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制动带安装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3981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速箱制动带安装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钣金加工的大型液压式冲压机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冲压机的顶杆结构。



背景技术:

在自助变速箱中制动带是个重要的操纵元件,用来约束行星轮系的转动,实现所需的各中动力传动比.,因此,制动器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动力的传递和变速箱的性能,自动变速箱的制动器常用的为带式制动器,其包括制动毂和制动带,由于制动是靠制动带和制动毂之间的摩擦力来保证的,因此,在安装变速箱总成时必须准确地控制制动带和制动毂之间的间隙,从而确保制动器的效果。制动带一端固定端,固定端设有一个活塞销,并依靠一个与活塞销顶靠在一起的螺纹推杆固定连接在变速箱壳体上,螺纹推杆上螺纹连接一个锁紧螺母,制动带的另一端为活动端,活动端靠一个液压制动器油缸的活塞杆的移动来实现制动带对制动毂的抱死或放松。在安装变速箱总成时,我们可通过调整螺纹推杆的轴向位置调整制动带和制动毂之间的间隙,并通过锁紧螺母加以固定。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制动带和制动毂之间的间隙通常是由安装人员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用手动调整的,因此其间隙的一致性差,从而影响变速箱的制动效果,并且对安装人员的技术要求高,同时不利于安装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变速箱总成在安装时所存在的制动带和制动毂之间的间隙无法保持一致,从而影响制动效果,并且对安装人员的要求高、安装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变速箱制动带安装调整装置,其可确保制动带和制动毂之间的安装间隙的一致性,确保变速箱的制动效果,同时有利于降低对安装人员的技术要求,并相应地提高安装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速箱制动带安装调整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机架上部的组装支架,在所述机架下部设有可横向移动的定位平台,在所述定位平台上设有变速箱壳体定位结构,在定位平台和机架之间设有行程限位结构,所述组装支架下侧中间设有朝下的定位头,所述定位头与变速箱的壳体上部的定位用工艺孔相适配,所述组装支架下侧位于所述定位头的两侧分别设有螺纹推杆转动机构和活塞销顶靠机构,所述螺纹推杆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组装支架下侧的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横向布置并可轴向移动的转动杆以及可驱动转动杆转动的驱动机构,在所述转动杆靠近所述活塞销顶靠机构的内端设有螺纹推杆夹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在机架具有一个可移动的定位平台,在安装调整变速箱制动带时,我们可先将变速箱总成放置到定位平台上,通过变速箱壳体定位结构使变速箱总成得到可靠的定位,然后可移动定位平台,使变速箱总成移动到组装支架的定位头下方,并通过行程限位结构使定位平台定位。此时,组装支架下移,使组装支架上的定位头定位在变速箱的壳体上部的定位用工艺孔内,从而可确保变速箱总成的可靠定位。接着,螺纹推杆转动机构中的螺纹推杆夹紧机构动作,从可靠地夹紧螺纹推杆的端部;此时驱动机构动作使转动杆转动,进而通过螺纹推杆夹紧机构带动螺纹推杆转动,螺纹推杆在轴向上移动并推动活塞销产生轴向位移;当活塞销与活塞销顶靠机构接触时,活塞销以及螺纹推杆停止移动,从而可准确地调整制动带与制动毂之间的间隙,确保制动带和制动毂之间的安装间隙的一致性以及变速箱的制动效果,同时可提高变速箱总成的安装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推杆夹紧机构为一个气动三爪卡盘,所述气动三爪卡盘的卡爪内侧设有铜质的衬垫。

气动三爪卡盘可快速地夹紧螺纹推杆,从而可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螺纹推杆转动,实现制动带间隙的调整,而铜制的衬垫则有利于避免夹持螺纹推杆时对螺纹造成损伤。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导向套筒,所述转动杆可转动地适配在导向套筒内,所述转动杆的外端与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并且在转动杆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之间设有轴向限位结构。

