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清洗液食物残渣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8499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餐具清洗液食物残渣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餐具分类、整理装置的清洗液净化和过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餐具清洗液食物残渣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餐具清洗装置对餐具进行清洗后,清洗液中会将餐具上的残渣清洗掉,清洗下来的残渣会存留在清洗液中,并且食物残渣与清洗液混合后,不借助其他工具的情况下很难讲残渣清除掉,并且采用人工清除的方式,需要停下机器,待清除后才能开机再次清洗,影响了效率,而不清除的话,时间久了会影响清洗效果,甚至会造成二次污染,而更换清洗液又会降低餐具清洗效率同时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及时将清洗液中的食物残渣过滤掉的餐具清洗液食物残渣过滤装置。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餐具清洗液食物残渣过滤装置,包括清洗槽、回收桶、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活塞套、活塞杆、第一档板、第二档板、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三齿轮组、多个齿带、多个扭簧,活塞套端部设有安装台,安装台中间位置开有螺纹通孔,活塞套前端设有外螺纹,活塞套的外螺纹与安装台的螺纹通孔相配合,活塞杆置于活塞套中,活塞杆端部的活塞头可从所述活塞套前端伸出,活塞杆中端设有两个齿条,两个齿条对称设置在活塞杆两侧位置,所述活塞套内侧内壁中设置有两个第一齿轮组,两个第一齿轮组对称设置在活塞套两侧,第一齿轮组包括一大、一小两个相连的齿轮,活塞套两侧的第一齿轮组的小齿轮与分别与活塞杆两侧对应的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组设置在安装台两侧,第二齿轮组包括一大、一小两个齿轮,第二齿轮组的小齿轮通过齿带与第一齿轮组的大齿轮连接,第三齿轮组包括两大、一小三个齿轮,第三齿轮组的两个大齿轮分别位于第三齿轮组的小齿轮的两侧,第三齿轮组的小齿轮与同一侧的第二齿轮组的大齿轮相啮合,第四齿轮组包括四个齿轮,两个设置在第一过滤网端部,另外两个设置在第二过滤网端部,四个所述第四齿轮组分别通过齿带与对应的第三齿轮组的其中一个大齿轮连接,第三齿轮组和位于第一过滤网上的第四齿轮组之间的齿带上固定连接第一档板,第三齿轮组和位于第二过滤网上的第四齿轮组之间的齿带上固定连接第二档板,安装台四个角的位置均设有固定角,固定角上均开有呈U字形的定位缺口以及与定位缺口相通的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呈纵向设置,第一过滤网一端设有第一转轴及第一转轴座,第二过滤网一端设有第二转轴及第二转轴座,第一转轴座一端与第一过滤网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第二转轴座一端与第二过滤网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两端从第二转轴座内伸出,第二转轴的两端从第二转轴座内伸出,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四个固定角相应的定位缺口中,第一转轴座、第二转轴座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呈横向设置,且均与第一定位槽垂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两端均套设有至少一个扭簧,扭簧的两个扭臂分别卡入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中,过滤机构设置于清洗槽内,清洗槽一侧壁开有第一通孔,清洗槽通过连接管与回收桶连通,第一通孔与所述连接管相配合,连接管与活塞杆同轴,活塞杆由驱动装置驱动做往复运动,活塞杆可伸入连接管内。

餐具清洗的机构位于清洗槽上半部分,过滤机构位于清洗槽下半部分,食物残渣密度比清洗液大,因此食物残渣会下沉到清洗槽底部,初始时,过滤机构位于清洗槽一端,当需要对清洗槽中的清洗液进行过滤时,过滤机构在相应的驱动器的驱动下,从一端向另一端运行,清洗液可以通过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上的过滤孔,食物残渣会被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挡住,当过滤机构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会将其移动轨迹中的食物残渣从清洗液从分离出,从而起到对清洗液进行清洁的效果,并且,当过滤机构推进至一定程度时,活塞杆向前推进,当活塞杆上的齿条运行到第一齿轮组的位置时,活塞杆上的齿条与第一齿轮组上的小齿轮相啮合,从而驱动位于活塞套两侧的两组第一齿轮组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一齿轮组的大齿轮相连接的齿带转动,进一步带动第二齿轮组转动,再通过齿带传导到第三齿轮组转动,位于第二齿轮组、第三齿轮组的齿带上的第一档板、第二档板相应的向安装台方向移动,从而将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过滤掉的食物残渣推送至安装台位置进行集中,当活塞杆继续向前推送过程中,能将相应的食物残渣从第一通孔压入到回收桶中,并且活塞杆上的齿条与第一齿轮组的小齿轮啮合,当活塞杆向前推进一定距离时,相啮合的小齿轮转动一样距离,传导到与第一齿轮组相啮合的齿带上时,其转动的距离会被第一次放大,该齿带与第二齿轮组的小齿轮啮合,同样,传导到与第二齿轮组大齿轮相啮合的齿带时,该齿带转动速度会更快,由此,当活塞杆向前推动一定距离时,能较快的带动第一档板、第二档板向安装台方向聚拢,从而能快速的将食物残渣压入到回收桶中,提高了效率,在不影响清洗槽上端的清洗机构正常对餐具进行清洗的情况下,能及时有效的对清洗液进行清洁,提高了清洗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上均设有导轨,所述第一档板、第二档板均设有导轮,第一档板、第二档板通过导轮分别可滑动的安装于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的导轨处。