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钢轮毂罩打孔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2022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钢轮毂罩打孔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玻璃钢轮毂罩打孔工装,包括横梁和支板,所述支板为弧形条状的平板结构,其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支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横梁的两端,所述横梁两端均设有用于将轮毂罩固定在支板上的夹具。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横梁两端设置夹具,并将支板的圆心角设为120度,方便将弧形轮毂罩固定在支板上;支板上设置通孔,将轮毂罩端部的翻边紧贴在支板的基准面上,即可按照通孔的位置在轮毂罩的翻边上打孔;打孔操作只需固定一件轮毂罩即可,操作方便;限位块的设置,可以保证每个轮毂罩在打孔时均位于同一位置,打孔位置相同,保证了轮毂罩的互换性;脚轮的设置,使搬运操作较为轻松。
【专利说明】一种玻璃钢轮毂罩打孔工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钢轮毂罩打孔工装。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风力发电市场的发展,机舱罩及轮毂罩的装机需求量日趋稳定,机组的转换效率及装机的效率成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核心。
[0003]对于机舱罩制造厂家来说,由于风力发电机用轮毂罩的外形比较特殊,单个罩体的截面为外形呈120°的弧形结构;组装时,通过螺栓将三个单个罩体连接,使其围成一闭合的环形结构。为了避免由于螺栓孔位置不配对,出现轮毂罩之间无法装配的情况,目前轮毂罩在打孔前,先利用吊车进行模拟装配,装配好后再打孔。打孔时需要将三个轮毂罩一起吊装,此项工作繁琐,费时费力;由于是组装后再进行打孔操作,打孔完成后,只能将组装在一起打孔的三个轮毂罩作为一组使用,轮毂罩之间缺乏互换性,无法实现随意更换,影响批量装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工艺只能预先将三个轮毂罩组装后再打孔,打孔操作繁琐,费时费力;打孔后轮毂罩无法实现互换,影响批量装配的问题。
[0006]( 二 )技术方案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钢轮毂罩打孔工装,包括横梁和支板,所述支板为弧形条状的平板结构,其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支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横梁的两端,所述横梁两端均设有用于将轮毂罩固定在支板上的夹具。
[0008]其中,所述夹具为C型夹具,所述C型夹具的一端与横梁的端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锁紧装置,所述C型夹具设有锁紧装置的一端与支板之间留有凹槽。
[0009]其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套筒和螺杆,套筒连接在C型夹具的侧面,套筒内设有螺纹,螺杆通过螺纹穿接在套筒内,所述螺杆垂直于支板外侧的圆弧,所述螺杆的一端穿入所述凹槽,另一端设有用于转动螺杆的手轮。
[0010]其中,所述支板上设有用于对轮毂罩进行定位的限位块。
[0011]其中,所述横梁和夹具均为板状结构,所述横梁、支板和夹具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横梁与支板的一侧设有若干滚轮。
[0012]其中,所述支板的圆心角为120度。
[0013]其中,所述支板与横梁之间设有若干加强筋。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钢轮毂罩打孔工装,通过在横梁两端设置夹具,并将支板的圆心角设为120度,方便将单个的轮毂罩固定在支板上;支板上设置通孔,将轮毂罩端部的翻边紧贴在支板的基准面上,即可按照通孔的位置在轮毂罩的翻边上打孔;打孔操作只需固定一件轮毂罩即可,操作方便;限位块的设置,可以保证每个轮毂罩在打孔时均位于同一位置,打孔位置相同,安装时可随意选择三件轮毂罩进行组合,保证轮毂罩的互换性;支板和横梁上设有脚轮,搬运操作较为轻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钢轮毂罩打孔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8]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19]其中,1、支板;2、横梁;3、C型夹具;4、螺杆;41、套筒;5、滚轮;6、加强筋;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钢轮毂罩打孔工装,包括圆心角为120度的支板
1、两端分别连接在支板I两端的横梁2、以及连接在横梁2两端的C型夹具3,其中,支板I为弧形条状的平板结构,横梁2和C型夹具3也是平板结构,三者处于同一平面内(如图
