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601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防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卷帘门的防坠装置。



背景技术:

卷帘门是以多关节活动的门片串联在一起,在固定的滑道内,以门上方卷轴为中心转动上下的门。目前在现有技术中,长期使用卷帘门,因某些问题的存在,卷帘门会出现自动下坠的故障,影响到使用效果,从而导致门体下落运行时对人、车或物产生碰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长期使用卷帘门,卷帘门出现自动下坠的缺陷,提供一种防坠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防坠装置,用于卷帘门,其特点在于,所述防坠装置包括:一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有一空腔,所述连接元件用于连接于所述卷帘门内侧的门框;一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穿设于所述空腔,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挡住所述卷帘门。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防坠装置包括一连接元件,一支撑组件,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

较佳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L形元件,具有一第一支撑部和一第二支撑部;一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平行设置;一中间元件,所述中间元件连接于所述L形元件和所述手柄之间,所述中间元件穿设于所述空腔,且所述中间元件的外壁面与所述空腔之间有一间隙。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柄在所述卷帘门升起后较为方便旋转所述支撑组件,迅速完成操作。所述L形元件,在所述卷帘门升起超过所述防坠装置后,较为有力的支撑所述卷帘门,防止所述卷帘门下落;所述中间元件与所述连接元件存在间隙,有利于所述支撑组件操作过程中自由旋转。

较佳地,所述L形元件与所述中间元件之间焊接连接,所述中间元件与所述手柄之间焊接连接。

较佳地,所述L形元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中间元件,所述中间元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手柄。

在本技术方案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螺纹式可拆卸连接或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

较佳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上支撑元件,具有一L形支撑部和一上连接部;一下支撑元件,具有一下连接部和一手柄;所述上连接部与所述下连接部穿设于所述空腔,且与所述空腔之间有一间隙。

较佳地,所述L形支撑部与所述上连接部之间焊接连接,所述下连接部与所述手柄之间焊接连接,所述上支撑元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下支撑元件。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上支撑元件和一下支撑元件,减少元件个数,减少安装步骤。所述上支撑元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下支撑元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螺纹式可拆卸连接或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在安装时节省安装时间,使用过程简单方便。

较佳地,所述连接元件顶部留有一缺口用于限制所述支撑组件。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元件顶部留有一缺口,在所述卷帘门升起后,所述支撑组件支撑过程中,防止所述L形支撑部发生旋转,导致所述防坠装置工作失效。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的防坠装置包括一连接元件和一支撑组件,元件个数少,减少安装步骤,节省安装时间,使用过程简单方便。支撑组件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有效防止卷帘门下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防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防坠装置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防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防坠装置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元件

2:支撑组件

21:L形元件

211:第一支撑部

212:第二支撑部

22:中间元件

23:手柄

实施例2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元件

2:支撑组件

24:上支撑元件

241:L形支撑部

242:上连接部

25:下支撑元件

251:下连接部

252: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2个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防坠装置包括连接元件1和支撑组件2,支撑组件2包括L形元件21、中间元件22和手柄23,如图2所示L形元件21分为第一支撑部211和第二支撑部212。首先,将连接元件1焊接于门框上,或将连接元件1可拆卸连接于门框上;中间元件22穿设于连接元件1的空腔中,且中间元件22的外壁面与空腔之间有一间隙。L形元件21的第一支撑部211和第二支撑部212一体成型,将L形元件21焊接于中间元件22,或将L形元件21可拆卸连接于中间元件22;将手柄23焊接于中间元件22,或手柄23可拆卸连接于中间元件22。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防坠装置安装完善之后,待卷帘门升起至高于防坠装置后,通过扳动手柄23,待支撑组件2整体旋转至L形元件21的第二支撑部212平行于卷帘门,第一支撑部211垂直位于卷帘门正下方,即L形元件21的第二支撑部212置于连接元件1顶部的缺口中,完成操作;在卷帘门需要降落时,将L形元件21向上提,待L形元件21高于连接元件1最顶端时,将支撑组件2旋转至L形元件21远离卷帘门,完成操作。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防坠装置包括连接元件1和支撑组件2,支撑组件2包括上支撑元件24和下支撑元件25,如图4所示上支撑元件分为L形支撑部241和上连接部242,下支撑元件25分为下连接部251和手柄252。首先,将连接元件1焊接于门框上,或将连接元件1可拆卸连接于门框上;L形支撑部241焊接于上连接部242,下连接部251焊接于手柄252,上连接部242与下连接部251穿设于空腔,且与空腔之间有一间隙;上支撑元件24可拆卸连接于下支撑元件25。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防坠装置安装完善之后,待卷帘门升起至高于防坠装置后,通过扳动手柄252,待支撑组件2整体旋转至L形支撑部241置于连接元件1顶部的缺口中,完成操作;在卷帘门需要降落时,将L形支撑部241向上提,待L形支撑部241高于连接元件1最顶端时,将支撑组件2旋转至L形支撑部241远离卷帘门,完成操作。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