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拉门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4743发布日期:2018-11-02 21:43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塞拉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塞拉门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高速发展,客列车等各种交通运输车辆的广泛使用,传统的车门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的需求,于是,各种新型的车门开始进入当前市场,其中,塞拉门使用较为普遍,塞拉门由驱动机构驱动实现自动打开和关闭,但是当前存在的塞拉门在开关过程中不够流畅且容易卡住,给使用者造成不便,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塞拉门开关不流畅且容易卡住的缺陷,提供一种塞拉门驱动装置,使得塞拉门的开关较为流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塞拉门驱动装置,包括携门架的滑套和水平长导轴,滑套套在长导轴外部并由气缸组件带动沿着长导轴的轴向移动,长导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平行布置的挂板上,还包括车体上的两个平行间距布置的侧板,两个侧板的内侧板面上均布置导轨,导轨的长度方向和长导轴的轴向垂直,导轨配合有滑台,滑台和挂板的外侧面上部相连,滑套的外周面连接携门架的本体,本体连接门体,本体中设置导柱,车体上固定上滑道,上滑道包括和长导轴平行的直线段以及向车体弯曲的弯弧段,滑套移动的同时,导柱的上端沿着上滑道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为条形且上下表面分别开设V型卡槽,滑台为条形且一侧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条形凹槽,导轨布置在滑台的条形凹槽内,且条形凹槽的两侧壁设置V型凸部和导轨的V型卡槽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长导轴的端部穿过挂板并通过开口销固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气缸组件带动滑套沿着长导轴移动,由于本体和滑套相连,所以本体也会跟随滑套一起移动,但同时本体中的导柱又被限制在上滑道中移动,而上滑道由直线段和弯弧段拼接而成,其中导柱在弯弧段移动时,会使得门体向外移动,此时,长导轴连同挂板、滑台一同向外移动,滑台和导轨的配合使得移动较为稳固,给门体的移动加以扶持支撑,保证门体的正常移动,使得门体的开关较为流畅,不容易卡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滑套;20-长导轴;30-气缸组件;40-挂板;50-侧板;60-导轨;70-滑台;80-本体、81-导柱;90-门体;100-上滑道;110-开口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塞拉门驱动装置,包括携门架的滑套10和水平长导轴20,滑套10套在长导轴20外部并由气缸组件30带动沿着长导轴20的轴向移动,长导轴2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平行布置的挂板40上,还包括车体上的两个平行间距布置的侧板50,两个侧板50的内侧板面上均布置导轨60,导轨60的长度方向和长导轴20的轴向垂直,导轨60配合有滑台70,滑台70和挂板40的外侧面上部相连,滑套10的外周面连接携门架的本体80,本体80连接门体90,本体80中设置导柱81,车体上固定上滑道100,上滑道100包括和长导轴20平行的直线段以及向车体弯曲的弯弧段,滑套10移动的同时,导柱81的上端沿着上滑道100滑动。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气缸组件30带动滑套10沿着长导轴20移动,由于本体80和滑套10相连,所以本体80也会跟随滑套10一起移动,但同时本体80中的导柱81又被限制在上滑道100中移动,而上滑道100由直线段和弯弧段拼接而成,其中导柱81在弯弧段移动时,会使得门体90向外移动,此时,长导轴20连同挂板40、滑台70一同向外移动,滑台70和导轨60的配合使得移动较为稳固,给门体90的移动加以扶持支撑,保证门体90的正常移动,使得门体90的开关较为流畅,不容易卡死。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导轨60为条形且上下表面分别开设V型卡槽,滑台70为条形且一侧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条形凹槽,导轨60布置在滑台70的条形凹槽内,且条形凹槽的两侧壁设置V型凸部和导轨60的V型卡槽相配合。V型凸部和V型卡槽的配合既能使得导轨60和滑台70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还能使得滑动70连同挂板40、长导轴20一起架放在导轨60上,导轨60起到支撑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长导轴20的端部穿过挂板40并通过开口销110固定,安装方便。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