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电路板的自动对位冲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0086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电路板的自动对位冲孔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柔性电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的自动对位冲孔机。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为一种被应用到很多产品上的成熟技术,但其在加工的时候,工艺较为精细,因此出错率需要严格控制,尤其是在基本形成半成品要对应进行冲孔以应对安装时,若在冲孔时出现差错,则会造成柔性电路板成为废品,造成资源浪费。

现有的柔性电路板冲孔设备一般采用在底部设置一粘杆,然后让整张柔性电路板放置在表面足够平滑的工作台面,减少柔性电路板与工作台面的摩擦,使柔性电路板能够被粘杆的移动而带动,但若工作台光滑度不够,则会导致柔性电路板移动时出现问题,发生褶皱或波动,导致打孔不准,使柔性电路板成为废品,降低成品率,造成成本的过多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关注工作台面的光滑度,减低废品率的柔性电路板的自动对位冲孔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柔性电路板的自动对位冲孔机,包括工作台、冲孔机构、夹持机构、控制机构与显示机构,所述冲孔机构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后端并悬停至所述工作台中部,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显示机构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导轨,所述夹持机构放置在所述导轨上并可延所述工作台进行前后移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左粘杆、右粘杆与主体,所述左粘杆与所述右粘杆可移动固定在所述主体下方,所述左粘杆与所述有粘杆相对应设置并延所述冲孔机构方向延伸至所述主体外至少20cm的距离,所述左粘杆与所述右粘杆距离所述工作台上表面的距离小于5mm。

具体的,所述主体包括壳体、滑竿与滑块,所述壳体包裹所述滑竿与滑块,所述滑块套在所述滑竿上,所述左粘杆与所述右粘杆可移动固定在所述滑块上。

具体的,所述滑块包括左块与右块,所述左块与所述右块分别套在所述滑竿上,所述左块与所述右块相对固定,所述左粘杆与所述右粘杆分别固定在所述左块与所述右块上。

具体的,所述滑块下方设有两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分别固定所述左粘杆与所述右粘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主件与螺旋件,所述主件固定在所述滑块下方,所述螺旋件可旋转固定在所述主件中间。

具体的,所述左粘杆与所述右粘杆分别固定在所述主件上,并可通过螺旋件设定相对距离。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件呈差异性排列在所述滑块的上下两侧。

具体的,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所述冲孔机构设有冲孔位,所述冲孔位中心为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左粘杆与右粘杆,将整片柔性电路板通过左右粘紧,使整片柔性电路板悬空在工作台上方,不会受到工作台面的影响,此外,通过移动左粘杆与右粘杆的相对距离,可满足不同大小的柔性电路板的冲孔需求,从而应对不同规格的柔性电路板的打孔需求,整体简单使用,良品率高,同时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局部仰视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序号表示的意义如下:

1工作台,11冲孔位,12导轨,2冲孔机构,3夹持机构,31主体,32壳体,33滑竿,34滑块,341左块,342右块,35固定件,351主件,352螺旋件,36左粘杆,37右粘杆,4控制机构,5显示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柔性电路板的自动对位冲孔机如图1-4所示,包括工作台1、冲孔机构2、夹持机构3、控制机构4与显示机构5,所述冲孔机构2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的后端并悬停至所述工作台1中部,所述控制机构4与所述显示机构5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导轨12,所述夹持机构3放置在所述导轨12上并可延所述工作台1进行前后移动,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左粘杆36、右粘杆37与主体31,所述左粘杆36与所述右粘杆37可移动固定在所述主体31下方,所述左粘杆36与所述有粘杆相对应设置并延所述冲孔机构2方向延伸至所述主体31外至少20cm的距离,所述左粘杆36与所述右粘杆37距离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的距离小于5mm。所述主体31包括壳体32、滑竿33与滑块34,所述壳体32包裹所述滑竿33与滑块34,所述滑块34套在所述滑竿33上,所述左粘杆36与所述右粘杆37可移动固定在所述滑块34上。左粘杆36与右粘杆37能够将柔性电路板的两端粘紧,使其具备足够的张力,从而能够略微悬浮在工作台1表面上。左粘杆36与右粘杆37可以采用可移性胶,保证可以重复利用,也可以采用真空吸附的模式,在平滑的柔性电路板表面形成负压吸附。

具体的,所述滑块34包括左块341与右块342,所述左块341与所述右块342分别套在所述滑竿33上,所述左块341与所述右块342相对固定,所述左粘杆36与所述右粘杆37分别固定在所述左块341与所述右块342上。 将一块滑块34换成相对固定的左块341与右块342既能够保证移动时的均匀性,还能够降低滑块34与滑竿33之间的摩擦,使结构整体更为简洁,也更为耐用。

具体的,所述滑块34下方设有两个固定件35,所述固定件35分别固定所述左粘杆36与所述右粘杆37。优选的,所述固定件35包括主件351与螺旋件352,所述主件351固定在所述滑块34下方,所述螺旋件352可旋转固定在所述主件351中间。具体的,所述左粘杆36与所述右粘杆37分别固定在所述主件351上,并可通过螺旋件352设定相对距离。该固定件35的作用一为将左粘杆36与右粘杆37进行固定,其二为对左粘杆36与右粘杆37的相对距离进行调节,通过螺旋件352的旋转,可以推动左粘杆36与右粘杆37的移动,从而实现对不同大小的柔性电路板进行冲孔操作。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件35呈差异性排列在所述滑块34的上下两侧。该设计主要是反之左粘杆36与右粘杆37相对移动时,相互交叉,导致无法正常调节。具体的两个固定件35分别固定在左块341与右块342的下方。

具体的,所述工作台1上对应所述冲孔机构2设有冲孔位11,所述冲孔位11中心为通孔。该通孔可将冲孔后的圆形切除物从下面掉落,方便工作的正常进行,避免因堵塞导致冲孔无法继续。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