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粘剂、层状压敏粘合剂产品和层状压敏粘合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634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粘剂、层状压敏粘合剂产品和层状压敏粘合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粘剂(release agent),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形成与粘合层接触的防粘层的防粘剂。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层压材料和一种粘合层压带。
背景技术
防粘剂被广泛用于保护粘合带(adhesive tape)的粘合表面(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粘合(adhesive)”具有一个广泛的含义,包括“结合(bonding)”等)。从防粘性的角度考虑,一类极佳的防粘剂是基于聚硅氧烷的防粘剂(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待审-公开(KOKAI)号1-168996(1989)、6-41500(1994)和2001-294718)。但是,基于聚硅氧烷的防粘剂含有痕量的基于硅氧烷的气体,取决于防粘剂的用途,其会趋于引起大的问题例如腐蚀。因此,已经提出基于氟树脂的防粘剂,其可作为基于聚硅氧烷的防粘剂的代替材料。但是,这些基于氟树脂的防粘剂仍不能表现出令人满意的防粘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防粘剂,其可用作基于聚硅氧烷的防粘剂和基于氟树脂的防粘剂的代替材料。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形成与粘合层接触的防粘层的防粘剂,包含(A)重均分子量不小于1×104的聚烯烃,其可能含有一种官能团,以及(B)根据JIS K-7117在23℃测得的粘度在1至1×104cP范围内的烃,聚烯烃(A)与烃(B)的重量比为97∶3至60∶40。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粘合层压材料,包含粘合层和与粘合层接触的防粘层,所述的防粘层包含上述防粘剂。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粘合层压带,包含片状基材、以及粘合层和防粘层,它们依次在片状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所述的防粘层包含上述防粘剂。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粘合层压带,包含两个片状基材、以及一粘合层和防粘层,所述粘合层和防粘层置于两个片状基材之间,所述的防粘层包含上述防粘剂。
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首先,描述本发明的防粘剂。本发明的防粘剂用于形成与粘合层接触的防粘层,并且包含作为主要组分的组分(A)和(B)∶(A)重均分子量不小于1×104的聚烯烃,其可能含有一种官能团,以及(B)根据JIS K-7117在23℃测得的粘度在1至1×104cP范围内的烃。
在本发明中,作为聚烯烃(A),可以使用各种烯烃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以及烯烃与具有官能团的单体的共聚物。所述的聚烯烃的具体例子可以包括α-烯烃如乙烯、丙烯、1-丁烯、1-己烯和1-辛烯的(共)聚合物,以及脂环族烯烃如降冰片烯、环戊烯和环辛烯的开环聚合物。此外,还可以使用通过活性聚合(living polymerization)获得的基于二烯的橡胶,例如典型地聚异戊二烯或其氢化产物,以及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核氢化产物和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的核氢化产物。
优选的聚烯烃(A)的例子是聚乙烯,以及乙烯与其它烯烃的共聚物。所述的共聚物的具体例子可包括乙烯与具有约3-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例如丙烯、1-丁烯、1-戊烯、3-甲基-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1-庚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和1-二十碳烯(1-eicocene)的共聚物,以及乙烯与降冰片烯或亚乙基降冰片烯的共聚物。在这些共聚物中的乙烯的含量通常不小于30mol%,优选不小于50mol%,更优选不小于80mol%。当乙烯含量过小时,所得的防粘剂在耐热性方面趋向于被劣化。乙烯含量的上限通常为100mol%。
