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639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以及使用其的等离子体显
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下,简略为"面板")的代表性的交流面放电型面板,在 相对配置的前面板与背面板之间具有多个放电单元。 前面板包括前面玻璃基板、多根显示电极、电介质层、以及保护层。各显示电极包 括一对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多根显示电极在前面玻璃基板上相互平行地形成,覆盖这些 显示电极而形成电介质层及保护层。 背面板包括背面玻璃基板、多根数据电极、电介质层、多个隔壁、以及荧光体层。 在背面玻璃基板上平行地形成多根数据电极,覆盖这些数据电极而形成电介质层。在该 电介质层上与数据电极平行地分别形成多个隔壁,在电介质层的表面和隔壁的侧面形成 R(红)、G(绿)及B(蓝)的荧光体层。 然后,相对配置前面板与后面板,使得显示电极与数据电极立体交叉,并且进行密 封,在内部的放电空间封入了放电气体。显示电极与数据电极在相对的部分形成放电单元。
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面板中,在各放电单元内由于气体放电而产生紫外线,R、G及 B的荧光体由该紫外线激发而发光。由此,进行彩色显示。 作为驱动面板的方法,使用了子场法。在子场法中,将一个场期间分割成多个子 场,在各个子场中通过使各放电单元发光或不发光而进行灰度显示。各子场具有初始化期 间、写入期间、以及维持期间。 在初始化期间,各放电单元中进行初始化放电,形成用于接着的写入动作所需的 壁电荷。而且,初始化期间具有产生用于减小放电延迟、稳定地产生写入放电的引火的作 用。在此,所谓引火,是指成为用于放电的起爆剂的激发粒子。 在写入期间,向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冲,并且向数据电极施加与要显示的图 像信号对应的写入脉冲。由此,在扫描电极与数据电极之间选择性地产生写入放电,选择性 地形成壁电荷。 在接着的维持期间,将与要显示的亮度对应的预定次数的维持脉冲,施加到扫描 电极与维持电极之间。由此,在因写入放电而形成壁电荷的放电单元中,选择性地引起放 电,该放电单元发光。以下,将各子场的显示亮度相对于成为基准的显示亮度的比率,称为 "亮度权重"。 多根扫描电极由扫描电极驱动电路驱动,多根维持电极由维持电极驱动电路驱 动,多根数据电极由数据电极驱动电路驱动。 扫描电极驱动电路包括分别与多根扫描电极连接的多个扫描IC(集成电路)。另 外,扫描电极驱动电路包括提供低电位的第一节点;以及提供高电位的第二节点。各扫描IC包括在扫描电极与第一节点之间连接的第一开关;以及在扫描电极与第二节点之间连 接的第二开关。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连接保持一定电压的电容器。由此,第二节点 的电位比第一节点的电位要高一定电压的量。
第一节点的电位由电压施加电路控制,而且选择性地接通各扫描IC的第一及第 二开关的一个开关。由此,在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及维持期间中,向各扫描电极分别施加 具有预定的波形的驱动电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2)。
专利文献1 :日本国专利特开2004-2870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国专利特开2005-266776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国专利特开2004-3176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扫描电极驱动电路中,第二节点的电位比第一节点的电位要高一定
电压的量。若从接通扫描IC的第一开关的状态、切换至接通第二开关的状态,则扫描电极
的电位急剧上升。在此情况下,为了限制从第二节点流入到扫描IC的电流,在第二节点与
扫描IC的第二开关之间设置保护电阻。由此,防止大电流流入到扫描IC。 然而,由于扫描IC的暂时的异常工作,可能在原来要断开第二开关的期间,将第
二开关固定在接通状态。在此情况下,向扫描电极施加预定外的高电压。 例如,在正常动作的维持期间,多个扫描IC的第一开关固定在接通状态,第二开
关固定在断开状态。在此状态下,向第一节点重复提供脉冲电压。由此,向扫描电极施加维
