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形加工件分离取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2553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柱形加工件分离取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件分离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形加工件分离取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金工车间内往往具有切割、车工、钻孔等机加工设备,加工师傅往往批量加工圆柱形零件或管筒形零件,然后半成品堆放于设备一侧,等候质检员过来质检。该工作流程十分落后,工件堆放杂乱无章,并且检验后的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往往会混淆至一起,引起质量事故。此外,质检员也需要检验其他零件,来来回回地检验十分麻烦,并且合格品还须安排人员搬运,工作效率极低,人力成本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工件堆放杂乱无章、工作效率极低、人力成本极大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避免工件杂乱堆放,可提高生产效率高,降低人力成本的圆柱形加工件分离取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柱形加工件分离取用装置,其包括平台和气缸,平台上倾斜地固定有用于依靠重力作用从上往下滚动输送圆柱形加工件的斜导槽,斜导槽的槽底铰接有连杆,斜导槽的槽底贯穿有顶出孔,斜导槽的槽底固定有缸座;从斜导槽的出口斜向上往入口方向上,连杆与斜导槽的铰接点、顶出孔以及缸座依次设置;气缸的缸体固定于缸座上;连杆远离斜导槽槽底的铰接点的一端设有长圆孔,长圆孔的长边与连杆的长轴线平行;气缸的伸出端通过滑销铰接于长圆孔中;斜导槽内固定有位于顶出孔下边缘的挡块;连杆的一侧固定有拐臂,拐臂的弯曲段朝向顶出孔弯曲,拐臂用于通过气缸驱动,从而伸入顶出孔中,将由挡块上部阻挡的一个圆柱形加工件顶出至挡块下部的斜导槽中。

首先加工师傅加工完一件圆柱形加工件后,只需将该加工件放置于斜导槽的入口中。然后,该加工件即会自动滚落至挡块上部,并由挡块阻挡,且该加工件位于拐臂的顶出端上。师傅后续加工的圆柱形加工件可继续从斜导槽的入口中放入。接着,打开外部的驱动气缸的换向阀,通过气缸缩回,带动滑销在长圆孔的下端滑入上端,从而驱动连杆摆动,进而驱动拐臂的顶出端从顶出孔中顶出,并将上部的圆柱形加工件顶出,使其跳落至挡块下部的斜导槽中。接着,气缸伸出,下一个的圆柱形加工件继续落下至挡块上部并位于拐臂的顶出端上,以等待下步顶出操作。最终,该圆柱形加工件即可从斜导槽的出口中滚出,质检员即可拿取进行游标卡尺检验。斜导槽的上部可以放置足够量的圆柱形加工件,具有较大的容置空间,避免了工件杂乱堆放,便于按质量手册标准化生产。此外,较长的斜导槽可通至检验区域,分隔了加工区域和检验区域,避免工件杂乱堆放,同时可便于质检员分隔,分隔后的合格品摆放区可直接作为成品区,分隔后的不合格品可通过另一个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柱形加工件分离取用装置直接输送至加工师傅处进行返修,因此十分方便,避免两者混淆,保障了产品质量。此外,质检员不需亲自至加工师傅处检验,只需在斜导槽的出口处拿取检验,省时省力;成品不需额外人员搬运,生产效率高,人力成本低。

优选地,平台和斜导槽的夹角为3°-6°,因此可加长斜导槽的长度,进一步方便在相距较远的加工区和检验区之间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柱形加工件分离取用装置,并且斜导槽的入口高度较低,便于产品投放。

具体地,斜导槽的两侧槽壁顶部边缘均突出地固定有凸板,凸板的板面与斜导槽的槽壁平齐,凸板用于防止圆柱形加工件被顶出后飞落于斜导槽之外;安全性高,还可保证生产连续性。

进一步地,挡块呈楔形,挡块的直面垂直于斜导槽的底面,且坡面朝向斜导槽的出口;方便圆柱形加工件从挡块的坡面上滚落。

进一步地,挡块超出斜导槽的底面的高度大于圆柱形加工件的半径;挡块对圆柱形加工件的阻挡效果好。

具体地,气缸的伸缩方向与斜导槽的槽长方向平行,行程短,并且最大程度降低气缸的伸缩杆对斜导槽底部的额外施力,作用力可大部分施加于连杆上。

进一步地,平台上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扇形块,扇形块两侧的扇形面与平台台面垂直;扇形块的中心轴线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重合,且与斜导槽的槽长方向垂直;扇形块的弧面与斜导槽的出口间隙配合,扇形块的弧面上设有用于容纳存放圆柱形加工件的开口槽;开口槽在转动轨迹的起始处的槽口朝向斜导槽的出口,开口槽在转动轨迹的终点处的槽口朝向平台上方。在本实用新型的圆柱形加工件从斜导槽底部的出口落入开口槽中后,开启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驱动扇形块转动,将开口槽中的圆柱形加工件旋转至平台上方,便于质检员拿取进行检验,进一步方便了拿取工件,实施方便。

