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式预制轨道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7521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嵌入式预制轨道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嵌入式预制轨道板,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关注,城市轨道交通凭借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运量等特征,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型轨道系统被采用,比如嵌入式轨道系统,该系统近年来在多地进行应用,相关的优势已经通过实践证明,但是在桥梁及隧道中,由于空间有限,传统嵌入式轨道结构形式复杂、施工工序繁琐与运输困难,并且针对一些轨道信号安装处、钢轨接头焊接处、曲线段施工处等传统嵌入式轨道板还无法满足要求,需要采用现浇混凝土形式,板缝处理也不美观,工序较复杂,增加了施工的复杂和周期,并且质量无法保证。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运输、施工便捷,集成接口信号安装、接触轨预留孔、杂散电流排流端子、吊装套筒、钢轨临时固定装置预留凹槽、板缝快速处理及焊轨、维修为一体的一种嵌入式预制轨道板以满足轨道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嵌入式预制轨道板,能结合嵌入式轨道系统在隧道及桥梁中使用,在降低轨道系统高度的同时,采用凸台限位约束,系统结构安全、可靠,并且重量轻、方便快速运输、施工,集成多种功能,方便钢轨焊接、接口施工、板缝处理及维修施工等。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嵌入式预制轨道板,包括钢筋混凝土板,所述钢筋混凝土板顶面设置一对承轨槽,所述承轨槽纵向两内侧设若干缺口,缺口内设预埋套筒,承轨槽纵向两端设置搭板安装台阶,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上设置排流端子和吊装套筒,钢筋混凝土板纵向两端除承轨槽的其余位置设置板缝处理搭接台阶,钢筋混凝土板上表面中部沿纵向设置凹槽和灌浆孔。

缺口内预埋套筒可安装钢轨临时固定装置以实现钢轨的临时约束固定,保证列车临时通行,可实现快速运输、施工,还能快速实现钢轨的铝热焊和闪光焊。搭板安装台阶处放置搭板,可实现钢轨的连续支撑和施工车辆在承轨槽内的连续通行。板缝处理搭接台阶可实现板缝处缺口快速搭接填充,使板缝美观,一方面便于过轨线路的安装固定,另一方面实现线路连续平整,方便步行或行车。板缝处采用搭板及木丝板搭接,代替了传统的U形钢槽,承轨槽底部连续平整,轨道板板缝处理更美观,用于固定钢轨的高分子阻尼材料粘接固定更牢固。钢筋混凝土板上表面中部沿纵向设置凹槽,为信号设备提供安装空间的同时还能减轻轨道板自身重量,灌浆孔还可以兼作观察孔。

作为优选,所述排流端子与扁钢焊接,扁钢与钢筋混凝土板内的纵横向钢筋焊接,形成杂散电流排流网。

作为优选,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两端设置限位凹槽。限位凹槽与限位凸台共同作用,提供纵横向的约束。进一步优选,所述限位凹槽为半圆形、四方形或半椭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排流端子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板纵向两侧或顶面。

作为优选,所述承轨槽在钢筋混凝土板上连续设置,或中部连续设置而两端削除成为平板,或一端连续设置而另一端削除成为平板。

作为优选,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一侧设接触轨安装孔。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传统嵌入式轨道板,整个轨道板重量轻,施工快速,轨道板上集成了接口信号安装、杂散电流排流网、吊装套筒、板缝快速处理填充搭接台阶、钢轨临时固定装置的预留凹槽、接触轨安装孔等多种预留结构,减少了现场施工量,使线路施工工序少,周期短,有利于隧道施工的空间局限性,钢轨的临时固定更方便材料、设备及工装的运输,实现钢轨闪光焊接的快捷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横断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纵断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预留缺口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两端限位凹槽为四方形平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两端限位凹槽为半椭圆形平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排流端子设置在轨道板四角顶部平面图;

图8为图7所示排流端子设置在轨道板四角顶部的横截面图;

图9、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在承轨槽两端预留让位口平面图;

图11、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在承轨槽一端预留让位口平面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不开设接触轨安装孔纵向图。

图中标记:1为钢筋混凝土板,2为限位凹槽,3为排流端子,4为吊装套筒,5为承轨槽,6为搭板安装台阶,7为板缝处理搭接台阶,8为缺口,9为预埋套筒,10为凹槽,11为灌浆孔,12为接触轨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3、4所示,一种嵌入式预制轨道板,包括钢筋混凝土板1,所述钢筋混凝土板1顶面设置一对承轨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轨槽5纵向两内侧设若干缺口8,缺口8内设预埋套筒9,承轨槽5纵向两端设置搭板安装台阶6,所述钢筋混凝土板1上设置排流端子3和吊装套筒4,钢筋混凝土板1纵向两端除承轨槽5的其余位置设置板缝处理搭接台阶7,钢筋混凝土板1上表面中部沿纵向设置凹槽10和灌浆孔11。

所述排流端子3与扁钢焊接,扁钢与钢筋混凝土板1内的纵横向钢筋焊接,形成杂散电流排流网。

所述钢筋混凝土板1两端设置半圆形的限位凹槽2。

所述排流端子3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板1纵向两侧。

所述承轨槽5在钢筋混凝土板1上连续设置。

所述钢筋混凝土板1一侧设接触轨安装孔12。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限位凹槽2为四方形,如图5所示。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限位凹槽2为半椭圆形,如图6所示。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排流端子3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板1顶面,如图7、8所示。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承轨槽5在钢筋混凝土板1上中部连续设置而两端削除成为平板,如图9、10所示。

实施例6:

本实用新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承轨槽5在钢筋混凝土板1上一端连续设置而另一端削除成为平板,如图11、12所示。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板1上没有设接触轨安装孔12,如图13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