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底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2524发布日期:2018-06-08 19:14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机器人底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底座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机器人使用过程中,其工作时常需要转动进行装配或搬运零件,此时其底部常因装配位置较高,导致力臂较长,力矩较大,对地面连接处造成应力集中,严重时发生失效对生产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连接稳固,承载均匀的机器人底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机器人底座装置,包括预埋固定座、支撑座、工业机器人、固定螺栓,所述预埋固定座顶部均匀分布弧形凸台,所述支撑座底部具有连接座,连接座内部均匀分布弧形凸台槽,弧形凸台插入弧形凸台槽内,连接座底部具有定位柱,定位柱外部均匀分布固定翅,定位柱内部具有连接柱槽,连接柱槽内部均匀分布内齿,预埋固定座内部具有定位柱槽,定位柱槽外部均匀分布固定翅槽,定位柱槽内部具有连接柱,连接柱内部均匀分布齿槽,定位柱插入定位柱槽内,固定翅插入固定翅槽内,连接柱插入连接柱槽内,内齿插入齿槽内滑动,预埋固定座内部均匀分布固定螺纹槽,连接座内部均匀分布固定通孔,固定螺栓插入固定通孔与固定螺纹槽内,预埋固定座与支撑座连接。

所述支撑座中部具有机器人固定台,机器人固定台内部均匀分布固定台内螺纹槽,所述工业机器人底部具有机器人连接底座,机器人连接底座内部均匀分布连接底座内孔,连接螺栓插入连接底座内孔与固定台内螺纹槽内,工业机器人与支撑座连接,所述预埋固定座底部具有预埋支脚,地面内部具有浇筑台,预埋支脚插入浇筑台内,预埋固定座预埋于浇筑台内。

有益效果:

弧形凸台插入弧形凸台槽内,起到定位连接作用的同时,其接触面为弧形面,延长了接触面的长度,使连接稳固,也可以均匀的承载水平面内的转动与窜动载荷,固定翅插入固定翅槽内,接触面为锥形面,可以均匀的将重力载荷分散,定位柱插入定位柱槽内,连接柱插入连接柱槽内,内齿插入齿槽内滑动,其接触面互相咬合,在受到工业机器人工作载荷与重力载荷时,其可以共同承载,使连接稳固,内接触面为齿与齿槽的配合,可以均匀吸收转动载荷,使连接稳固,承载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器人底座装置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器人底座装置预埋固定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器人底座装置支撑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器人底座装置支撑座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机器人底座装置,包括预埋固定座01、支撑座02、工业机器人03、固定螺栓04,所述预埋固定座01顶部均匀分布弧形凸台12,所述支撑座02底部具有连接座27,连接座27内部均匀分布弧形凸台槽22,弧形凸台12插入弧形凸台槽22内,连接座27底部具有定位柱23,定位柱23外部均匀分布固定翅24,定位柱23内部具有连接柱槽25,连接柱槽25内部均匀分布内齿26,预埋固定座01内部具有定位柱槽13,定位柱槽13外部均匀分布固定翅槽14,定位柱槽13内部具有连接柱15,连接柱15内部均匀分布齿槽16,定位柱23插入定位柱槽13内,固定翅24插入固定翅槽14内,连接柱15插入连接柱槽25内,内齿26插入齿槽16内滑动,预埋固定座01内部均匀分布固定螺纹槽11,连接座27内部均匀分布固定通孔21,固定螺栓04插入固定通孔21与固定螺纹槽11内,预埋固定座01与支撑座02连接。

所述支撑座02中部具有机器人固定台28,机器人固定台28内部均匀分布固定台内螺纹槽29,所述工业机器人03底部具有机器人连接底座31,机器人连接底座31内部均匀分布连接底座内孔32,连接螺栓41插入连接底座内孔32与固定台内螺纹槽29内,工业机器人03与支撑座02连接,所述预埋固定座01底部具有预埋支脚17,地面05内部具有浇筑台51,预埋支脚17插入浇筑台51内,预埋固定座01预埋于浇筑台51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