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介质接收器和具有该接收器的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89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记录介质接收器和具有该接收器的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接收从记录装置排出的记录介质的接收器,并涉及一种设有所述接收器的记录装置。
上述排纸接收器以从所述打印机体向前和向后凸出的形式设置,从而能够妥善处理尺寸相对较大的卷纸。由于这个原因,当需要移动打印机时,所述排纸接收器就变成了一种妨碍,因此当运输打印机时,需要将所述排纸接收器从打印机上拆卸下来,这非常麻烦。在另一方面,还具有这种类型的排纸接收器,其中一个布块可以根据使用模式展开或者折叠,并且用于形成布块框架的杆件的闭锁位置可以变化。但是,这种类型的接收器结构复杂,要求繁琐的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接收从记录装置排出的记录介质的接收器,所述接收器包括接收所述记录介质的可枢轴旋转的接收件;和可枢轴旋转的支撑件,其支撑所述接收件以设置所述接收件的多个旋转角度中的一个,所述多个旋转角度分别与所述打印机的多个使用模式相关。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的第一末端部分用作所述支撑件的第一枢轴旋转中心,同时支撑所述接收件除枢轴旋转中心之外的部分;所述支撑件的第二末端部分用作所述支撑件的第二枢轴旋转中心,其根据所述使用模式移动。
此处,所述接收器优选包括引导件,其允许所述支撑件的第二末端部分移动,并将所述第二末端部分保持在多个预定位置中的一个位置上,所述多个预定位置分别与所述接收件的预定旋转角度相关。
此处,所述引导件优选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所述活动件通常设置在稳定的位置上,其与所述固定件一起将所述支撑件的第二末端部分保持在其中一个预定位置上,并从所述稳定位置移动,从而使所述支撑件的第二末端部分移动。
此处,所述引导件优选包括弹性件,其朝向所述稳定位置推压所述活动件,因此当所述支撑件的第二末端部分可以移动时所述活动件克服所述弹性件的推力被移动。
另外,所述引导件优选包括制有多个凹槽的引导部分,所述凹槽与各个预定位置相关;和与所述凹槽相连的通道,所述支撑件的第二末端部分通过所述通道移动。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记录装置,包括供给部分,从中供应记录介质;记录部分,信息在所述记录部分上被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所述记录部分设置在所述供给部分下面;排出部分,已经进行了记录的记录介质从所述排出部分排出,所述排出部分设置在所述记录部分下面;支脚部分,其中设置了所述接收器,所述支脚部分设置在所述排出部分下面。
所述接收件优选地能够在所述记录装置的正面在大体水平位置与大体垂直位置之间枢轴旋转。
所述使用模式优选包括当所述记录介质供回供给部分时所选择的第一模式;当所述记录介质安装在所述供给部分时所选择的第二模式;和根据记录条件所选择的多个接收模式。
所述接收件的第一末端部分优选以所述支脚部分为枢轴旋转中心受到支撑,并且所述接收件的第二末端部分适于由使用者驱动,从而选择所述接收件的预定旋转角度之一。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接收器结构简单,基本上只包括接收件和支撑件。因此,只通过设定多个预定旋转角度,其中所述接收件由所述支撑件支撑,不但能够解决排出记录介质时的使用模式,还能够解决运输记录装置时的使用模式。


图14是说明了挂钩导向器的分解透视图;图15是说明了所述挂钩导向器装配状态的透视图;图16A至图16D是说明了挂钩导向器动作的平面图;图17是说明了接收器使用模式的第一示图;图18是说明了接收器使用模式的第二示图;图19是说明了接收器使用模式的第三示图;图20是说明了接收器使用模式的第四示图。
