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8612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并尤其涉及用于保护等离子体显 示装置的驱动器集成电路(IC)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上显示图 像。PDP的电极(如,显示电极和地址电极)经由游行印刷电路(FPC) 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组件(PCA)上。驱动器集成电路(IC)安装到FPC 上,并根据从PCA传输的控制信号选择性地将电压信号施加到PDP的电 极(例如,地址电极)上。
为了控制FPC和驱动器IC,形成板上芯片(COB),使得驱动器IC 安装到印刷电路板(PCB)上,或者形成膜上芯片(COF)和带载封装 (TCP),使得驱动器IC安装到构成FPC的薄膜上。TCP没有COF成本 高,使用小的驱动器IC,并且不具有散热机制。因此,与COF相比, TCP散热特性较低。因此,为了保护驱动器IC和改善散热特性,为TCP 使用盖板。
作为例子,驱动器IC位于盖板和底板之间。在驱动器IC的每个表面 上设置导热脂和散热垫。于是从驱动器IC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脂或散热 垫被传递到底板或盖板,并然后散出。盖板的长度大致与底板的一侧对 应,并且通过固定螺钉安装到底板上设置的多个安装点上,使得盖板覆盖 FPC和驱动器IC。
在传统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在将盖板安装到底板上的过程中,盖板 可以分成由固定螺钉紧固的区域,并且可能具有没有紧固的端部。与被固 定螺钉紧固的区域相比,盖板的未紧固的端部没有被牢固支撑或固定到底 板上,并可能具有高度活动性。于是,盖板的两个端部会朝向底板弯曲, 导致驱动器IC在底板和盖板之间承受剪切应力。该剪切应力会在驱动器 IC上造成裂紋,并可能严重损坏驱动器IC。例如,与地址电极相连接的
5驱动器IC损坏会导致在PDP中垂直线有缺陷。
在背景技术部分描述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背景,因此 它有可能包含并不构成为本国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用于防止底板和盖
板之间的驱动器IC出现裂紋或被损坏,提供了一种底板上的盖板的加强 支撑结构,并且围绕盖板所产生的噪声降低。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用于 支撑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底板,该底板具有边缘。印刷电路板组件处于底 板上,柔性印刷电路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组件 上,并且驱动器集成电路处于柔性印刷电路上。盖板覆盖柔性印刷电路以 及驱动器集成电路,并安装到底板上,连接器将底板的边缘固定到盖板 上,以防止底板和盖板之间的相对运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盖板包括大致平行于底板的第一板以及从第一板 延伸并基本上平行于第 一板的第二板。所述连接器与第二板成一体或与第 二板分离。
所述连接器可以还包括至少一个接收凹槽,该接收凹槽适于接收并支 撑底板的边缘,其中,所述连接器从所述第二板向所述底板伸出。所述接 收凹槽可以适于接收底板的拐角,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凹槽的长度大致 对应于所述第二板的长度。
所述底板可以包括在底板拐角处的接头,该接头至少局部插入所述至 少一个接收凹槽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接收凹
槽,该第一接收凹槽适于接收并支撑第二板的边缘;以及第二接收凹槽,
该第二接收凹槽适于接收并支撑底板的边缘。另外,第一接收凹槽可以面 对第二板的边缘并沿着连接器的整个长度延伸,而第二接收凹槽可以面对 底板的边缘并沿着连接器的整个长度延伸。此外,第一和第二接收凹槽可 以沿着连接器的长度局部延伸,以便第一和第二接收凹槽分别接触第二板 和底板的拐角的两个边缘。


附图与说明书一起图示说明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该描述
一起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2是沿着图1中的现II-II截取的横截面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盖板的透视图4是示出组合的底板和盖板的局部透视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盖板和连接器的分解透视
图7是示出底板、盖板和连接器的结合结构的局部透视图;以及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底板、盖板和连接器的组 合结构的局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仅仅出于说明的目的图示和描述本发明的特性 示例性实施方式。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的,本发明可以以很多不 同方式实施,而不应局限于在此描述的实施方式。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 附图标记标识相同的元件。
