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碎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4517发布日期:2018-10-09 19:2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碎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碎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食品加工机制作果蔬汁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流行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能满足营养摄入的需求,另一方面能满足现在人们崇尚个性口味的需求。现有的食品加工机一般通过粉碎刀的高速转动实现对物料的切削和粉碎,从而得到果蔬汁。为了提高粉碎刀对物料的粉碎效果,现有的食品加工机一般在杯体的内壁上设置了扰流筋,通过扰流筋的扰流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粉碎刀对物料的粉碎率,但是,对于较硬的食材或容量较小的食品加工机而言,此种方案用于提高物料粉碎率的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有效提高物料粉碎率的粉碎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粉碎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设于机座上的搅拌杯,机座内设有电机,搅拌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内设有由电机驱动的粉碎刀,杯体的内壁上设有条状的扰流筋,所述杯体内设有可拆装的扰流筒,扰流筒设于粉碎刀的外周,扰流筒上设有与扰流筋匹配的限位槽,扰流筒通过限位槽与扰流筋的配合实现周向的限位。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设于扰流筒的外壁上;或者,所述扰流筒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凸边,限位槽设于凸边的外边缘上。

优选的,所述扰流筒的底部抵触于杯体的内底壁上,扰流筒的顶部设有限位部,限位部抵于杯盖的底部实现扰流筒轴向的限位。

优选的,所述扰流筒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向上延伸形成的限位支架,限位部为限位支架的顶端弯折形成的限位舌片。

优选的,所述扰流筒的内壁上均匀设有若干扰流凸筋,扰流凸筋的条数为N,4≤N≤14,且N为自然数。

优选的,所述扰流凸筋相对于扰流筒内壁凸出的高度为H,0.5mm≤H≤4mm。

优选的,所述扰流凸筋倾斜设置,扰流凸筋相对于扰流筒底面的倾斜角为α,30°≤α<90°。

优选的,所述扰流筒的内壁上设有向内凸出的扰流环,扰流环位于粉碎刀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扰流筒的顶端设有上大下小的导流口,导流口位于扰流环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扰流筒的高度为L,40mm≤L≤120mm,扰流筒在与杯体内壁接触的部位设有密封垫,密封垫具有弹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粉碎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粉碎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在现有食品加工机的基础上增设了扰流筒。扰流筒装置在杯体内时,扰流筒位于粉碎刀的外周,扰流筒的内部形成了一个体积较小的粉碎腔,物料在扰流筒内流动时被粉碎刀切削、粉碎的频率大大提高,能使物料被粉碎地更加细腻,尤其对于硬质的物料而言,能使物料中的营养成分释放的更加充分,进而有利于提高食品加工机对物料的粉碎效果。

扰流筒通过限位槽与杯体内壁上扰流筋的配合可拆卸装置在杯体内,扰流筒与杯体之间的配合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用户根据具体的饮用口感要求或物料的软硬特性进行选用,提高整机的通用性。扰流筒通过限位槽与扰流筋的配合实现周向上的限位,避免扰流筒在物料的作用下跟随转动导致物料不易被切削、粉碎的情况,保证粉碎刀对物料的切削、粉碎效果。

2、限位槽直接设于扰流筒的外壁上,或者,扰流筒的外壁上设置凸边,限位槽设于凸边上,限位槽的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型,且能很好的满足周向限位的使用要求。

3、扰流筒的顶部设置限位部,扰流筒装置在杯体内时,扰流筒的底面与杯体的内底壁接触,限位部与杯盖的底部接触,从而实现扰流筒在轴向上的限位,避免扰流筒在工作时因受力导致沿轴向窜动的情况,提高扰流筒在工作时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整机工作时的安全性。

4、扰流筒的顶部对称设置两个限位支架,限位支架的顶端弯折形成的限位舌片即为限位部,限位部的成型方式简单,便于加工成型。同时,限位支架可以作为用于提拿扰流筒的把手,便于将扰流筒装置到杯体内和将扰流筒自杯体中取出。

5、扰流筒的内壁上设置扰流凸筋,提高扰流筒的扰流效果。机体工作时,物料在粉碎刀的作用下跟随粉碎刀同向转动,扰流凸筋对物料的转动具有阻挡作用,物料撞击扰流凸筋后转动速度降低,速度降低的食材能被高速运转的粉碎刀再次切削、粉碎。同时,物料撞击扰流凸筋后下落,物料在下落过程中再次被高速运转的粉碎刀再次切削、粉碎,提高物料粉碎效果。

