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644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管件涂层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的发展中,离不开石油、天然气、水等自然资源的供给,在生活中更是如此。而石油、天然气、水等自然资源的供给需要利用管道来实现运输工作,因此,管件的需求也就随之日益增大。

现有管件的外表面绝大多数会镀上膜层或喷涂涂层,以此避免被腐蚀损坏管件,从而延长管件的使用寿命。而现有制管过程中,检测操作员通过刻线治具对管件外表面进行交叉刻线,再通过胶布粘黏刻线处,接着撕起胶布,继而来检测管件涂层是否会随胶布的撕起而从管件上脱落,进而来检测涂层附着度。但是,现有刻线治具绝大多数为固定式刀具的刻线治具,从而无法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来调节刀具的位置高度,进而无法适用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

本申请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包括:

安装本体,其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安装槽口和贯穿所述安装槽口底部的贯穿槽;

刀具,其套设于所述贯穿槽上,且其下端伸出所述安装本体的下端面;

连接组件,其设于所述安装槽口上,并与所述刀具相连接,且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刀具之间设有可插入调节块的插入空间。

如上所述的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所述安装槽口左侧壁上开设有左导向让位槽,其右侧壁上开设有右导向让位槽;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安装槽口相适配的上连接板、设于所述上连接板左侧并与所述左导向让位槽滑动连接的左滑动块、设于所述上连接板右侧并与所述右导向让位槽滑动连接的右滑动块,以及设于所述左滑动块和所述右滑动块之间且用于连接所述刀具的连接部件。

如上所述的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所述左滑动块上设有朝所述左导向让位槽右侧凸起的左凸起部,所述右滑动块上设有朝所述右导向让位槽左侧凸起的右凸起部,所述左凸起部上端和所述右凸起部上端的上端高度均低于所述上连接板的下端高度。

如上所述的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所述连接部件的制作材料为柔性材料。

如上所述的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该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口上的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与所述上连接板相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组件沿所述安装槽口竖直方向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所述刀具沿所述贯穿槽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如上所述的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所述上连接板上侧设有放置槽;

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

固定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槽口上侧,且其上设有螺纹连接孔;

调节螺钉,其设于所述固定板上,并与所述螺纹连接孔相适配,且其下端伸出所述固定板下端面;

连接轴承,其设于所述放置槽内,套设与所述调节螺钉下端,且与所述调节螺钉旋转连接。

如上所述的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该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本体左右两侧上的调节导向结构,当所述调节导向结构宽度调节至与管件管径一致时,用于导向所述刀具沿管件长度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的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所述调节导向结构包括:

左导杆,其设于所述安装本体左侧;

左螺杆,其设于所述左导杆一侧,并与所述左导杆平行;

左夹板,其套设于所述左导杆和所述左螺杆上;

左正向调节螺母,其套设于所述左螺杆上,位于所述左夹板的左侧;

左反向调节螺母,其套设于所述左螺杆上,位于所述左夹板的右侧;

右导杆,其设于所述安装本体右侧;

右螺杆,其设于所述右导杆一侧,并与所述右导杆平行;

右夹板,其套设于所述右导杆和所述右螺杆上;

右正向调节螺母,其套设于所述右螺杆上,位于所述右夹板的右侧;

右反向调节螺母,其套设于所述右螺杆上,位于所述右夹板的左侧。

如上所述的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所述左夹板的右侧面和所述右夹板的左侧面均为光滑面。

如上所述的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该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还包括可插入所述插入空间的插入调节块,所述插入调节块包括横截面形状为弧形的弧形插入调节块和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的矩形插入调节块,所述弧形插入调节块的弧度与管件弧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

1、本申请通过所述插入空间以收容所述插入调节块,继而所述插入调节块与所有所述刀具相接触,且用于调节所有所述刀具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高度,使所有所述刀具能依据所述插入调节块形状而进行排列,从而将固定式刀具实现为可调式刀具,使本申请不仅能满足于沿管件长度方向刻线的使用情况,且还能满足于沿管件径向方向刻线的使用情况,进而大幅度提高本申请的适用性;同时也方便于操作员刻线工作,进而大大地提高本申请的方便性;