参照图1和2,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等 离子体显示面板(PDP) 11、散热片13、底板15和PCA 17。 PDP 11包括 前基板lla和后基板lib,并通过气体放电显示图像。PDP的总体结构和 功能是已知的。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支撑PDP ll的构件的组合关系,而非PDP 11 本身。从而,将省略对PDP的通常元件的详细描述。
散热片13设置在PDP 11的后表面上,并且将PDP 11内部产生的热 量快速扩散,以实现在PDP 11整个平面上的热平衡。除了别的外,散热 片13例如可以由丙烯酸散热材料、石墨散热材料、金属散热材料或碳纳 米管基的散热材料制成。
参照图2,底板15用双面胶带14附着到PDP 11的后表面上,由此支 撑PDP 11。底板15包括覆盖PDP 11的后表面的主板151和从主板151的下端延伸的副板152。
更具体地说,副板152包括从主板151的后表面伸出的第一和第二侧 壁153和155、以及在第一和第二侧壁上延伸的顶壁154,顶壁154与主 板151平行。换句话说,副板152被构造成在副板152和PDP 11之间形 成空间(S)。
参照图1, PCA 17安装到底板15的后表面上并与PDP 11的电极电连 接。在图2中,示出地址电极12,而省略显示电极。PCA 17处于底板15 上设置的凸台18上,并由插入到凸台18的螺钉19紧固。
PCA 17包括控制显示电极中的保持电极(未示出)的保持电极驱动 板17a、控制显示电极中的扫描电极(未示出)的扫描电极驱动板17b、以 及控制地址电极的地址緩沖器板17c。
PCA 17还包括逻辑板17d,该逻辑板17的从外部源接收视频信号, 产生驱动地址电极12所述的控制信号以及驱动保持电极和扫描电极所需 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施加到PCA 17上,并且还包括电源板17e,该 电源板17e 4是供驱动PCA 17所需的电源。
保持电极驱动板17a通过柔性印刷电路(FPC)连接到保持电极上, 扫描电极驱动板17b通过FPC连接到扫描电极上。地址緩冲器板17c通过 FPC连接到地址电极12上。
为了方便的缘故,省略了对保持电极和保持电极驱动板17a的连接结 构、扫描电极和扫描电极驱动板17b的连接结构以及相应连接结构的周边 结构的描述。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连接地址电极12和地址緩冲器板 17c及其周边结构描述如下
产生地址电极12的控制信号的驱动器IC 25安装到FPC上,例如 TCP。盖板31利用固定螺钉19紧固到底板15上,覆盖FPC 27和驱动器 IC 25。盖板31保护连接地址电极12和地址緩沖器板17c的FPC 27以及 安装在FPC 27上的驱动器IC 25。
于是,FPC 27和驱动器IC 25位于底板15和盖板31之间。更具体地 说,FPC 27和驱动器IC 25定位在副板152和盖板31之间。
下面将详细描述盖板31。例如,盖板31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板 311、 312。第一板311大致平行于底板15,即,主板151和副板152,而 第二板312大致与第一板311垂直地延伸。参照图2,虚拟第一延伸线EL1从盖板31的第二板312的端部沿第 一方向延伸,而虚拟第二延伸线EL2从底板15的主板51的端部沿第二方 向延伸,第一方向大致垂直于第二方向。EL1和EL2的交点大致限定了连 接器50的接收凹槽50a的中心,如下面详细描述的。
位于盖板31和底板15之间的驱动器IC 25具有散热结构,以耗散在 驱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热垫41和导热脂42设置在驱动器IC 25的相 对侧面上,并且将驱动器IC 25分别与底板15和盖板31热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散热垫41处于驱动器IC 25和副板152的第二突 起155之间,并且导热脂42处于驱动器IC 25和盖板31的第二板312之 间。从而,在第二突起155和第二板132之间没有剪切应力,驱动器IC 25不会朝向PDP 11弯曲,并且不易于裂缝或损坏。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器50,除 了用于将盖板31安装到底板15上之外,该连接器50连接盖板31和底板 15。
连接器设置在从盖板31延伸的虚拟第一延伸线EL1和从底板15延伸 的虚拟第二延伸线EL2彼此相交的位置,以便加强底板15和盖板31的组 合支撑结构。
基本上,连接器50将第二板312的自由边缘连接到主板151的自由 边缘上,以防止主板151和第二板312之间的相对移动。连接器50可以 与盖板31和底板15中任一个成一体,并与另一个分离(如在第一实施方 式中),或者可以与盖板31和底板15分离(如在第三实施方式中)。
图3是用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盖板的透视图。参照图3,连接器 50与盖板31成一体,并且更具体地说,与第二板312成一体。连接器50 从第二板312向底板15和主板151突出,并在突出的部分上包括接收凹 槽50a。接收凹槽50a适于接收并支撑底板15和主板151的一端。
接收凹槽50a的长度大致对应于底板15的长度,并可以沿着第二板 312的整个长度延伸,如图2所示。接收凹槽50a、连接器50和盖板31可 以通过连续加工,如挤压或拉伸来切割材料制造。
