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灯具压合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088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灯具压合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具压合制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灯具压合工装。
背景技术
工装夹具是用于在生产过程中对工件进行夹持或定位,以达到一定工艺要求的特制的装备或工具。工装夹具在自动化生产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工装夹具可以固定产品及工具,从而解放了人的双手,可以进行其它双手作业。并且所用工装都以最适合该产品及人工操作的原则设计制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现有技术制作压合工装时需要较高的制作加工水平,制作时选取灯具有效固定点,根据灯具的轮廓对铝块及铝柱铣制出相应形状。通过螺栓连接对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完成压合工装的制作,通过电气化控制对灯具产品进行压合作业。但采用上述手段,需要根据灯具的轮廓对铝块及铝柱铣制出相应的形状,存在着高昂的材料费用及制作加工费用。且现有的压合工装没有压合精度调节装置,长期使用不能保证压合精度,其加工制作周期长,需要高水平的制作加工水平为依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478343U公开了一种LED灯封装夹具压合机构,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组成的夹具,上压板和下压板通过铰链连接可扣合夹紧,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由下至上依次放置膜条和支架条,膜条钢片上以网格形式布置有半球状塑胶膜粒,膜粒嵌套在下压板的膜孔内,LED支架以网格形式布置在支架条上,其位置与膜粒对应,上压板和下压板均为耐高温硬质材质制成,上压板上对应LED支架位置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内设置有使LED支架和膜条膜粒受力缓和的缓冲构件;下压板内面与膜孔外边缘围绕该膜孔设有凹槽,这种压合结构使LED支架和膜条膜粒受力缓和均勻,不易错位,达到夹紧的目的,而且高温烘烤后膜粒不易脱落、破裂,也不会造成产品溢胶。上述技术方案虽然给出了一些压合灯具的技术启示,以保证定位精度的要求,但首先其是应用在LED灯封装的技术领域,且其结构复杂,不能有效的应用在汽车灯具压合领域,且其定位精度不能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能够有效的降低压合工装的制造成本且压合精度可调的汽车灯具压合工装,其制造加工水平低,制作加工周期短,且通用性较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灯具压合工装,包括具有容纳灯具面罩的空腔的上模总成、具有容纳灯具灯壳的空腔的下模总成、使上模总成与下模总成做相对运动的推动机构,所述的上模总成与下模总成在推动机构的推动下相互压合。具体来讲,上模总成包括上模、支撑上模的上模板及至少一个对灯具面罩进行吸附固定的真空吸盘,所述的容纳灯具面罩的空腔设置在上模上;下模总成包括下模及支撑下模的下模板,所述的容纳灯具灯壳的空腔设置在下模上。进一步,在上模总成与下模总成之间设有支撑导向机构,所述的支撑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下模板上的支柱、位于支柱上方且与支柱固连的导向杆、固定在上模板上的套筒, 所述的套筒在推动机构的推力作用下下移时与导向杆套装且滑动配合。更进一步,在下模总成上设有至少一个下模定位调整装置,所述的下模定位调整装置由螺栓、调节螺母及定位块组成,所述的螺栓固定在下模板上,定位块套装在螺栓上, 调节螺母置于螺栓头部与定位块之间,并通过与螺栓旋转配合驱动定位块在调节螺母与下模外壳之间移动。下模与上模空腔上分别设有稳固层。此外,在上模空腔的稳固层上设有防划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减少了铝块及铝柱铣形状的设备,节省了高额的加工制作费用及材料费用,有效的降低了制作成本;增设下模定位调整装置,在长期使用带来精度下降时,通过对下模本体的位置进行调整,即可确保上模与下模压合精度,延长了该工装的使用寿命,且其结构简单,制造加工周期短。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模总成局部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模总成局部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定位调整装置机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2、稳固层;3、上模板;4、防划层;5、真空吸盘;6、支撑导向机构;7、下模板;8、下模;9、定位块;10、调节螺母;11、螺栓;12、导向杆;13、套筒;14、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图1 一图4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灯具压合工装包括上模总成、下模总成、使上模总成与下模总成做相对运动的推动机构,该推动机构可采用能直线输出动力的动力装置,如气缸、油缸等,当下模总成与地面相对固定时,该推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上模总成固连,使上模总成朝下模总成运动以实现压合。