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有新型通轴被动卷绕装置的纺丝机的纺丝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8563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置有新型通轴被动卷绕装置的纺丝机的纺丝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丝工艺,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有新型通轴被动卷绕装置的纺丝机的纺丝工艺,属于纺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纤维素原料提取出纯净的甲纤维素,称为浆粕。用烧碱、二硫化碳处理,得到橙黄色的纤维素黄原酸钠,再溶解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成为粘稠的纺丝原液,称为粘胶。粘胶经过滤、熟成、脱泡后,进行湿法纺丝,凝固浴由硫酸、硫酸钠和硫酸锌组成。粘胶中的纤维素黄原酸钠与凝固浴中的硫酸作用而分解,纤维素再生而析出,所得纤维素纤维经水洗、脱硫、漂白、干燥后成为粘胶纤维。粘胶长丝即粘胶纤维的一种,也是由上述工艺制得。在纺丝及纺丝后处理过程中,纺丝机的选择有半连续纺织机和连续纺织机,从工艺和设备两方面来说,这两种纺丝机存在以下区别:1、从生产工艺的角度来说,半连续纺丝机是将纺丝和后处理(后处理包括洗涤、烘干、成筒等步骤)分开,单独完成,半连续纺丝机主要负责纺丝部分;而连续纺丝机是将纺丝和后处理(后处理包括洗涤、烘干、成筒等步骤)工序集中在一起连续完成,连续纺丝负责从纺丝到后处理的所有步骤。2、从设备结构的角度来说,半连续纺丝机包括供胶机构、喷丝机构、丝条成型机构、纺丝辊机构、清洗机构以及卷绕机构,得到的产品为落入离心缸中的丝饼;而连续纺丝机具有供胶机构、喷丝机构、丝条成型机构、纺丝辊机构、清洗机构,没有卷绕机构,丝条直接进入淋洗、烘干等机构,最后得到卷绕成型的丝筒。基于以上两种纺丝机的区别,其各自的优缺点如下:1、半连续纺丝机(如图1-图3所示):优点:由于有单独进行的后处理步骤,且后处理步骤中还有低温脱硫、低温长时间烘干的过程,产品具有强度高、白度高,丝条柔软亮丽的特点;缺点:纺速低,后处理费用高,增加生产成本。2、连续纺丝机:优点:纺速高,产量提高;纺丝与后处理集中在一起进行,生产成本降低;缺点:由于丝条是即洗即烘,丝条强度低,白度低,丝条粗糙,质量不如半连续纺丝机的产品;为增加丝条抱合上浆,绣花线染色时浆料需去除,增加下游产品生产成本;对原料(粘胶)质量要求高。现有技术中最常见的半连续纺丝机为R535半连续纺丝机(如图1-图3所示,包括机架1、供胶装置2、丝条成型装置3、纺丝装置4和卷绕装置5,纺丝装置4中纺丝辊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为纵向设置),其纺丝的主要流程为:粘胶通过滤器过滤后用喷丝头喷入酸浴槽内经过反应成型为丝条,丝条通过牵伸盘牵伸至凝固辊,丝条在凝固辊上卷绕一定圈数的距离进行一段时间的反应后再升头至捻面去酸辊,去酸辊上方采用滴水淋洗的方式对丝条进行去酸洗涤,丝条在去酸辊上卷绕一定圈数的距离再导入离心缸,最后得到丝饼。其中,纺丝辊体主要分为去酸辊和凝固辊,纺丝机的每个锭位分别使用一对凝固辊和一对去酸辊,凝固辊安装在纺面,去酸辊安装在捻面,相互背离,辊体的固定方式均为一端固定,安装方向相对纺丝机纺面的操作面位置成纵向安装。另现R535三缸丝纺丝机的三圆筒排风采用三缸同风道排风方式。现有R535A半连续纺丝机其丝条成型部分及纺丝辊结构和安装方式无法进行高速纺丝,其纺丝纺速在70-90m/min左右。同时其设备结构及安装方式等造成纺丝机设备占地面积大、能耗高、工艺流程复杂、维护点多,配件消耗大、产品成本高等缺点。另R535三缸丝的三圆筒三缸同风道排风方式在排风过程中相互形成干扰,造成排风效果差。苏联制的连续纺丝机对于纺丝辊部分进行了改进,但是由于其生产得到的是丝束,不能得到丝饼,所以不能直接应用在半连续纺丝机中。现有技术中最常见的连续纺丝机结构如图4-图6所示,其前半部分包括机架1、供胶装置2、丝条成型装置3和纺丝装置4,纺丝装置4中纺丝辊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也为纵向设置。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0.12.6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356409,名称为“单路多丝离心纺和半连续纺丝机及其粘胶纺丝工艺”的发明专利,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式半连续纺丝机,其包括粘胶输送系统、摇摆管组件、刮酸、牵伸盘、凝固辊、去酸辊、升降架及漏斗、离心缸及电锭系统,粘胶输送系统由机头和机尾两端同时进胶的多路粘胶管及其支撑机构组成;摇摆管组件由与多路胶管串接的多路并联的计量泵、虑套、曲管及喷头组成;在双凝固辊的上方丝条行走路径上设有上下安装的由两个去酸辊组成的去酸辊组件;在机器升降架上,装置与丝条数目相同的同步动作的漏斗;其离心缸、电锭系统设置成为每锭多离心缸及与其配套的电锭和控制机构。上述发明可同时生产多根丝,大幅度提高了粘胶长丝的产量,但是该发明由于其纺丝机的每个锭位分别使用一对凝固辊和一对去酸辊,凝固辊安装在纺面,去酸辊安装在捻面,相互背离,辊体的固定方式均为一端固定,安装方向相对纺丝机操作面位置成纵向安装。上述结构带来的问题如下:1、上述结构限制了辊的长度,粘胶长丝在辊上行走的时间短,粘胶长丝成形时间短,如果要提高纺速,必然会导致粘胶长丝反应时间不够而降低产品质量,所以采用传统的半连续纺丝机效率降低;2、为了提高效率,通常会同时加工多根丝条,但是多根粘胶长丝缠绕在现有的纺丝辊上时又容易绞丝,造成粘胶长丝断裂,影响粘胶长丝的产品质量;3、另外,所述的纺丝辊的固定方式为一端固定,这样的固定形式为悬臂式,在纺丝辊转动时,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容易发生故障;4、所有纺丝辊都为一端固定,势必需要结构极其复杂的传动机构来带动纺丝辊的转动,这样也会导致故障率的上升,而且在更换丝线品种,改变转动速度时,需要停车,再进行传动系统中齿轮的更换,这样使得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国家知识产权局于1998.9.23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2292097,名称为“粘胶长丝连续纺丝机”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涉及一种粘胶长丝连续纺丝机,能连续完成纺丝、水洗、烘干、上油、卷绕等,其纺速可达120m/min,本实用新型在纺丝机机台前设置粘胶过滤装置,利用纺丝机泵轴带动计量泵运转,其结构简单,清洗维修方便,有效地过滤了粘胶中的杂质;纺丝浴盒中将喷丝头置于摆管端部,保证了喷丝头与玻璃管的同心度,能够避免产生毛丝,操作灵活,工效高;玻璃管出口处采用丝条双转向装置,减小了丝条与导丝轮之间的摩擦力,牵伸比分配合理,成丝质量高。上述由于丝条是即洗即烘,丝条强度低,白度低,丝条粗糙,质量不如半连续纺丝机的产品;为增加丝条抱合上浆,绣花线染色时浆料需去除,增加下游产品生产成本;对原料(粘胶)质量要求高。另外,上述连续纺丝机的纺丝辊依然是相对于工人操作区域纵向设置,所以其安装方式也是一端固定,还是存在第一篇现有技术专利中的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8.7.23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201089811,名称为“粘胶人造丝深浴纺连续纺丝机”,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粘胶人造丝深浴纺连续纺丝机,解决现有连续纺丝机丝条剩余脂化度高所带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是成型管与纺丝小辊之间设置有酸浴槽,从成型管伸出的丝条落入装有酸液的酸浴槽内浸浴后再行至纺丝小辊。