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节正向搬运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274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节正向搬运机械手。



背景技术: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上的主要零件,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而随着汽车需求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高,对转向节的加工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因此,转向节在加工时,通过人工搬运显然已经跟不上产量的需求,为了适应自动化生产设备的需要,设计转向节的抓取机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转向节正向搬运机械手。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向节正向搬运机械手,包含连接架,连接架的上侧设置有竖向的控制缸,下侧设置有吊柱,吊柱上设置有控制杆和两组连杆机构;所述控制杆的上端穿过吊柱和连接架,并与控制缸配合,吊柱中设置有行程槽,控制杆上设置有与行程槽配合的限位环;所述连杆机构包含托杆和连接杆,托杆一端铰接在吊柱上,另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控制杆的下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托杆的外侧设置有弧面贴合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的下侧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的下端设置有缓冲块。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转向节正向搬运机械手,用于搬运正向放置的转向节工件,通过两组连杆机构与转向节工件的内侧结构配合来抓取工件,可将转向节在夹具在不同的工位之间搬运,满足转向节自动化生产的需要,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转向节正向搬运机械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如附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转向节正向搬运机械手,包含连接架11,连接架11的上侧设置有竖向的控制缸12,下侧设置有吊柱13和限位柱20,限位柱20的下端设置有缓冲块;所述吊柱13上设置有控制杆14和两组连杆机构,两组连杆机构分设在控制杆14的两侧,连杆机构包含托杆15和连接杆16;所述托杆15的外侧设置有弧面贴合块19,托杆15一端铰接在吊柱13上,另一端与连接杆16的一端铰接,连接杆16的另一端与控制杆14的下端铰接;所述控制杆14的上端穿过吊柱13和连接架11,并与控制缸12配合,吊柱13中设置有行程槽17,控制杆14上设置有与行程槽17配合的限位环18。

抓取组件到位前,控制杆14处于高位,托杆15向内侧偏转,使吊柱13和两组连杆机构可以穿过转向节工件的中心孔,限位柱20可以防止连接架11碰撞到转向节工件的上表面;抓取组件移动到位后,控制缸12带动控制杆14下降,控制杆14通过连接杆16推动托杆15向外转动,使两侧的弧面贴合块19分别与转向节工件的控制连接臂和减震臂的内侧弧面配合,即可抓起工件,带动转向节工件移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节正向搬运机械手,包含连接架,连接架的上侧设置有竖向的控制缸,下侧设置有吊柱,吊柱上设置有控制杆和两组连杆机构;所述控制杆的上端穿过吊柱和连接架,并与控制缸配合,吊柱中设置有行程槽,控制杆上设置有与行程槽配合的限位环;所述连杆机构包含托杆和连接杆,托杆一端铰接在吊柱上,另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控制杆的下端铰接;本发明用于搬运正向放置的转向节工件,通过两组连杆机构与转向节工件的内侧结构配合来抓取工件,可将转向节在夹具在不同的工位之间搬运,满足转向节自动化生产的需要,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黄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臻嘉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2
技术公布日:2018.04.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