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线工装、画线装置及画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2339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画线工装、画线装置及画线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船用工型材进行加工画线的画线工装、画线装置及画线方法,以大大提高船用工型材加工下料切割前画线的效率和精度。



背景技术:

船用工型材的加工画线是为其下一个步骤的切割做准备的,画线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切割的质量。

目前,对于船用工型材10`加工画线的方法是使用三角尺20`来作为画线辅助工具。如图1所示,利用三角尺20`的其中一条直角边缘来靠着船用工型材10`的一侧边缘,然后沿着三角尺20`的另一条直角边缘画线。但是,三角尺20`的直角边的长度通常都达不到工型材10`的宽度或需要画线的长度,这时画线工作人员就会把三角尺20`移开,用中转拼接的方法来继续画线,以达到足够的画线长度,采用这种方法给船用工型材10`画线,三角尺20`至少要拼接七次才能完成一次切割所需的完整画线。

因此,现有这种画线方法存在中转拼接画线的误差,再加上拼接画线过程中需要画线工作人员不停地改变姿势并校对直线,不仅繁琐和浪费时间,而且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来说,画线工作人员都很容易疲劳,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和画线精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提高工作效率和画线精度的画线工装、画线装置及画线方法,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工作效率和画线精度的适用于船用工型材加工画线的画线工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工作效率和画线精度的适用于船用工型材加工画线的画线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工作效率和画线精度的适用于船用工型材的画线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画线工装,适用于船用工型材的加工画线,所述画线工装包括一沿其轴向开设并与所述工型材的形状相适应的卡合区,所述卡合区贯穿所述画线工装的轴向上的两端壁,两所述端壁形成两导向边,且所述卡合区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工型材的宽度,所述画线工装套设于所述工型材外后,可沿任一所述导向边对所述工型材进行画线。

较佳地,所述画线工装套设于所述工型材时,所述导向边与所述工型材的长度方向相交错。

较佳地,所述画线工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合部、第二卡合部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卡合部、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二卡合部之间围成所述卡合区。

较佳地,所述第一卡合部上形成有连通所述卡合区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合部上形成有连通所述卡合区的第二卡槽,且所述第一卡槽的形状与所述工型材的一侧壁的形状相对应,所述第二卡槽的形状与所述工型材的另一侧壁的形状相对应。

较佳地,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第一顶板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顶板的两相对侧边的第一侧板、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还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围成所述第一卡槽。

较佳地,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第二顶板及连接于所述第二顶板的两相对侧边的第二侧板、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还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二顶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围成所述第二卡槽。

较佳地,所述画线工装通过铁皮、铝皮或塑料薄板制成。

对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画线装置,适用于船用工型材的加工画线,其包括工型材及与所述工型材的形状相适应的画线工装,其中,所述画线工装如上所述。

较佳地,所述工型材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垂直连接于两者之间的连接壁。

较佳地,所述工型材通过钢或铁制成。

较佳地,所述工型材通过轧制、挤出或铸造成型。

较佳地,所述第一卡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形状相对应,所述第二卡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形状相对应,所述画线工装套设于所述工型材上时,所述第一卡槽卡合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二卡槽卡合于所述第二侧壁上。

较佳地,所述第一卡槽的宽度不小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宽度,所述第二卡槽的宽度不小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宽度。

较佳地,所述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连接壁的宽度相对应。

对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画线方法,适用于对船用工型材进行画线,其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与待画线的工型材形状相适应的画线工装;

(2)将所述画线工装套设于所述工型材外;

(3)沿所述画线工装的一侧边对所述工型材进行画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画线工装,其包括一沿其轴向开设并与工型材的形状相适应的卡合区,卡合区贯穿画线工装的轴向上的两端壁,两端壁形成两导向边,且卡合区的宽度不小于工型材的宽度;对工型材进行画线时,将画线工装套设于工型材外,然后沿任一导向边对工型材进行画线即可。由于直接将画线工装套设在相应尺寸的船用工型材外,并沿着画线工装的一导向边一笔完成画线,因此不需要进行拼接画线,消除了拼接画线时产生的误差,画线精度大大提高;同时,节省了画线工作人员拼接画线时校对直线的时间,同样工作量的情况下大大减少了画线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样工作时间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对应地,具有本发明画线工装的画线装置以及本发明的画线方法都具有相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船用工型材画线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画线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分解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图2的侧视图。

图6是图3中工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6的侧视图。

图9是图3中画线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图11是图9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画线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首先参看图2-5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画线装置1,适用于船用工型材的加工画线,其包括工型材10及与工型材10形状相适应并可套设于工型材10外的画线工装20。其中,工型材10的横截面呈工字形,其主要用于船舶制造行业中船体结构的加强等方面;而画线工装20则可根据不同尺寸的船用工型材10制作出相应尺寸。需要对工型材10进行画线时,将相应尺寸的画线工装20套设于工型材10外,利用画线工装20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三角尺,然后沿画线工装20的一侧边即可一笔完成画线,从而提高画线的效率及精度。

如图3-5所示,所述画线工装20包括一沿其轴向开设并与工型材10的形状相适应的卡合区201,所述卡合区201贯穿画线工装20的轴向上的两端壁,画线工装20的轴向上的两端壁形成画线用的两导向边202,且卡合区201的宽度不小于工型材10的宽度;将画线工装20套设于工型材10外后,导向边202与工型材10的长度方向相交错,可沿任一导向边202对工型材10进行画线。