图1和图2所示打印机100是大尺寸喷墨打印机,它可以在相对较大尺寸(例如根据JIS标准的A0或B0尺寸)的打印纸上进行打印。打印机100具有供纸部分110、打印部分120、排纸部分130和支脚部分140,所述部分按照上述顺序从上到下放置。供纸部分110可以相对打印部分120和排纸部分130拆卸下来,而打印部分120和排纸部分130制成一体,上述部分一起形成打印机体。所述打印机体可以相对支脚部分140拆卸下来。
供纸部分110从打印部分120的顶部向后凸出,如图1所示。在供纸部分110内沿上下对角设置了一对卷纸托架111,其上可以设置卷纸(打印纸),如图2所示。并且,在供纸部分110的正面设置了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卷纸的提起型盖子112,其能够盖住卷纸托架111。
每个卷纸托架111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卷纸的轴113和一对轴接收器114、115,所述轴接收器与供纸部分110的两个内壁的内面相连,并能够安装、拆卸和悬挂轴113。轴113按照这种方式设计,在所述卷纸安装在所述轴中部之后,轴113的两端被轴接收器114、115接收并轴向受到支撑,从而能够旋转。用于所述卷纸的盖子112在其上部可旋转地受到支撑,用手将其下部提起或将其向下推就可以将它打开或者关闭。
如图2所示,打印部分120包括载架122,其沿主扫描方向承载打印头121;柔软扁平电缆(下文称为FFC)123,其将打印头121与未示出的控制器相连以进行打印;墨管124,其将打印头121与未示出的含有墨水的墨盒相连;未示出的供纸卷轴,其沿副扫描方向供应所述卷纸;未示出的吸纸盘,其用于防止卷纸从供纸通道上浮起。另外,顶盖125和前盖126与打印部分120的上表面和前表面相连,以覆盖打印头121和载架122等。
打印头121包括黑色墨水打印头,从中可以喷射出黑色墨水;和多个彩色墨水打印头,从中可以喷射出各种颜色的墨水(例如黄色、淡青色、青色、淡紫色、紫色等)。另外,打印头121设有压力产生室和与所述压力产生室相通的喷口。每个压力产生室中含有的墨水被加压,从而可控尺寸的墨水液滴能够从相关喷口中喷射到卷纸上。
如图2所示,载架122由卷轴悬挂在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轨道127上并与载架带128相连,因而载架122能够跟随载架带128的运动,从而当载架带128由未示出的执行机构驱动时,载架122可以由轨道127引导进行往复运动。
FFC223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连接器相连,其另一端与打印头121的连接器相连,从而将打印信号从控制器传送至打印头121。为各种颜色的墨水设置了墨管124。每个墨管124的一个末端通过压缩器(未示出)与用于相应颜色的各个墨盒相连,而每个墨管124的另一个末端与用于相应颜色的各个打印头121相连。
墨管124可以将由压缩器加压的各种颜色的墨水从墨盒提供至打印头121。前盖在其下部可旋转地受到支撑,用手将其上部压下或者将其提起就可以打开或者关闭。
排纸部分130包括排纸导向器131,其沿副扫描方向形成供纸通道的一部分;排纸卷轴(未示出),其用于沿副扫描方向供纸。并且,从正面看时在排纸部分130的右侧设置了墨盒支架150,其容纳并支撑所述墨盒。
支脚部分140包括一对支柱142,其具有滚子141以进行运输;和在这些支柱142之间延伸的增强杆143。打印机体放置在支柱142上并用螺钉固定。
当开始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喷墨打印机100时,首先,作为卷纸托架111一部分的轴113将被从供纸部分110上取下,随后,如图3所示,插在轴113上的纸张承托113a被从轴113一端拉出。
随后,如图4所示,轴113的一端将从卷纸R的一端插入轴向孔C并穿过轴向孔C,并且如图5所示,卷纸R的轴向孔C的一端固定在纸张承托113b上,所述纸张承托113b插入并固定在轴113的另一端。随后,纸张承托113a被从轴113的一端插入,以固定在卷纸R的轴向孔C的另一端。按照这种方式,卷纸R能够在轴113上旋转。
随后,如图6所示,用手握住插有卷纸R的轴113的两端,并且将轴113放置在相对喷墨打印机100的往返方向的面向对角的状态,换言之,插有卷纸R的轴113的另一端朝向轴接收器114中的一个。
轴接收器114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枢轴旋转,并且用于接收轴113两端的轴接收器114、115的各个凹槽114a、115a通常是彼此相对的。但是,当要安装插有卷纸R的轴113时,轴接收器114其中之一将向前枢轴旋转,从而相对另一个轴接收器115形成大约45度的角度。
