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捻机原丝纱架的瓷眼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4697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假捻机原丝纱架的瓷眼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制程用品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变更加工纱线与其接触位置,以延长使用寿命的假捻机原丝纱架的瓷眼结构。



背景技术:

在纺织领域中,纱线由原料材至纺织为布料结构的制程中,需通过各种对应机具进行加工,以逐步形成所需布料。其中,纱线须通过导纱管井然有序地导引至如假捻机等纺织相关机具,在导纱管的端口一般系安装有导丝瓷眼,以利于改变纱线行进方向或进一步防止纱线被导纱管端口刮断等。

现有的导丝瓷眼对应导纱管开设有管孔,以供纱线通过。然而,纱线在快速抽移时,系不断地接触导丝瓷眼管孔内壁,也即纱线与管孔内壁系在高速下相互接触摩擦,长时间使用下除造成导丝瓷眼的管孔磨损外,纱线纤维也受管孔磨损处影响而产生被刮断或是堆积大量纤维细线于管孔处的情况,不仅影响纱线抽移的顺畅性,并衍生使纱线出现毛丝或张力异常现象,且堆积于管孔的纤维细丝或产生的粉状物也不易清除。为避免前述情况发生,在一定时间内即须更替导丝瓷眼,相对地即缩减了导丝瓷眼的使用寿命。

如前述,为使导丝瓷眼可固设于该导纱管内,并承受纱线高速移动下的作用力,导丝瓷眼在装设时需通过粘胶将其粘合于导纱管处,故后续在更换上相当不易,且受限于纺织工厂严禁明火作业,更增添了替换拆除的困难。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系构思一种假捻机原丝纱架的瓷眼结构,希冀可有效解决现有导丝瓷眼的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假捻机原丝纱架的瓷眼结构,其系易于替换,并可自由变换纱线与其接触区域,以有效延长瓷眼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增进抽纱制程的顺畅度,防止断纱与毛丝现象。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假捻机原丝纱架的瓷眼结构,供以安装于一导纱管,其包括:一安装部,供以设置于该导纱管一端开口内且具有至少一沟槽;一顶抵部,一体成型于该安装部相对连接该导纱管的一端且为多边形,供以卡抵于该导纱管开口外;至少一补强件,设于该沟槽,以使该安装部与该导纱管紧配设置;及一圆孔,贯穿该安装部及该顶抵部设置,以供该导纱管内的纱线通过;其中,握持并转动该顶抵部时,该瓷眼结构可相对该导纱管旋转,以改变纱线与该圆孔内壁的接触区域。如此,通过安装部及该补强件使该瓷眼结构可稳固组装于导纱管,而该顶抵部则可在长时间加工下可适时地变换纱线与该圆孔的接触区域,延长该瓷眼结构的使用寿命。

其中,该顶抵部划分有复数标示区,且该复数标示区环绕该圆孔设置。凭借该复数标示区可分辨各次抽纱过程中,纱线分别对应接触的圆孔区域位置。

较佳者,当该复数标示区的数量为n时,相邻的该复数标示区的中心线夹设角度为360/n。通过此结构设置可均匀分配各该标示区对应的圆孔位置,以防止使用者于变更纱线接触圆孔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圆孔特定位置而导致的损坏。

为利于使用者快速辨识各标示区位置,该顶抵部具有复数凹槽,该复数凹槽分别位于该标示区内,且各该标示区中具有相异数量的该凹槽;或该顶抵部具有复数凸肋,该复数凸肋分别位于该标示区内,且各该标示区中具有相异数量的该凸肋;或该顶抵部具有复数标注图样,该复数标注图样分别位于该标示区内,且各该标示区中具有相异数量的该标注图样。以利用凹槽、凸肋或标注图样等结构作为确认各次变更的纱线接触区域。

较佳者,该补强件为环状胶圈,且其最大直径大于该安装部直径,以有效地增加瓷眼结构与导纱管的密合度。

由于原丝纱架的导纱管一般是复数并排设置,因此较佳者,该顶抵部的外接圆直径不大于该导纱管的外管径,以避免该瓷眼结构相互干涉。

此外,该顶抵部具有复数握持区,以供使用者握持施力而立于旋转该瓷眼结构。

再者,该圆孔朝该安装部及该顶抵部渐宽,以具有提升抽纱时的流畅性,及防止纱线断裂等功效。

本实用新型也于另一实施例中揭示一种假捻机原丝纱架的瓷眼结构,供以安装于一导纱管,其包括:一安装部,供以设置于该导纱管一端开口内且具有至少一沟槽;一顶抵部,一体成型于该安装部相对连接该导纱管的一端且为圆形,供以卡抵于该导纱管开口外;至少一补强件,设于该沟槽,供以提升该安装部与该导纱管的紧配度;及一圆孔,贯穿该安装部及该顶抵部设置,以供该导纱管内的纱线通过。凭借该安装部及该补强件,使该瓷眼结构与该导纱管紧配设置,并省略涂胶动作而利于替换。