持脉冲。 在此维持期间,由于扫描IC的暂时的异常工作而将第一开关固定在断开状态、将 第二开关固定在接通状态时,向扫描电极重复施加预定外的高电压。其结果,较大的电流重 复流过保护电阻,从而可能使保护电阻发热、或焊料熔融。 另外,有时将扫描电极驱动电路分割并安装到多个电路基板,通过连接器来连接 这些电路基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在此情况下,在多个电路基板间,用于控制扫描IC 的控制信号经由连接器进行传输。 在这样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有时由于制造时或维修时的作业失误等而产生连 接器连接不良。在此情况下,控制信号不能适当地传输到扫描IC,从而产生扫描IC动作异 常。若在此状态下通电,则可能损坏扫描电极驱动电路。 另外,由于因垃圾而造成的端子间的短路、或断线等,有时控制信号不能适当地传 输到扫描IC。在此情况下,也可能损坏扫描电极驱动电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防止因开关电路的异常工作而造成的扫描电极驱动电 路的损坏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以及使用其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是对在多根扫描电 极及多根维持电极、与多根数据电极的交叉部具有多个放电单元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进行 驱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多个开关电路,该多个开关电路对应于多根扫描电极 而设置,被控制在将多根扫描电极与第一节点连接的第一状态、以及将多根扫描电极与第 二节点连接的第二状态;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控制多个开关电路;电压施加电路,该电压 施加电路改变第一节点的电位;电压保持电路,该电压保持电路将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保持在第一电压;以及检测电路,该检测电路检测通过控制电路将多个开关电路的至少
一部分、固定在第一及第二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为预定时间以上的异常工作。 在该驱动装置中,通过电压保持电路,将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保持在第一电
压。由此,第二节点的电位比第一节点的电位要高第一电压的量。在此状态下,通过电压施
加电路,改变第一节点的电位。另外,通过控制电路将多个开关电路控制在第一状态及第二
状态,将多根扫描电极选择性地与第一节点及第二节点连接。由此,向多根扫描电极施加各
种驱动波形。 正常工作时,在预定时间内,至少一次将多个开关电路控制在第一状态及第二状 态中的任一个状态。与此不同的是,异常工作时,将多个开关电路的至少一部分固定在第一 及第二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为预定时间以上。 通过检测电路,检测该异常工作。由此,能够在产生异常工作时迅速地停止驱动装 置。其结果,能够在产生了异常工作的状态下、防止电流继续流过,从而能够防止元器件的 损坏。 (2)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也可以利用一个场包括多个子场的子场法来驱动,还包括 产生在各子场的维持期间向多根扫描电极施加的维持脉冲的维持脉冲发生部,在通过检测 电路检测出异常工作时,停止维持脉冲发生部的工作。 在此情况下,由于在异常工作时停止维持脉冲发生部的工作,所以即使在维持期 间由维持脉冲发生部产生较大的维持放电电流,也能在异常工作时防止该较大维持放电电 流继续流过。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元器件的损坏。 (3)也可以将多个开关电路分割并安装到多个电路基板上,检测电路包括对多个 电路基板的各电路基板设置的、分别对安装到各电路基板上的开关电路的异常工作进行检 测的多个异常检测部。 在此情况下,由于对多个电路基板的各电路基板设置异常检测部,所以即使在多 个电路基板的某个电路基板中产生开关电路的异常工作,也能够可靠地检测该异常工作。
(4)驱动装置也可以还包括在电压保持电路与第二节点之间设置的保护电阻,检 测电路基于控制电路中的信号的状态,在多个开关电路的至少一部分保持在第二状态为预 定时间以上时,检测作为异常工作。 在此情况下,基于控制电路中的信号的状态,检测将多个开关电路的至少一部分 保持在第二状态为预定时间以上的异常工作。由此,能可靠地防止电流长时间地流过在电 压保持电路与第二节点之间设置的保护电阻。 (5)预定时间也可以是一个场期间。正常工作时,在一个场期间内,至少一次将多 个开关电路控制在第一状态。因而,可通过检测将多个开关电路的至少一部分保持在第二 状态为一个场期间以上,来检测异常工作。 (6)驱动装置也可以还包括产生第一控制信号的信号发生电路,控制电路对由信 号发生电路产生的第一控制信号作出响应,而控制多个开关电路,检测电路基于作为信号 的状态的第一控制信号的状态,检测异常工作。 多个开关电路的至少一部分异常工作时,由信号发生电路产生的第一控制信号产
生异常。因此,能够基于第一控制信号的状态,检测开关电路的异常工作。
(7)控制电路也可以在第一控制信号处于第一逻辑时,将多个开关电路控制在第
7一状态,在第一控制信号处于第二逻辑时,将多个开关电路控制在第二状态,检测电路在第 一控制信号继续第二逻辑为预定时间以上时,输出表示产生异常工作的异常检测信号。