本实用新型增加深浴纺,加强丝条的反应程度,降低剩余脂化度,保证人丝品质,并适用于绣花线的生产。该工艺属“二次浴”工艺,二次浴酸浓、酸温比一次浴低,故需要增加一套独立酸浴系统,增加酸站投入成本。另外,上述连续纺丝机的纺丝辊依然是相对于工人操作区域纵向设置,所以其安装方式也是一端固定,还是存在第一篇现有技术专利中的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5.8.31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2721660,名称为“适用于粘胶长丝一锭位同时纺三丝的半连续离心纺丝机”的实用新型专利,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在半连续离心纺丝机的一个锭位上同时纺出三根丝条的连续离心纺丝机,这种半连续离心纺丝机的每节内能够同时生产出18个丝饼的纺丝机。通过在半连续离心纺丝机的每节安装18个电锭、18个离心缸的部件,能够在不增加设备台数、公用运行成本、占地面积及投资的情况下,节约纺丝机的维修时间,降低单个丝饼的生产成本,提高纺丝机的利用率,且设备维护和操作方便,在系统设备改进后使其生产能力达到原设计能力从原来的每节6个丝饼或12个丝饼达到18个丝饼;同时满足生产质量要求。虽然单机每节的产量由于增加电锭、离心缸装置能够提高产量,但是该纺丝机的纺速任然没有提高,如果提高了纺速,又会因为丝条反应不充分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另外,上述半连续纺丝机的纺丝辊依然是相对于工人操作区域纵向设置,所以其安装方式也是一端固定,还是存在第一篇现有技术专利中的问题。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210782.8、申请日为2012.5.11、名称为“一种可调变速主动卷绕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变速主动卷绕装置,其包括架体、电机、第一传动带、主动卷绕辊、平皮带、涨紧轮、调节手柄、导丝辊以及第二传动带;其中,所述第一传动带连接所述电机和主动卷绕辊,使电机驱动主动卷绕辊转动;于所述主动卷绕辊和架体上分别设有第一锥度轮和第二锥度轮,所述平皮带连接在第一、第二锥度轮上;所述第二传动带连接所述第二锥度轮和导丝辊而驱动导丝辊转动;所述调节手柄设置在架体上,其一端安装有所述涨紧轮;所述涨紧轮抵接在平皮带上。上述主动卷绕装置包括了调节手柄,调节手柄通过调节涨紧轮和皮带的位置来实现速度的调整,但是这种结构在实际运用中,结构较为繁琐、卷绕效果差并且故障率较高。又如申请号为200920297370.0,申请日为2009-12-18,名称为“用于粘胶粗旦扁平丝的连续纺丝机”,其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粘胶粗旦丝扁平丝的连续纺丝机,包括粘胶计量成型设备、洗涤设备、烘干设备和成筒设备,粘胶计量成型设备的成型装置为玻璃成型管,洗涤设备由多级洗涤槽组成,玻璃成型管管中成型的丝条由多级洗涤槽的压紧辊牵引至洗涤槽内;多级洗涤槽的下行设备为烘干设备,烘干设备为输送带和蒸汽烘干机,多级洗涤槽末端的丝条由压紧辊牵引至蒸汽烘干机,蒸汽烘干机下行与成筒设备联接。上述实用新型为连续纺丝机,设置了烘干设备,并且烘干后的丝条直接成筒,其成筒设备位于烘干设备的外侧,但是由于纺丝辊上集成了去牵伸、水洗去酸、烘干和上油等结构,使得整机结构复杂,增加了能耗。综上所述,现有的纺丝工艺中,半连续纺丝机的卷绕装置位于纺丝辊下方,由于纺丝辊上有水以及酸性溶液滴落,所以会导致卷绕装置易被纺丝辊上滴落的水和酸性溶液污染的问题;而现有的采用连续纺丝机进行纺丝的工艺中,为了最终得到成筒的干丝条,纺丝辊上集成了牵伸、水洗去酸、烘干和上油等结构,使得整机结构复杂,增加了纺丝过程中的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设置有新型通轴被动卷绕装置的纺丝机的纺丝工艺,使得丝条在卷绕时不会受到纺丝辊上残留液体的污染,精简了纺丝机的结构,纺丝工艺过程中的纺丝机整机能耗降低,且能根据需要得到弱酸性湿丝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设置有新型通轴被动卷绕装置的纺丝机的纺丝工艺,包括供胶、丝条成型、纺丝和卷绕,所述的供胶由供胶装置完成,所述的丝条成型由丝条成型装置完成,所述的纺丝由纺丝装置完成,所述的卷绕由卷绕装置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胶装置与丝条成型装置相连,所述纺丝装置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纺丝装置一端设置所述的丝条成型装置,所述纺丝装置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卷绕装置,所述的纺丝装置包括多根纺丝辊,所述的纺丝辊的两端固定,所述的卷绕装置的成形部分位于机架两侧墙板之间所在区域的外侧、与纺面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纺面是指在机架墙板外侧、设置有丝条成型装置的区域,与所述区域相对的另一侧称为卷绕面,所述的卷绕装置为新型通轴被动卷绕装置,所述的新型通轴被动卷绕装置包括卷绕架、支架、松筒管和槽筒,所述卷绕架上设置有两排支架,各排支架至少包括三个以上的支架,所述两排支架分别与一个横向连杆相连,所述两横向连杆分别连接有一个横向电机,所述各支架两端设置有顶盘,所述两顶盘之间设置有松筒管,所述各松筒管下方设置有槽筒,各槽筒旁设置有被动齿,所述同侧的槽筒和被动齿均设置在同一从动轴上,被动齿下方设置有主动齿,被动齿与主动齿啮合,所述同排的各主动齿中心贯穿设置有同一个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与旋转电机相连,所述一排支架上的松筒管位置比另一排支架上的松筒管位置高,所述的横向电机带动横向连杆进行水平横向运动,横向连杆带动支架上的松筒管进行水平横向运动,同时所述的旋转电机带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带动主动齿转动,主动齿带动被动齿转动,被动齿带动从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槽筒转动,槽筒与松筒管摩擦,带动松筒管转动,经过供胶、丝条成型和纺丝步骤后得到的湿丝条行走至槽筒进行卷绕,在松筒管运动的过程中,湿丝条再从槽筒上均匀卷绕到松筒管上,得到湿态的筒装丝。所述的湿态是指丝条的含水率在30-200%,其中当丝条的含水率为30-80%时,可直接用于捻线工序。本发明所述的卷绕的速度与纺速相同。本发明所述两排支架上两顶盘的高度差至少为较矮的支架的顶盘下方槽筒的高度。本发明所述两排支架摆放的方向相同。本发明所述的供胶、丝条成型和纺丝步骤具体为:粘胶纺丝原液经过计量泵控制流量,经供胶管供胶,再通过滤器进入喷丝头,由喷丝头上的喷丝板喷出丝条,丝条进入管中成型装置或者浴槽成型装置后凝固成型,成型的丝条行走至纺丝辊,丝条围绕纺丝辊,在纺丝辊转动下完成纺丝步骤中的牵伸、凝固和去酸,在所述的牵伸、凝固和去酸的过程中,丝条还经过水洗装置进行水洗,经过上油装置进行上油,得到湿丝条。本发明所述的纺丝装置的纺丝辊中段上方设置有以喷淋方式的水洗装置,纺丝辊后段上方设置有以喷淋或贴合方式的上油装置,所述的纺丝辊与所述的两立柱相连,所述的纺丝辊通过纺丝电机带动旋转。本发明所述的水洗装置包括设置在两纺丝辊之间的喷淋装置,且在机架外侧设有进水管,所述的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和导流管,所述喷淋管上设有喷淋孔或喷嘴,所述导流管的一端固定在喷淋管上,并与喷淋孔或喷嘴相连通,另一端为出水端,所述出水端位于较低的纺丝辊上方,所述的出水端还设有导流筛,喷淋孔或喷嘴喷出的水通过导流筛喷淋在较低的纺丝辊上,本发明所述的导流筛的筛网孔直径为5-10mm。