其中,该顶抵部划分有复数标示区,且该复数标示区环绕该圆孔设置。以快速提醒使用者纱线与瓷眼结构的接触区域。

此外,当该复数标示区的数量为n时,相邻的该复数标示区的中心线夹设角度为360/n,如此平均分配标示区位置而可防止过于集中使用特定区域而降低使用寿命的情况。

为可进一步供使用者快速辨识瓷眼结构尚未或已经与纱线接触的标示区位置,可使该顶抵部具有复数凹槽,该复数凹槽分别位于该标示区内,且各该标示区中具有相异数量的该凹槽;或使该顶抵部具有复数凸肋,该复数凸肋分别位于该标示区内,且各该标示区中具有相异数量的该凸肋;或使该顶抵部具有复数标注图样,该复数标注图样分别位于该标示区内,且各该标示区中具有相异数量的该标注图样。

且于一实施态样下,该补强件为环状胶圈,且其最大直径大于该安装部直径。如此,通过该补强件即可提升瓷眼结构与导纱管的安装紧迫度,使该瓷眼结构更不易产生松脱情况。

同样地,由于原丝纱架的导纱管一般是复数并排设置,因此较佳者,该顶抵部的外接圆直径不大于该导纱管的外管径,以避免该瓷眼结构相互干涉。

为使抽纱时更为流畅,以及防止断纱现象,该圆孔朝该安装部及该顶抵部渐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瓷眼结构系通过紧配方式与该导纱管组接,无须再经涂胶进而利于更替。此外并提供了自由变换纱线与其上的该圆孔接触区域的功效,有效防止同区域在长时间使用下受高速抽纱制程影响造成的损耗,相对延长该瓷眼结构的使用寿命。于瓷眼结构上并设置该复数标示区以供使用者快速辨识当前纱线于圆孔的接触区域为何,利于使用者于调整时可顺利旋转至仍未使用的区域。该复数标示区的分布并可对称设置,以平均分布该圆孔与纱线的接触区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另一实施态样的平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次一实施态样的平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再一实施态样的平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瓷眼结构;10-安装部;101-沟槽;11-顶抵部;111-标示区;112-凹槽;113-握持区;114-凸肋;115-标注图样;12-圆孔;13-补强件;2-导纱管;3-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谨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图5,其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部分分解示意图、平面示意图、剖面示意图及各应用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系揭示一种假捻机原丝纱架的瓷眼结构1,其系供以安装于一导纱管2,包括一安装部10、一顶抵部11、一圆孔12及至少一补强件13。其中,该导纱管2系用以导引纱线3,使的快速移往各类纺织机构进行相关加工制程,并于原丝纱架上一般设置有多个该导纱管2。

该安装部10供以设置于该导纱管2一端开口内且具有至少一沟槽101,且该安装部10与该顶抵部11为一体成型。该顶抵部11位于该安装部10相对连接该导纱管2的一端,且是多边形态样,该顶抵部11并供以卡抵于该导纱管2开口外。该补强件13设于该沟槽101,利用该补强件13提升该瓷眼结构1与该导纱管2管壁的接触摩擦力,防止松脱现象发生,使该瓷眼结构1与该导纱管2形成紧配态样,而利于固定该瓷眼结构1,并防止该瓷眼结构1于使用时受纱线3快速滑移影响而造成松动。较佳者,该补强件13为环状胶圈,且其最大直径大于该安装部10的直径,可参照图3所示。凭借该补强件13可使该瓷眼结构1无须通过胶合方式与该导纱管2组接,在替换时仅需于该顶抵部11施力即可快速拆卸与安装。于本实施例中,以该瓷眼结构1具有二个该补强件13与二个该沟槽101为例示意,惟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该圆孔12系穿设于该安装部10及该顶抵部11,以供导纱管2内的纱线3通过。其中,当该瓷眼结构1装设于该导纱管2时,凭借握持并转动该顶抵部11即可使该瓷眼结构1相对该导纱管2旋转,以改变纱线3与该圆孔12内壁的接触区域,也即该瓷眼结构1于制程中可因应加工时间而适切地被旋转,如此调整纱线3与该圆孔12内壁的接触区域,使纱线3传导时不会长时间持续接触相同的该圆孔12内壁区域,而降低该瓷眼结构1的损坏机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且通过该顶抵部11的多边形设计,可便于使用者握持及旋转该瓷眼结构1。较佳者,该瓷眼结构1整体系选用陶瓷材料制成,以提升其刚性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避免过于轻易受高速传输纱线3摩擦影响而毁损。