随后,插有卷纸R的轴113的另一端钩连在轴接收器114其中之一的114a上,并且此轴接收器114与插有卷纸R的轴113一起枢轴旋转。于是,轴接收器114、115的各个凹槽114a、115a处于相对状态,插有卷纸R的轴113的另一端钩连在钩连在另一个轴接收器115的凹槽115a上。按照这种方式,插有卷纸R的轴113可以非常方便地设置在供纸部分110中。
随后,如图8所示,卷纸R的前端被向下抽出,以穿过打印部分120中的供纸通道,并进一步穿过排纸部分130中的供纸通道,如图9所示。随后,卷纸R如图10所示沿卷绕方向旋转,并且卷纸R的前端位于标记器M处,所述标记器M例如可以制成在排纸导向器131上。随后,喷墨打印机100受到驱动喷射墨滴,同时沿副扫描方向供应卷纸R,并且打印头121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当卷纸R已经打印了预定信息后卷纸排出。
如图11所示,接收器400包括托纸盘410,其位于支脚部分140中的支柱142之间,用于接收卷纸;托盘挂钩420,其设置在支脚部分140中的支柱142之间,并位于托纸盘410之下以支撑托纸盘410;挂钩导向器430,其设置在支柱142的内侧表面,并能够引导托盘挂钩420的运动。
如图12所示,托纸盘410包括多个J形杆件411,它们以恒定间距彼此平行放置;直杆件412,其将杆件411的各个后端相连;布块件413,其覆盖杆件411的前端;直杆件414,其将杆件411的各个中端部分在其后端侧面相连;和直杆件415,其将杆件411的各个中端部分在其前端侧面相连。
如图11所示,托纸盘410具有这样的结构,直杆件414的两端由轴承416(参看图17)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轴承416设置在支柱142的内侧表面,并且直杆件415的两端都由托盘挂钩420的前端可旋转地支撑,因此托纸盘410能够在支脚部分140之前沿箭头a方向(参看图18至图20)关于杆件414旋转。因而,托纸盘410能够将卷纸接收在由多个J形杆件411形成的弯曲面内。
如图13所示,托盘挂钩420包括直杆件421和一对直杆件422,其分别以直角设置在接近直杆件421两端421a的位置。直杆件422的各个前端422a形成环形。如图11所示,托盘挂钩420按照这种方式设置,直杆件421的两端421a由挂钩导向器430可旋转地支撑,并且托纸盘410的直杆件415的两端可旋转地安装在直杆件422的环形末端422a中,因而托盘挂钩420可以与托纸盘410一起相对直杆件421旋转。
如图14所示,每个挂钩导向器430都包括活动板431;固定板432;扭绞螺旋弹簧433;螺钉434;和铆钉435、436。活动板431制有细长孔431a,托盘挂钩420的直杆件421的每一端421a插入其中,从而能够在其中移动;大体为L形的孔431b,安装在扭绞螺旋弹簧433中的螺钉434插入其中;大体为L形的孔431c和431d,铆钉435、436插入其中。
细长孔431a沿支脚部分140的往返方向纵向制成,孔431b和431c制成在细长孔431a的后侧,并且孔431d制成在前侧。孔431b、431c和431d按照这种方式制成,螺钉434和铆钉435、436在活动板431能够移动的范围内(换言之,即直杆件421一端421a的移动范围内)不会起妨碍作用。
固定板432制有切口432a,其用于引导托盘挂钩420的直杆件421的一端421a的移动;螺纹孔432b,安装在扭绞螺旋弹簧433中的螺钉434拧紧在其中;圆孔432c和432d,铆钉435、436插入其中从而被固定;孔432e,扭绞螺旋弹簧433的后端固定在其上。
切口432a按照这种方式进行设计,在第一部分432a1、第二部分432a2、第三部分432a3和第四部分432a4分别形成凹陷,直杆件421的末端位于其中,并且位置432a1、432a2、432a3和432a4通过平顶峰相连。因此,直杆件421的末端从位置432a1、432a2、432a3和432a4中任何一个的凹陷经过倾斜部分由顶峰行进至位置432a1、432a2、432a3和432a4中任何一个另外的凹陷。
将活动板431与固定板432重叠,扭绞螺旋弹簧433后端锁定在孔432e中,其前端钩连在活动板431上部,安装在扭绞螺旋弹簧433中的螺钉434插入孔431b中并拧紧在螺纹孔432b,并且独立的铆钉435、436穿过圆孔432c、432d分别插入至孔431c、431d中,通过上述步骤这些元件连接装配成为挂钩导向器430,如图15所示。