进一步地,开口槽为垂直贯穿扇形块扇形面的U型槽,并且槽壁的间隙大于圆柱形加工件的直径;方便质检员从开口槽的一端推动抽取圆柱形加工件,进一步方便了拿取工件。

进一步地,圆柱形加工件分离取用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开口槽的槽底贴合有若干个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片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电连接驱动装置和外部的用于驱动气缸活塞杆伸缩的换向阀。当圆柱形加工件滚落至开口槽中后,电阻应变片感应到压力并发送受压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转动,使开口槽中的圆柱形加工件旋转至平台上方。待操作人员拿取圆柱形加工件后,电阻应变片感应不到圆柱形加工件的压力并发送释放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开口槽旋转至转动轨迹的起始位置处,且槽口朝向斜导槽的出口;接着,控制器继续控制外部的换向阀,从而使气缸活塞杆伸缩,带动拐臂的顶出端对圆柱形加工件进行顶出动作,最后,本实用新型继续进行上述循环动作,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增强了自动化水平,避免人工控制开启换向阀和驱动装置,操作方便,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柱形加工件分离取用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1.斜导槽的上部可以放置足够量的圆柱形加工件,具有较大的容置空间,避免了工件杂乱堆放,便于按质量手册标准化生产;

2.较长的斜导槽可通至检验区域,分隔了加工区域和检验区域,避免工件杂乱堆放,同时可便于质检员分隔,分隔后的合格品摆放区可直接作为成品区,分隔后的不合格品可通过另一个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柱形加工件分离取用装置直接输送至加工师傅处进行返修,因此十分方便,避免两者混淆,保障了产品质量;

3.质检员不需亲自至加工师傅处检验,只需在斜导槽的出口处拿取检验,省时省力;成品不需额外人员搬运,生产效率高,人力成本低;

4.凸板用于防止圆柱形加工件被顶出后飞落于斜导槽之外;安全性高,还可保证生产连续性;

5.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驱动扇形块转动,将开口槽中的圆柱形加工件旋转至平台上方,便于质检员拿取进行检验,进一步方便了拿取工件,实施方便;

6.通过自动控制,进一步增强了自动化水平,避免人工控制开启换向阀和驱动装置,操作方便,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柱形加工件分离取用装置的静止状态的全剖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柱形加工件分离取用装置的工作状态的全剖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柱形加工件分离取用装置的斜导槽、连杆和气缸的装配结构图。

其中:1.平台;2.气缸;3.圆柱形加工件;4.斜导槽;5.连杆;6.顶出孔;7.缸座;8.长圆孔;9.滑销;10.挡块;11.拐臂;12.凸板;13.驱动装置;14.扇形块;15.开口槽;16.电阻应变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柱形加工件分离取用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平台1和气缸2,平台1上倾斜地固定有用于依靠重力作用从上往下滚动输送圆柱形加工件3的斜导槽4,斜导槽4的槽底铰接有连杆5,斜导槽4的槽底贯穿有顶出孔6,斜导槽4的槽底固定有缸座7;从斜导槽4的出口斜向上往入口方向上,连杆5与斜导槽4的铰接点、顶出孔6以及缸座7依次设置;气缸2的缸体固定于缸座7上;连杆5远离斜导槽4槽底的铰接点的一端设有长圆孔8,长圆孔8的长边与连杆5的长轴线平行;气缸2的伸出端通过滑销9铰接于长圆孔8中;斜导槽4内固定有位于顶出孔6下边缘的挡块10;连杆5的一侧固定有拐臂11,拐臂11的弯曲段朝向顶出孔6弯曲,拐臂11用于通过气缸2驱动,从而伸入顶出孔6中,将由挡块10上部阻挡的一个圆柱形加工件3顶出至挡块10下部的斜导槽4中。