采用这种结构能使得第一档板、第二档板运动时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槽包括清洗部、过渡部、过滤部,过渡部位于清洗部和过滤部之间,过渡部的两侧的宽度从与清洗部连接处到与过滤部连接处逐渐收窄,清洗部的宽度大于过滤部的宽度,清洗部的宽度与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展开时的过滤机构宽度相适配,过滤部的宽度与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收拢时的过滤机构宽度相适配,所述清洗槽的第一通孔开设于过滤部的侧壁上,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清洗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所述的活塞套相配合,所述活塞套可前后移动的置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同轴,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密封杆,密封杆一端套设有压缩弹簧,另一端为密封端,密封端能密封所述第一通孔,压缩弹簧一端固定于第一通孔内,另一端固定在密封端上,所述活塞杆可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内。当过滤机构运行至过渡部时,在过渡部的阻挡下,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会从伸展状态逐渐变成收缩状态,食物残渣会被推进至清洗槽的过滤部中,并被压到过滤部的端部,当过滤机构运行到位后,活塞套内部的活塞杆向前推进,并挤压食物残渣,在挤压时,第一通孔内的密封杆向外打开,从而使得食物残渣可以通过第一通孔被挤压到回收桶中,当活塞杆向后移动后,密封杆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又恢复到初始状态,对第一通孔进行密封,当过滤机构向后运动到清洗槽的过渡部时,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在扭簧的作用下会逐渐恢复至初始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头两端大、中间小,活塞头两端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密封圈,密封圈对称设置在中间两侧。采用这种结构能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所说的第一、第二并不是限定具体的数量和顺序,而是为了从名称上区分不同的对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餐具清洗液食物残渣过滤装置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餐具清洗液食物残渣过滤装置中不包含回收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餐具清洗液食物残渣过滤装置中过滤机构的示意图一;

图4是图3中的I号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餐具清洗液食物残渣过滤装置中过滤机构的示意图二;

图6是图5中的II号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清洗槽,110、第一通孔,120、清洗部,130、过渡部,140、过滤部,200、回收桶,300、过滤机构,310、第一过滤网,312、第一转轴,314、第一转轴座,320、第二过滤网,322、第二转轴,324、第二转轴座,330、活塞套,332、安装台,334、第一定位槽,336、第二定位槽,340、活塞杆,350、第一档板,360、第二档板,420、第二齿轮组,430、第三齿轮组,440、齿带,500、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6,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餐具清洗液食物残渣过滤装置,包括清洗槽100、回收桶200、过滤机构300,所述过滤机构300包括第一过滤网310、第二过滤网320、活塞套330、活塞杆340、第一档板350、第二档板360、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420、第三齿轮组430、多个齿带440、多个扭簧500,活塞套330端部设有安装台332,安装台332中间位置开有螺纹通孔,活塞套330前端设有外螺纹,活塞套330的外螺纹与安装台332的螺纹通孔相配合,活塞杆340置于活塞套330中,活塞杆340端部的活塞头可从所述活塞套330前端伸出,活塞杆340中端设有两个齿条,两个齿条对称设置在活塞杆340两侧位置,所述活塞套330内侧内壁中设置有两个第一齿轮组,两个第一齿轮组对称设置在活塞套330两侧,第一齿轮组包括一大、一小两个相连的齿轮,活塞套330两侧的第一齿轮组的小齿轮与分别与活塞杆340两侧对应的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组420设置在安装台332两侧,第二齿轮组420包括一大、一小两个齿轮,第二齿轮组420的小齿轮通过齿带440与第一齿轮组的大齿轮连接,第三齿轮组430包括两大、一小三个齿轮,第三齿轮组430的两个大齿轮分别位于第三齿轮组430的小齿轮的两侧,第三齿轮组430的小齿轮与同一侧的第二齿轮组420的大齿轮相啮合,第四齿轮组包括四个齿轮,两个设置在第一过滤网310端部,另外两个设置在第二过滤网320端部,四个所述第四齿轮组分别通过齿带与对应的第三齿轮组430的其中一个大齿轮连接,第三齿轮组430和位于第一过滤网310上的第四齿轮组之间的齿带440上固定连接第一档板350,第三齿轮组430和位于第二过滤网420上的第四齿轮组之间的齿带440上固定连接第二档板360,安装台332四个角的位置均设有固定角,固定角上均开有呈U字形的定位缺口以及与定位缺口相通的第一定位槽334,第一定位槽334呈纵向设置,第一过滤网310