为可有效提示相关人员当前该瓷眼结构1的该圆孔12与纱线3的接触区域,该顶抵部11划分有复数标示区111,且该复数标示区111环绕该圆孔12设置,以作为纱线3与该圆孔12内壁接触区域的定位提醒,人员并可依据该复数标示区111旋转该瓷眼结构1,以使人员更为明了不同加工时段时所使用的该圆孔12内壁区域。而该复数标示区111可以简易的分隔线刻划于该顶抵部11表面,以利于区隔各该标示区111位置以及所对应的该圆孔12区段,或以其余设计方式如以该顶抵部11的侧边划分表现的。其中,当该复数标示区111的数量为n时,相邻的该复数标示区111的中心线夹设角度θ是360/n,由于该复数标示区111系作为纱线3接触区域的示意,将该复数标示区111的夹设角度θ作以上限制,则可间接导引使用者平均地变换接触区域,避免过度集中使用部分区域反而失去可供切换的优点。于本实施例中,该复数标示区111的数量为三个,相邻的该复数标示区111的中心线夹设角度θ为120度。

该顶抵部11具有复数凹槽112,该复数凹槽112位于各该标示区111中,各该标示区111中并具相异数量的凹槽112。如图1所示,其中之一该标示区111内具有一个该凹槽112,其余该标示区111内则分别具有二个该复数凹槽112及三个该复数凹槽112,如此达到区隔与提示使用者的功效。

较佳者,该顶抵部11的外接圆直径系不大于该导纱管2的外管径,以防止于原丝纱架上的该导纱管2为并排设置时,各该瓷眼结构1相互干扰,而目前纱架所使用的该导纱管2管径公规为12mm及15mm,因此依据对应安装的该导纱管2,该顶抵部11的外接圆直径一般需小于等于12mm或15mm。

该瓷眼结构1的该顶抵部11系属多边形结构,于其上也可因应多边形态样而具有复数握持区113,以利于使用者握持并施力,进一步便于旋转该瓷眼结构1变更纱线3相对该圆孔12的接触区域。于本实施例中,该复数握持区113系成略为凹陷态样,供使用者指部可置于该处并施力。

为减少纱线3相对该瓷眼结构1的接触面积,该圆孔12分别朝向该安装部10及该顶抵部11渐宽,如图3所示,以具有提升抽纱时的流畅性,及防止纱线3断裂等功效。

应用时,该瓷眼结构1系安装于该导纱管2端口处,纱线3即可凭借该导纱管2及该瓷眼结构1进行传输以作所需加工,当加工一段时间后,转动该顶抵部11使该瓷眼结构1整体旋转,即可变更纱线3相对接触该瓷眼结构1的该圆孔12的区域,以达到更替效果,并可有效延长该瓷眼结构1的使用寿命,同时凭借该复数标示区111可快速提示使用者当前纱线对应接触的圆孔12区域,以更利于变换接触区域并防止重复旋转至相同区域而造成该瓷眼结构1损坏。

请续参阅图6,其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态样的平面示意图,图6中系以该顶抵部11为略呈三边形为例,并该复数标示区111分别对应为该顶抵部11的三个侧边,以及该复数握持区113也形成于该顶抵部11的三侧边,而利于使用者握持施力,且各该标示区111系以不等数量的该凹槽112作为示意。

请续参阅图7,其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次一实施态样的平面示意图。于本实施态样中,图7中系以该顶抵部11略呈八边形为例,该复数标示区111分别对应为该顶抵部11的侧边,该复数握持区113形成于其中四个侧边。该顶抵部11具有复数凸肋114,该复数凸肋114分别位于该标示区111内,且各该标示区111中具有相异数量的该凸肋114,以做为提示之用,于图7中并以该复数凸肋为弧形态样示意。