优选的聚烯烃(A)的另一种例子是聚丙烯或丙烯与乙烯或其它上面所列举的烯烃的共聚物。聚丙烯可以以全同立构聚合物、间同立构聚合物或无规聚合物的形式存在。同样,所述的共聚物可以以无规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的形式存在。在丙烯与其它烯烃的共聚物中,丙烯的含量通常不小于50mol%,优选不小于70mol%。当丙烯含量过小时,所得的防粘剂在耐热性方面趋向于被劣化。丙烯含量的上限通常为100mol%。
聚烯烃(A)可以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催化剂例如基于齐格勒的催化剂和基于金属茂的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制备。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聚烯烃,优选的是在基于金属茂的催化剂存在下制得的聚烯烃,因为在金属茂催化剂存在下通过聚合可以制得具有窄分子量分布并且低分子量组分的含量较低的聚烯烃。此外,使用基于金属茂的催化剂可以进行均匀的共聚反应,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那些共聚单体含量与平均组成相差很大的共聚物的形成。结果,不仅抑制了得自在基于金属茂催化剂存在下制得的聚烯烃的防粘剂进行粘结,而且可以有效地通过其交联反应使其被胶凝,由此通过交联反应提高了防粘剂的耐化学性。
能够在本发明中合适地用于制备聚烯烃的基于金属茂的催化剂的具体例子可以包括rac-亚异丙基二(1-茚基)二氯化锆、rac-二甲基甲硅烷基二-1-(2-甲基茚基)二氯化锆、rac-二甲基甲硅烷基二-1-(2-甲基-4-苯基茚基)二氯化锆、rac-二甲基甲硅烷基二-1-(2-甲基-4,5-苯并茚基)二氯化锆、亚异丙基-9-芴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等等。所述的聚烯烃可以通过任选的已知聚合方法例如溶液聚合法、气相聚合法和淤浆聚合法进行制备。
在本发明中,作为聚烯烃(A),可以使用重均分子量不小于1×104的聚烯烃。当聚烯烃(A)的重均分子量小于1×104时,所得防粘剂在机械强度上趋向于下降,从而由这种防粘剂制得的防粘层可能不能合适地从粘合层上剥落,或者部分防粘层往往仍保持粘结在粘合层上。聚烯烃(A)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不小于3×104,聚烯烃(A)的重均分子量的上限通常为100×104。
聚烯烃(A)的密度通常为0.86-0.90g/cc,优选为0.87-0.89g/cc。当聚烯烃(A)的密度过低时,虽然其中包含的无定形部分的百分比增加了,并因此从其中洗脱出的低分子量烃的数量趋于增加了,但是其中的晶体部分的百分比趋于减少了,因此造成所得防粘层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的劣化。另一方面,当聚烯烃(A)的密度过高时,含在其中的无定形部分的百分比趋向于降低,从而溶解于其中的低分子量烃的数量趋向于减少,导致所得防粘剂的防粘性被劣化。此外,由于低分子量烃趋向于被渗出(bled out)并且不希望地迁移入粘合层中,因此所述的粘合层可能不能表现出良好的粘合性能。
在230℃以及在2.16kgf的负载下聚烯烃(A)的熔融指数通常为0.5-20g/10min。当所使用的聚烯烃的熔融指数不在上述范围内时,通过挤塑法可能很难将所得的防粘剂制成防粘片(release sheet)。
同样,可以在聚烯烃(A)中引入一种合适的官能团,或者所述的聚烯烃(A)可以被交联。使用引入官能团的聚烯烃能够制备一种对基材具有极好粘合性的防粘剂。引入到聚烯烃中的官能团的例子可以包括活性官能团如环氧基、酸酐基、羧基、羟基、氨基、异氰酸酯基和三甲氧基甲硅烷基、具有不饱和键的基团如乙烯基、异丙烯基、(甲基)丙烯酸酯基和烯丙基等等。通过常规方法如将具有这些官能团的单体与聚烯烃在过氧化物存在下进行加成反应,可以在聚烯烃中引入这些官能团。过氧化物的例子可以包括通常用于此目的过氧化物如酮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hydroperoxides)和二酰基过氧化物。在引入有官能团的聚烯烃中官能团的含量通常不超过10mol%,优选不超过5mol%。当官能团含量过大时,由这些聚烯烃获得的防粘剂趋向于在防粘性方面被劣化。但是,从改善效果的角度来看,聚烯烃中官能团含量的下限通常为0.05mol%。