本发明所述的水洗装置包括设置在两纺丝辊之间的喷淋装置,所述的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所述的喷淋管上设有喷淋孔或喷嘴,还包括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的一端固定在喷淋管上,另一端为导流端,所述的导流端位于较低的纺丝辊的上方,所述的喷淋孔或喷嘴喷出的水通过导流板直接喷淋在较低的纺丝辊上,所述的导流板与所述的纺丝辊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度,所述导流板的出水端设有挡流板,所述挡流板上设有溢流缝,清洁水通过溢流缝喷流在较低的纺丝辊上,所述导流板上竖向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竖向设置,所述喷淋孔或喷嘴喷出的水通过导流槽导入挡流板,所述溢流缝的宽度为5-10mm。本发明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80-100m/min时,所述的水洗装置的喷淋量为100-120ml/min;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100-120m/min时,所述的水洗装置的喷淋量为140-160ml/min;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120-140m/min时,所述的水洗装置的喷淋量为200-260ml/min,所述的水洗装置喷淋出来的水与所述的纺丝辊垂直,喷淋长度为100-500mm。本发明所述的上油装置设置在纺丝机的机架上,所述的上油装置包括油槽,所述的油槽的上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丝辊和牵伸辊,所述的油槽内的底部设置有油轮,所述的油槽的内侧壁设置有海绵吸附装置,丝条经导丝辊导入油槽的底部绕过油轮并浸在底部的油中,再通过海绵吸附装置吸油,然后经牵伸辊引出进入下道工序。本发明所述上油装置设置在纺丝机的机架上,所述上油装置包括油轮、喷油管、油泵、储油槽和海绵吸附装置,所述喷油管设在油轮的上方,喷油管上设置有用于向油轮喷油的喷油孔,所述储油槽设置在油轮的下方,所述喷油管通过油泵与储油槽连接,所述海绵吸附装置设置在储油槽的侧壁。本发明所述的海绵吸附装置横向设置在储油槽的内壁上,海绵吸附装置竖向设置有通孔,丝条由所述通孔穿过,所述的上油装置还包括刮油器,所述刮油器设置在海绵吸附装置的下表面,所述刮油器为两个相互配合的刮油轮。本发明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100m/min时,所述的上油装置的油剂量为5-20ml/min;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120m/min时,所述的上油装置的油剂量为5-35ml/min;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160m/min时,所述的上油装置的油剂量为5-50ml/min。本发明所述机架包括两立柱,所述墙板分别安装在立柱上,所述的卷绕面一侧的立柱上设置有导丝装置,所述的导丝装置包括导丝器支架和导丝器,所述的导丝器安装在导丝器支架一端,所述的导丝器支架另一端与所述的立柱相连;湿丝条从纺丝辊出来,由导丝装置导丝至卷绕装置,所述的湿丝条从纺丝辊到导丝装置的过程中,湿丝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60度,所述的湿丝条由导丝装置导丝至卷绕装置的过程中,湿丝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90度。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1、由于本发明的纺丝工艺中的卷绕装置外置,因此在酸性环境下,对丝条、卷绕设备及其控制系统的腐蚀性小,便于维修和工人操作,由于现有的离心缸需高速旋转,所以能耗高,而本发明卷绕装置只需要满足纺丝辊的速度,无其他能耗,所以整机功率小。2、现有纺丝工艺中的半连续纺丝机和连续纺丝机不能过度提高纺速,是因为当纺丝辊的转速提高后,还需要提高升降机构的速度与之匹配,而升降机构速度提高有限,同时离心缸的转速也需与之匹配,但其转速过高,稳定性降低,导致丝饼成型不好。而本发明的纺丝工艺中由于采用多种卷绕方式,转速可大幅提高,并且本发明取消了升降机构,因此改变了丝条成型的方式,当纺丝辊的速度提高后,只需要相应提高卷绕装置的速度即可。3、本发明的纺丝工艺能够根据需要得到弱酸性的湿丝条,得到弱酸性的湿丝条不在纺丝机上进行烘干,如果后续步骤需要烘干湿丝条,则可以将弱酸性的湿丝条取出放入至烘干设备进行烘干,避免了直接在纺丝辊上进行烘干而产生的能耗增加、烘干程度不易控制等问题。4、本发明的纺丝工艺可实现纺速达到140米/分钟以上,由于纺丝装置的纺丝辊两端均固定,所以纺丝辊的转速能够比现有的纺丝机悬空的纺丝辊转速提升更多,并且更稳定,不会造成纺丝辊在高速下发生摇摆,降低了纺丝机高速纺丝时的故障率。5、本发明纺丝工艺中的纺丝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6、本发明的纺丝工艺操作方便,且便于在高速纺丝下的质量控制。7、本发明纺丝工艺中的第一种水洗装置包括用于将喷淋孔或喷嘴喷出的清洗液喷淋在较低的纺丝辊上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管口呈方形,所述导流管一端固定在喷淋管上,喷淋孔或喷嘴喷出的水通过导流管直接喷在较低的纺丝辊上。改变了之前通过喷淋孔或喷嘴喷出的清洗水直接喷淋洗丝条,而本发明通过导流管将清洗的水直接导流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其一防止清洗水四处飞溅,其二使清洗水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形成水膜,丝条浸在较低的纺丝辊的水膜上进行浸洗,从而提高了清洗效果。8、本发明纺丝工艺中的第一种水洗装置中导流管另一端设有导流筛,所述导流筛呈格栅状,导流筛的格栅孔径为5-10mm,喷淋孔或喷嘴喷出的清洗水通过导流管和其出水端的导流筛,将清洗水均匀的喷淋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因此较低的纺丝辊上更易形成的均匀的水膜,丝条浸洗好、更均匀。9、本发明纺丝工艺中第二种水洗装置中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和导流板,所述进水管与喷淋管相通,所述喷淋管上设有喷淋孔或喷嘴,所述导流板的一端固定在喷淋管上,导流板的另一端为出水端,所述出水端位于较低的纺丝辊的上方,所述喷淋孔或喷嘴喷出的水经导流板,并通过出水端直接喷淋在较低的纺丝辊上。而本发明通过导流板将喷淋管内的水直接导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喷淋的水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形成水膜,然后丝条浸走在周边形成水膜的较低的纺丝辊上进行清洗,其清洗效果更加,同时避免了清洗丝条的水四处飞溅。10、本发明纺丝工艺中第二种水洗装置中导流板的出水端设有挡流板,所述挡流板上设有溢流缝,清洁水通过挡流板汇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水量,通过溢流缝喷流在较低的纺丝辊上,较大水量的清洗水通过溢流缝形成似瀑布一样的水流,喷淋在较低的纺丝辊上,较低的纺丝辊上的水膜形成更加均匀,提高了丝条的清洗效果。11、本发明纺丝工艺中第二种水洗装置导流板上竖向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竖向设置,所述喷淋孔或喷嘴喷出的水通过导流槽导入挡流板,喷淋孔或喷嘴喷出的水不会在导流板上形成散流,因此清洗水更易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形成均匀的水膜。