区设置十几米长的石墨挡墙,玻璃液在其间堆积成所需厚度,挡墙结构复杂,操作技术难度大。
而美国专利4157908所描述的倒八字拉边机法生产厚玻璃是用几对负角度拉边机,使玻璃带边部受到一组向内的推力,从而堆成所需的厚度,倒八字拉边机法操作简单,但只适于生产小于12mm厚的玻璃。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生产1.5~19mm各种厚度浮法玻璃的成型方法和装置,并且相应对锡槽结构进行改进。
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是在锡槽高温区两侧对称设置一组石墨挡墙,每组挡墙又分为若干节。末节挡墙是一对可以任意调节开度的闸门式活动挡墙,挡墙的结构分为水冷结构和加热结构。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方法及其装置。附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总示意图,从流槽1流入的玻璃液2在锡槽高温区两侧对称设置的一组短挡墙3内流动,依靠高温下玻璃表面张力及重力作用,得以充分平整化。每组挡墙又分为若干节,末节挡墙是一对可以任意调节开度的闸门式活动挡墙4。以适应生产各种不同厚度的玻璃需要。挡墙的长度是根据不同生产规模而定,300吨/日规模约为3~4米;挡墙的间距是根据所生产的玻璃板宽及不同厚度可以调节一般为1.6~2.5米;一组挡墙的节数可依工艺操作的位置间距而定,一般为2~5节。
每节挡墙之间依靠水冷固定杆5固定和连接。水冷固定杆5又由固定支架6来支撑和固定,固定支架6安装在横梁7上,水冷固定杆5上标有刻度,以表示挡墙的间距。拉边机8的角度和数量根据需要而设定。
末节活动挡墙4与相邻挡墙的连结如附图2所示,采用园弧连结,通过调节杆9上下移动,可以很容易自由调节活动挡墙的开度。以适应生产各种不同厚度的玻璃需要。
挡墙的尺寸冷挡墙1000~2000(长)×100~150(高)×100~200mm(宽)。热挡墙的长和高与冷挡墙同宽为300~500mm。
挡墙的材质采用不与玻璃浸润的石墨材料,挡墙的结构可分为水冷结构和加热结构。水冷结构的石墨挡墙如附图3所示,在挡墙3内的水冷却管12为厚壁无缝钢管,上下及外侧安装保温材料13,以减少这三个方向的散热,从而增加与玻璃接触一侧的冷却强度,使玻璃带与石墨挡墙之间不发生粘连。
加热结构的石墨挡墙如附图4所示,在挡墙3内安装加热元件20,加热元件可以是电热丝或硅碳棒或电极式加热板直接加热玻璃,加热元件20与石墨之间用绝缘层14隔开。如附图5和附图6所示,目的是增加玻璃两边的温度,使边部温度比玻璃带中间温度高20~100℃,以改善玻璃边部的流动性,使之与中间玻璃液的速度基本一致,减少厚薄差。附图5为电热丝辐射加热玻璃带边部的热挡墙结构,附图6为采用电极板直接加热玻璃液的热挡墙结构。
水冷结构的石墨挡墙适用于生产8~19mm的厚玻璃;加热结构的石墨挡墙适用于生产1.5~5mm的薄玻璃,对于拉制5~8mm厚的玻璃时,只用挡墙,而不对挡墙加热,也不进行水冷。
本发明的挡墙结构与通常的大小头的锡槽结构比较。具有以下优点使用同一种方法,不同的装置就能生产1.5~19mm各种厚度的玻璃,并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生产稳定、玻璃平整度好,成品率高,各种厚度玻璃转变时间短的特点。同时由于挡墙的作用,大大减少了粘边满槽事故。挡墙对稳定板根也十分有用,玻璃带不易摆动,可减少边子宽度,从而提高切裁率。
本发明的锡槽结构如附图7所示,接近于直简式结构通常的锡槽结构如附图8所示,为宽段窄段式大小头结构。由于改进了锡槽结构及尺寸,缩小了高温区宽度,从而使玻璃液在锡槽表面的复盖率增大。以500吨/日浮法线为例,玻璃液复盖锡液面从现有生产方法的63%提高到75%以上,减少了锡液暴露面,从而减少了锡液的氧化,提高玻璃质量,而且锡液容量可减少17%,节省了锡槽投资。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实施例1生产能力300吨/日的浮法线,石墨挡墙的长度为3.5米,间距2000mm四节挡墙,水冷结构,4对拉边机,生产12mm厚玻璃、原板宽2400mm,切裁板宽2000mm玻璃总成品率68%,玻璃平整度达到65°
实施例2生产能力120吨/日的浮法生产线,石墨挡墙总长2500mm,间距2000mm,二组挡墙、电热丝加热、4对拉边机、生产3mm厚的玻璃,原板宽2200mm,切裁板宽1800mm加热功率75KW。电压38伏,电流200安。


附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总示意图1-流槽2-玻璃液3-石墨挡墙4-活动挡墙5-水冷固定杆6-固定支架7-横梁8-拉边机附图2、为末节挡墙与相邻挡墙连结示意图9-调节杆附图3、为水冷结构石墨挡墙示意图12-水冷却管13-保温材料附图4、为加热结构石墨挡墙示意图20-加热元件附图5、为电热丝辐射加热玻璃带边部的热挡墙结构断面图14-绝缘层15-锡液20-电热丝附图6、为采用电极板直接加热玻璃液的热挡墙结构断面图
16-电极式加热板17-绝缘件18-电极引出杆附图7、为本发明锡槽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通常锡槽结构示意图。
权利要求
1.生产1.5~19mm浮法玻璃的成型方法及装置是在锡槽高温区两侧对称设置一组石墨挡墙,每组挡墙又分为若干节,本发明的特征是末节挡墙是一对可以任意调节开度的闸门式活动挡墙;挡墙的结构分为水冷式和加热式;或者只用挡墙,而不水冷也不加热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法玻璃的成型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石墨挡墙的长度为3~4米,间距为1.6~2.5米,节数为2~5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法玻璃的成型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末节活动挡墙与相邻挡墙之间采用园弧连结,通过调节杆上下移动,自由调节活动挡墙的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法玻璃的成型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生产8~19mm厚玻璃采用水冷结构石墨挡墙,水冷结构是在石墨挡墙内设置水冷却管,挡墙上下及外侧用保温材料保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法玻璃的成型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生产1.5~5mm薄玻璃采用加热结构石墨挡墙,加热结构是在石墨挡墙内安装加热元件,加热元件与石墨之间用绝缘层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法玻璃的成型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生产5~8mm厚的玻璃,只用石墨挡墙,而不对挡墙水冷,也不加热的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加热结构的石墨挡墙,其特征是加热元件可以是电热丝或硅碳棒或电极式加热板。
全文摘要
生产1.5~19mm浮法玻璃的成型方法及装置,是在锡槽高温区两侧对称设置一组石墨挡墙,每组挡墙又分为若干节,末节挡墙是一对可以任意调节开度的闸门式活动挡墙,挡墙的结构分为水冷式和加热式,生产8~19mm的厚玻璃时采用水冷式,生产1.5~5mm的薄玻璃时采用加热式,对于拉制5~8mm厚的玻璃时,只用挡墙,而不对挡墙进行加热和水冷。
文档编号C03B18/04GK1096770SQ9310712
公开日1994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21日
发明者嵇训烨, 彭云 申请人:秦皇岛玻璃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