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烃(B)根据JIS K-7117在23℃测得的粘度在1至1×104cP范围内。使用粘度小于1cp的液态烃制得的防粘剂会趋向于具有例如粘结以及防粘层从粘合层脱落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粘度大于1×104cP(没有流动性)的烃通常含有大量的晶体组分,使用这种烃制得的防粘剂趋向于表现出高的弹性模量,导致其防粘性被劣化。
上述粘度可以使用B-型旋转粘度计根据JIS K-7117的方法进行测量。更具体地说,使有由Tokyo Keiki Co.,Ltd.,制造的B-型旋转粘度计,其中安装2号转子,样品在23℃的样品温度且转子的转速为60rpm下测量三次,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样品的粘度值。
此外,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烃(B),优选的是重均分子量为300-3000的烃。重均分子量小于300的低分子量烃一般含有大量挥发性组分。因此,使用这样低分子量烃制得的防粘剂趋向于遭受低分子量的烃渗出或粘结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使用重均分子量大于3000的高分子量烃制得的防粘剂通常表现出高的弹性模量,因此趋向于在防粘性方面被劣化。烃(B)的重均分子量更优选在300-2000的范围内。
作为烃(B),通常使用具有非环脂肪族链结构和饱和脂肪族环结构中任一的烃。优选的是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结构的烃。从其与聚烯烃(A)的良好配伍性角度考虑,基于包含在烃(B)中的总碳原子,包含在非环脂肪族链结构中的碳原子的量通常小于50%,优选不小于65%。同时,虽然烃(B)可以包括芳香族环结构,但是基于包含在烃(B)中的总碳原子,包含在芳香族环结构中的碳原子的量通常不超过30%,优选不超过10%。包含在非环脂肪族链结构和芳香族环结构中的碳原子的百分比可以根据ASTM-3283的方法进行测量。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烃(B)可以合适地选自那些商业上可获得的作为工艺用油(process oil)的石油馏分例如,由Idemitsu Kosan Co.,Ltd.销售的″DIANA PROCESS OIL″。
本发明的防粘剂含有上面的聚烯烃(A)和烃(B)作为必要组分,以及可以进一步含有其它的附加组分。附加组分的例子可以包括交联剂,即具有多个能与聚烯烃的官能团反应的官能团的化合物。可以控制交联剂的用量,以便使聚烯烃的官能团与交联剂的官能团的摩尔比通常在0.1-10之间。当官能团间的摩尔比不在上述范围内时,残余的未反应的官能团的数目趋向于增加,通常导致所得防粘剂的防粘性被劣化。其它附加组分的例子可以包括防粘连剂、抗氧化剂、颜料、紫外线吸收剂、填料、抗老化剂等等。
本发明的防粘剂可以如下制备通过将上述各个组分彼此混合在一起,然后将所得的混合物溶解在溶剂中或熔融-捏和所得的混合物。聚烯烃(A)与烃(B)的重量比为97∶3至60∶40。一般地,当烃(B)的含量过低时,所得防粘剂的防粘性趋向于被劣化。另一方面,当烃(B)的含量过高时,所得防粘剂趋向于渗出烃(B)。聚烯烃(A)与烃(B)的重量比优选为80∶20至40∶60。
接下来,描述本发明的粘合层压材料。本发明的粘合层压材料包含粘合层和与该粘合层接触的防粘层,其中所述的防粘层包含上述防粘剂。具有包含粘合层和防粘层的层状结构的这类的粘合层压材料用于制备下面的粘合层压带。此外,具有依次由防粘层、粘合层和防粘层组成的层状结构的粘合层压材料可以用作双面粘合带,其用于将两个被粘物(adherend)相互结合在一起。构成粘合层压材料的粘合层将在下面制备粘合层压带的描述中进行解释。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粘合层压带。本发明的粘合层压带包括两种基本实施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基本实施方案,粘合层压带包含片状基材、以及依次在片状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粘合层和防粘层。即,所述的粘合层压带具有这样一种依次由基材、粘合层和防粘层组成的层状结构。在其使用时,将防粘层从粘合层上剥离,使粘合层的表面暴露,然后将暴露的粘合层表面与目标被粘物结合,由此获得由被粘物的表面/粘合层/基材组成的层状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基本实施方案,粘合层压带包含两个片状基材、以及介于两个片状基材之间的粘合层和防粘层。即,上面的粘合层压带具有这样一种层状结构,其依次由基材、粘合层、防粘层和基材组成。在使用时,基材和其相邻的防粘层一起从粘合层上剥离,使粘合层的表面暴露,然后将暴露的粘合层表面与目标被粘物结合,由此获得由被粘物的表面/粘合层/基材组成的层状结构。