12、本发明纺丝工艺中第一种上油装置包括油槽、纺丝辊、牵伸辊、油轮和海绵吸附装置,所述油槽的上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纺丝辊和牵伸辊,所述油轮设置在油槽的底部,所述油槽的内侧壁设置有海绵吸附装置,丝条经纺丝辊导入油槽的底部绕过油轮并浸在底部的油中,再通过海绵吸附装置吸油,然后经牵伸辊引出进入下道工序。该技术方案中丝条的上油和脱油都在油槽中完成,即在油槽的底部盛有用于向丝条上油的油,油轮设置在底部,丝条经纺丝辊导入油槽底部的油中,并被油轮压在油中,丝条完全浸没在油中完成上油,因此丝条上油饱满、均匀,林而提高了丝条的上油率。同时在油槽的内侧壁设置有海绵吸附装置,丝条上油完毕后,在纺丝辊和牵伸辊的作用,上油的丝条经海绵吸附装置,丝条表面富余的油被吸附并落入油槽中,防止丝条上的油污染工作环境,同时减少了油的浪费。13、本发明纺丝工艺中第一种上油装置中海绵吸附装置横向设置在油槽的内壁上,海绵吸附装置竖向设置有通孔,丝条由所述通孔穿过,其避免了丝条上的油甩出油槽,污染工作台并造成油的浪费。14、本发明纺丝工艺中第一种上油装置中包括刮油器,所述刮油器设置在海绵吸附装置的下表面,所述刮油器为两个相互配合的刮油轮。经上油后的丝条,先通过两个刮油轮组成的刮油器进行去除丝条表面多余的油,保证后续油的吸附效果。15、本发明纺丝工艺中第二种上油装置包括油轮、喷油管、油泵、储油槽和海绵吸附装置,所述喷油管设在油轮的上方,喷油管上设置有用于向油轮喷油的喷油孔,所述储油槽设置在油轮的下方,所述喷油管通过油泵与储油槽连接,所述海绵吸附装置设置在储油槽的侧壁;丝条在导丝轮和牵伸轮的驱动下,绕过油轮,喷油管内的油通过其上的喷油孔喷在油轮上,油在油轮上形成油膜,丝条浸走在油轮上所形成的油膜中,丝条上油饱满、均匀,从而提高了丝条的上油率,上油后的丝条经海绵吸附装置吸附并刮除其表面多余的油,这些油都流入到储油槽中,油泵将储油槽中的油不断的抽到喷油管中,通过喷油孔对丝条进行上油。既大幅提高了丝条的上油率,而且丝条上的余油不会污染工作台面,余油自动落入储油槽中,避免了油的浪费。16、本发明纺丝工艺中第二种上油装置的海绵吸附装置横向设置在储油槽的内壁上,海绵吸附装置竖向设置有通孔,丝条由所述通孔穿过,避免了丝条上的油甩出油槽,污染工作台并造成油的浪费。17、本发明纺丝工艺中第二种上油装置中包括刮油器,所述刮油器设置在海绵吸附装置的下表面,所述刮油器为两个相互配合的刮油轮。经上油后的丝条,先通过两个刮油轮组成的刮油器进行去除丝条表面多余的油,保证余油的吸附效果。18、本发明纺丝工艺中的纺丝机采用的新型通轴被动卷绕装置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包括卷绕架、支架、松筒管和槽筒,各支架两端设置有顶盘,各槽筒旁设置有被动齿,所述同侧的槽筒和被动齿均设置在同一从动轴上,被动齿下方设置有主动齿,被动齿与主动齿啮合,所述同侧的各主动齿中心贯穿设置有同一个主动轴;所述多个槽筒与一个旋转电机相连,松筒管通过槽筒的转动而被带动转动,而槽筒由旋转电机带动转动,这样就避免了旋转电机直接与松筒管相连,从而造成松筒管由于旋转电机动力过大而产生转速不稳定的情况,槽筒利用摩擦力带动松筒管转动,由于旋转力已经被槽筒过渡了一次,所以使得驱动松筒管转动的力度更平稳,不会使转速发生跳变;并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齿轮啮合的方式进行动力的传输,即采用主动齿和被动齿的啮合的形式进行动力的传输,这种结构使得动力在传输时更加稳定,当转动轴发生跳动或者速度突变时,由于采用的是多齿轮啮合,所以能够有效的消除这些突发的不稳定情况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丝条在卷绕过程中更加稳定、均匀;并且单锭被动卷绕装置中的两排支架存在高度差,高度差的好处在于当至少两组丝条分别在两组的松筒管上卷绕时,相互不会发生干扰。19、本发明纺丝工艺中的纺丝机采用的新型通轴被动卷绕装置中的支架上连接有横向连杆,横向连杆连接有横向电机,所以横向电机会带动支架做左右的横向运动,横向运动的松筒管能够避免丝条堆积在松筒管的两端从而造成松筒管上的丝条分布不均的情况,使松筒管上的丝条能够根据松筒管的形状均匀分布。20、本发明纺丝工艺中的纺丝机采用的新型通轴被动卷绕装置中两排支架上两顶盘的高度差至少为较矮的支架顶盘下方槽筒的高度,使得较矮的一排支架完全低与较高的一排支架的高度差为整个支架的高度,使得丝条在两排卷绕时,完全不会互相影响,并且两排支架的摆放方向相同,所以工人在对松筒管或者槽筒进行维护或者更换、以及取出松筒管时,都不会影响到其他的部件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现有半连续离心纺丝机的侧视图。图2现有半连续离心纺丝机的主视图。图3现有半连续离心纺丝机纺面的俯视图。图4现有连续离心纺丝机的纺面的正视图。图5现有连续离心纺丝机的主视图。图6现有连续离心纺丝机纺面的俯视图。图7为本发明纺丝机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纺丝机的主视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纺丝机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一进二出计量泵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的一进三出计量泵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的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的管中成型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的水洗装置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的水洗装置第一种结构的A-A视图。图17为本发明的水洗装置第一种结构的俯视图。图18为本发明的水洗装置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图19为本发明的水洗装置第二种结构的A-A视图。图20为本发明的水洗装置第二种的俯视图。图21为本发明的上油装置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22为本发明的上油装置第一种结构的侧视图。图23为本发明的上油装置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图24为本发明的上油装置第二种结构的侧视图。图25为本发明的新型通轴被动卷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6为本发明的新型通轴被动卷绕装置的俯视图。附图中:机架1、供胶装置2、丝条成型装置3、纺丝装置4、卷绕装置5、墙板6、卷绕面7。水洗装置41、上油装置42,湿态饼装卷绕装置51,湿态筒装卷绕装置52,湿态绞装卷绕装置53。纺面101、立柱1101。计量泵201,供胶管202,滤器203。喷丝头301,浴槽成型装置302,管中成型装置303,反应杯304,成型管305,导丝器306、隔板307、杯体308。喷淋管4101、喷淋孔或喷嘴4102、导流管4103、导流筛4104、筛网4105、导流板4106,挡流板4107,溢流缝4108,导流槽4109。油槽4201、导丝辊4202、牵伸辊4203、油轮4204、油4205、海绵吸附装置4206、通孔4207、刮油轮4208、丝条4209、油泵4210、喷油管4211、喷油孔4212、储油槽4213。卷绕架5201、支架5202、松筒管5203、横向连杆5204、横向电机5205、旋转电机5206、顶盘5212、槽筒5213、被动齿5217、从动轴5218、主动齿5219、主动轴5220。