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折合纸板的涂胶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0876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折合纸板的涂胶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盒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折合纸板的涂胶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纸箱的成型过程中,常需要将厚纸板进行90°折合,对于厚度较低的纸板,在折合过程中较为简便顺利,而对于厚度为3-5mm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厚纸板而言,将平纸板折合至90°的折合过程中,折弯处容易产生不规则的折痕,对于箱体整体的美感具有一定的影响,且制作成箱体箱棱的各折弯处容易因箱体震动而被磨损,且震动导致的折弯处重复折弯容易使箱体整体结构强度下降。

为避免这种情况,对厚纸板采用预折合的方式进行加工处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130°~150°的预折叠,并在内表面切出供折叠的刀痕,而后沿刀痕注胶,并进行90°折叠的方法,不仅在箱体外表面折痕处呈弧面状,无任何折痕,且刀痕经注胶后可保持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折弯处不出现重复折叠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折合纸板的涂胶成型装置,通过对折叠成130°~150°的,内表面中央切割有供折叠刀痕的厚纸板进行注胶和90°折叠,使厚纸板形成外表面呈无折痕弧面的90°折叠稳固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

一种预折合纸板的涂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储胶槽的下方设置有收敛状出胶口,出胶口末端设置有软质胶刷;出胶口前端设置有下缘呈90°的,且下表面呈弧面角状的弧状定型板,所述的弧状定型板的下缘高度高于软质胶刷下缘;以软质胶刷为中心,左上夹板、右上夹板呈90°夹角带间距地对称设置于软质胶刷两侧;相互分离的左下夹板、右下夹板安装于升降机构上,并与分别与左上夹板、右上夹板平行设置,并形成相等的夹合间距;软质胶刷的下缘设置于上夹板的下表面与下夹板的上表面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左上夹板、右上夹板、左下夹板、右下夹板的相对侧边沿外凸,形成截面呈优弧状的弧面凸条。

进一步的,所述的弧面凸条的半径不超过夹合间距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的弧状定型板的下缘与左上夹板、右上夹板的弧面凸条下缘齐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左上夹板、右上夹板自弧状定型板后侧起向后端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下夹板、右下夹板自弧状定型板前侧起向后端延伸。

作为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案,还设置有气泵,所述的气泵通过管道与储胶槽相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软质胶刷与弧状定型板的距离为1-3cm。

进一步的,所述的软质胶刷为橡胶材质,软质胶刷的各刷毛具有中空管状的胶水通管。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1.对于具有折合刀痕,折合角度为135°-150°预折合后的厚纸板,传输至本设备后,左、右上夹板,左、右下夹板可夹合并折合厚纸板至90°,并且软质胶刷可沿折合刀痕涂抹胶水,使厚纸板内表面沿刀痕折叠并贴合,形成外表面呈弧状无折痕,且内表面结构稳固的,折合角度为90°的折弯厚纸板;

2.在折合角度为135°-150°预折合后的厚纸板传输至本设备后,下缘呈90°的,且下表面呈弧面角状的弧状定型板,将其压合压制成外表面呈弧状的,呈90°的折合角,而后软质胶刷进行对折合刀痕进行涂抹,使之保持稳固状态,采用该方式加工厚纸板,压制后的厚纸板弧面角度均一,可有效减少折合后的弧度误差;

3.使用气泵通过管道与储胶槽相连通,对于胶水的输送可保持准确定量;将软质胶刷与弧状定型板的距离合理设置,并配合采用橡胶材质的,软质胶刷的各刷毛具有中空管状的胶水通管的设计在对刀痕的涂抹折合过程中,能保持稳定的加工状态,且折痕在收到合适的压力后即得到胶液涂抹,对于保持折合后的加工强度具有优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厚纸板折前后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容易被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一种预折合纸板的涂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储胶槽2的下方设置有收敛状出胶口21,出胶口21末端设置有软质胶刷22;出胶口21前端设置有下缘呈90°的,且下表面呈弧面角状的弧状定型板3,软质胶刷22与弧状定型板3的距离为1-3cm;弧状定型板下缘31高度高于软质胶刷22下缘,并与左上夹板11、右上夹板11'的弧面凸条4下缘齐平;以软质胶刷22为中心,左上夹板11、右上夹板11'呈90°夹角带间距地对称设置于软质胶刷22两侧;相互分离的左下夹板12、右下夹板12'安装于升降机构上,左上夹板11、右上夹板11'自弧状定型板3后侧起向后端延伸,左下夹板12、右下夹板12'自弧状定型板3前侧起向后端延伸,并与分别与左上夹板11、右上夹板11'平行设置,并形成相等的夹合间距X;软质胶刷22的下缘设置于左、右上夹板(11,11’)的下表面与左、右下夹板(12,12’)的上表面之间。

如图1-2所示,左上夹板11、右上夹板11'、左下夹板12、右下夹板12'的相对侧边沿外凸,形成截面呈优弧状的弧面凸条4,且弧面凸条4的半径不超过夹合间距X的一半,可有效减少厚纸板的左右偏移幅度,使注胶位置更为准确;

为进一步提高胶液传输的稳定性,还设置有通过管道23与储胶槽2相连通的气泵24,提供恒定压力,使胶水沿软质胶刷22均匀流出,当采用软质胶刷22为橡胶材质,软质胶刷22的各刷毛具有中空管状的胶水通管的设计时,可进一步提高胶水的输出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