根据使用上述基本实施方案的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可以提供以下的粘合层压带,其具有这样一种层状结构,依次由防粘层/粘合层/基材/粘合层/防粘层组成。在其使用时,相对应的防粘层从各个粘合层上剥离,这样该粘合层压带可以用作双面粘合层压带。
此外,在本发明中,包括基材的片材可以卷成一卷,其具有重复的由防粘层/基材/粘合层/组成的层状结构,在所述基材的正反两面分别设置有防粘层和粘合层(其具有由防粘层/基材/粘合层·防粘层/基材/粘合层··组成的层状结构)。在使用时,将片材从卷中抽出,同时将一个层状结构的防粘层从相邻层状结构的粘合层中剥离下来,这样使得粘合层的暴露表面可以与目标被粘物粘合。
作为在防粘层或粘合层一侧上使用的片状基材,可以使用用于这些目的常规基材。片状基材的例子可以包括由树脂组成的薄膜,所述树脂例如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烯烃如聚丙烯、聚乙烯和聚甲基戊烯,聚碳酸酯等等;纸张例如玻璃纸、不含木浆的纸张、涂料纸、浸渍纸及合成纸;金属箔如铝箔和不锈钢箔等。基材的厚度通常在10-100μm的范围之间,优选在25-50μm之间。同时,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基材可以进行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火焰等离子体处理等,以便改善其与粘合层或防粘层的粘合。此外,所述的基材可以设置有底涂层等。作为底涂层的材料,可以使用聚合物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基于苯乙烯的共聚物、聚酯、聚氨酯、聚乙烯醇、聚乙烯亚胺、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这些聚合物的改性产品(所谓的结合剂)。
在制备胶带时,通过普通方法可以形成粘合层和防粘层。通常可以通过将一种防粘剂溶液施加到片状基材上的方法、从挤出机中将防粘剂熔融-挤出到片状基材上以便在其上进行层压的方法、或者将基材和防粘剂的材料一起从挤出机中共同挤出的方法,来形成防粘层。
作为粘合层的粘合剂,主要使用的材料一般称为“粘合剂”,如丙烯酸粘合剂、基于橡胶的粘合剂、基于聚氨酯的粘合剂、基于聚硅氧烷的粘合剂以及其它粘合剂。通常可以通过将一种粘合剂溶液施加到片状基材上或施加到在片状基材上形成的防粘层上的方法、将在其它基材上形成的粘合层转移到目标基材上的方法、或者是将基材、防粘剂和粘合剂的材料从挤出机中共同挤出的方法,来形成粘合层。
在层压材料的制备过程中,从优异生产率的角度考虑,优选将多层同时熔融-挤出和模制,例如将基材层和防粘层共同挤出。当防粘层通过熔融-挤出方法形成时,在230℃和2.16kgf负载下测定的防粘剂的熔融指数通常为0.5-40g/10min,优选为1-20g/10min。熔融指数大于或小于上述范围的防粘剂趋向于在挤出-模制(molding)加工性能方面被劣化。
当基材和防粘层,或基材、防粘层和粘合层共同挤出时,所得的层压材料可以依次进行单轴向拉伸或双轴向拉伸,以降低其厚度和增加其强度。在拉伸过程中所使用的拉伸比通常为2-10倍。所得防粘层的厚度通常为0.5-150μm,优选为0.5-10μm,更优选为0.5-5μm。当防粘层的厚度过小时,可能很难保证其获得均匀的厚度。另一方面,当防粘层的厚度过大时,所得层压材料趋向于在弹性模量上被劣化。
实施例本发明通过实施例进行更详细地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各种性能通过下面的方法进行测量。
(1)防粘性的评价首先,制备粘合层压带,然后在25℃和50%RH下固化和稳定72小时。接下来,将所获得的粘合层压带切成25mm宽和150mm长的带,然后将与粘合层紧邻的基材的背面固定在不锈钢板上。然后在25℃和50%RH的环境中,在180°的剥离角和300mm/min的牵引速度(pulling velocity)下,在其之间的界面将防粘层与粘合层分离开,使用剥离试验机以测定所需的释放力(剥离力)。释放力为五次测量的平均值。释放力越小,防粘层从粘合层剥离就越容易。