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设置有新型通轴被动卷绕装置的纺丝机的纺丝工艺,包括供胶、丝条成型、纺丝和卷绕,所述的供胶由供胶装置2完成,所述的丝条成型由丝条成型装置3完成,所述的纺丝由纺丝装置4完成,所述的卷绕由卷绕装置5完成,所述供胶装置2与丝条成型装置3相连,所述纺丝装置4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纺丝装置4一端设置所述的丝条成型装置3,所述纺丝装置4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卷绕装置5,所述的纺丝装置4包括多根纺丝辊,所述的纺丝辊的两端固定,所述的卷绕装置5的成形部分位于机架1两侧墙板6之间所在区域的外侧、与纺面101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纺面101是指在机架1墙板6外侧、设置有丝条成型装置3的区域,与所述区域相对的另一侧称为卷绕面7,所述的卷绕装置5为新型通轴被动卷绕装置,所述的新型通轴被动卷绕装置包括卷绕架5201、支架5202、松筒管5203和槽筒5213,所述卷绕架5201上设置有两排支架5202,各排支架5202至少包括三个以上的支架5202,所述两排支架5202分别与一个横向连杆5204相连,所述两横向连杆5204分别连接有一个横向电机5205,所述各支架5202两端设置有顶盘5212,所述两顶盘5212之间设置有松筒管5203,所述各松筒管5203下方设置有槽筒5213,各槽筒5213旁设置有被动齿5217,所述同侧的槽筒5213和被动齿5217均设置在同一从动轴5218上,被动齿5217下方设置有主动齿5219,被动齿5217与主动齿5219啮合,所述同排的各主动齿5219中心贯穿设置有同一个主动轴5220,所述主动轴5220与旋转电机5206相连,所述一排支架5202上的松筒管5203位置比另一排支架5202上的松筒管5203位置高,所述的横向电机5205带动横向连杆5204进行水平横向运动,横向连杆5204带动支架5202上的松筒管5203进行水平横向运动,同时所述的旋转电机5206带动主动轴5220转动,主动轴5220带动主动齿5219转动,主动齿5219带动被动齿5217转动,被动齿5217带动从动轴5218转动,从而带动槽筒5213转动,槽筒5213与松筒管5203摩擦,带动松筒管5203转动,经过供胶、丝条成型和纺丝步骤后得到的湿丝条行走至槽筒5213进行卷绕,在松筒管5203运动的过程中,湿丝条再从槽筒5213上均匀卷绕到松筒管5203上,得到湿态的筒装丝。实施例2一种设置有新型通轴被动卷绕装置的纺丝机的纺丝工艺,包括供胶、丝条成型、纺丝和卷绕,所述的供胶由供胶装置2完成,所述的丝条成型由丝条成型装置3完成,所述的纺丝由纺丝装置4完成,所述的卷绕由卷绕装置5完成,所述供胶装置2与丝条成型装置3相连,所述纺丝装置4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纺丝装置4一端设置所述的丝条成型装置3,所述纺丝装置4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卷绕装置5,所述的纺丝装置4包括多根纺丝辊,所述的纺丝辊的两端固定,所述的卷绕装置5的成形部分位于机架1两侧墙板6之间所在区域的外侧、与纺面101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纺面101是指在机架1墙板6外侧、设置有丝条成型装置3的区域,与所述区域相对的另一侧称为卷绕面7,所述的卷绕装置5为新型通轴被动卷绕装置,所述的新型通轴被动卷绕装置包括卷绕架5201、支架5202、松筒管5203和槽筒5213,所述卷绕架5201上设置有两排支架5202,各排支架5202至少包括三个以上的支架5202,所述两排支架5202分别与一个横向连杆5204相连,所述两横向连杆5204分别连接有一个横向电机5205,所述各支架5202两端设置有顶盘5212,所述两顶盘5212之间设置有松筒管5203,所述各松筒管5203下方设置有槽筒5213,各槽筒5213旁设置有被动齿5217,所述同侧的槽筒5213和被动齿5217均设置在同一从动轴5218上,被动齿5217下方设置有主动齿5219,被动齿5217与主动齿5219啮合,所述同排的各主动齿5219中心贯穿设置有同一个主动轴5220,所述主动轴5220与旋转电机5206相连,所述一排支架5202上的松筒管5203位置比另一排支架5202上的松筒管5203位置高,所述的横向电机5205带动横向连杆5204进行水平横向运动,横向连杆5204带动支架5202上的松筒管5203进行水平横向运动,同时所述的旋转电机5206带动主动轴5220转动,主动轴5220带动主动齿5219转动,主动齿5219带动被动齿5217转动,被动齿5217带动从动轴5218转动,从而带动槽筒5213转动,槽筒5213与松筒管5203摩擦,带动松筒管5203转动,经过供胶、丝条成型和纺丝步骤后得到的湿丝条行走至槽筒5213进行卷绕,在松筒管5203运动的过程中,湿丝条再从槽筒5213上均匀卷绕到松筒管5203上,得到湿态的筒装丝。供胶装置2将胶输送至丝条成型装置3,丝条成型装置3将胶制成丝条,成型后的丝条经过纺丝装置4的牵伸和水洗去酸等处理后,进入至卷绕装置5进行卷绕形成湿态的成品。本发明能够使丝条经过纺丝机的加工后,得到满足后续捻线工艺的湿丝条,而避免了直接采用纺丝辊进行烘干的方式,节约了能耗。并且本发明的卷绕装置5位于墙板6的外侧,突破了传统的纺丝机卷绕装置5成型部分位于墙板6内侧的结构,这种设置能够有效的避免纺丝装置4对卷绕装置5的影响,并且也可根据放置纺丝机的实际空间大小对卷绕装置5进行扩展。实施例3一种设置有新型通轴被动卷绕装置的纺丝机的纺丝工艺,包括供胶、丝条成型、纺丝和卷绕,所述的供胶由供胶装置2完成,所述的丝条成型由丝条成型装置3完成,所述的纺丝由纺丝装置4完成,所述的卷绕由卷绕装置5完成,所述供胶装置2与丝条成型装置3相连,所述纺丝装置4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纺丝装置4一端设置所述的丝条成型装置3,所述纺丝装置4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卷绕装置5,所述的纺丝装置4包括多根纺丝辊,所述的纺丝辊的两端固定,所述的卷绕装置5的成形部分位于机架1两侧墙板6之间所在区域的外侧、与纺面101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纺面101是指在机架1墙板6外侧、设置有丝条成型装置3的区域,与所述区域相对的另一侧称为卷绕面7,所述的卷绕装置5为新型通轴被动卷绕装置,所述的新型通轴被动卷绕装置包括卷绕架5201、支架5202、松筒管5203和槽筒5213,所述卷绕架5201上设置有两排支架5202,各排支架5202至少包括三个以上的支架5202,所述两排支架5202分别与一个横向连杆5204相连,所述两横向连杆5204分别连接有一个横向电机5205,所述各支架5202两端设置有顶盘5212,所述两顶盘5212之间设置有松筒管5203,所述各松筒管5203下方设置有槽筒5213,各槽筒5213旁设置有被动齿5217,所述同侧的槽筒5213和被动齿5217均设置在同一从动轴5218上,被动齿5217下方设置有主动齿5219,被动齿5217与主动齿5219啮合,所述同排的各主动齿5219中心贯穿设置有同一个主动轴5220,所述主动轴5220与旋转电机5206相连,所述一排支架5202上的松筒管5203位置比另一排支架5202上的松筒管5203位置高,所述的横向电机5205带动横向连杆5204进行水平横向运动,横向连杆5204带动支架5202上的松筒管5203进行水平横向运动,同时所述的旋转电机5206带动主动轴5220转动,主动轴5220带动主动齿5219转动,主动齿5219带动被动齿5217转动,被动齿5217带动从动轴5218转动,从而带动槽筒5213转动,槽筒5213与松筒管5203摩擦,带动松筒管5203转动,经过供胶、丝条成型和纺丝步骤后得到的湿丝条行走至槽筒5213进行卷绕,在松筒管5203运动的过程中,湿丝条再从槽筒5213上均匀卷绕到松筒管5203上,得到湿态的筒装丝。所述卷绕装置5的成型部分为卷绕装置5的松筒管5203结构。机架1包括至少两个立柱1101,所述墙板6分别安装在立柱1101上。卷绕装置5的松筒管5203形状包括平行筒、锥形筒、菠萝筒或纺锤筒;所述的卷绕装置5位于纺丝辊的端面、且位于机架1的外侧;丝条经卷绕装置5成型为满足直接应用于捻线机卷装要求的湿态的筒装丝。