请续参阅图8,其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再一实施态样的平面示意图,如图8所示,于此系以该顶抵部11为正六边形为例,该复数标示区111的数量为六个,并分别对应于该顶抵部11的一表面上,该复数握持区113则形成于其中三侧边处。于本实施态样中,该顶抵部11具有复数标注图样115,该复数标注图样115分别位于该标示区111内,且各该标示区111中具有相异数量的该标注图样115,而该复数标注图样115则可采印刷方式或雷射方式形成点状或线状等图样作为识别。凭借前述态样可知,该顶抵部11可依据需求变化,除可如图1所示为非正多边形,也可如图6及图7所示而为正多边形的态样,其结构态样的设计目的在于有利使用者握持旋转。且该复数标示区111内的提示结构,可为图1所示的凹槽112、图6所示的凸肋114及图7所示的标注图样115等以更利于提醒使用者。

请参阅图9,其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也揭示一种假捻机原丝纱架的瓷眼结构1,包括安装部10、顶抵部11、圆孔12及补强件13。该安装部10供以设置于该导纱管一端开口内且具有至少一沟槽101,该顶抵部11一体成型于该安装部10相对连接该导纱管2的一端且为圆形,供以卡抵于该导纱管2开口外。该补强件13设于该沟槽101,以使该安装部10与该导纱管紧配设置,较佳者,该补强件13为环状胶圈,且其最大直径大于该安装部10直径,可增加该瓷眼结构1与该导纱管的组装强度。而该圆孔12系贯穿该安装部10及该顶抵部11设置,以供该导纱管2内的纱线通过。同于第一实施例的细部技术特征于此即不再赘述。

请搭配参阅图2,其中,本实施例的该瓷眼结构1的该顶抵部11划分有复数标示区111,且该复数标示区111环绕该圆孔12设置,且较佳者,当该复数标示区111的数量为n时,相邻的该复数标示区111的中心线夹设角度θ是360/n。凭借该复数标示区111而可在加工时,有效提示人员当前纱线与该圆孔12的接触位置2。而该复数标示区111可以简易的分隔线刻划于该顶抵部11表面,以利于区隔各该标示区111位置以及所对应的该圆孔12区段,或以其余设计方式如以该顶抵部11的侧边划分表现的。其余细部技术特征已于第一实施例提及,于此即不赘述。

请搭配参阅图1及图8为更直接地提示相关人员,可使该顶抵部11具有复数凹槽112,该复数凹槽112位于各该标示区111中,各该标示区111中并具相异数量的凹槽112;或使该顶抵部11具有复数凸肋114,该复数凸肋114分别位于该标示区111内,且各该标示区111中具有相异数量的该凸肋114;或使该顶抵部11具有复数标注图样115,该复数标注图样115分别位于该标示区111内,且各该标示区111中具有相异数量的该标注图样115。于本实施例中即以该顶抵部11具有复数凸肋114为例说明,而关于该顶抵部11具有该复数凹槽112或该复数标注图样的示意115,则可参照图1或图8所示,其余细部技术特征及功效已于第一实施例提及,于此即不加以重述。此外较佳者,该顶抵部11的直径系不大于该导纱管2的外管径,以防止于原丝纱架上的该导纱管2为并排设置时,各该瓷眼结构1相互干扰,而目前纱架所使用的该导纱管2管径公规为12mm及15mm,因此依据对应安装的该导纱管2,该顶抵部11的外接圆直径一般需小于等于12mm或15mm。

同样地,为减少纱线相对该瓷眼结构1的接触面积,该圆孔12分别朝向该安装部10及该顶抵部11渐宽,以具有提升抽纱时的流畅性,及防止纱线断裂等功效。而本实施例的该瓷眼结构1的应用系同于第一实施例,于此不加重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瓷眼结构1系利用安装部10及其上的补强件13,使瓷眼结构1与导纱管2可紧配设置,消除了使用粘胶组装瓷眼结构1在更替上衍生的不便。此外,该瓷眼结构1也可变更纱线3与圆孔12接触区域,解决该瓷眼结构1同一位置长时间使用造成损坏即需更换的高汰损率,相对延长各瓷眼结构1的使用寿命。且通过多边形的该顶抵部11可便于使用者旋转瓷眼结构1,调整纱线3与圆孔12接触区域,并于顶抵部11划分有复数标示区111,以作为接触区域的区隔,供使用者可快速明了当前使用区域位置及后续可更替的区域位置,且该复数标示区111可呈对称划分设置,并进一步地于标示区111中可设计标注图样115、凹槽112或凸肋114等结构以更为清楚的区分,利于使用者进行调整。

然而,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