(2)耐热性的评价首先,制备粘合层压带。然后将其在25℃和50%RH下固化和稳定72小时。接下来,将所获得的粘合层压带在50℃和20g/cm2的负载下保持2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粘合层压带切成25mm宽和150mm长的带,然后将与粘合层紧邻的基材的背面固定在不锈钢板上。然后在25℃和50%RH的环境中,在180°的剥离角和300mm/min的牵引速度下,在其之间的界面将防粘层与粘合层分离开,使用剥离试验机以测定所需的释放力(剥离力)。释放力为五次测量的平均值。释放力越小,防粘层从粘合层剥离就越容易。
使用下面的聚烯烃、粘合剂和烃。由使用标准聚苯乙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制得的校准曲线计算聚烯烃和烃的重均分子量。测量条件如下所示。
表1

表2


聚烯烃(PE-1)在金属茂催化剂存在下制得的乙烯-己烯无规共聚物;组成(由H-NMR测定;下文与之类似)乙烯与己烯的摩尔比90∶10;重均分子量70,100;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的比值2.3;密度0.880g/cc。
聚烯烃(PE-2)在金属茂催化剂存在下制得的乙烯-己烯无规共聚物;组成己烯与乙烯的摩尔比5.5∶94.5;重均分子量80,000;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的比值2.2;密度0.900g/cc。
聚烯烃(PE-3)含羟基的改性乙烯-己烯无规共聚物,其通过下面的方法制得将100重量份聚烯烃(PE-1)、3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和0.15重量份的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彼此混合在一起,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180℃、60rpm的转速下以及在氮气氛中,使用由Toyo Seiki Co.,Ltd.制造的labo-plastomill捏和3分钟;根据羰基的特征吸收强度的测量值(在FT-IR光谱中在1724cm-1观察到的数值;下文与之类似)估算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HEMA)的含量0.9重量%;重均分子量82,000。
聚烯烃(PE-4)由Nippon PolyethyleneCo.,Ltd制得的乙烯-己烯共聚物“COLONEL KF370”;重均分子量70,000;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的比值2.0;密度0.905g/cc。
聚烯烃(PE-5)含羟基的改性乙烯-己烯无规共聚物,其根据上述制备聚烯烃(PE-3)的相同的捏和方法进行制备,不同的是,使用在金属茂催化剂存在下通过聚合制得的乙烯-丙烯共聚物(组成乙烯与丙烯的摩尔比为80∶20以及重均分子量为96,000)代替聚烯烃(PE-1);根据羰基的特征吸收强度的测量值估算的HEMA含量1.1重量%;重均分子量80,000。
基于聚丙烯酸酯的粘合剂A其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在过氧化苯甲酰存在下,通过常规方法,将通过将100重量份的丙烯酸正丁酯和5重量份的丙烯酸溶于甲苯中而制备的溶液进行聚合,获得一种重均分子量约为500,000的丙烯酸聚合物的溶液(固含量50%重量);将乙酸乙酯加入到该丙烯酸聚合物溶液中,使得其固含量为30%重量,然后将一种基于异氰酸酯的交联剂加入到该溶液中,其中基于100重量份的丙烯酸聚合物,基于异氰酸酯的交联剂的加入量为3重量份。
低分子量烃(LH-1)由Idemitsu Kosan Co.,Ltd.制造的“DINANPROCESS OIL PW-90”;重均分子量880;数均分子量760;倾点(pour point)-15.0℃(在目录中指定的数值);在非环状脂肪族链结构中的碳原子含量为71.0%;在饱和脂肪族环结构中的碳原子含量29.0%;粘度195cP(根据说明书中所述的方法进行测量)。
低分子量烃(LH-2)由Idemitsu Kosan Co.,Ltd.制造的“DINANPROCESS OIL PW-380”;重均分子量1,450;数均分子量1,200;倾点-15℃(在目录中指定的数值);在非环状脂肪族链结构中的碳原子含量为73.0%;在饱和脂肪族环结构中的碳原子含量27.0%;粘度950cP(根据说明书中所述的方法进行测量)。
实施例1将聚烯烃(PE-1)和烃以表3所示的混合比混合在一起,接着在230℃下使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捏和,平均停留时间为3min,由此制得一种防粘剂。将由此获得的防粘剂在240℃下从T-模具模制机中挤出,由此获得仅由防粘层组成的防粘片。通过证实,所得防粘片的厚度为50μm。