首先加工师傅加工完一件圆柱形加工件3后,只需将该加工件放置于斜导槽4的入口中。然后,该加工件即会自动滚落至挡块10上部,并由挡块10阻挡,且该加工件位于拐臂11的顶出端上。师傅后续加工的圆柱形加工件3可继续从斜导槽4的入口中放入。接着,打开外部的驱动气缸2的换向阀,通过气缸2缩回,带动滑销9在长圆孔8的下端滑入上端,从而驱动连杆5摆动,进而驱动拐臂11的顶出端从顶出孔6中顶出,并将上部的圆柱形加工件3顶出,使其跳落至挡块10下部的斜导槽4中。接着,气缸2伸出,下一个的圆柱形加工件3继续落下至挡块10上部并位于拐臂11的顶出端上,以等待下步顶出操作。最终,该圆柱形加工件3即可从斜导槽4的出口中滚出,质检员即可拿取进行游标卡尺检验。斜导槽4的上部可以放置足够量的圆柱形加工件3,具有较大的容置空间,避免了工件杂乱堆放,便于按质量手册标准化生产。此外,较长的斜导槽4可通至检验区域,分隔了加工区域和检验区域,避免工件杂乱堆放,同时可便于质检员分隔,分隔后的合格品摆放区可直接作为成品区,分隔后的不合格品可通过另一个本实施例的一种圆柱形加工件分离取用装置直接输送至加工师傅处进行返修,因此十分方便,避免两者混淆,保障了产品质量。此外,质检员不需亲自至加工师傅处检验,只需在斜导槽4的出口处拿取检验,省时省力;成品不需额外人员搬运,生产效率高,人力成本低。

优选地,平台1和斜导槽4的夹角为3°-6°,因此可加长斜导槽4的长度,进一步方便在相距较远的加工区和检验区之间设置本实施例的一种圆柱形加工件分离取用装置,并且斜导槽4的入口高度较低,便于产品投放。

具体地,斜导槽4的两侧槽壁顶部边缘均突出地固定有凸板12,凸板12的板面与斜导槽4的槽壁平齐,凸板12用于防止圆柱形加工件3被顶出后飞落于斜导槽4之外;安全性高,还可保证生产连续性。

进一步地,挡块10呈楔形,挡块10的直面垂直于斜导槽4的底面,且坡面朝向斜导槽4的出口;方便圆柱形加工件3从挡块10的坡面上滚落。

进一步地,挡块10超出斜导槽4的底面的高度大于圆柱形加工件3的半径;挡块10对圆柱形加工件3的阻挡效果好。

具体地,气缸2的伸缩方向与斜导槽4的槽长方向平行,行程短,并且最大程度降低气缸2的伸缩杆对斜导槽4底部的额外施力,作用力可大部分施加于连杆5上。

进一步地,平台1上安装有驱动装置13,驱动装置1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扇形块14,扇形块14两侧的扇形面与平台1台面垂直;扇形块14的中心轴线与驱动装置13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重合,且与斜导槽4的槽长方向垂直;扇形块14的弧面与斜导槽4的出口间隙配合,扇形块14的弧面上设有用于容纳存放圆柱形加工件3的开口槽15;开口槽15在转动轨迹的起始处的槽口朝向斜导槽4的出口,开口槽15在转动轨迹的终点处的槽口朝向平台1上方。在本实施例的圆柱形加工件3从斜导槽4底部的出口落入开口槽15中后,开启驱动装置13,驱动装置13的输出轴驱动扇形块14转动,将开口槽15中的圆柱形加工件3旋转至平台1上方,便于质检员拿取进行检验,进一步方便了拿取工件,实施方便。

进一步地,开口槽15为垂直贯穿扇形块14扇形面的U型槽,并且槽壁的间隙大于圆柱形加工件3的直径;方便质检员从开口槽15的一端推动抽取圆柱形加工件3,进一步方便了拿取工件。

进一步地,圆柱形加工件分离取用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开口槽15的槽底贴合有若干个电阻应变片16,电阻应变片16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电连接驱动装置13和外部的用于驱动气缸2活塞杆伸缩的换向阀。当圆柱形加工件3滚落至开口槽15中后,电阻应变片16感应到压力并发送受压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13转动,使开口槽15中的圆柱形加工件3旋转至平台1上方。待操作人员拿取圆柱形加工件3后,电阻应变片16感应不到圆柱形加工件3的压力并发送释放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驱动装置13控制开口槽15旋转至转动轨迹的起始位置处,且槽口朝向斜导槽4的出口;接着,控制器继续控制外部的换向阀,从而使气缸2活塞杆伸缩,带动拐臂11的顶出端对圆柱形加工件3进行顶出动作,最后,本实施例继续进行上述循环动作,本实施例进一步增强了自动化水平,避免人工控制开启换向阀和驱动装置13,操作方便,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