实施例4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的卷绕的速度与纺速相同。所述两排支架5202上两顶盘5212的高度差至少为较矮的支架5202的顶盘5212下方槽筒5213的高度。所述两排支架5202摆放的方向相同。实施例5所述的供胶、丝条成型和纺丝步骤具体为:粘胶纺丝原液经过计量泵201控制流量,经供胶管202供胶,再通过滤器203进入喷丝头301,由喷丝头301上的喷丝板喷出丝条,丝条进入管中成型装置303或者浴槽成型装置302后凝固成型,成型的丝条行走至纺丝辊,丝条围绕纺丝辊,在纺丝辊转动下完成纺丝步骤中的牵伸、凝固和去酸,在所述的牵伸、凝固和去酸的过程中,丝条还经过水洗装置41进行水洗,经过上油装置42进行上油4205,得到湿丝条。实施例6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的计量泵201为一进一出的单泵、一进二出的双泵、或者一进多出的泵。所述的喷丝头301的喷丝孔孔径为0.05mm。所述的喷丝头301呈“一”字形、扇形或圆形。所述的滤器203安装在计量泵201和喷丝头301之间。所述的管中成型装置303包括反应杯304、成型管305和导丝器306;所述的喷丝头301和成型管305的一端置于反应杯304内,喷丝头301与成型管305对应,将丝条喷入成型管305,导丝器307位于成型管305另一端。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管中成型装置303的反应杯304包括杯体308和隔板307,所述隔板307位于杯体308内,所述隔板307至少为一个,所述隔板307将杯体308隔离为至少两个独立空间。所述的成型管305内径Φ为4mm,长度为800mm。实施例7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的计量泵201为一进一出的单泵、一进二出的双泵、或者一进多出的泵。所述的喷丝头301的喷丝孔孔径为0.10mm。所述的喷丝头301呈“一”字形、扇形或圆形。所述的滤器203安装在计量泵201和喷丝头301之间。所述的管中成型装置303包括反应杯304、成型管305和导丝器306;所述的喷丝头301和成型管305的一端置于反应杯304内,喷丝头301与成型管305对应,将丝条喷入成型管305,导丝器307位于成型管305另一端。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管中成型装置303的反应杯304包括杯体308和隔板307,所述隔板307位于杯体308内,所述隔板307至少为一个,所述隔板307将杯体308隔离为至少两个独立空间。所述的成型管305内径Φ为15mm,长度为2000mm。实施例8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的计量泵201为一进一出的单泵、一进二出的双泵、或者一进多出的泵。所述的喷丝头301的喷丝孔孔径为0.075mm。所述的喷丝头301呈“一”字形、扇形或圆形。所述的滤器203安装在计量泵201和喷丝头301之间。所述的管中成型装置303包括反应杯304、成型管305和导丝器306;所述的喷丝头301和成型管305的一端置于反应杯304内,喷丝头301与成型管305对应,将丝条喷入成型管305,导丝器307位于成型管305另一端。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管中成型装置303的反应杯304包括杯体308和隔板307,所述隔板307位于杯体308内,所述隔板307至少为一个,所述隔板307将杯体308隔离为至少两个独立空间。所述的成型管305内径Φ为9.5mm,长度为1400mm。实施例9纺丝装置4的纺丝辊中段上方设置有以喷淋方式的水洗装置41,纺丝辊后段上方设置有以喷淋或贴合方式的上油装置42,所述纺丝辊与两立柱1101相连,所述纺丝辊通过纺丝电机带动旋转。实施例10水洗装置41第一种结构如下:水洗装置41包括设置在两纺丝辊之间的喷淋装置,且在机架1外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喷淋装置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4101和导流管4103,所述进水管与喷淋管4101相通,所述喷淋管4101上设有喷淋孔或喷嘴4102,所述导流管4103的一端固定在喷淋管4101上,并与喷淋孔或喷嘴4102相连通,另一端为出水端,所述出水端位于较低的纺丝辊的上方,喷淋孔或喷嘴4102喷出的水通过出水端直接喷淋在较低的纺丝辊上。通过导流管4103将清洗的水直接导流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其一防止清洗水四处飞溅,其二使清洗水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形成水膜,丝条浸走在较低的纺丝辊的水膜上进行浸洗,从而提高了清洗效果。为进一步使清洗水能更好的在较低的纺丝辊402上形成水膜,所述出水端还设有导流筛4104,喷淋孔或喷嘴4102喷出的水通过导流4104喷淋在较低的纺丝辊上,所述导流筛4104的筛网4105孔直径为10mm。实施例11水洗装置41第一种结构如下:水洗装置41包括设置在两纺丝辊之间的喷淋装置,且在机架1外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喷淋装置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4101和导流管4103,所述进水管与喷淋管4101相通,所述喷淋管4101上设有喷淋孔或喷嘴4102,所述导流管4103的一端固定在喷淋管4101上,并与喷淋孔或喷嘴4102相连通,另一端为出水端,所述出水端位于较低的纺丝辊的上方,喷淋孔或喷嘴4102喷出的水通过出水端直接喷淋在较低的纺丝辊上。通过导流管4103将清洗的水直接导流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其一防止清洗水四处飞溅,其二使清洗水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形成水膜,丝条浸走在下较低的纺丝辊的水膜上进行浸洗,从而提高了清洗效果。为进一步使清洗水能更好的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形成水膜,所述出水端还设有导流筛4104,喷淋孔或喷嘴4102喷出的水通过导流筛4104喷淋在较低的纺丝辊上,所述导流筛4104的筛网4105孔直径为5mm。实施例12水洗装置41第一种结构如下:水洗装置41包括设置在两纺丝辊之间的喷淋装置,且在机架1外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喷淋装置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4101和导流管4103,所述进水管与喷淋管4101相通,所述喷淋管4101上设有喷淋孔或喷嘴4102,所述导流管4103的一端固定在喷淋管4101上,并与喷淋孔或喷嘴4102相连通,另一端为出水端,所述出水端位于较低的纺丝辊的上方,喷淋孔或喷嘴4102喷出的水通过出水端直接喷淋在较低的纺丝辊上。通过导流管4103将清洗的水直接导流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其一防止清洗水四处飞溅,其二使清洗水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形成水膜,丝条浸走在较低的纺丝辊的水膜上进行浸洗,从而提高了清洗效果。为进一步使清洗水能更好的在较低的纺丝辊402上形成水膜,所述出水端还设有导流筛4104,喷淋孔或喷嘴4102喷出的水通过导流筛4104喷淋在较低的纺丝辊上,所述导流筛4104的筛网4105孔直径为8mm。