使用由Taiyu Kizai Co.,Ltd.制造的涂布器(用于100μm),将基于聚丙烯酸酯的粘合剂A的溶液施加到25μm厚的聚酯膜上,使得涂布溶液层的厚度和宽度分别为100μm和8cm。施加涂布溶液后2秒时,将涂膜在加热至80℃的干燥器(由Satake Kagaku Kiki Kogyo Co.,Ltd制造的“SAFEVENDRYER N50 S5”)中干燥2分钟,然后将其从干燥器中取出并冷却至室温,由此获得由粘合层和基材组成的粘合片。冷却至室温后2分钟时,将由此获得的粘合片放在上述防粘片的上面,通过速度为30cm/min的一冲程(stroke),将2kg滚轴(roller)在其上反复运动,由此将粘合片和防粘片相互压粘在一起。结果,获得具有由防粘层/粘合层/基材组成的层状结构的粘合层压带。
实施例2-6将聚烯烃和烃以表3所示的混合比混合在一起,接着在230℃下使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捏和,平均停留时间为3min,由此制得一种防粘剂。将由此获得的防粘剂与LLDPE(密度0.93g/cc;熔融指数2.0g/10min)在240℃下从一个T-模具模制机中共挤出,由此获得由基材和防粘层组成的防粘片。通过证实,所得基材和防粘层的厚度分别为25μm和1μm。同时,在实施例5中,在制备防粘剂时,基于100重量份的防粘剂,加入2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7.5μm的基于沸石的防粘连剂。
接下来,将通过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相同方法制备的粘合片与如此获得的防粘片进行压粘,由此获得具有由基材/防粘层/粘合层/基材组成的层状结构的粘合层压带。
实施例7将30重量份的聚烯烃(PE-3)、50重量份的聚烯烃(PE-1)和20重量份的烃(LH-1)溶解在加热至60℃的甲苯中,然后将所得的溶液冷却,由此制得含浓度为2重量%防粘剂的防粘剂溶液。将所得的防粘剂溶液施加到25μm厚的聚酯膜上,从而使干燥后的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在150℃干燥1min,由此获得防粘片。此外,将基于聚丙烯酸酯的粘合剂A的溶液施加到防粘片的防粘层上,使得干燥后的涂层厚度为40μm,然后在80℃干燥5min,由此在其上形成粘合层。将由此获得的粘合层与25μm厚的作为基材的聚酯膜结合,由此制得具有由基材/防粘层/粘合层/基材组成的层状结构的粘合层压带。
实施例8将由Mitsubishi Kagaku Co.,Ltd.制造的“NY718A”(含76重量%三官能化(three functional)异氰酸酯的乙酸丁酯溶液,所述三官能化异氰酸酯是通过将3mol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加入到1mol三醇中制得的)加入到实施例7中制得的防粘剂溶液中,由此获得含交联剂的防粘剂溶液。所得溶液含有作为交联剂的异氰酸酯基团,基于含在聚烯烃(PE-3)中的HEMA,其量为1.1当量。除使用上述制得的防粘剂溶液外,进行如实施例7所述的相同步骤,由此获得由基材和防粘层组成的防粘片。此外,通过实施例7所定义的相同方法,制得具有由基材/防粘层/粘合层/基材组成的层状结构的粘合层压带。
实施例9将密度为0.920g/cc及熔融指数为7.0g/10mim的低密度聚乙烯进行熔融-挤出,然后在用于剥离的由机械抛光的漂白牛皮纸(定量80g/cm2;由Daioh Seishi Co.,Ltd制造)组成的基材粗表面上进行层压,以在其上形成厚度为30μm的底涂层。此外,将实施例4所使用的相同防粘剂进行熔融-挤出,并在240℃下在底涂层上进行层压,使所得防粘层的厚度为30μm,由此获得具有由基材/底涂层/防粘层组成的层状结构的防粘片。接下来,进行如实施例2中相同的步骤,由此获得具有由基材/底涂层/防粘层/粘合层/基材组成的层状结构的粘合层压带。
实施例10将50重量份的聚烯烃(PE-5)和50重量份的烃(LH-1)溶解在加热至60℃的甲苯中,然后将所得的溶液冷却,由此制得浓度为2重量%防粘剂的防粘剂溶液。将由Mitsubishi Kagaku有限公司制造的“NY718A”(含76重量%三官能化异氰酸酯的乙酸丁酯溶液,所述的三官能化异氰酸酯通过将3mol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加入到1mol三醇中制得)加入到如此制得的防粘剂溶液中,由此获得含交联剂的防粘剂溶液。所得溶液含有作为交联剂的异氰酸酯基团,基于含在聚烯烃(PE-5)中的HEMA,其量为1.2当量。除使用上述制得的含交联剂的防粘剂溶液外,进行如实施例7所述的相同步骤,由此获得由基材和防粘层组成的防粘片,并进一步制得具有由基材/防粘层/粘合层/基材组成的层状结构的粘合层压带。
