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锁系统及车辆和车辆租赁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82485阅读:来源:国知局
转保护装置的止转机构的爆炸图。
[0068]附图标记:
[0069]1-锁体;2-控制装置;3-无线通信装置;
[0070]11-锁体外壳; 111-锁盖;12-作动器;
[0071]13-锁舌;14-堵转保护装置;15-锁舌架;
[0072]4-开关锁按键;5-还车按键;6-信号区外壳;
[0073]101-作动壳体;1011-凹槽;1012-作动盖板;
[0074]102-作动件; 1021-第一作动件;
[0075]10211-第一作动杆部;10212-第一作动块部;
[0076]1022-第二作动件;103-电磁控制机构;
[0077]1031-线圈;1032-作动弹性物;1033-作动块体;
[0078]1034-作动孔;
[0079]201-电机;202-止转机构;
[0080]2021-止转壳体;2022-止转弹性物;2023-第一止转板;
[0081 ]2024-第二止转板;2025-止转杆; 2026-蜗杆套;
[0082]203-蜗杆;204-蜗杆支撑; 205-减速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8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8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8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86]实施例一
[0087]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锁系统;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锁系统的主视图,图2为智能锁系统的左视图,图3为智能锁系统的右视图,图4为智能锁系统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锁系统的另一状态图;其中,图1所示为智能锁的开锁状态,图5所示为智能锁的关锁状态。
[0088]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锁系统,包括锁体1、控制装置2和无线通信装置3。
[0089]锁体I包括锁体外壳11和作动器12;作动器12、控制装置2和无线通信装置3固定设置在锁体外壳11围成的锁体腔体内。
[0090]无线通信装置3与控制装置2电连接,无线通信装置3用于向控制装置2发送来自移动终端或者服务器的信息请求指令,并接收控制装置2发送的信息,将接收到的信息转发至移动终端或者服务器;也就是说移动终端或者服务器与控制装置2通过无线通信装置3进行信息交互,即移动终端或者服务器与每个智能锁通过无线通信装置3进行信息交互;其中,移动终端可通过安装APP操作平台、专用软件平台等与控制装置2进行信息交互,移动终端例如可以为手机、电脑、PAD、或者专用移动设备等。
[0091]锁体外壳11包括锁盖111。
[0092]作动器12与控制装置2电连接;控制装置2用于控制作动器12的电路的通断,以使作动器12锁定或者打开锁盖111。
[0093]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锁系统,包括锁体1、控制装置2和无线通信装置3,通过无线通信装置3向控制装置2发送来自移动终端或者服务器的信息请求指令,以使控制装置2控制作动器12的电路的通断,令作动器12锁定或者打开锁盖111;与现有的自行车锁等锁体I相比,采用本作动器12的锁体I可以将连接外壳的螺钉内置,通过控制装置2控制作动器12锁定锁盖111,以使从锁体I的外表面找不到可以拆卸的部位,进而无法拆卸锁体I;待需要拆卸检修锁体I时,可通过控制装置2控制作动器12以使锁盖111打开,进而通过工具拆卸锁体I的内置螺钉以打开锁体I的外壳;提高了锁体外壳11的连接方式的安全性能,进而提高了智能锁系统的安全性能。
[0094]进一步地,锁体外壳11包括第一锁体外壳和第二锁体外壳,第一锁体外壳和第二锁体外壳扣合形成锁体腔体;锁盖ill固设在第一锁体外壳或者第二锁体外壳上。第一锁体外壳和第二锁体外壳通过内置螺钉连接。内置螺钉固设在锁体腔体内,且与锁盖111的位置相适应。第一锁体外壳和第二锁体外壳的材质例如可以分别为塑料、不锈钢、碳钢、玻璃钢等;优选地,第一锁体外壳和第二锁体外壳的材质均为碳钢。
[0095]锁体腔体内固设有与锁盖111抵接的弹性垫;弹性垫始终具有令锁盖111远离锁体腔体的运动趋势。作动器12打开锁盖111时,锁盖111在弹性垫的弹性恢复力的驱使下远离锁体腔体;作动器12锁定锁盖111时,锁盖111压缩弹性垫,使弹性垫具有令锁盖111远离锁体腔体的弹性恢复力。弹性垫例如可以为弹簧、橡胶、塑料、钢片、铁片等,优选地,弹性垫为弹性橡胶。
[0096]锁体外壳11还包括与无线通信装置3相对应的信号区外壳6;无线通信装置3的信号能够穿过信号区外壳6。信号区外壳6固设在第一锁体外壳或者第二锁体外壳上。
[0097 ]优选地,信号区外壳6的材质为玻璃钢或者塑料。
[0098]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无线通信装置3包括GSM模块、RF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和红外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无线通信装置3包括GSM模块、RF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和红外模块,以增加信息交互方式,提高控制装置2与移动终端或者服务器的信息交互的稳定性、可靠性。
