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表面清洁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2112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表面清洁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桥梁表面有许多伸缩缝,保证桥跨结构在气温变化、混凝土收缩与徐变等因素影响下正常变形。伸缩缝使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有一些沙尘、石子落入其中,如果不进行清洁,会影响桥梁的使用安全。目前,对桥梁伸缩缝的清洁工作主要是通过人工进行,清洁人员需要先用直杆将伸缩缝内的沙石捅出缝口,然后再将缝口的沙石清理干净,整个清洁效率不够理想。桥梁表面较干燥时,行驶的车辆会带起大量的粉尘,引起扬尘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表面清洁处理装置,以便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更好的装置,方便根据需要使用,提高使用效率,改善使用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桥梁表面清洁处理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上部固定连接有顶板,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腔,支撑腔上部设置有供水腔,供水腔上部连接有进水管;左支撑柱左侧上部设置有抽水泵,抽水泵右侧连接有抽水管,抽水管右侧连接有过滤器,抽水泵下部连接有供水管,供水管下部连接有出水腔,出水腔下部连接有多个出水管;支撑腔右侧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左侧设置有左除尘器,左除尘器下部连接有左进尘管,左进尘管下部连接有左吸尘腔,左吸尘腔下部连接有多个左吸尘管;右支撑柱右侧设置有右除尘器,右除尘器下部连接有右进尘管,右进尘管下部连接有右吸尘腔,右吸尘腔下部连接有多个右吸尘管。

进一步地,基座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下部均设置有用于移动的移动轮。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装置能够有效地针对桥梁表面进行除尘处理,并能针对桥梁表面进行洒水处理,有效地抑制扬尘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右支撑杆;2、左吸尘腔;3、出水腔;4、左支撑柱;5、左吸尘管;6、右吸尘腔;7、右除尘器;8、固定杆;9、支撑腔;10、右支撑柱;11、右吸尘管;12、基座;13、右进尘管;14、供水腔;15、进水管;16、左进尘管;17、顶板;18、左除尘器;19、过滤器;20、供水管;21、抽水管;22、抽水泵;23、出水管;24、左支撑杆;25、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桥梁表面清洁处理装置,包括基座12,基座12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撑柱4和右支撑柱10,左支撑柱4和右支撑柱10上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7,左支撑柱4和右支撑柱10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腔9,支撑腔9上部设置有供水腔14,供水腔14上部连接有进水管15;左支撑柱4左侧上部设置有抽水泵22,抽水泵22右侧连接有抽水管21,抽水管21右侧连接有过滤器19,抽水泵22下部连接有供水管20,供水管20下部连接有出水腔3,出水腔3下部连接有多个出水管23;支撑腔9右侧设置有固定杆8,固定杆8左侧设置有左除尘器18,左除尘器18下部连接有左进尘管16,左进尘管16下部连接有左吸尘腔2,左吸尘腔2下部连接有多个左吸尘管5;右支撑柱10右侧设置有右除尘器7,右除尘器7下部连接有右进尘管13,右进尘管13下部连接有右吸尘腔6,右吸尘腔6下部连接有多个右吸尘管11。基座12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左支撑杆24和右支撑杆1,左支撑杆24和右支撑杆1下部均设置有用于移动的移动轮25。

该实用新型装置在具体实施时,打开左除尘器18和右除尘器7进行除尘,将桥梁表面的粉尘分别从左吸尘管5和右吸尘管11吸入左吸尘腔2和右吸尘腔6内,从而减少桥梁表面粉尘的量,使桥梁表面保持干净。左吸尘腔2和右吸尘腔6中的粉尘分别从左进尘管16和右进尘管13进入左除尘器18和右除尘器7内进行收集,便于统一进行处理。进水管15接通外部管道,水从进水管15进入供水腔14中进行储存,以备需要时使用。打开抽水泵22,将供水腔14中的水抽入抽水管21内。利用过滤器19对抽入的水进行过滤处理,将水中的杂质挡在供水腔14内。水从供水管20进入出水腔3,再从出水管23中喷出,喷洒在下方的桥梁表面上,将桥梁表面的污物除去。同时使桥梁表面保持湿润,抑制扬尘污染。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