在此情况下,第一控制信号继续第二逻辑为预定时间以上时,多个开关电路保持 在第二状态为预定时间以上。在此情况下,能够输出表示产生异常工作的异常检测信号。利 用该检测信号,能够暂时停止驱动装置的电源电路。由此,即使产生异常工作,也能够通过 再接通电源而使驱动装置恢复。 (8)检测电路也可以包括第一电容元件;第一充电电路,该第一充电电路在第一 控制信号处于第二逻辑时,对第一电容元件以固定的时间常数进行充电;第一放电电路,该 第一放电电路在第一控制信号未处于第二逻辑时,使第一电容元件放电;以及第一信号输 出电路,该第一信号输出电路在第一电容元件的充电电压大于预定值时、输出异常检测信 号。 在此情况下,若第一控制信号维持在第二逻辑,则通过第一充电电路对第一电容 元件以固定的时间常数进行充电,第一电容元件的充电电压逐渐上升。因此,这样设定时间 常数,使得在第一控制信号维持在第二逻辑为上述预定时间以上时,第一电容元件的充电 电压大于预定值。由此,在多个开关电路的至少一部分保持在第二状态为预定时间以上时, 能够输出表示产生异常工作的异常检测信号。 (9)控制电路也可以产生用于控制多个开关电路的第二控制信号,检测电路基于 作为信号的状态的第二控制信号的状态,检测异常工作。 在多个开关电路的至少一部分异常工作时,由控制电路产生的第二控制信号产生 异常。因此,能够基于第二控制信号的状态,检测开关电路的异常工作。 (10)多个开关电路的各开关电路也可以包括第一开关元件,该第一开关元件连 接在对应的扫描电极与第一节点之间;以及第二开关元件,该第二开关元件连接在对应的 扫描电极与第二节点之间,控制电路产生用于控制多个第一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的第一开 关信号、以及用于控制多个第二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的第二开关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 检测电路基于第一开关信号,在预定时间内第一开关元件不接通时,输出表示开关电路产 生异常工作的异常检测信号。 在此情况下,在预定时间以上第一开关元件被固定为断开并且第二开关元件被固 定为接通时,开关电路保持在第二状态为预定时间以上。在此情况下,能够输出表示产生异 常工作的异常检测信号。利用该检测信号,能够暂时停止驱动装置的电源电路。由此,即使 产生异常工作,也能够通过再接通电源而使驱动装置恢复。
(11)检测电路也可以包括第二电容元件;第二充电电路,该第二充电电路在第
一开关元件断开时,对第二电容元件以固定的时间常数进行充电;第二放电电路,该第二放
电电路在第一开关元件断开时,使第二电容元件放电;以及第二信号输出电路,该第二信号
输出电路在第二电容元件的充电电压大于预定值时,输出异常检测信号。 在此情况下,若通过第一开关信号将第一开关元件维持在断开,则通过第二充电
电路对第二电容元件以固定的时间常数进行充电,第二电容元件的充电电压逐渐上升。因
此,这样设定时间常数,使得在第一开关元件维持在断开为上述预定时间以上时,第二电容
元件的充电电压大于预定值。由此,在多个开关电路的至少一部分保持在第一状态为预定
时间以上时,能够输出表示产生异常工作的异常检测信号。
8
(12)驱动电路也可以还包括对由电压保持电路保持的电压超过了容许值进行检
测的电压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在由电压保持电路保持的电压超过了容许值时、或由检
测电路检测出多个开关电路的至少一部分产生异常工作时,输出公共的检测信号。 在此情况下,由电压保持电路保持的电压超过了容许值时、或由检测电路检测出
多个开关电路的至少一部分产生异常工作时,从电压检测电路输出公共的检测信号。因而,
由于共用检测电路及电压保持电路的元器件以及检测信号,所以能够减少元器件的数量及
组装工序数。其结果,可实现驱动装置的低成本化。 (13)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是对在多根扫描电 极及多根维持电极、与多根数据电极的交叉部具有多个放电单元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进行 驱动的驱动方法,所述驱动方法包括通过电压保持电路、将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保持 在第一电压的步骤;通过电压施加电路、改变第一节点的电位的步骤;通过控制电路将对 应于多根扫描电极而设置的多个开关电路控制在将多根扫描电极与第一节点连接的第一 状态、以及将多根扫描电极与第二节点连接的第二状态的步骤;以及检测通过控制电路将 多个开关电路的至少一部分、固定在第一及第二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为预定时间以上的异 常工作的步骤。 在该驱动方法中,通过电压保持电路,将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保持在第一电 压。由此,第二节点的电位比第一节点的电位要高第一电压的量。在此状态下,通过电压施 加电路,改变第一节点的电位。另外,通过控制电路将多个开关电路控制在第一状态及第二 状态,将多根扫描电极选择性地与第一节点及第二节点连接。由此,向多根扫描电极施加各 种驱动波形。 正常工作时,在预定时间内,至少一次将多个开关电路控制在第一状态及第二状 态中的任一个状态。与此不同的是,异常工作时,将多个开关电路的至少一部分固定在第一 及第二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为预定时间以上。 