随后,如图15所示挂钩导向器430和与之对称的其他挂钩导向器430的固定板432通过螺钉固定在支脚部分140中的支柱142的内侧表面上,如图11所示,从而可旋转地支撑托盘挂钩420的直杆件421的两端421a。下面将参照图16A至图16D说明当直杆件421的末端421a从第二位置432a2向第三位置432a3行进时挂钩导向器430的动作。
如图16A所示,当直杆件421的末端421a位于第二位置432a2时,活动板431位于图中最右边的较低位置,螺钉434和铆钉435、436在孔431b、431c和431d中位于图中最左边的较高位置。
随后,如图16B所示,当直杆件421的末端421a开始从位置432a2的凹陷向倾斜部分移动时,直杆件421的末端421a挤压细长孔431a的内周表面,并且活动板431被向上推向图的左侧。此时螺钉434和铆钉435、436在孔431b、431c和431d中位于图中右侧的较低位置,同时扭绞螺旋弹簧433的前端弹性变形。
另外,如图16C所示,当直杆件421的末端421a沿倾斜部分移动到达连接第二位置432a2和第三位置432a3的顶峰时,直杆件421的末端421a停止挤压细长孔431a的内周表面,只是直杆件421的末端421a沿平顶峰部分移动。此时,活动板431位于图中最左边的较高位置,螺钉434和铆钉435、436在孔431b、431c和431d中位于图中最右边的较低位置,同时扭绞螺旋弹簧433的前端发生最大程度的弹性变形。
最后,如图16D所示,当直杆件421的末端421a与连接第二位置432a2和第三位置432a3的平顶峰部分分离时,由于活动板431被扭绞螺旋弹簧433前端的恢复力向下推压,直杆件421的末端421a受到细长孔431a的内周表面挤压,落入第三位置432a3的凹陷中并位于此处。
当直杆件421的末端位于第三位置432a3时,活动板431位于图中最右边的较低位置,与图16A所示位置相同,螺钉434和铆钉435、436在孔431b、431c和431d中位于图中最左边的较高位置。在直杆件421的末端从位置432a1、432a2、432a3和432a4中任何一个的凹陷经过倾斜部分由平顶峰部分行进至位置432a1、432a2、432a3和432a4中任何其他凹陷的情况下,发生与上述动作相同的动作。
下面将参照图17至图20说明接收器400的使用模式。如图17所示使用模式为卷纸卷绕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托纸盘410的状态是J形杆件411的前端被稍微提起,例如可以从水平位置提起大约20度,托盘挂钩420的状态是直杆件421的末端421a位于第一位置432a1。
如图18所示使用模式为排纸第一接收模式,其中利用卷纸中的旋度排出的卷纸将被接收并储存。为了从图17所示的卷纸卷绕模式变为图18所示的第一接收模式,使用者抓住托纸盘410的J形杆件411的前端并向上提起就足够了。
按照这种方式,托纸盘410相对直杆件414线上旋转。随着这个动作,托盘挂钩420的直杆件422一个末端421a向上旋转。此时,直杆件421的末端421a由挂钩导向器430引导沿水平方向向前移动,如参照图16A至图16D所示。由于托盘挂钩420相应地旋转,托纸盘410被按照一种状态设置,其中的J形杆件411的前端被提起,例如可以从水平位置提起大约55度,并且托盘挂钩420处于一种状态,其中直杆件421的末端位于第二位置432a2。
如图19所示使用模式为排纸第二接收模式。当大体积的墨水被用于进行打印(例如固体打印)时,卷纸的旋度丧失,这样会产生一种鼓励,卷纸的前端有可能会被托纸盘410缠住,从而发生塞纸。为了消除这种顾虑,在第二接收模式中卷纸应当通过增加托纸盘410的旋转角的角度而强制储存。为了从图18所示的第一接收模式变为图19所示的第二接收模式,同样,使用者抓住托纸盘410的J形杆件411的前端并向上提起就足够了。结果,托纸盘410被置于一种状态,其中J形杆件411的前端被进一步提起,例如可以从水平位置提起大约70度,并且托盘挂钩420处于一种状态,其中直杆件421的末端421a位于第三位置432a3。
如图20所示使用模式为卷纸安装模式,其中当设置卷纸时使用者所站位置与卷纸托架111之间的距离可以最小化。为了从图19所示的第二接收模式变为图20所示的卷纸安装模式,同样,使用者抓住托纸盘410的J形杆件411的前端并向上提起就足够了。结果,托纸盘410被置于一种状态,其中J形杆件411的前端大体上垂直,例如可以从水平位置提起大约85度,并且托盘挂钩420处于一种状态,其中直杆件421的末端421a位于第四位置432a4。