驱动气缸可推动转动杆轴向移动,同时又可使转动杆相对活塞杆转动,而轴向限位结构则可避免转动杆与活塞杆相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轴向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动杆外端面的连接孔,在连接孔的开口处设有沉孔,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孔内,所述活塞杆上设有限位环,所述沉孔的开口处设有环形封盖,所述活塞杆上套设有定位压簧,定位压簧一段抵押限位环,从而使限位环抵靠在沉孔与连接孔之间的台阶上。

当活塞杆动作时,可推动转动杆轴向移动;当转动杆转动时,转动杆可轴向移动向外伸出,此时转动杆上的限位环压缩定位压簧,而环形封环则可避免活塞杆与转动杆之间相分离。定位弹簧可驱动转动杆向活塞杆一侧移动而自动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杆包括两端与导向套筒适配的配合段以及中间直径缩小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上设有外花键齿,所述导向套筒的内侧壁设有环形卡槽,所述连接段上套设有卡位在环形卡槽内的驱动齿套,所述驱动齿套的内侧设有与外花键齿啮合的内花键齿,所述导向套筒的外侧壁在对应环形槽的位置设有贯通环形槽的缺口,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个驱动电机以及设置在电机轴上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限位在所述缺口内并与所述驱动齿套相啮合。

当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以便使驱动齿套转动时,即可通过花键驱动转动杆转动。由于驱动齿套与转动杆之间是花键连接,因此转动杆可轴向移动,而驱动齿套受到环形卡槽的限位在轴向上不会移动,也就是说,转动杆在转动的同时可根据螺纹推杆的螺距等自由地做轴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销顶靠机构包括一个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端面上设有口大里小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小孔内设有导向杆,在导向杆的外端设有位于阶梯孔的大孔内的触碰头,在所述触碰头的侧壁上设有轴向延伸至触碰头端面的半圆形槽,在定位座的端面上设有跨接阶梯孔的限位块,限位块跨接阶梯孔的部分位于半圆形槽内,在导向杆的内端设有弹簧导杆,所述弹簧导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在阶梯孔的小孔底面设有导向孔,所述弹簧导杆的内端适配在所述导向孔内,在所述导向孔的底部设有微动开关。

由于限位块跨接阶梯孔的部分位于半圆形槽内,因此,可对触碰头以及导向杆形成轴向上的限位。当活塞销与活塞销顶靠机构的触碰头接触时,弹簧导杆可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而轴向移动;当弹簧导杆的内端触碰微动开关时,即可发出一个控制信号,从而使螺纹推杆转动机构停止动作,以准确地调整好制动带的间隙,并避免转动杆的过度转动。

作为优选,在机架上设有竖直的导向柱,所述组装支架滑动连接在导向柱上,在组装支架的上方还设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通过支架驱动机构固接在机架上,在转接板与组装支架之间设有弹簧。

导向柱可确保组装支架能平稳地上下移动,由于在转接板与组装支架之间设有弹簧,因而可在组装支架上的定位头与变速箱壳体之间产生弹性接触,避免对变速箱壳体产生损伤。

作为优选,在所述组装支架上设有移动支架,所述螺纹推杆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支架上,在移动支架上还设有与螺纹推杆上的锁紧螺母适配的定扭矩套筒。