通过检测电路,检测该异常工作。由此,能够在异常工作产生时迅速地停止驱动装 置。其结果,能够在产生了异常工作的状态下、防止电流继续流过,从而能够防止元器件的 损坏。 (14)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其它方面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在多根扫描电极 及多根维持电极、与多根数据电极的交叉部具有多个放电单元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及 对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多根扫描电极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多个开关电路, 该多个开关电路对应于多根扫描电极而设置,被控制在将多根扫描电极与第一节点连接的 第一状态、以及将多根扫描电极与第二节点连接的第二状态;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控制多 个开关电路;电压施加电路,该电压施加电路改变第一节点的电位;电压保持电路,该电压 保持电路将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保持在第一电压;以及检测电路,该检测电路检测通 过控制电路将多个开关电路的至少一部分、固定在第一及第二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为预定 时间以上的异常工作。 在该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由驱动装置来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多根扫描电 极。 在驱动装置中,通过电压保持电路,将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保持在第一电压。 由此,第二节点的电位比第一节点的电位要高第一电压的量。在此状态下,通过电压施加电路,改变第一节点的电位。另外,通过控制电路将多个开关电路控制在第一状态及第二状 态,将多根扫描电极选择性地与第一节点及第二节点连接。由此,向多根扫描电极施加各种 驱动波形。 正常工作时,在预定时间内,至少一次将多个开关电路控制在第一状态及第二状 态中的任一个状态。与此不同的是,异常工作时,将多个开关电路的至少一部分固定在第一 及第二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为预定时间以上。 通过检测电路,检测该异常工作。由此,能够在异常工作产生时迅速地停止驱动装 置。其结果,能够在产生了异常工作的状态下、防止电流继续流过,从而能够防止元器件的 损坏。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异常工作产生时迅速地停止驱动装置。其结果,能够在产生了 异常工作的状态下、防止电流继续流过,从而能够防止元器件的损坏。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一部 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面板的电极排列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4是图3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子场结构中的驱动电压波形图。 图5是表示扫描电极驱动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6是图4的第二子场的初始化期间及写入期间中的详细时序图。 图7是图4的第二子场的维持期间中的详细时序图。 图8是用于说明产生异常脉冲的机理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异常脉冲的一个例子的波形图。 图10(a)是表示正常工作时及异常工作时的保护电阻两端的电压的波形图,图 10(b)是表示正常工作时及异常工作时的扫描电极的电压的波形图。 图11是表示扫描IC的细节的图。 图12是表示控制信号的逻辑与晶体管的控制状态的对应关系的图。 图13是表示检测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14是表示检测电路的其它结构的电路图。 图15是表示检测电路的又一个其它结构的电路图。 图16是表示共用异常检测信号的检测电路及电压异常检测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图17是表示电压异常检测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1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扫描电极驱动电路的结构的 电路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扫描IC的细节的电路框图。 图21是表示控制信号与开关元件的控制状态的关系的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3是表示第一电路基板及第二电路基板的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10
