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7041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刮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刮墨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刮墨装置只是简单的固定式刮板,这种结构无法根据需要调节前后或左右距离,刮墨不均匀,印刷辊两端会出现油墨淤积的情况,适用范围小,每一个不同的印刷辊需要配备对应的刮刀尺寸,增加制造成本,在需要更换刮板时需要拆卸固定螺丝,费时费力,不能满足印刷机的智能化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到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刮墨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刮墨总成、升降总成、角度调节总成和平移总成;所述刮墨总成包括固定板、刮刀和下压装置,所述刮刀通过压块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下压装置设置在固定板下方,所述下压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旋转支架、下压驱动气缸和固定轴,所述下压驱动气缸固定在固定支架上,活动端与旋转支架连接,所述旋转支架通过下压驱动气缸驱动绕着固定轴转动,所述旋转支架上设置有调节杆和锁紧扳手,所述调节杆一端与锁紧扳手相互连接;所述升降总成包括涡轮装置和蜗杆装置,所述蜗杆装置一端与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涡轮装置上对称设置有上导向轴和下导向轴;所述角度调节总成包括角度支架、限位板和调节装置,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机架上,并与角度支架相互配合,所述调节装置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角度支架上,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丝杆和柔性连接垫,所述丝杆固定在角度支架上,柔性连接垫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平移总成包括驱动电机和柔性连接杆,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偏心连接块,所述柔性连接杆一端连接在偏心连接块的偏心杆上,另一端与下导向轴相互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手杆。

作为优选,所述挡墨板固定在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刮墨总成实现刮刀的开合,方便更换刮刀,通过升降总成带动刮墨总成上下高度调节,通过角度调节总成调节刮墨总成与印刷辊的距离,精确控制油墨厚度,通过平移总成实现刮墨总成的左右平移,往复刮墨,提高油墨在印刷辊上的均匀度,提高印刷质量,实现印刷机智能化控制,操作方便,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A-A向全剖示意图;

图4是下压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5是平移总成主视示意图;

图6是调节装置主视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刮墨总成;2.1、固定板;2.2、刮刀;2.3、下压装置;2.31、固定支架;2.32、旋转支架;2.33、下压驱动气缸;2.34、固定轴;2.35、调节杆;2.36、锁紧扳手;2.4、压块;2.5、手杆;3、升降总成;3.1、涡轮装置;3.11、上导向轴;3.12、下导向轴;3.2、蜗杆装置;4、角度调节总成;4.1、角度支架;4.2、限位板;4.3、调节装置;4.31、丝杆;4.32、柔性连接垫; 5、平移总成;5.1、驱动电机;5.2、柔性连接杆;5.3、偏心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刮墨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刮墨总成2、升降总成3、角度调节总成4和平移总成5;所述刮墨总成2包括固定板2.1、刮刀2.2和下压装置2.3,如图3所示,所述刮刀2.2通过压块2.4固定在固定板2.1上,所述下压装置2.3设置在固定板2.1下方,如图4所示,所述下压装置2.3包括固定支架2.31、旋转支架2.32、下压驱动气缸2.33和固定轴2.34,所述下压驱动气缸2.33固定在固定支架2.31上,活动端与旋转支架2.32连接,所述旋转支架2.32通过下压驱动气缸2.33驱动绕着固定轴2.34转动,所述旋转支架2.32上设置有调节杆2.35和锁紧扳手2.36,所述调节杆2.35一端与锁紧扳手2.36相互连接;所述升降总成3包括涡轮装置3.1和蜗杆装置3.2,所述蜗杆装置3.2一端与固定轴2.34固定连接,所述涡轮装置3.1上对称设置有上导向轴3.11和下导向轴3.12;所述角度调节总成4包括角度支架4.1、限位板4.2和调节装置4.3,所述限位板4.2固定在机架1上,并与角度支架4.1相互配合,所述调节装置4.3一端固定在机架1上,另一端固定在角度支架4.1上,如图6所示,所述调节装置4.3包括丝杆4.31和柔性连接垫4.32,所述丝杆4.31固定在角度支架4.1上,柔性连接垫4.32固定在机架1上;如图5所示,所述平移总成5包括驱动电机5.1和柔性连接杆5.2,所述驱动电机5.1上设置有偏心连接块5.3,所述柔性连接杆5.2一端连接在偏心连接块5.3的偏心杆上,另一端与下导向轴3.12相互连接。

所述固定板2.1上设置有手杆2.5。

所述刮刀2.2下方设置有挡墨板2.6,所述挡墨板2.6固定在固定板2.1上。

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更换或安装刮刀时,平移总成停止工作,转动丝杆4.32,带动角度支架4.1打开,限位板4.2对角度支架4.1起到导向作用,下压驱动气缸2.33收缩,带动旋转支架2.32绕着固定轴2.34转动,固定板2.1带动刮刀2.2打开,拧动螺纹杆把手松开压块2.4取下或更换刮刀;当需要对印刷辊刮墨时,拧动丝杆4.31调节刮刀2.2与印刷辊的距离,升降总成3通过蜗轮蜗杆配合调节刮刀2.2上下位置,调节杆2.35调节固定板2.1的前后或角度位置,调节好后通过锁紧扳手2.36转动锁紧,下压驱动气缸2.33伸长,带动旋转支架2.32转动,带动刮刀2.2下压,驱动电机5.1驱动偏心连接块5.3转动,带动柔性连接杆5.2和下导向轴3.12左右平移,带动刮刀2.2左右平移,实现往复刮匀印刷辊上的油墨;当停机状态时手杆2.5可手动掰动固定板2.1打开,进行检查或更换刮刀2.2。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刮墨总成实现刮刀的开合,方便更换刮刀,通过升降总成带动刮墨总成上下高度调节,通过角度调节总成调节刮墨总成与印刷辊的距离,精确控制油墨厚度,通过平移总成实现刮墨总成的左右平移,往复刮墨,提高油墨在印刷辊上的均匀度,提高印刷质量,实现印刷机智能化控制,操作方便,性能稳定。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