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烫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32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烫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烫印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工烫印都必须具有烫印或者绘画技能,而且在操 作过程中的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相对较大,烫印效率低,而且手动烫印 出来的产品的光泽度因烫印时操作的力度时间不同,而在色泽度上出 现差异,产品的色泽度很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 种烫印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承印件输送 带、烫印管、挤压管、烫印膜输送轮、烫印膜巻收轮,所述的烫印管 可自转地设置在承印件输送带的上方,二者的之间的间距与承印件的 厚度相适配,所述的烫印管下方位置的这段承印件输送带的下方贴临 设置有可自转的挤压管。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烫印管包括有电热管和包覆设置于电热管 外的耐高温橡胶套。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承印件输送带为履带式电动输送带。
进一步设置是还包括有烫印膜防缠绕轮,该烫印膜防缠绕轮包括 有两个相邻间隔设置的自转轮,且所述的烫印膜防缠绕轮设置在烫印 膜输送轮和烫印管之间,且该烫印膜防缠绕轮与烫印膜巻收轮的高度 均高于烫印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自动的电动的烫印机,承印
件在承印件输送带上逐个输运到烫印管和挤压管之间,进行烫印,极 大了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由于每次烫印 的力度和时间均有一致,烫印出的产品的光泽度一致性高,稳定性好。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介绍。
说明书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烫印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包括有承印件输送 带l、烫印管2、挤压管3、烫印膜输送轮4、烫印膜巻收轮5,本实 施方式所述的承印件输送带1为履带式电动输送带,所述的烫印管2 可自转地设置在承印件输送带1的上方,二者的之间的间距与承印件 的厚度相适配,所述的烫印管2下方位置的这段承印件输送带1的下 方贴临设置有可自转的挤压管3,如此则承印件在输送带上输送到烫 印管和挤压管之间就可以完成烫印工作。另外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烫印 管包括有电热管21和包覆设置于电热管外的耐高温橡胶套22,此设 置保证了烫印管表面的温度均匀分布,使得烫印出的产品光泽度更加 稳定牢固。
本实施方式还设置有烫印膜防缠绕轮6,该烫印膜防缠绕轮6包 括有两个相邻间隔设置的自转轮,且所述的烫印膜防缠绕轮6设置在 烫印膜输送轮4和烫印管2之间,且该烫印膜防缠绕轮6与烫印膜巻 收轮5的高度均高于烫印管2,如此保证了烫印膜在送巻过程中平直 地贴在烫印管的下方。
权利要求1. 一种烫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承印件输送带、烫印管、挤压管、烫印膜输送轮、烫印膜卷收轮,所述的烫印管可自转地设置在承印件输送带的上方,二者的之间的间距与承印件的厚度相适配,所述的烫印管下方位置的这段承印件输送带的下方贴临设置有可自转的挤压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烫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烫印管包括 有电热管和包覆设置于电热管外的耐高温橡胶套。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烫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印件 输送带为履带式电动输送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烫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烫印膜防 缠绕轮,该烫印膜防缠绕轮包括有两个相邻间隔设置的自转轮, 且所述的烫印膜防缠绕轮设置在烫印膜输送轮和烫印管之间,且 该烫印膜防缠绕轮与烫印膜巻收轮的高度均高于烫印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烫印机,包括有承印件输送带、烫印管、挤压管、烫印膜输送轮、烫印膜卷收轮,所述的烫印管可自转地设置在承印件输送带的上方,二者的之间的间距与承印件的厚度相适配,所述的烫印管下方位置的这段承印件输送带的下方贴临设置有可自转的挤压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自动的烫印机,提高了烫印效率和产品的光泽度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B41F16/00GK201201358SQ20082012003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7日
发明者蔡仁祥 申请人:蔡仁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