图24是用于说明控制信号监视电路的工作的图。
图25是用于说明控制信号监视电路的工作的图。
图26是表示电压异常检测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1)第一实施方式 [OOSS] (1-1)面板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一部 分的分解立体图。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下,简略为面板)10包括彼此相对配置的玻璃制的前面基 板21及背面基板31。在前面基板21及背面基板31之间形成放电空间。在前面基板21上 相互平行地形成有多对扫描电极22及维持电极23。各对扫描电极22及维持电极23构成 显示电极。覆盖扫描电极22及维持电极23而形成电介质层24,在电介质层24上形成有保 护层25。 在背面基板31上设置有用绝缘体层33所覆盖的多根数据电极32,在绝缘体层33 上设置有井字状的隔壁34。另外,在绝缘体层33的表面及隔壁34的侧面设置有荧光体层 35。然后,相对配置前面基板21与背面基板31,使得多对扫描电极22及维持电极23与多 根数据电极32垂直地交叉,在前面基板21与背面基板31之间形成放电空间。在放电空间 中,作为放电气体,例如封入了氖与氙的混合气体。此外,面板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的结构,例 如也可以使用包括条状的隔壁的结构。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面板的电极排列图。沿行方向排列有n根扫描电极 SC1 SCn (图1的扫描电极22)以及n根维持电极SU1 SUn (图1的维持电极23),沿列 方向排列有m根数据电极Dl Dm(图1的数据电极32)。 n及m分别是2以上的自然数。 然后,在1对扫描电极SCi (i = 1 n)及维持电极SUi (i = 1 n)与1个数据电极Dj (j =1 m)交叉的部分,形成有放电单元DC。由此,在放电空间内形成有mXn个放电单元。
(1-2)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结构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电路框图。 该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面板10、图像信号处理电路51、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 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维持电极驱动电路54、定时发生电路55、以及电源电路(未图示)。
图像信号处理电路51将图像信号sig转换成与面板10的像素数对应的图像数
据,将各像素的图像数据分割成与多个子场对应的多个比特,并将它们输出到数据电极驱 动电路52。 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将每个子场的图像数据转换成与各数据电极Dl Dm对应 的信号,基于该信号对各数据电极Dl Dm进行驱动。 定时发生电路55基于水平同步信号H及垂直同步信号V,产生定时信号,将这些定 时信号向各个驱动电路块(图像信号处理电路51、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扫描电极驱动电 路53、以及维持电极驱动电路54)提供。 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基于定时信号,向扫描电极SC1 SCn提供驱动波形,维持电极驱动电路54基于定时信号,向维持电极SU1 SUn提供驱动波形。
(1-3)子场结构 接着,说明子场结构。在子场法中,在时间轴上将一个场分割成多个子场,对多个 子场分别设定有亮度权重。 例如,在时间轴上将一个场分割成10个子场(以下,称为第一 SF、第二 SF、…、以
及第十SF),这些子场分别具有0. 5、1、2、3、6、9、15、22、30以及40的亮度权重。 图4是图3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子场结构中的驱动电压波形图。 在图4的上部,示出了维持电极SUl SUn、l根扫描电极SCl以及数据电极D1
Dm的驱动波形。另外,示出了从一个场的第一SF的消去期间至第三SF的初始化期间。在