上模总成包括上模1、支撑上模1的上模板3及两个对灯具面罩进行吸附固定的真空吸盘5,上模1上设有可容纳灯具面罩的空腔,该空腔的形状与灯具面罩外形相应;下模总成包括下模8及支撑下模8的下模板7,容纳灯具灯壳的空腔设置在下模8上,空腔形状与灯具灯壳外形相应;下模8与上模1的空腔上分别设有与灯具灯壳和面罩形状相应的稳固层2,该稳固层可采用环氧树脂及固化剂,其主要作用是保证待扣合部件放置平稳、牢固; 在上模1空腔的稳固层2上设有防划层4,防划层4可采用人造皮革,使该防划层平铺在稳固层2上,以确保面罩不被划伤。在上模总成与下模总成之间设有支撑导向机构6,该支撑导向机构6包括固定在下模板7上的支柱14、位于支柱14上方且与支柱14固连的导向杆12、固定在上模板3上的套筒13,套筒13在推动机构的推力作用下移时与导向杆12套装且滑动配合。在下模总成上设有分布在下模8周边的四个下模定位调整装置,所述的下模定位
4调整装置由螺栓11、调节螺母10及定位块9组成,定位块9固定在下模板7上,定位块9攻有丝扣与调节螺栓11连接,通过旋转调节螺栓11压紧下模8,保证了下模8在此方向上的限定。通过调节4个下模定位调整装置对下模8进行了方向上的限定及固定。调节螺母10 位于调节螺栓11与定位块9之间,旋转调节螺母10将下模定位调整机构锁死。保证下模 8定位准确牢固。在使用时,将灯具面罩通过真空吸盘5吸附在上模1的空腔上,将灯壳放置在下模8的空腔上,启动推动机构,推动机构推动上模板3带动上模1沿支撑导向机构6 向下运动直至与下模总成结合,以实现压合工序。在长期使用等情况下导致上模1与下模 8之间的压合精度降低时,通过旋转调节螺母10调整定位块9与下模8之间的贴合位置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灯具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该工装包括具有容纳灯具面罩的空腔的上模总成、具有容纳灯具灯壳的空腔的下模总成、使上模总成与下模总成做相对运动的推动机构,所述的上模总成与下模总成在推动机构的推动下相互压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灯具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上模总成包括上模(1)、支撑上模(1)的上模板(3)及至少一个对灯具面罩进行吸附固定的真空吸盘(5),所述的容纳灯具面罩的空腔设置在上模(1)上;下模总成包括下模(8)及支撑下模(8)的下模板(7), 所述的容纳灯具灯壳的空腔设置在下模(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灯具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在上模总成与下模总成之间设有支撑导向机构(6),所述的支撑导向机构(6)包括固定在下模板(7)上的支柱(14)、 位于支柱(14)上方且与支柱(14)固连的导向杆(12)、固定在上模板(3)上的套筒(13),所述的套筒(13)在推动机构的推力作用下移时与导向杆(12)套装且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灯具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在下模总成上设有至少一个下模定位调整装置,所述的下模定位调整装置由螺栓(11)、调节螺母(10)及定位块(9) 组成,所述的螺栓(11)固定在下模板(7 )上,定位块(9 )套装在螺栓(11)上,调节螺母(10 ) 置于螺栓(11)头部与定位块(9)之间,并通过与螺栓(11)的旋转配合驱动定位块(9)在调节螺母(10)与下模(8)外壳之间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灯具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8)与上模(1) 的空腔上分别设有稳固层(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灯具压合工装,其特征在于在上模(1)空腔的稳固层 (2)上设有防划层(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具压合制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灯具压合工装。该工装包括具有容纳灯具面罩的空腔的上模总成、具有容纳灯具灯壳的空腔的下模总成、使上模总成与下模总成做相对运动的推动机构,所述的上模总成与下模总成在推动机构的推动下相互压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降低了制作成本,且可确保上模与下模压合精度,其结构简单,制造加工周期短。
文档编号B25B11/00GK202079521SQ201120044779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3日
发明者何志新, 张莹, 杨欢, 许志国, 金如河, 黄泽海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