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合机三层贴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2227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贴合机三层贴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合机装置,具体的说,就是一种贴合机三层贴合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贴合机通常为两层膜贴合机,包括用于放置第一基材的第一基材放卷装置、涂胶装置、用于放置第二基材的第二基材放卷装置以及预热输送加热加压贴合装置,所述的预热输送加热加压贴合装置包括马达、通过马达驱动的加热大轮以及压轮,其中加热大轮的圆周面上形成有烘干加热输送区以及加压贴合区,其中压轮位于此加压贴合区外围;放置于第一基材放卷装置上的基材穿经涂胶装置进入加热大轮圆周表面上的烘干加热输送区,并在加热大轮输送下与第二基材由压轮和加热大轮之间穿过。申请号为98247851.8的实用新型也公开了一种热媒加热式贴合机,该贴合机主要具有第一置料装置、张力控制装置、上胶装置、热媒贴合装置配合第二置料装置,两层卷料予以上胶、加热、贴合后由卷取轮直接卷收,形成一高贴合性的贴合机。多种产品材料三层膜之间的贴合,此时使用两层贴合机则贴合效率低,且材料重合偏差公差较大,影响了产能,同时增加了作业人员数量,增加了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贴合机三层贴合机构,在现有的贴合机上实现三层材料的同时贴合,使多层材料一次贴合完成成型,省去多次重复背胶的工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贴合机三层贴合机构,包括三组不同角度的贴合组杆以及左右贴合平衡调节机构。进一步地,所述贴合机三层贴合机构的三组不同角度的贴合组杆为:平行面贴合组杆、斜面贴合组杆、垂直面贴合组杆。进一步地,所述平行面贴合组杆上可通过对四个材料定位杆位置的调节固定,使通过水平面入料的材料得到定位。进一步地,所述斜面贴合组杆上可通过对四个材料定位杆位置的调节固定,使通过斜面入料的材料得到定位。进一步地,所述垂直面贴合组杆上可通过对四个材料定位杆位置的调节固定,使通过垂直面入料的材料得到定位。进一步地,通过调节旋钮,使左右贴合平衡调节机构升降来实现贴合滚轮的压合平整。实际使用中,三种原材料由三个贴合组杆构成的贴合面组入料,经贴合滚轮压合后,再收卷后供下工序作业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同时要求保护一种贴合机,包括机架、加压贴合装置,所述加压贴合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贴合滚 轮,所述贴合滚轮设于机架上,并且设有左右贴合平衡调节机构,用以调节贴合滚轮的压和平整;所述贴合机还包括三组不同角度的贴合组杆。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增加的三层贴合机构,使3种产品材料同时完成贴合制程工序,使产品一次成型,省去多次贴合的工序,较少了材料重合偏差公差,提升了产能,同时减少作业人员,节省了人工成本。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组合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贴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一种三层贴合机构,主要包括:平行面贴合组杆1、斜面贴合组杆2、垂直面贴合组杆3、左右贴合平衡调节机构18、19。所述平行面贴合组杆I上可通过对4、5、6、7四个材料定位杆位置的调节固定,使通过水平面入料的材料得到定位。所述斜面贴合组杆2上可通过对8、9、10、11四个材料 定位杆位置的调节固定,使通过斜面入料的材料得到定位。所述垂直面贴合组杆3上可通过对12、13、14、15四个材料定位杆位置的调节固定,使通过垂直面入料的材料得到定位。通过调节旋钮16、17,使左右贴合平衡调节机构18、19升降来实现贴合滚轮的压
合平整。三种原材料由三个贴合面组入料,经贴合滚轮压合后,再收卷后供下工序作业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贴合机三层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组不同角度的贴合组杆以及左右贴合平衡调节机构。
2.权利要求1所述贴合机三层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三层贴合机构的三组不同角度的贴合组杆为:平行面贴合组杆、斜面贴合组杆、垂直面贴合组杆。
3.权利要求1所述贴合机三层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面贴合组杆上可通过对四个材料定位杆位置的调节固定,使通过水平面入料的材料得到定位。
4.权利要求1所述贴合机三层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贴合组杆上可通过对四个材料定位杆位置的调节固定,使通过斜面入料的材料得到定位。
5.权利要求1所述贴合机三层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面贴合组杆上可通过对四个材料定位杆位置的调节固定,使通过垂直面入料的材料得到定位。
6.权利要求1所述贴合机三层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旋钮,使左右贴合平衡调节机构升降来实现 贴合滚轮的压合平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贴合机三层贴合机构,包括三组不同角度的贴合组杆以及左右贴合平衡调节机构。所述贴合机三层贴合机构的三组不同角度的贴合组杆为平行面贴合组杆、斜面贴合组杆、垂直面贴合组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的三层贴合机构,使3种产品材料同时完成贴合制程工序,使产品一次成型,省去多次贴合的工序,较少了材料重合偏差公差,提升了产能,同时减少作业人员,节省了人工成本。
文档编号B32B37/10GK203110478SQ20122074838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9日
发明者卢强 申请人:苏州久鋐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