参照图4,底板15包括从矩形主板151的每个拐角伸出的接头156。 从而,底板15和主板151的一侧,即4姿头156局部插入到接收凹槽50a 中。底板15可以在两个接头156之间包括突起,以插入到连接器50的接 收凹槽或沟槽50a中。在这种情况下,底板15和盖板31可以更牢固结合 和支撑。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图。本发明的第二示 例性实施方式在整个结构和工作效果方面类似于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 方式,因此将省略类似或相同部件的描述并将描述不同的部件。
相比于与盖板31尤其是第二板312成一体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 式的连接器50,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是分离且独立的 连接器51。即,连接器51与第二板312和底板15分离,并作用为连接第 二板312和底板15的相邻端部。
连接器51包括第一接收凹槽51a和第二接收凹槽51b。第一接收凹槽 51a大致面对主板151,并适于接收和支撑主板151的一端。第二接收凹槽 51b大致面对第二板312,并适于接收和支撑第二板312的一端。在一个 实施方式中,接头156局部插入第一接收凹槽151a并由第一接收凹槽 151a支撑。
利用连接器51,盖板31和第二板312可以与底板15牢固结合,并尤 其是与主板151的接头156牢固结合。
参照图6,第一接收凹槽51a面对第一方向,并沿着连接器51的整个 长度沿着底板15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接收凹槽51b面对第二方向,并 沿着连接器51的整个长度沿着底板15的长度方向延伸。在一个实施方式 中,连接器51包括设置在底板15的任一端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511和 512,第一连接器511接收第二板312的第一边缘和相应的接头156,而第 二连接器512接收第二板312的与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和相应的接头 516。于是,底板15和盖板31可以被牢固结合和支撑。
参照图7,第一接收凹槽51a适于接收主板151的接头156的边缘, 而第二接收凹槽51b适于接收第二板312的边缘。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底板、盖板和连接器的 组合结构的局部透视图。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整个结构和工作 效果方面基本上类似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因此将省略相同或类似部件 的描述,并且将描述不同的部件。
如图8所示,连接器52设置成具有第一接收凹槽52a和第二接收凹槽52b,该第一和第二接收凹槽具有开口侧和封闭侧。换句话说,当接头 156或第二板312的边缘插入到相应的第一或第二接收凹槽52a、 52b中 时,接头或第二板的边缘将抵靠接收凹槽的封闭侧。
第一接收凹槽52a被构造成使得对应于第二板312的一端的部分是封 闭的,以覆盖第二板312的一端。第二接收凹槽52b被构造成使得对应于 底板15的一端的 一部分封闭,以覆盖底板15的 一端。
以这种方式,在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 由于盖板31和底板15通过连接器连接,盖板31相对于底板15的支撑结 构得以加强。
而且,由于可以通过加强的支撑结构防止盖板31弯曲,没有显著的 剪切应力施加到位于底板15和盖板31之间的驱动器IC 25上,从而可以 基本上防止驱动器IC 25裂紋或损坏。因此,驱动器IC 25可以将正常信 号施加到地址电极,并可以防止竖直线产生带来的缺陷。此外,由于支撑 结构得以加强,可以减小在盖板31附近产生的噪声。
虽然已经相对于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 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而是相反,意在覆盖包含在所附权利 要求书及其等价物的精髓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和等同结构。
权利要求
1.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用于支撑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底板,该底板具有边缘;处于底板上的印刷电路板组件;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组件上的柔性印刷电路;处于柔性印刷电路上的驱动器集成电路;覆盖柔性印刷电路以及驱动器集成电路的盖板,该盖板安装到底板上;以及连接器,该连接器用于将底板的边缘固定到盖板上,以防止底板和盖板之间的相对运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装置,其中,盖板包括 大致平行于底板的第一板;以及从第 一板延伸并基本上平行于第 一板的第二板。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器与第二板成一体。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个接收 凹槽,该接收凹槽适于接收并支撑底板的边缘,其中,所述连接器从所述 第二板向所述底板伸出。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凹槽适于接收 底板的拐角。