4≤N≤14,且N为自然数,合理设置扰流凸筋的数量,以便合理优化扰流凸筋对物料的扰流作用。若N<4,扰流凸筋的数量较少,扰流凸筋对物料的扰流作用不明显,不能有效提高物料的粉碎效果。若N>14,扰流凸筋过于密集,扰流作用有所下降,且加工难度大。

6、0.5mm≤H≤4mm,合理设置扰流凸筋的高度,以便合理优化扰流凸筋的扰流作用。若H<0.5mm,扰流凸筋的高度较小,扰流凸筋对物料的扰流作用不明显。若H>4mm,扰流凸筋的高度较大,扰流凸筋的强度有所降低。

7、30°≤α<90°,合理设置扰流凸筋的倾斜角度,以便合理优化扰流凸筋的扰流作用。若α<30°,扰流凸筋的倾斜角小,物料撞击扰流凸筋后主要向下流动,粉碎刀上方的刀片不能很好的参与对物料的切削和粉碎,不利于提高粉碎效果。若α≥90°,扰流凸筋对物料的转动不能起到有效的阻挡作用。

8、扰流筒的内壁上设置位于粉碎刀上方的扰流环,通过扰流环对上翻的物料形成阻挡,使物料在扰流筒的内腔中翻转,提高物料与粉碎刀接触的频率,从而提高粉碎刀对物料的粉碎效果。

9、扰流筒的顶端设置有位于扰流环上方的导流口,且导流口设置成上大下小的喇叭形。导流口对物料具有导向的作用,便于使上方的物料通过导流口处向下流入扰流筒内。

10、40mm≤L≤120mm,合理设置扰流筒的高度,使其满足提高物料粉碎率的使用要求。若L<40mm,扰流筒内部腔体的高度较小,物料上翻时会流出扰流筒,不能有效提高物料与粉碎刀的接触频率。若L>120mm,扰流筒内部腔体的高度较大,物料下落的时间长,也不利于提高物料与粉碎刀的接触频率。

扰流筒在与杯体内壁接触的部位设置具有弹性的密封垫,提高扰流筒与杯体之间的接触密封性,使扰流筒的内部腔体独立,避免物料因流入扰流筒与杯体之间导致难以被粉碎刀切削、粉碎的情况,保证粉碎刀对物料的切削、粉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食品加工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食品加工机中扰流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食品加工机中扰流筒沿轴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食品加工机中扰流筒对物料的作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食品加工机中扰流筒对物料的作用示意图。

图中,1-机座,11-电机,2-搅拌杯,3-杯体,31-扰流筋,4-杯盖,5-粉碎刀,6-扰流筒,61-限位槽,62-凸边,63-限位支架,64-限位舌片,65-扰流凸筋,66-导流口,67-扰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粉碎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1和设于机座上的搅拌杯2,机座内设有电机11,搅拌杯2包括杯体3和杯盖4,杯体3内设有由电机11驱动的粉碎刀5,杯体3的内壁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条状的扰流筋31。杯体3内设有可拆装的扰流筒6,扰流筒设于粉碎刀5的外周,扰流筒上设有与扰流筋31匹配的限位槽61,扰流筒通过限位槽61与扰流筋31的配合实现周向的限位。

扰流筒6的内部相对于杯体3形成了一个体积较小的粉碎腔,物料在扰流筒6内流动时被粉碎刀5切削、粉碎的频率大大提高,能使物料被粉碎地更加细腻,尤其对于硬质的物料而言,能使物料中的营养成分释放的更加充分,有利于提高食品加工机对物料的粉碎效果。

扰流筒6与杯体3之间的配合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用户根据具体的饮用口感要求或物料的软硬特性进行选用。扰流筒6通过限位槽61与扰流筋31的配合实现周向上的限位,能避免扰流筒6在物料的作用下跟随转动导致物料不易被切削、粉碎的情况。

如图2、图3所示,扰流筒6顶端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凸边62,限位槽61设于凸边62的外边缘上。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扰流筒6装置在杯体3内时沿周向的稳定性,杯体3内壁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四条扰流筋31,相应的,凸边62的外边缘上均匀设置有四个限位槽61。

扰流筒6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向上延伸形成的限位支架63,限位支架63的顶端向内弯折形成限位舌片64,限位舌片64形成用于限制扰流筒6轴向的限位部。扰流筒6装置于杯体3内时,扰流筒6的底部抵触于杯体3的内底壁上,限位舌片64抵于杯盖4的底部,从而实现扰流筒6在轴向上的限位,避免扰流筒6在工作时因受力导致沿轴向窜动的情况,提高扰流筒6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扰流筒6对物料的扰流效果,扰流筒6的内壁上均匀设有若干扰流凸筋65,扰流凸筋65的条数为N,4≤N≤14,且N为自然数。具体来说,扰流凸筋65的数量可以设置为4条、6条、8条、10条、12条、14条。本实施例中,扰流凸筋65优选设置为12条。