实施例13水洗装置41第二种结构如下:所述水洗装置41包括设置在两纺丝辊之间的喷淋装置,所述纺丝装置4的纺丝辊之间设有喷淋装置,且在机架1的外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喷淋装置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4101和导流板4106,所述进水管与喷淋管4101相通,所述喷淋管4101上设有喷淋孔或喷嘴4102,所述导流板4106的一端固定在喷淋管4101上,导流板4106的另一端为出水端,所述出水端位于较低的纺丝辊的上方,所述喷淋孔或喷嘴4102喷出的水经导流板4106,并通过出水端直接喷淋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喷淋孔或喷嘴4102喷出的水通过导流板4106直接导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喷淋的水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形成水膜,然后丝条浸走在其周边形成水膜的较低的纺丝辊上进行浸洗,其清洗效果更加,同时避免了清洗丝条的水四处飞溅。进一步的,在所述导流板4106的出水端设有挡流板4107,所述挡流板4107上设有溢流缝4108,清洁水通过溢流缝4108喷流在较低的纺丝辊上,清洁水通过挡流板4107汇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水量,通过溢流缝4108喷流在较低的纺丝辊上,较大水量的清洗水通过溢流缝4108形成似瀑布一样的水流,喷淋在较低的纺丝辊上,较低的纺丝辊上的水膜形成更加均匀,提高了丝条的清洗效果。更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4106上竖向设置有导流槽4109,所述导流槽4109竖向设置,所述喷淋孔或喷嘴4102喷出的水通过导流槽4109导入挡流板4107,喷淋孔或喷嘴4102喷出的水不会在导流板4106上形成散流,因此清洗水更易在较低的纺丝辊402上形成均匀的水膜。所述溢流缝4108的宽度为10毫米。所述的导流板4106与所述的纺丝辊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实施例14水洗装置41第二种结构如下:所述水洗装置41包括设置在两纺丝辊之间的喷淋装置,所述纺丝装置4的纺丝辊之间设有喷淋装置,且在机架1的外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喷淋装置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4101和导流板4106,所述进水管与喷淋管4101相通,所述喷淋管4101上设有喷淋孔或喷嘴4102,所述导流板4106的一端固定在喷淋管4101上,导流板4106的另一端为出水端,所述出水端位于较低的纺丝辊的上方,所述喷淋孔或喷嘴4102喷出的水经导流板4106,并通过出水端直接喷淋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喷淋孔或喷嘴4102喷出的水通过导流板4106直接导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喷淋的水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形成水膜,然后丝条浸走在其周边形成水膜的较低的纺丝辊上进行浸洗,其清洗效果更加,同时避免了清洗丝条的水四处飞溅。进一步的,在所述导流板4106的出水端设有挡流板4107,所述挡流板4107上设有溢流缝4108,清洁水通过溢流缝4108喷流在较低的纺丝辊上,清洁水通过挡流板4107汇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水量,通过溢流缝4108喷流在较低的纺丝辊上,较大水量的清洗水通过溢流缝4108形成似瀑布一样的水流,喷淋在较低的纺丝辊上,较低的纺丝辊上的水膜形成更加均匀,提高了丝条的清洗效果。更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4106上竖向设置有导流槽4109,所述导流槽4109竖向设置,所述喷淋孔或喷嘴4102喷出的水通过导流槽4109导入挡流板4107,喷淋孔或喷嘴4102喷出的水不会在导流板4106上形成散流,因此清洗水更易在较低的纺丝辊402上形成均匀的水膜。所述溢流缝4108的宽度为5毫米。所述的导流板4106与所述的纺丝辊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60度。实施例15水洗装置41第二种结构如下:所述水洗装置41包括设置在两纺丝辊之间的喷淋装置,所述纺丝装置4的纺丝辊之间设有喷淋装置,且在机架1的外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喷淋装置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4101和导流板4106,所述进水管与喷淋管4101相通,所述喷淋管4101上设有喷淋孔或喷嘴4102,所述导流板4106的一端固定在喷淋管4101上,导流板4106的另一端为出水端,所述出水端位于较低的纺丝辊的上方,所述喷淋孔或喷嘴4102喷出的水经导流板4106,并通过出水端直接喷淋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喷淋孔或喷嘴4102喷出的水通过导流板4106直接导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喷淋的水在较低的纺丝辊上形成水膜,然后丝条浸走在其周边形成水膜的较低的纺丝辊上进行浸洗,其清洗效果更加,同时避免了清洗丝条的水四处飞溅。进一步的,在所述导流板4106的出水端设有挡流板4107,所述挡流板4107上设有溢流缝4108,清洁水通过溢流缝4108喷流在较低的纺丝辊上,清洁水通过挡流板4107汇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水量,通过溢流缝4108喷流在较低的纺丝辊上,较大水量的清洗水通过溢流缝4108形成似瀑布一样的水流,喷淋在较低的纺丝辊上,较低的纺丝辊上的水膜形成更加均匀,提高了丝条的清洗效果。更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4106上竖向设置有导流槽4109,所述导流槽4109竖向设置,所述喷淋孔或喷嘴4102喷出的水通过导流槽4109导入挡流板4107,喷淋孔或喷嘴4102喷出的水不会在导流板4106上形成散流,因此清洗水更易在较低的纺丝辊402上形成均匀的水膜。所述溢流缝4108的宽度为7毫米。所述的导流板4106与所述的纺丝辊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实施例16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80m/min时,所述的水洗装置41的喷淋量为100ml/min;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100m/min时,所述的水洗装置41的喷淋量为140ml/min;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120m/min时,所述的水洗装置41的喷淋量为200ml/min。所述的水洗装置41喷淋出来的水与所述的纺丝辊垂直,喷淋长度为100mm。实施例17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100m/min时,所述的水洗装置41的喷淋量为120ml/min;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120m/min时,所述的水洗装置41的喷淋量为160ml/min;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140m/min时,所述的水洗装置41的喷淋量为260ml/min。所述的水洗装置41喷淋出来的水与所述的纺丝辊垂直,喷淋长度为500mm。