2、本申请在拧转所述调节螺钉时,所述调节螺钉带动所述连接轴承内圈转动,避免所述上连接板干涉所述调节螺钉旋转运动,同时所述调节螺钉与所述螺纹连接孔相配合,实现所述调节螺钉带动所述上连接板上下移动,从而所述升降调节机构驱动所述连接组件带动所述刀具沿所述贯穿槽上下移动,进而体现出本申请通过精巧结构以实现操作方便的目的,有利于操作员提高刻线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局部分解的分解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的前视图,示出多把所述刀具与所述插入调节块相适配时,多把所述刀具下端排列成与所述插入调节块弧度一致的排列状态。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中所述安装本体的局部立体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中所述固定板的立体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中所述上连接板的立体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中所述左滑动块的立体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中所述右滑动块的立体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中所述刀具的立体图。

图10是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ⅰ。

图11是图3的局部放大视图ⅱ。

图12是图4的局部放大视图ⅲ。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申请所提及的一种可调仿形附着力测试刻线装置,包括安装本体1、刀具2、连接组件3、升降调节机构4、调节导向结构5和插入调节块6。

具体地,所述安装本体1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安装槽口11和贯穿所述安装槽口11底部的贯穿槽12。所述刀具2的数量为多把,并套设于与其数量相等的所述贯穿槽12上,且其下端伸出所述安装本体1的下端面。所述连接组件3设于所述安装槽口11上,并与所述刀具2相连接,且所述连接组件3与所述刀具2之间设有可插入调节块的插入空间100。本申请通过所述插入空间100以收容所述插入调节块6,继而所述插入调节块6与所有所述刀具2相接触,且用于调节所有所述刀具2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高度,使所有所述刀具2能依据所述插入调节块6形状而进行排列,从而将固定式刀具实现为可调式刀具,使本申请不仅能满足于沿管件长度方向刻线的使用情况,且还能满足于沿管件径向方向刻线的使用情况,进而大幅度提高本申请的适用性;同时也方便于操作员刻线工作,进而大大地提高本申请的方便性。

所述贯穿槽12的槽口宽度为0.7mm,且两相紧邻所述贯穿槽12之间的最短间距为1.3mm。其目的在于通过所述刀具2套设于所述贯穿槽12中,使所述刀具2所刻画出线条与线条之间的间距为2mm,满足于业内检测标准。

所述安装槽口11左侧壁上开设有左导向让位槽111,其右侧壁上开设有右导向让位槽112。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上连接板31、左滑动块32、右滑动块33和连接部件34。所述上连接板31与所述安装槽口11相适配。所述左滑动块32设于所述上连接板31左侧并与所述左导向让位槽111滑动连接。所述右滑动块33设于所述上连接板31右侧并与所述右导向让位槽112滑动连接。所述连接部件34设于所述左滑动块32和所述右滑动块33之间且用于连接所述刀具2。其目的在于使所述连接组件3可相对于所述安装槽口11上下滑动,进而达到所述连接组件3可带动所述刀具2沿所述贯穿槽12上下移动。

所述左滑动块32上设有朝所述左导向让位槽111右侧凸起的左凸起部321,所述右滑动块33上设有朝所述右导向让位槽112左侧凸起的右凸起部331,所述左凸起部321上端和所述右凸起部331上端的上端高度均低于所述上连接板31的下端高度。其目的不仅在于形成所述插入空间100,且还可通过所述左凸起部321和所述右凸起部331相配合,继而对所述插入调节块6形成限位作用,进而进一步体现出本申请的适用性,同时也体现出本申请结构设计巧妙。

所述连接部件34的制作材料为柔性材料。其目的在于方便连接所述刀具2,且方便于所述刀具2与所述插入调节块6接触。

所述升降调节机构4设于所述安装槽口11上,并与所述上连接板31相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组件3沿所述安装槽口11竖直方向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所述刀具2沿所述贯穿槽12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其优点在于方便调节所述刀具2下端的伸出长度。

所述上连接板31上侧设有放置槽311。所述升降调节机构4包括固定板41、调节螺钉42和连接轴承43。所述固定板41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槽口11上侧,且其上设有螺纹连接孔411。所述调节螺钉42设于所述固定板121上,并与所述螺纹连接孔411相适配,且其下端伸出所述固定板41下端面。所述连接轴承43设于所述放置槽311内,套设与所述调节螺钉42下端,且与所述调节螺钉42旋转连接。其优点在于当拧转所述调节螺钉42时,所述调节螺钉42带动所述连接轴承43内圈转动,避免所述上连接板31干涉所述调节螺钉42旋转运动,同时所述调节螺钉42与所述螺纹连接孔411相配合,实现所述调节螺钉42带动所述上连接板31上下移动,从而所述升降调节机构4驱动所述连接组件3带动所述刀具2沿所述贯穿槽12上下移动,进而体现出本申请通过精巧结构以实现操作方便的目的,有利于操作员提高刻线的工作效率。