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凹槽的长度大 致对应于所述第二板的长度。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底板包括在底板拐角处的接 头,该接头至少局部插入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凹槽中。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第二板和所述 底板分离。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 第一接收凹槽,该第一接收凹槽适于接收并支撑第二板的边缘;以及 第二接收凹槽,该第二接收凹槽适于接收并支撑底板的边缘。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底板包括在底板拐角处的接头,该接头至少局部插入所述第二接收凹槽中。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凹槽面对第二板 的边缘并沿着连接器的整个长度延伸,而第二接收凹槽面对底板的边缘并 沿着连接器的整个长度延伸。
12.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接收凹槽沿着连接器的长 度局部延伸,使得第一接收凹槽接触第二板的拐角的两个边缘,且其中第 二接收凹槽沿着连接器的长度局部延伸,使得第二接收凹槽接触底板的拐 角的两个边缘。
13.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和 第二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连接到底板的第一端,而第二连接器连接到底 板的第二端。
14.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用于支撑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底板,该底板具有边缘; 在底4反上的印刷电路板组件;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组件的柔性印刷电路;在柔性印刷电路上的驱动器集成电路;盖板,该盖板包括第一板和从第一板垂直延伸的第二板,所述盖板覆 盖柔性印刷电路和驱动器集成电路;以及连接器,该连接器处于第二板上,包括面对底板的边缘的接收凹槽, 该接收凹槽适于接收和支撑底板的边缘。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器沿着第二板的整个 长度延伸。
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底板包括在底板的第一拐 角的第一接头和在底板的第二拐角的第二接头,其中,所述接收凹槽适于 接收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17. —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用于支撑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底板,该底板具有边缘;在底板上的印刷电路板组件;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组件的柔性印刷电路;在柔性印刷电路上的驱动器集成电路;盖板,该盖板包括第一板和从第一板垂直延伸的第二板,所述盖板覆 盖柔性印刷电路和驱动器集成电路;以及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面对第二板的第一接收凹槽和面对底板的边缘 的第二接收凹槽,其中第一接收凹槽适于接收和支撑所述第二板,而第二 接收凹槽适于接收和支撑底板的边缘。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凹槽和第二接收 凹槽沿着连接器的整个长度延伸。
19.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接收凹槽沿着连接器的长 度局部延伸,使得第一接收凹槽接触第二板的拐角的两个边缘,且其中第 二接收凹槽沿着连接器的长度局部延伸,使得第二接收凹槽接触底板的拐 角的两个边缘。
20.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和 第二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连接到底板的第一端,而第二连接器连接到底 板的第二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用于支撑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底板,该底板具有边缘。印刷电路板组件处于底板上,柔性印刷电路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组件上,并且驱动器集成电路处于柔性印刷电路上。盖板覆盖柔性印刷电路以及驱动器集成电路,并安装到底板上,连接器将底板的边缘与盖板相结合,以防止底板和盖板之间的相对运动。
文档编号G09F9/00GK101447148SQ20081018088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6日
发明者郑光珍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