当螺纹推杆调整到位时,移动支架水平移动,使定扭矩套筒对准螺纹推杆,此时定扭矩套筒轴向移动套接在螺纹推杆的锁紧螺母上,从而可将锁紧螺母按设定的扭矩锁紧,从而完成对制动带的调整和安装。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可确保制动带和制动毂之间的安装间隙的一致性,确保变速箱的制动效果,同时有利于降低对安装人员的技术要求,并相应地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螺纹推杆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活塞销顶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 11、导向柱 12、转接板 13、弹簧 14、支架驱动机构 2、组装支架 21、定位头 3、定位平台 5、螺纹推杆转动机构 51、固定座 511、导向套筒 512、环形卡槽 513、缺口 52、转动杆 521、连接孔 522、沉孔 523、配合段 524、连接段 53、螺纹推杆夹紧机构 54、驱动气缸 541、限位环 55、环形封盖 56、定位压簧 57、驱动齿套 58、驱动电机 59、驱动齿轮 6、活塞销顶靠机构 61、定位座 611、阶梯孔 612、导向孔 62、导向杆 63、触碰头 631、半圆形槽 632、限位块 64、弹簧导杆 65、复位弹簧 66、微动开关 7、定扭矩套筒 8、移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变速箱制动带安装调整装置,其适用于变速箱总成的组装时对制动带与制动毂之间的间隙调整。具体包括机架1以及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机架上部的组装支架2,在机架下部设有可横向水平移动的定位平台3,在定位平台上设置变速箱壳体定位结构,并在定位平台和机架之间设置行程限位结构。这样,在组装时,我们可先将变速箱总成放置到定位平台上,并通过变速箱壳体定位结构进行定位,此时变速箱壳体上的螺纹推杆一端连接有一个锁紧螺母,并且螺纹推杆伸出锁紧螺母而外露,形成螺纹推杆的外露端。变速箱壳体定位结构可以是与变速箱壳体上的工艺孔适配的至少二个定位凸起,或者是位于变速箱壳体外侧的若干定位块,从而使变速箱壳体的外侧边缘定位在若干定位块内。此外我们可通过液压油缸或由电机以及齿轮齿条等传动机构构成的动力机构驱动定位平台在水平面内做纵向移动,而行程限位结构可以是一个限位块。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定位平台的移动方向为纵向,相应地,定位平台移动方向的两侧为左右两侧,与纵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为横向。

另外,组装支架下侧中间设置朝下的定位头21,定位头与变速箱的壳体上部的定位用工艺孔相适配,当然,定位头也可与变速箱的壳体上部的产品成型孔相适配。组装支架下侧位于定位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螺纹推杆转动机构5和活塞销顶靠机构6,如图2所示,螺纹推杆转动机构5包括设置在组装支架2下侧的固定座51,在固定座上设有横向布置并可轴向移动的转动杆52以及可驱动转动杆转动的驱动机构,在转动杆靠近活塞销顶靠机构的内端设置螺纹推杆夹紧机构53。当然,我们可先在固定座上设置一个导向套筒511,而转动杆则可转动地适配在导向套筒内。还有,转动杆的外端与一驱动气缸54的活塞杆转动连接,并且在转动杆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之间设置轴向限位结构。这样,驱动气缸可推动转动杆轴向移动,同时转动杆还可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相对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转动。螺纹推杆夹紧机构可以是一个现有的气动三爪卡盘,并且在气动三爪卡盘的卡爪内侧设置铜质的衬垫。

具体地,轴向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转动杆外端面的连接孔521,在连接孔的开口处设置沉孔522,从而在沉孔与连接孔之间形成一个台阶。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在连接孔内,此时在活塞杆与沉孔之间形成间隙。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抵压在沉孔与连接孔之间的台阶上的限位环541,沉孔的开口处设置环形封盖55,当然,环形封盖上应具有一个转动杆过孔,以便于转动杆穿过环形封盖而进入连接孔内。活塞杆上套设一个定位压簧56,定位压簧位于活塞杆与沉孔之间的间隙处,定位压簧一端抵押限位环,另一端抵压环形封盖,从而使限位环紧紧地抵靠在沉孔与连接孔之间的台阶上。

为了便于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包括两端与导向套筒适配的配合段524以及中间直径缩小的连接段524,连接段上设置外花键齿,当然,外花键齿的外径应小于导向套筒的内径。此外,在导向套筒的内侧壁设置环形卡槽512,连接段上套设一个具有外齿的驱动齿套57,驱动齿套卡位在环形卡槽内,驱动齿套设置内花键齿,从而与连接段的外花键齿形成花键连接,驱动齿套可向转动杆传递扭矩,同时驱动齿套与转动杆的连接段之间可形成轴向的相对移动。另外,在导向套筒的外侧壁对应环形槽的位置设置一个半圆形的缺口513,缺口向内贯通环形槽。驱动机构包括一个驱动电机58以及设置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的驱动齿轮59,驱动齿轮限位在缺口内并与驱动齿套的外齿相啮合。