所述调节导向结构5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本体1左右两侧上。当所述调节导向结构5宽度调节至与管件管径一致时,用于导向所述刀具2沿管件长度方向移动。其优点在于通过调节所述调节导向结构5宽度以适应于不同管径管件的需求,进而更进一步地提高本申请的适用性。

所述调节导向结构5包括左导杆50、左螺杆51、左夹板52、左正向调节螺母53、左反向调节螺母54、右导杆55、右螺杆56、右夹板57、右正向调节螺母58和右反向调节螺母59。所述左导杆50设于所述安装本体1左侧。所述左螺杆51设于所述左导杆50一侧,并与所述左导杆50平行。所述左夹板52套设于所述左导杆50和所述左螺杆51上。所述左正向调节螺母53套设于所述左螺杆51上,位于所述左夹板52的左侧。所述左反向调节螺母54套设于所述左螺杆51上,位于所述左夹板52的右侧。所述右导杆55设于所述安装本体1右侧。所述右螺杆56设于所述右导杆55一侧,并与所述右导杆55平行。所述右夹板57套设于所述右导杆55和所述右螺杆56上。所述右正向调节螺母58套设于所述右螺杆55上,位于所述右夹板57的右侧。所述右反向调节螺母59套设于所述右螺杆55上,位于所述右夹板57的左侧。当从左往右拧转所述左正向调节螺母53时,所述左夹板52经所述左正向调节螺母53驱动而沿所述左导杆50向所述安装本体1中部靠拢;当从右往左拧转所述右正向调节螺母58时,所述右夹板57经所述右正向调节螺母58驱动而沿所述右导杆55向所述安装本体1中部靠拢;当从右往左拧转所述左正向调节螺母53时,所述左夹板52经所述左正向调节螺母53驱动而沿所述左导杆50朝所述安装本体1左侧移动;当从左往右拧转所述右正向调节螺母58时,所述右夹板57经所述右正向调节螺母58驱动而沿所述右导杆55朝所述安装本体1右侧移动。其优点在于通过调节所述左夹板52与所述右夹板57之间的宽度以适应于不同管径管件的需求。

所述左夹板52的右侧面和所述右夹板57的左侧面均为光滑面。其优点不仅能够避免擦伤管件涂层,且还能够大幅度减少所述调节导向结构5被拉动时所产生的摩擦阻力。

所述插入调节块6包括横截面形状为弧形的弧形插入调节块和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的矩形插入调节块。所述弧形插入调节块的弧度与管件弧度相等,且当采用所述弧形插入调节块插置于所述插入空间100时,其目的在于使所有所述刀具2下端排列成与管件弧度相适配的弧形,进而方便于本申请沿管件长度方向进行轴向刻线工作。当采用所述矩形插入调节块插置于所述插入空间100时,其目的在于使所述刀具2下端呈直线排列,进而方便于本申请沿管件径向进行径向刻线工作。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

径向刻线时:

首先,将所述刀具2安装于所述贯穿槽12上,并通过所述连接部件34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3上,且使所述刀具2下端伸出所述贯穿槽12;

随之,将所述矩形插入调节块插置于所述插入空间100内,使所述刀具2下端呈直线排列,且通过所述升降调节机构4将所述刀具2调节至适合位置高度,继而沿管件径向方向拉动所述安装本体1,进而对管件涂层进行径向刻线动作;

轴向刻线时:

待径向刻线动作完成时,将所述矩形插入调节块换置为所述弧形插入调节块,使所述刀具2下端呈与管件弧度相适配的弧形排列;

接着,将所述调节导向结构5安装于所述安装本体1上,且通过调节所述左夹板52与所述右夹板57之间的宽度以适应于管件管径大小,继而在径向刻线位置上沿管件轴向方向(也为长度方向)再次拉动所述安装本体1,使所述刀具2所刻画的轴线刻线与径向刻线垂直交叉,完成整个刻线工作。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