在使用者抓住托纸盘410的J形杆件411前端并将其向上提起后,只有通过将它们向前并随后向后推动,直杆件421的末端421a才由挂钩导向器430引导沿水平方向向后移动。因此,与上述相反,使用模式可以从图20中的按住模式转换为图19中的第二接收模式。
在本实施方案中说明了接收器400用于喷墨打印机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部局限于本实施方案,接收器400也可以用于从中可以排出记录介质的其它类型的打印机或传真机。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接收从记录装置排出的记录介质的接收器,所述接收器包括接收所述记录介质的可枢轴旋转的接收件;和可枢轴旋转的支撑件,其支撑所述接收件以便设置所述接收件的多个旋转角度中的一个,所述多个旋转角度分别与所述打印机的多个使用模式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支撑件的第一末端部分用作所述支撑件的第一枢轴旋转中心,同时支撑所述接收件除枢轴旋转中心之外的部分;并且所述支撑件的第二末端部分用作所述支撑件的第二枢轴旋转中心,其根据所述使用模式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器,还包括引导件,其允许所述支撑件的第二末端部分移动,并将所述第二末端部分保持在多个预定位置中的一个位置上,所述多个预定位置分别与所述接收件的预定旋转角度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引导件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所述活动件通常设置在稳定位置上,用于与所述固定件一起将所述支撑件的第二末端部分保持在其中一个预定位置上,并从所述稳定位置移动,从而使所述支撑件的第二末端部分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引导件包括弹性件,该弹性件朝向所述稳定位置推压所述活动件,因此当所述支撑件的第二末端部分可以移动时所述活动件克服所述弹性件的推力被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器,其中所述引导件包括制有多个凹槽的引导部分,所述凹槽与各个预定位置相关;和与所述凹槽相连的通道,所述支撑件的第二末端部分通过所述通道移动。
7.一种记录装置,包括供给部分,从中供应记录介质;记录部分,信息在所述记录部分被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所述记录部分设置在所述供给部分下面;排出部分,已经进行了记录的记录介质被从所述排出部分排出,所述排出部分设置在所述记录部分下面;支脚部分,其中设置了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所述支脚部分设置在所述排出部分下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接收件能够在所述记录装置正面在大体水平位置与大体垂直位置之间枢轴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使用模式包括当所述记录介质供回到供给部分时所选择的第一模式;当所述记录介质安装在所述供给部分时所选择的第二模式;和根据记录条件所选择的多个接收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接收件的第一末端部分以所述支脚部分为枢轴旋转中心受到支撑,并且所述接收件的第二末端部分适于由使用者驱动,从而选择所述接收件的预定旋转角度之一。
全文摘要
在用于接收从记录装置排出的记录介质的接收器中,可枢轴旋转的接收件接收所述记录介质。可枢轴旋转的支撑件支撑所述接收件以设置所述接收件的多个旋转角度中的一个,所述多个旋转角度分别与所述打印机的多个使用模式相关。所述接收器设置在所述记录装置的支脚部分中,所述记录装置设置在从中排出记录介质的排出部分下面。
文档编号B41J11/00GK1433892SQ0310279
公开日2003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2日
发明者藤冈聪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