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辊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2997阅读:9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辊辊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辊架,具体涉及一种轧辊辊架。



背景技术:

轧辊生产出来之后,由于自身的体积和重量较大,因此需要将轧辊叠加放置以此来减少放置的空间,但是由于轧辊的形状为圆形,且重量较重,同时地面等硬质的表面也会对轧辊的表面造成磨损,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叠加放置轧辊,且方便稳定的辊架来放置轧辊。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轧辊辊架,以解决现有放置不便、磨损大、占地面积较大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轧辊辊架,它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上侧靠左右两侧垂直对称设有两组支撑组件,所述两组支撑组件间还固设有至少一个连杆,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柱,所述两个立柱内侧面内均设有一沟槽,所述沟槽内穿插设有一耐磨板,所述耐磨板底面设有与所述沟槽相配的突起,所述支撑组件中靠外侧的立柱前后两侧中部均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上套接一隔挡件,所述隔挡件包括一配重块和设在配重块同一端部的两个支臂,所述两个支臂呈直角设置,且支臂的重量小于所述配重块的重量,所述支臂外套设有弹性垫,所述转轴套接在所述支臂与所述配重块连接部中心位置,所述立柱间的底座上侧还设有一基座,所述基座中部设有一V型槽,所述V型槽上侧面内对称设有两个方槽,所述方槽内装设有支撑垫。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靠外侧与所述底座左右两端间还设有一加强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间还设有轧辊,所述支撑组件中的立柱间距与所述轧辊直径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高度高于2倍所述轧辊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V型槽角度为120°-15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轧辊辊架,轧辊在放置时,直接将隔挡件中的一个支臂压下去,从而带动配重块和另一支臂转动,这样轧辊的四周就可以由支撑垫、耐磨板及弹性垫进行支撑,防止接触到比较硬的表面造成磨损,同时另一支臂上的弹性垫也可以作为另一个轧辊的底面支撑,这样不仅可以使得轧辊叠加放置,且能够有效防止磨损,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磨损性小、实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使用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使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底座 2、支撑组件 201、立柱 2011、沟槽 2012、耐磨板 2013、突起 3、连杆 4、转轴 5、隔挡件 501、支臂 5011、弹性垫 502、配重块 6、基座 7、V型槽 701、方槽 702、支撑垫 8、加强支撑 9、轧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并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轧辊辊架,它包括一底座(1),所述底座(1)上侧靠左右两侧垂直对称设有两组支撑组件(2),所述两组支撑组件(2)间还固设有至少一个连杆(3),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柱(201),所述两个立柱(201)内侧面内均设有一沟槽(2011),所述沟槽(2011)内穿插设有一耐磨板(2012),所述耐磨板(2012)底面设有与所述沟槽(2011)相配的突起(2013),所述支撑组件(2)中靠外侧的立柱(201)前后两侧中部均设有一转轴(4),所述转轴(4)上套接一隔挡件(5),所述隔挡件(5)包括一配重块(501)和设在配重块(502)同一端部的两个支臂(501),所述两个支臂(501)呈直角设置,且支臂(501)的重量小于所述配重块(502)的重量,所述支臂(501)外套设有弹性垫(5011),所述转轴(4)套接在所述支臂(501)与所述配重块(502)连接部中心位置,所述立柱(201)间的底座上侧还设有一基座(6),所述基座(6)中部设有一V型槽(7),所述V型槽(7)上侧面内对称设有两个方槽(701),所述方槽(701)内装设有支撑垫(702)。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2)靠外侧与所述底座(1)左右两端间还设有一加强支撑(8)。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201)间还设有轧辊(9),所述支撑组件(2)中的立柱(201)间距与所述轧辊(9)直径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201)高度高于2倍所述轧辊(9)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V型槽(7)角度为120°-150°。

在使用时,轧辊在放置时,直接将隔挡件中的一个支臂压下去,从而带动配重块和另一支臂转动,这样轧辊的四周就可以由支撑垫、耐磨板及弹性垫进行支撑,防止接触到比较硬的表面造成磨损,同时另一支臂上的弹性垫也可以作为另一个轧辊的底面支撑,这样不仅可以使得轧辊叠加放置,且能够有效防止磨损,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磨损性小、实用性强的优点。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