2)。支板I上均匀设有若干通孔7,支板I与横梁2之间连接有若干加强筋6,横梁2与加强筋6用于固定支板1,防止其外形发生改变。横梁2两端的C型夹具3包括:两个端部和连接在两个端部之间的弧形段,其一端与横梁的端部连接,另一端设有锁紧装置,且这一端位于支板I的外侧,其与支板I之间留有凹槽;弧形段的一侧外凸,另一侧内凹,内凹侧即支板I与C型夹具3的端部之间的凹槽,两个C型夹具3的外凸侧将横梁2悬空支撑起来,方便在不使用时将整个打孔工装竖起来摆放,以节约空间(如图1)。C型夹具3上的锁紧装置包括:连接在C型夹具3—侧的套筒41,套筒41内设有螺纹,套筒41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杆4 (如图3),螺杆4的轴线垂直于支板I外侧的圆弧;螺杆4的一端伸入凹槽内,螺杆4的另一端上设有手轮。通过旋转手轮,带动螺杆4旋转,由于套筒41固定在C型夹具3上,螺杆4就沿轴向靠近或远离支板1,实现夹紧轮毂罩的目的。支板I上设有限位块(图中未示出),可以保证每件轮毂罩都固定在支板I的同一位置上,由于支板I上的通孔7位置固定,即使不同打孔工装加工完的轮毂罩,其打孔位置也是相同的,可以随意更换。由于工装体积一般都比较大,不易搬运,因此在横梁2两端以及支板I和横梁2的中部对称设置了若干滚轮5,方便将整个打孔工装水平放置在地面上进行搬运,以减小搬运时的体力消耗。其中以支板I的一侧作为基准面,用来与轮毂罩的端部接触,滚轮5设置在支板I的另一侧,套筒41和滚轮5分别位于支板I和C型夹具3所在平面的两侧,即滚轮5位于下方,套筒41位于上方。锁紧装置与滚轮5分别位于支板I和C型夹具3所在平面的两侧。
[0022]支板I上的通孔7用于限定轮毂罩翻边上的打孔位置,保证打孔后的任意三个轮毂罩都可以进行组装,不会出现因打孔位置有偏差而无法组合的情况,保证了任意两个轮毂罩之间的互换性。
[0023]支板1、横梁2、加强筋6以及C型夹具3的材质优选为Q235A,厚度在1mm以上,以保证其结构强度,上述部件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
[0024]使用时,首先利用吊车将轮毂罩未打孔的一端朝下,吊至空中,将打孔工装推到轮毂罩的下方,使轮毂罩端部的翻边与支板I的基准面紧贴,同时通过限位块对轮毂罩进行定位,然后旋转手轮,将轮毂罩与打孔工装固定在一起。沿着支板I上的通孔7对轮毂罩的翻边进行打孔,打孔完毕后松开手轮,将打孔工装移走即可。使用过程中,由于滚轮5的存在,使得整个打孔工装可以轻松移动,操作方便。
[0025]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120度的支板1,实现了对单件轮毂罩的打孔操作,由于单件轮毂罩的圆心角也是120度,支板I设置为板状结构,加上限位块的设置,可以使轮毂罩的翻边与支板I的基准面完美贴合,并且位置相对固定,不同轮毂罩打出的孔的位置也是相同的,将三件轮毂罩组装围成闭合的环形结构时,由于每个轮毂罩的打孔位置都相同,任意三件轮毂罩都可以组合使用,实现了轮毂罩的互换,可以进行大批量的装配操作。横梁2的端部连接在支板I的两端,可以防止支板I的两端距离发生改变,加强筋6的设置,可以防止支板I中部的弧形结构发生改变。搬运时,可以将整个打孔工装水平放置,利用滚轮5推动即可,方便搬运;固定轮毂罩与打孔工装时,只需旋转手轮即可完成,也可实现微调,操作方便。将支板I设置为板状结构是为了方便打孔,而将横梁2和C型夹具3也设置为板状,是为了减轻整套打孔工装的重量,方便搬运。套筒41连接在C型夹具3的侧面,无需改变C型夹具3的结构,直接焊接即可,降低了 C型夹具3的加工制作难度,有利于较小制作成本。在C型夹具3的底部无需装配即可进行打孔操作,整个过程操作简便,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降低了成本,保证了轮毂罩的装配精度及产品间的互换性。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玻璃钢轮毂罩打孔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和支板,所述支板为弧形条状的平板结构,其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支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横梁的两端,所述横梁两端均设有用于将轮毂罩固定在支板上的夹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轮毂罩打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为C型夹具,所述C型夹具的一端与横梁的端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锁紧装置,所述C型夹具设有锁紧装置的一端与支板之间留有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钢轮毂罩打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套筒和螺杆,套筒连接在C型夹具的侧面,套筒内设有螺纹,螺杆通过螺纹穿接在套筒内,所述螺杆垂直于支板外侧的圆弧,所述螺杆的一端穿入所述凹槽,另一端设有用于转动螺杆的手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轮毂罩打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上设有用于对轮毂罩进行定位的限位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轮毂罩打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和夹具均为板状结构,所述横梁、支板和夹具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横梁与支板的一侧设有若干滚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轮毂罩打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的圆心角为120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轮毂罩打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与横梁之间设有若干加强筋。
【文档编号】B26D7/01GK204036518SQ201420447932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8日
【发明者】李璐 申请人:北京中新图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