实施例11将56重量份的聚烯烃(PE-1)、24重量份的聚烯烃(PE-5)和20重量份的烃(LH-1)溶解在加热至60℃的甲苯中,然后将所得的溶液冷却,由此制得含2%重量防粘剂的防粘剂溶液。将由Mitsubishi Kagaku Co.,Ltd.制造的“NY718A”加入到由此制得的防粘剂溶液中,由此获得含交联剂的防粘剂溶液。所得溶液含有作为交联剂的异氰酸酯基团,基于含在聚烯烃(PE-5)中的HEMA,其数量为1.2当量。除使用上述制得的含交联剂的防粘剂溶液外,进行如实施例7所述的相同步骤,由此获得由基材和防粘层组成的防粘片,并进一步制得具有由基材/防粘层/粘合层/基材组成的层状结构的粘合层压带。
实施例12进行如实施例2所规定的相同步骤,不同的是使用由70重量份的聚烯烃(PE-4)和30重量份的烃(LH-2)制得的防粘剂,由此制得具有由基材/防粘层/粘合层/基材组成的层状结构的粘合层压带。
比较实施例1进行如实施例2所规定的相同步骤,不同的是使用仅由聚烯烃(PE-1)制得的防粘剂,由此制得具有由基材/防粘层/粘合层/基材组成的层状结构的粘合层压带。
比较实施例2行如实施例7所规定的相同步骤,不同的是使用聚烯烃(PE-1)的2wt%甲苯溶液作为防粘剂溶液,由此制得具有由基材/防粘层/粘合层/基材组成的层状结构的粘合层压带。
表3


标注1*防粘剂含2重量%防粘连剂。
2*防粘剂含交联剂。
表3(继续)

工业实用性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好的防粘剂,其用作基于聚硅氧烷的防粘剂或基于氟树脂的防粘剂的替代材料。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形成与粘合层接触的防粘层的防粘剂,包含(A)重均分子量不小于1×104的聚烯烃,其可能含有一种官能团,以及(B)根据JIS K-7117在23℃测得的粘度在1至1×104cP范围内的一种烃,聚烯烃(A)与烃(B)的重量比为97∶3至60∶40。
2.权利要求1的防粘剂,其中所述的聚烯烃(A)的密度为0.86-0.90g/cc。
3.权利要求1或2的防粘剂,其中所述的聚烯烃(A)在230℃和2.16kgf负载下测得的熔融指数为0.5-20g/10min。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防粘剂,其中所述的聚烯烃(A)是乙烯与其它α-烯烃的共聚物,或者是向该共聚物中引入一种官能团后获得的聚合物。
5.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防粘剂,其中所述的聚烯烃(A)是聚丙烯、丙烯与其它α-烯烃的共聚物、或者是向聚丙烯或该共聚物中引入一种官能团而获得的聚合物。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防粘剂,其中所述的聚烯烃(A)是在金属茂催化剂存在下获得的烯烃聚合物,或者是向该烯烃聚合物中引入一种官能团而获得的聚合物。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的防粘剂,其中所述的烃(B)具有非环状脂肪族链结构和饱和脂肪族环结构。
8.权利要求7的防粘剂,其中基于包含在烃(B)中的全部碳原子,包含在所述非环状脂肪族链结构中的碳原子的量不小于50%。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防粘剂,其中所述的聚烯烃(A)具有一种官能团,且所述的防粘剂还包括能够与该官能团反应的活性化合物。
10.一种粘合层压材料,包含粘合层以及与该粘合层接触的防粘层,所述的防粘层含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定义的防粘剂。
11.一种粘合层压带,包含片状基材,以及依次在该片状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粘合层和防粘层,所述的防粘层含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定义的防粘剂。
12.一种粘合层压带,包含两个片状基材,以及位于所述的两个片状基材之间的粘合层和防粘层,所述的防粘层含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定义的防粘剂。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形成与压敏粘合层接触的防粘层的防粘剂,包含(A)重均分子量不小于1×10
文档编号B32B27/32GK1717445SQ2003801042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7日
发明者柴藤启介, 山本谕, 关基弘, 能泽晃太郎, 赤繁悦史, 雨宫隆浩 申请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