实施例18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90m/min时,所述的水洗装置41的喷淋量为110ml/min;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110m/min时,所述的水洗装置41的喷淋量为150ml/min;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130m/min时,所述的水洗装置41的喷淋量为230ml/min。所述的水洗装置41喷淋出来的水与所述的纺丝辊垂直,喷淋长度为300mm。实施例19上油装置42第一种结构如下:上油装置42设置在高速纺丝机的机架1上,所述上油装置42包括油槽4201、导丝辊4202、牵伸辊4203、油轮4204和海绵吸附装置4206,油槽4201内注有丝条所需上的油4205,所述油槽4201的上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丝辊4202和牵伸辊4203,所述油轮4205设置在油槽4201的底部,油槽4201的内侧壁设置有海绵吸附装置4206,丝条4209经导丝辊4202导入油槽4201的底部绕过油轮4204并浸在底部的油4205中,再通过海绵吸附装置4206吸油,然后经牵伸辊4203引出进入下道工序,如卷绕装置5进行下个工序的卷丝条绕。丝条4209的上油和脱油都在油槽4201中完成,即在油槽4201的底部盛有用于向丝条上油的油4205,油轮4204设置在油槽4201的底部,丝条4209经导丝辊4202导入油槽4201底部的油4205中,并被油轮4204压在油4205中,完成上油,因为丝条完全浸没在油中,因此丝条上油饱满、均匀,提高了丝条4209的上油率。同时在油槽4201的内侧壁设置有海绵吸附装置4206,丝条4209上油完毕后,在导丝辊4202和牵伸辊4203的作用,上油的丝条4209经海绵吸附装置4206,丝条4209表面富余的油被吸附并落入油槽4201中,防止丝条上4209的油污染工作环境,同时减少了油的浪费。进一步的,在所述海绵吸附装置4206横向设置在油槽4201的内壁上,海绵吸附装置4206竖向设置有通孔4207,丝条4209由所述通孔4207穿过,其避免了丝条4209上的油甩出油槽4201,污染工作台并造成油的浪费。更进一步的,上述装置中还还包括刮油器,所述刮油器设置在海绵吸附装置4206的下部,刮油器为两个相互配合的刮油轮4208,丝条4209穿过两刮油轮4208之间,再通过过海绵吸附装置4206除去多余的油,提高上油率和防止油的浪费。实施例20上油装置42第二种结构如下:上油装置42包括油轮4204、喷油管4211、油泵4210、储油槽4213和海绵吸附装置4206,所述喷油管4211设在油轮4204的上方,喷油管4211上设置有用于向油轮4204喷油的喷油孔4212,所述储油槽4213设置在油轮4204的下方,所述喷油管4211通过油泵4210与储油槽4213连接,所述海绵吸附装置4206设置在储油槽4213的侧壁。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导丝辊4202和牵伸辊4203,丝条4209在导丝辊4202的驱动下,绕过油轮4204,喷油管4211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喷油孔4212喷将油喷在油轮4204上,油4205在油轮4204上形成油膜,丝条4209浸走在油轮4204上所形成的油膜中,因此丝条4209上油饱满、均匀,从而提高了丝条的上油率,上油后的丝条4209经海绵吸附装置4206吸附并刮除其表面多余的油4205,这些油4205都流入到储油槽4213中汇集,油泵4210将储油槽4213中的油4205不断的抽到喷油管4211中,通过喷油孔4212对丝条4209进行上油,循环工作。既大幅提高了丝条4209的上油率,而且丝条4209上的余油不会污染工作台面,余油自动落入储油槽4213中,避免了油的浪费。进一步的,所述海绵吸附装置4206横向设置在储油槽4213的内壁上,海绵吸附装置4206竖向设置有通孔4207,丝条4209由所述通孔4207穿过,避免了丝条上的油甩出油槽,污染工作台并造成油的浪费。更进一步的,为了使上油后的丝条上的余油能被清除,还包括刮油器,所述刮油器设置在海绵吸附装置4206的下部,所述刮油器为两个相互配合的刮油轮4208,丝条穿过两刮油轮4208之间,再穿过海绵吸附装置4206,经上油后的丝条4209,先通过两个刮油轮4208组成的刮油器进行去除丝条4206表面多余的油,保证余油的吸附效果。实施例21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100m/min时,所述的上油装置42的油剂量为5ml/min;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120m/min时,所述的上油装置42的油剂量为5ml/min;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160m/min时,所述的上油装置42的油剂量为5ml/min。实施例22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100m/min时,所述的上油装置42的油剂量为20ml/min;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120m/min时,所述的上油装置42的油剂量为35ml/min;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160m/min时,所述的上油装置42的油剂量为50ml/min。实施例23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100m/min时,所述的上油装置42的油剂量为12.5ml/min;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120m/min时,所述的上油装置42的油剂量为20ml/min;所述的纺丝机的纺速为160m/min时,所述的上油装置42的油剂量为27.5ml/min。实施例24不同纺速和不同品种纺丝工艺中的淋洗和上油:实施例25卷绕面7一侧的立柱1101上设置有导丝装置,所述导丝装置包括导丝器支架和导丝器,所述导丝器安装在导丝器支架一端,所述导丝器支架另一端与所述立柱1101相连;湿丝条从纺丝辊出来,由导丝装置导丝至卷绕装置5。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湿丝条从纺丝辊到导丝装置的过程中,湿丝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度。所述的湿丝条由导丝装置导丝至卷绕装置5的过程中,湿丝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实施例26卷绕面7一侧的立柱1101上设置有导丝装置,所述导丝装置包括导丝器支架和导丝器,所述导丝器安装在导丝器支架一端,所述导丝器支架另一端与所述立柱1101相连;湿丝条从纺丝辊出来,由导丝装置导丝至卷绕装置5。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湿丝条从纺丝辊到导丝装置的过程中,湿丝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度。所述的湿丝条由导丝装置导丝至卷绕装置5的过程中,湿丝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度。实施例27卷绕面7一侧的立柱1101上设置有导丝装置,所述导丝装置包括导丝器支架和导丝器,所述导丝器安装在导丝器支架一端,所述导丝器支架另一端与所述立柱1101相连;湿丝条从纺丝辊出来,由导丝装置导丝至卷绕装置5。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湿丝条从纺丝辊到导丝装置的过程中,湿丝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8度。所述的湿丝条由导丝装置导丝至卷绕装置5的过程中,湿丝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