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坐标自动分料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276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手,具体涉及一种三坐标自动分料机械手。



背景技术:

机械手是一种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特点是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械手机器各自的优点。

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传统极坐标机械手采用单轴式或者平衡式的设置,实现极坐标系内的运动,但是由于支撑轴限制,其分拣能力有限,因此需要一种能力更强的三坐标自动粉料机械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坐标自动分料机械手,其按照极坐标运动,完成快速的立体空间运动,实现稳定支撑,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坐标自动分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架、机械手、固定基座、动力车及滑轨,所述固定基座固定安装于地面,所述龙门架一端底部与固定基座通过轴连接,所述龙门架另一端底部与动力车配合,所述动力车与滑轨连接,所述滑轨为以固定基座为圆心的圆形滑轨,所述机械手设置于龙门架上。其通过龙门架的设计来增加机械手的稳定性与运载能力,又通过一段旋转、另一端提供动力的形式来完成稳定旋转运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基座与动力车分别设有快速举升装置。该设置可以提供强力的竖直方向运载能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手设有图像传感器及扫码装置。该设计可以实现快速分拣入库。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轨为双轨滑轨。该设计可以使动力车更加稳定的运行,并且能够提供有效的制动能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龙门架设有横向滑轨,所述机械手与横向滑轨配合连接。该设计可以提供有效的横向运输能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手设有升降装置。该设计可以提供快速的竖直方向运载能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手采用气动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通过龙门架的设计来增加机械手的稳定性与运载能力,又通过一段旋转、另一端提供动力的形式来完成稳定旋转运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三坐标自动分料机械手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龙门架;2、机械手;3、固定基座;4、动力车;5、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创造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具体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的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本发明创造的各项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见图1,一种三坐标自动分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架1、机械手2、固定基座3、动力车4及滑轨5,所述固定基座3固定安装于地面,所述龙门架1一端底部与固定基座3通过轴连接,所述龙门架1另一端底部与动力车4配合,所述动力车4与滑轨5连接,所述滑轨5为以固定基座3为圆心的圆形滑轨5,所述机械手2设置于龙门架1上。其通过龙门架1的设计来增加机械手2的稳定性与运载能力,又通过一段旋转、另一端提供动力的形式来完成稳定旋转运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基座3与动力车4分别设有快速举升装置。该设置可以提供强力的竖直方向运载能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手2设有图像传感器及扫码装置。该设计可以实现快速分拣入库。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轨5为双轨滑轨5。该设计可以使动力车4更加稳定的运行,并且能够提供有效的制动能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龙门架1设有横向滑轨5,所述机械手2与横向滑轨5配合连接。该设计可以提供有效的横向运输能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手2设有升降装置。该设计可以提供快速的竖直方向运载能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手2采用气动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坐标自动分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架、机械手、固定基座、动力车及滑轨,所述固定基座固定安装于地面,所述龙门架一端底部与固定基座通过轴连接,所述龙门架另一端底部与动力车配合,所述动力车与滑轨连接,所述滑轨为以固定基座为圆心的圆形滑轨,所述机械手设置于龙门架上。其通过龙门架的设计来增加机械手的稳定性与运载能力,又通过一段旋转、另一端提供动力的形式来完成稳定旋转运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洪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欧普莱斯工业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4
技术公布日:2018.04.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