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机械手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5912阅读:7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的机械手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仓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的机械手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手是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现有技术为专利申请号为CN204248883U的机械手夹紧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机械手夹紧装置,包括:机械手下板、机械手上板、机械手螺杆、机械手安装板和机械手同步轮,所述机械手下板固定在机械手安装板上,机械手安装板上设置有机械手螺杆,机械手螺杆上套有机械手同步轮,机械手上板套接在机械手螺杆上,所述机械手安装板上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设置有多个,所述导柱呈矩阵式分布在机械手安装板四周,所述机械手安装板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依靠同步带与机械手同步轮连接,所述机械手同步轮与螺杆固定,螺杆下端设置有轴承,所述机械手上板中央设置有螺杆孔,所述机械手上板四周设置有导套,所述导套位置与导柱位置相互对应,具有可靠性能高、结构紧凑、夹持有力的优点。但是,现有的机械手夹紧装置存在着容易划伤工件、定位不精确、加持力度不易控制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改进型的机械手夹紧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容易划伤工件、定位不精确、加持力度不易控制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改进型的机械手夹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的机械手夹紧装置包括夹壳、转轴、连接螺纹、微型气缸和夹持装置,所述的微型气缸通过销轴连接安装在夹壳的内部左侧,所述的夹持装置通过转轴安装在夹壳内部右侧,所述的连接螺纹设置在夹壳的左部内侧。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轴孔、夹爪、防滑垫、传感器、行程开关和连杆,所述的轴孔设置在夹爪的左部,所述的防滑垫通过螺钉连接安装在夹爪的内壁,所述的连杆通过销轴连接安装在夹爪的内部左侧,所述的行程开关通过螺钉连接安装在夹爪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传感器通过螺钉连接安装在夹爪的内部右上侧。

所述的防滑垫采用带有三角齿的矩形橡胶垫,具有防滑、缓冲吸震的作用,有利于防止划伤工件。

所述的传感器采用压力传感器,有利于更好的掌握加持力度、防止夹伤工件。

所述的行程开关采用微动开关式行程开关,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定位精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滑垫的设置,具有防滑、缓冲吸震的作用,有利于防止划伤工件;通过传感器的设置,有利于更好的掌握加持力度、防止夹伤工件;通过行程开关的设置,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定位精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夹壳,2-转轴,3-连接螺纹,4-微型气缸,5-夹持装置,51-轴孔,52-夹爪,53-防滑垫,54-传感器,55-行程开关,56-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的机械手夹紧装置包括夹壳1、转轴2、连接螺纹3、微型气缸4和夹持装置5,所述的微型气缸4通过销轴连接安装在夹壳1的内部左侧,所述的夹持装置5通过转轴2安装在夹壳1内部右侧,所述的连接螺纹3设置在夹壳1的左部内侧。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夹持装置5包括轴孔51、夹爪52、防滑垫53、传感器54、行程开关55和连杆56,所述的轴孔51设置在夹爪52的左部,所述的防滑垫53通过螺钉连接安装在夹爪52的内壁,所述的连杆56通过销轴连接安装在夹爪52的内部左侧,所述的行程开关55通过螺钉连接安装在夹爪5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传感器54通过螺钉连接安装在夹爪52的内部右上侧。

所述的防滑垫53采用带有三角齿的矩形橡胶垫,具有防滑、缓冲吸震的作用,有利于防止划伤工件。

所述的传感器54采用压力传感器,有利于更好的掌握加持力度、防止夹伤工件。

所述的行程开关55采用微动开关式行程开关,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定位精度,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微型气缸带动连杆,连杆带动夹爪,由此实现对工件的夹紧,通过防滑垫的设置,具有防滑、缓冲吸震的作用,有利于防止划伤工件;通过传感器的设置,有利于更好的掌握加持力度、防止夹伤工件;通过行程开关的设置,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定位精度,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