本发明中,所述工型材10利用钢、铁或其他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通过轧制、挤出或铸造成型;可理解地,工型材10的材料、成型方法均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中的画线工装20则通过铁皮、铝皮或塑料薄板来制成,但不限于这些材质,还可以利用其它材料来制成。

下面结合图6-11所示,对本发明画线装置1的一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

首先参看图6-8所示,工型材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及垂直连接于两者之间的连接壁13,因此,工型材10的横截面呈倒工字形,如图8所示。且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的形状、宽度、高度均相同,第一侧壁11的顶面到连接壁13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第二侧壁12的顶面到连接壁13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为第一高度h1。可理解地,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的形状、宽度、高度可分别设置。

如图8所示,工型材10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之间的距离为其宽度L1。

下面参看图9-11所示,所述画线工装20包括第一卡合部21、第二卡合部22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连接部23,第一卡合部21、第二卡合部22、连接部23之间共同围成卡合区201,该卡合区201贯穿画线工装20的轴向,卡合区201的宽度L2与工型材10的宽度L1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合部21的形状与第一侧壁11的形状相对应,第二卡合部22的形状与第二侧壁12的形状相对应;且连接部23的宽度与工型材10的连接壁13的宽度相对应。画线工装20套设于工型材10外后,第一卡合部21卡合于第一侧壁11上,第二卡合部22卡合于第二侧壁12上,连接部23容置于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之间并贴合于连接壁13,沿画线工装20的任一导向边202画线即可(见图4-5)。

结合图9、11所示,第一卡合部21包括第一侧板211、第一顶板212及第一连接板213,第一侧板211、第一连接板213垂直连接于第一顶板212两相对侧边,且第一连接板213还连接于连接部23。第一侧板211、第一顶板212、第一连接板213之间围成一连通卡合区201的第一卡槽214,第一卡槽214的形状与第一侧壁11的形状相对应,第一顶板212的宽度不小于第一侧壁11的宽度。本实施例中,第一顶板212的宽度与第一侧壁11的宽度相对应,第一连接板213的高度与上述第一高度h1对应。这样,第一卡合部21卡合于第一侧壁11上后,且完全贴合于第一侧壁11,并使连接部23可贴合于连接壁13(见图5),以便于画线。

本实施例中,第一顶板212与第一连接板213呈相互垂直的弯折状,但并不限于此形状,两者之间还可以形成圆弧状或仅是一平面等,这取决于第一侧壁11的形状,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

继续结合图9、11所示,第二卡合部22包括第二侧板221、第二顶板222及第二连接板223,第二侧板221、第二连接板223垂直连接于第二顶板222两相对侧边,且第二连接板223还连接于连接部23。

第二侧板221、第二顶板222、第二连接板223之间围成一连通卡合区201的第二卡槽224,第二卡槽224的形状与第二侧壁12的形状相对应,且第二顶板222的宽度不小于第二侧壁12的宽度。本实施例中,第二顶板222的宽度与第二侧壁12的宽度相对应,第二连接板223的高度与上述第一高度h1相对应。这样,第二卡合部22卡合于第二侧壁12上后,且完全贴合于第二侧壁12,并使连接部23可贴合于连接壁13(见图5),以便于画线。

可理解地,第二顶板222与第二连接板223也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呈相互垂直的弯折状,两者之间还可以形成圆弧状或呈平面等,这取决于第二侧壁12的形状。

下面参看图1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画线方法,适用于对船用工型材进行画线,其包括如下步骤:

S01:提供与待画线的工型材形状相适应的画线工装;

S02:将所述画线工装套设于所述工型材外;

S03:沿所述画线工装的一侧边对所述工型材进行画线。

下面结合图2-12所示,对利用本发明画线工装20对工型材10进行画线的方法及过程进行说明。

参看图2-3所示,需对工型材10画线时,先提供相应形状及尺寸的画线工装20,然后将画线工装20套设于工型材10外。

具体结合图2、4-5所示,使画线工装20的卡合区201套设于工型材10外,即,使第一卡槽214卡合于第一侧壁11上,第二卡槽224卡合于第二侧壁12上,连接部23容置于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之间并贴紧连接壁13。然后,沿画线工装20的一导向边202画线,即可一笔完成画线,因此消除了以往使用三角尺拼接画线所产生的误差,提高了画线的速度和精度,并且操作简单方便,节省了拼接画线时校对直线的时间,同样工作量的情况下大大减少了画线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样工作时间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综上,由于本发明的画线工装20,其包括一沿其轴向开设并与工型材10的形状相适应的卡合区201,卡合区201贯穿画线工装20的轴向上的两端壁,两端壁形成两导向边202,且卡合区201的宽度不小于工型材10的宽度;对工型材10进行画线时,将画线工装20套设于工型材10外,然后沿任一导向边202对工型材10进行画线即可。由于直接将画线工装20套设在相应尺寸的船用工型材10外,并沿着画线工装20的一导向边202一笔完成画线,因此不需要进行拼接画线,消除了拼接画线时产生的误差,画线精度大大提高;同时,节省了画线工作人员拼接画线时校对直线的时间,同样工作量的情况下大大减少了画线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样工作时间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对应地,具有本发明画线工装20的画线装置1以及本发明的画线方法都具有相同的效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