[0099]进一步地,锁体腔体内固设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与控制装置2电连接,用于监测锁体I的地理位置并发送地理位置信息至控制装置2;以便于对智能锁的定位,以及及时将智能锁的位置信息通过控制装置2发送给移动终端或者服务器。
[0100]可选的,定位装置包括GPS模块、GPRS模块和北斗卫星定位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定位装置包括GPS模块、GPRS模块和北斗卫星定位模块,以增加智能锁的定位方式,提高智能锁定位信息的可靠性。其中,GPRS模块通过GSM通讯协议进行基站定位,GPS模块通过GPS进行卫星定位,北斗卫星定位模块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卫星定位。
[0101]具体而言,RF模块通过采用现有的R F射频传输技术;RF射频全称R a d i οFrequency,是指频率较高,可用于发射无线电频率。
[0102]GPS模块利用现有的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GPS全称为Global Posit1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
[0103]GPRS模块通过采用现有的GPRS传输技术;GPRS全称为General Packet Rad1Service,即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的简称,是GSM移动电话用户可用的一种移动数据业务,是以封包(Packet)式来传输。
[0104]GSM模块通过采用现有的GSM网络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从而获得手机基站定位服务。GSM是1992年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统一推出的“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 i cat i on”标准(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缩写。
[0105]北斗卫星定位模块通过采用现有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0106]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锁体腔体内固设有电子罗盘;电子罗盘与控制装置2电连接,电子罗盘用于监测锁体I的地理方向并发送地理方向信息至控制装置2;通过电子罗盘以确定锁体I的地理方向,进而判断电子罗盘所安装的器械、设备的地理朝向;例如智能锁安装在自行车上,通过电子罗盘可判断自行车的朝向,再结合定位装置可判断自行车的朝向与停放点的朝向是否一致。
[0107]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锁体腔体内固设有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陀螺仪与加速度传感器共同监测锁体的姿态和运动状态并发送姿态信息和运动状态信息至控制装置,进而通过控制装置传输给移动终端或者服务器。锁体的姿态例如可以为锁体的倾斜角度信息。通过陀螺仪与加速度传感器以监测锁体的姿态和加速度、从而判断锁体是否处于倾覆、是否被挪动、以及运动信息和其他信息等,进而监测锁体所在的设备、器械是否处于倾覆、是否被挪动、以及运动信息和其他信息等。
[0108]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锁体腔体内固设有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与控制装置2电连接;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锁体I的振动状态并发送振动状态信息至控制装置2,进而传输给移动终端或者服务器;以便于通过振动传感器监测锁体I是否出现异常振动,进而监测锁体I所在的设备、器械是否出现异常振动,提高了智能锁系统及所在的设备的安全性能。异常振动例如可以为在非使用状态时锁体I的振动,比如撬锁。
[0109]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锁体腔体内固设有供电电源和电量传感器;供电电源、电量传感器分别与控制装置2电连接;电量传感器用于监测供电电源的电量并发送电量信息至控制装置2,进而传输给移动终端或者服务器。以便通过电量传感器监测供电电源的电量,及时更换供电电源或者给供电电源充电,以确保智能锁系统的正常运行。控制装置2还可以依据接收到的电量信息,判断该电量信息是否低于预设在控制装置2内部的电量阈值,若电量信息低于电量阈值,则控制装置2通过无线通信装置3发送给移动终端或者服务器电量预警信息,以提醒用户及时更换供电电源或者给供电电源充电。
[0110]进一步地,智能锁系统还包括与锁体I位置相对固定的备用电源;该备用电源可以固设在锁体腔体内部或者锁体I外面;备用电源与供电电源电连接,用于向供电电源充电,以延长智能锁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