为了合理提高扰流凸筋65对物料的阻挡作用,扰流凸筋65相对于扰流筒6内壁凸出的高度为H,0.5mm≤H≤4mm。具体来说,H可以设置为0.5mm、1mm、1.5mm、2mm、2.5mm、3mm、3.5mm、4mm。本实施例中,H优选设置为2mm。

为了使物料在受到扰流凸筋65的阻挡作后能更加合理地被粉碎刀5切削、粉碎,扰流凸筋65倾斜设置,扰流凸筋65相对于扰流筒6底面的倾斜角为α,30°≤α<90°。具体的,α可以设置为30°、40°、50°、60°、70°、80°、90°。本实施例中,α优选设置为45°。

为了使物料能更好的落入扰流筒6内,扰流筒6的顶端设有上大下小的导流口66,导流口66位于扰流凸筋65的上方。导流口66呈上大下小的喇叭形,对物料具有导向的作用,便于使上方的物料通过导流口处向下流入扰流筒6内。

本实施例中,为了合理设置扰流筒6的高度,使其满足提高物料粉碎率的使用要求,扰流筒6的高度为L,40mm≤L≤120mm。具体来说,L可以设置为40mm、60mm、80mm、100mm、120mm。本实施例中,L优选设置为100mm。为了避免物料流入扰流筒6与杯体3之间导致难以被切削、粉碎,扰流筒6在与杯体3内壁接触的部位设有密封垫,密封垫具有弹性。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扰流筒6的底面、凸边62的外边缘处及限位槽61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密封垫。

使用时,将扰流筒6通过限位槽61与扰流筋31的配合安装到杯体3内,实现扰流筒6周向的限位,扰流筒的底面抵触于杯体的内底壁上,扰流筒位于粉碎刀5的外周,导流口66位于粉碎刀的上方。将洗净的物料投入杯体3内,物料在导流口66的导向作用下进入扰流筒6内,盖合杯盖4,限位支架63顶端的限位舌片64抵于杯盖4的底面上,实现扰流筒6轴向的限位。接通电源,启动机体。

如图4所示,粉碎刀5高速运转时,带动物料同向转动,物料撞击到扰流凸筋65后受到反向的作用力F。作用力F可以分解为水平力F1和竖向力F2,由于水平力F1与物料的转动方向相反,物料在水平力F1的作用下速度降低,速度降低的食材能被高速运转的粉碎刀5再次切削、粉碎。同时,由于竖向力F2的作用,物料加速下落,物料在下落过程中能再次被高速运转的粉碎刀5再次切削、粉碎,从而有效提高物料的粉碎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扰流筋31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两条或三条或其他数量,相应的,限位槽61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两个或三个或其他数量,只需满足扰流筒6的周向限位要求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限位舌片64也可以由限位支架63的顶端向外弯折形成,还可以独立成型后再固定安装于限位支架63的顶端。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扰流筒6可以是金属扰流筒6也可以是食品级耐高温塑料扰流筒6。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也可以将限位槽61直接设置在扰流筒6的外壁上。具体来说,由于扰流筒6可以是厚度较薄的金属件,可以在扰流筒6的外壁上冲压形成限位槽61。此时为了避免物料落入扰流筒6与杯体3之间导致难以被粉碎的情况,扰流筒的外壁上及扰流筒的底面上设置有弹性的密封垫。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垫可以采用食品级橡胶垫或食品级硅胶垫。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凸边62也可以设置在扰流筒6外壁的其他位置处。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扰流筒的高度L不包括限位支架的高度。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为了避免物料撞击到扰流凸筋65后上翻导致难以被粉碎刀5切削、粉碎的情况,扰流筒6的内壁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扰流环67,扰流环67位于导流口66的下方,且位于扰流凸筋65的上方。

当α较大时,扰流凸筋65对物料的竖向力减小,物料下落速度慢,甚至会在惯性作用下上翻,通过扰流环67的作用能阻挡物料上翻,使物料下落后再次被粉碎刀5切削、粉碎。

如图5所示,扰流筒6装置于杯体3内时,扰流环67位于粉碎刀5的上方。当α设置为90°时,物料撞击扰流凸筋65后受到水平的反向作用力F′,物料的转动速度降低,物料同时在扰流环67的作用下向下流动,使物料便于再次被粉碎刀5切削、粉碎,提高物料的粉碎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中记载的结构相同,故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