进一步地,活塞销顶靠机构包括一个定位座61,定位座的端面上设置口大里小的阶梯孔611,在阶梯孔的小孔内设置导向杆62,当然,导向杆呈横向布置状态。在导向杆的外端设置外扩的触碰头63,触碰头位于阶梯孔的大孔内。在导向杆的内端设置同轴的弹簧导杆64,在弹簧导杆与阶梯孔的小孔之间形成间隙,弹簧导杆上套设一个复位弹簧65,在阶梯孔的小孔底面设置同轴的导向孔612,弹簧导杆的内端适配在导向孔内,并且在导向孔的底部设置一个微动开关66。此外,我们还需在触碰头的侧壁上设置轴向延伸至触碰头端面的半圆形槽631,同时在定位座的端面上设置跨接阶梯孔的限位块632,限位块跨接阶梯孔的部分呈半圆形,该半圆形的跨接部分位于半圆形槽内,从而可对触碰头以及导向杆形成轴向上的限位。

更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我们可在在机架上设置四根竖直的导向柱11,组装支架滑动连接在导向柱上,在组装支架的上方设置转接板12,转接板通过支架驱动机构14固接在机架上,并且在转接板与组装支架之间设置四个弹簧13,从而使转接板与组装支架形成弹性连接。

在安装调整变速箱制动带时,我们可先将变速箱总成放置到定位平台上,通过变速箱壳体定位结构使变速箱总成得到可靠的定位。然后可使定位平台纵向地移动到组装支架的定位头下方,并通过行程限位结构使定位平台定位。此时,支架驱动机构动作使组装支架下移,组装支架上的定位头定位在变速箱的壳体上部的定位用工艺孔内,确保变速箱总成的可靠定位。其中的支架驱动机构可以是一个升降油缸,升降油缸向下的活塞杆与转接板相连接。

接着,驱动气缸推动转动杆轴向移动,使转动杆内端的螺纹推杆夹紧机构靠近螺纹推杆,此时采用气动三爪卡盘制成的螺纹推杆夹紧机构动作,从而可靠地夹紧螺纹推杆外露端的端部;然后螺纹推杆转动机构中的驱动电机通过驱动齿轮、驱动齿套带动转动杆转动,进而使转动杆端部的螺纹推杆夹紧机构带动螺纹推杆转动,以调整制动带与制动毂之间的间隙,此时螺纹推杆推动活塞销产生轴向位移;当活塞销与活塞销顶靠机构中的触碰头接触时,通过导向杆推动弹簧导杆轴向移动,此时的复位弹簧被压缩;当触碰头抵靠阶梯孔的阶梯时,弹簧导杆的内端触碰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即可发出一个控制信号,从而使螺纹推杆转动机构停止动作,以准确地调整好制动带的间隙,并避免转动杆的过度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导向孔可以是一个通孔,从而方便微动开关的信号线从导向孔的后端输出。

最后,我们可在组装支架上设置一个可沿着纵向移动的移动支架8,螺纹推杆转动机构设置在移动支架上,同时在移动支架上设置与螺纹推杆上的锁紧螺母适配的气动式的定扭矩套筒7。这样,当螺纹推杆调整到位时,移动支架水平地纵向移动,使定扭矩套筒对准螺纹推杆,此时定扭矩套筒轴向移动套接在螺纹推杆的锁紧螺母上,从而将锁紧螺母按设定的扭矩锁紧,以完成对制动带的调整和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气动三爪卡盘、气动式的定扭矩套筒等属于现有技术,因此不做过多的描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