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饭煲线圈盘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5037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饭煲线圈盘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厨房烹调器具,具体涉及一种电饭煲线圈盘组件。



背景技术:

电饭煲通常包括煲体,与煲体铰链连接并且自由端能相互扣合的上盖,煲体中设置有加热单元并能够容纳内胆,煲体、上盖结合处设置有密封圈,锅盖中设置有各种形状的排放气通道。

目前,电饭煲目前有两种加热方式,一种是电热管加热方式,一种是电磁加热方式,或称磁感应加热。磁感应加热的电磁由通电的线圈产生,线圈固定在线圈盘支架的外壁面上。因磁感应加热的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煮出来的米饭效果更好,因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亲睐。

目前电磁加热方式的电饭煲中,其加热装置还存在安装麻烦,结构复杂,外观凌乱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饭煲线圈盘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饭煲线圈盘组件,包括容纳内锅的煲体,所述内锅下方设置有线圈盘座,所述线圈盘座外壁设置有加热用线圈和导磁体,所述线圈盘座外侧设置有避免导磁体脱落,使温控器压紧内锅的线圈盘罩。

所述线圈盘罩通过卡扣或者螺钉与线圈盘座外壁相固定。

所述内壁处形成能够压紧导磁体的限位筋。

所述线圈盘罩内壁处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驱动温控器穿过线圈盘座中的通孔。

所述线圈盘罩内壁处形成定位筋,所述弹簧套装在定位筋上。

所述通孔内壁处形成避免温控器弹出的限位台。

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线圈盘座下端和侧壁处间隔均布形成多个筋条,所述筋条之间缠绕有与温控器电路连通的线圈。

所述线圈盘座下端和侧壁处均布有多个固定导磁体的安装筋,所述导磁体包括线圈盘座底端的下导磁体和线圈盘座侧壁的侧导磁体。

所述下导磁体、侧导磁体与线圈盘座贴合的表面上还涂抹有硅酮胶。

本实用新型通过线圈盘罩中的限位筋实现对导磁体的限位固定,通过定位筋、弹簧、通孔、限位台实现温控器的装配与限位,彻底解决了温控器旋卡式装配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拆装效率高,结构稳定实用,提高了加热件的稳定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中线圈盘罩的装配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中导磁体的装配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中线圈盘罩的立体图;

图6 是本实用新型中温控器的装配图;

其中:

1 煲体 2 线圈盘座

3 筋条 4 线圈

5 线圈盘罩 6 温控器

7 下导磁体 8 侧导磁体

9 限位筋 10 定位筋

11 弹簧 12 通孔

13 限位台 14 安装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电饭煲线圈盘组件,包括容纳内锅的煲体1,所述内锅下方设置有线圈盘座2,所述线圈盘座2外壁设置有加热用线圈4和导磁体,所述线圈盘座2外侧设置有避免导磁体脱落,使温控器6压紧内锅的线圈盘罩5。

所述线圈盘罩5能够稳定的将导磁体固定在线圈盘座2的外壁处,并且能够使温控器6穿过线圈盘座2压紧内锅,大大降低了温控器6的安装维护难度。

本实用新型中温控器6压紧内锅的底端中心处。

所述线圈盘罩5通过卡扣或者螺钉与线圈盘座2外壁相固定。

所述内壁处形成能够压紧导磁体的限位筋9。

限位筋9与线圈盘座2下端的导磁体一一对应,限位筋9能够有效的降低线圈盘罩5的加工厚度,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线圈盘罩5内壁处设置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驱动温控器6穿过线圈盘座2中的通孔12。

所述线圈盘罩5内壁处形成定位筋10,所述弹簧11套装在定位筋10上。

所述定位筋10与弹簧11内圈之间为过盈配合。

所述通孔12内壁处形成避免温控器6弹出的限位台13。

所述限位台13能够卡住温控器6外壁突出的安装部,避免在没有内锅的情况下,温控器6从通孔12中脱离。

所述弹簧11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线圈盘座2下端和侧壁处间隔均布形成多个筋条3,所述筋条3之间缠绕有与温控器6电路连通的线圈4。

所述线圈盘座2下端和侧壁处均布有多个固定导磁体的安装筋14,所述导磁体包括线圈盘座2底端的下导磁体7和线圈盘座2侧壁的侧导磁体8。

所述下导磁体7、侧导磁体8与线圈盘座2贴合的表面上还涂抹有硅酮胶。

本实用新型通过线圈盘罩中的限位筋实现对导磁体的限位固定,通过定位筋、弹簧、通孔、限位台实现温控器的装配与限位,彻底解决了温控器旋卡式装配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拆装效率高,结构稳定实用,提高了加热件的稳定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