一端设有第一转轴312及第一转轴座314,第二过滤网320一端设有第二转轴322及第二转轴座324,第一转轴座314一端与第一过滤网3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轴312固定连接,第二转轴座324一端与第二过滤网32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转轴322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12的两端从第二转轴座324内伸出,第二转轴322的两端从第二转轴座324内伸出,第一转轴312、第二转轴322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四个固定角相应的定位缺口中,第一转轴座314、第二转轴座324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定位槽336,第二定位槽336呈横向设置,且均与第一定位槽334垂直,第一转轴312、第二转轴322两端均套设有至少一个扭簧500,扭簧500的两个扭臂分别卡入第一定位槽334和第二定位槽336中,过滤机构300设置于清洗槽100内,清洗槽100一侧壁开有第一通孔110,清洗槽100通过连接管与回收桶200连通,第一通孔110与所述连接管相配合,连接管与活塞杆340同轴,活塞杆340由驱动装置驱动做往复运动,活塞杆340可伸入连接管内。

餐具清洗的机构位于清洗槽100上半部分,过滤机构300位于清洗槽100下半部分,食物残渣密度比清洗液大,因此食物残渣会下沉到清洗槽100底部,初始时,过滤机构300位于清洗槽100一端,当需要对清洗槽100中的清洗液进行过滤时,过滤机构300在相应的驱动器的驱动下,从一端向另一端运行,清洗液可以通过第一过滤网310、第二过滤网320上的过滤孔,食物残渣会被第一过滤网310、第二过滤网320挡住,当过滤机构300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会将其移动轨迹中的食物残渣从清洗液从分离出,从而起到对清洗液进行清洁的效果,并且,当过滤机构300推进至一定程度时,活塞杆340向前推进,当活塞杆340上的齿条运行到第一齿轮组的位置时,活塞杆340上的齿条与第一齿轮组上的小齿轮相啮合,从而驱动位于活塞套330两侧的两组第一齿轮组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一齿轮组的大齿轮相连接的齿带440转动,进一步带动第二齿轮组420转动,在通过齿带440传导到第三齿轮组430转动,位于第二齿轮组420、第三齿轮组430的齿带440上的第一档板350、第二档板360相应的向安装台332方向移动,从而将第一过滤网310、第二过滤网320过滤掉的食物残渣推送至安装台332位置进行集中,当活塞杆340继续向前推送过程中,能将相应的食物残渣从第一通孔110压入到回收桶200中,并且活塞杆340上的齿条与第一齿轮组的小齿轮啮合,当活塞杆340向前推进一定距离时,相啮合的小齿轮转动一样距离,传导到与第一齿轮组相啮合的齿带440上时,其转动的距离会被第一次放大,该齿带440与第二齿轮组420的小齿轮啮合,同样,传导到与第二齿轮组420大齿轮相啮合的齿带440时,该齿带440转动速度会更快,由此,当活塞杆340向前推动一定距离时,能较快的带动第一档板350、第二档板360向安装台332方向聚拢,从而能快速的将食物残渣压入到回收桶200中,提高了效率,在不影响清洗槽100上端的清洗机构正常对餐具进行清洗的情况下,能及时有效的对清洗液进行清洁,提高了清洗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网310、第二过滤网320上均设有导轨,所述第一档板350、第二档板360均设有导轮,第一档板350、第二档板360通过导轮分别可滑动的安装于第一过滤网310、第二过滤网320的导轨处。采用这种结构能使得第一档板350、第二档板360运动时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槽100包括清洗部120、过渡部130、过滤部140,过渡部130位于清洗部120和过滤部140之间,过渡部130的两侧的宽度从与清洗部120连接处到与过滤部140连接处逐渐收窄,清洗部120的宽度大于过滤部140的宽度,清洗部120的宽度与第一过滤网310、第二过滤网320展开时的过滤机构300宽度相适配,过滤部140的宽度与第一过滤网310、第二过滤网320收拢时的过滤机构300宽度相适配,所述清洗槽100的第一通孔110开设于过滤部140的侧壁上,与所述第一通孔110相对的清洗部12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所述的活塞套330相配合,所述活塞套330可前后移动的置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第一通孔110与第二通孔同轴,所述第一通孔110内设有密封杆,密封杆一端套设有压缩弹簧,另一端为密封端,密封端能密封所述第一通孔110,压缩弹簧一端固定于第一通孔110内,另一端固定在密封端上,所述活塞杆340可伸入所述第一通孔110内。当过滤机构300运行至过渡部130时,在过渡部130的阻挡下,第一过滤网310、第二过滤网320会从伸展状态逐渐变成收缩状态,食物残渣会被推进至清洗槽100的过滤部140中,并被压到过滤部140的端部,当过滤机构300运行到位后,活塞套330内部的活塞杆340向前推进,并挤压食物残渣,在挤压时,第一通孔110内的密封杆向外打开,从而使得食物残渣可以通过第一通孔110被挤压到回收桶200中,当活塞杆340向后移动后,密封杆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又恢复到初始状态,对第一通孔110进行密封,当过滤机构300向后运动到清洗槽100的过渡部130时,第一过滤网310、第二过滤网320在扭簧500的作用下会逐渐恢复至初始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头两端大、中间小,活塞头两端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密封圈,密封圈对称设置在中间两侧。采用这种结构能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所说的第一、第二并不是限定具体的数量和顺序,而是为了从名称上区分不同的对象。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