此,主要说明第二SF。 在第二 SF的初始化期间的前半部分中,将数据电极D1 Dm及维持电极SU1 SUn保持在0V(接地电位),向扫描电极SC1 SCn施加斜坡电压。该斜坡电压从放电开始 电压以下的正的电位Vscn,向超过放电开始电压的正的电位(Vscn+Vset)缓慢上升。这样 一来,在所有的放电单元中引起第一次微弱的初始化放电,在扫描电极SCl SCn上累积负 的壁电荷,并且在维持电极SU1 SUn上及数据电极D1 Dm上累积正的壁电荷。在此,将 因在覆盖电极的电介质层或荧光体层上等累积的壁电荷而产生的电压,称为电极上的壁电 压。 在接着的初始化期间的后半部分,将维持电极SU1 SUn保持在正的电位Vel,向 扫描电极SC1 SCn施加从正的电位(Vscn+Vset)向负的电位(-Vad)缓慢下降的斜坡电 压。这样一来,在所有的放电单元中引起第二次微弱的初始化放电,扫描电极SCl SCn上 的壁电压以及维持电极SU1 SUn上的壁电压减弱,数据电极Dl Dm上的壁电压也被调 整到适合于写入动作的值。 如上所述,在第二 SF的初始化期间,在所述的放电单元中进行产生初始化放电的 全单元初始化动作。 在第二 SF的写入期间,向维持电极SU1 SUn施加电位Ve2,将扫描电极SC1 SCn保持在暂时电位(Vscn-Vad)。接着,向第 一行扫描电极SC1,施加负的扫描脉冲 Pa( = -Vad),并且向数据电极Dl Dm中要在第一行发光的放电单元的数据电极Dk(k为 1 m中的任一个),施加正的吸入脉冲Pd。这样一来,数据电极Dk与扫描电极SC1的交叉 部的电压,成为将外部施加电压(Pd-Pa)与数据电极Dk上的壁电压及扫描电极SCl上的壁 电压相加后的值,超过放电开始电压。由此,在数据电极Dk与扫描电极SCl之间、以及在维 持电极SU1与扫描电极SC1之间,产生写入放电。其结果,在该放电单元的扫描电极SC1上 累积正的壁电荷,在维持电极SUl上累积负的壁电荷,在数据电极Dk上也累积负的壁电荷。
通过这样,要在第一行发光的放电单元中产生写入放电,进行使壁电荷累积在各 电极上的写入动作。另一方面,由于未施加写入脉冲Pd的数据电极Dh(h^k)与扫描电极 SC1的交叉部的电压、不超过放电开始电压,所以不产生写入放电。从第一行放电单元至第 n行放电单元,依次进行以上的写入动作,写入期间结束。 在接着的维持期间,使维持电极SU1 SUn返回至0V,向扫描电极SC1 SCn施 加维持期间的最初的维持脉冲Ps( = Vsus)。此时,在写入期间产生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 元中,扫描电极SCi与维持电极SUi之间的电压,成为将维持脉冲Ps( = Vsus)与扫描电极SCi上的壁电压及维持电极SUi上的壁电压相加后的值,超过放电开始电压。由此,在扫描 电极SCi与维持电极SUi之间引起维持放电,放电单元发光。其结果,在扫描电极SCi上累 积负的壁电荷,在维持电极SUi上累积正的壁电荷,在数据电极Dk上累积正的壁电荷。
在写入期间未产生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不引起维持放电,保持初始化期间结 束时的壁电荷的状态。接着,使扫描电极SC1 SCn返回至0V,向维持电极SU1 SUn施 加维持脉冲Ps。这样一来,在引起了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中,由于维持电压SUi与扫描电 极SCi之间的电压超过放电开始电压,因此再次在维持电极SUi与扫描电极SCi之间引起 维持放电,在维持电极SUi上累积负的壁电荷,在扫描电极SCi上累积正的壁电荷。
之后,相同地通过向扫描电极SCI SCn和维持电极SUI SUn交替地施加预先 决定的数量的维持脉冲Ps,从而在写入期间产生了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继续进行维持放 电。通过这样,维持期间的维持动作结束。 在第三SF的初始化期间,将维持电极SUI SUn保持在电位Vel ,将数据电极Dl Dm保持在0V,向扫描电极SC1 SCn施加从正的电位Vsus向负的电位(-Vad)缓慢下降的 斜坡电压。这样一来,在所述子场的维持期间引起了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产生微弱的初 始化放电。由此,扫描电极SCi上的壁电压及维持电极SUi上的壁电压减弱,数据电极Dk 上的壁电压也被调整为适合于写入动作的值。 另一方面,在之前的子场未引起写入放电及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不产生放电, 保持之前的子场的初始化期间结束时的壁电荷的状态不变。 这样,在第三SF的初始化期间,在前一子场引起了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中,选择
性地产生初始化放电,进行初始化动作。 (1-4)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的结构 图5是表示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的结构的电路图。 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包括扫描IC(集成电路)100、直流电源200、保护电阻Rl、 恢复电路400、二极管DIO、 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以下,简略为晶体管)Q3 Q5、 Q7、以及 NPN双极型晶体管(以下,简略为晶体管)Q6、Q8。图5中示出了在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中 与1根扫描电极SC1连接的1个扫描ICIOO。其它扫描电极SC2 SCn也分别与相同的扫 描IC100连接。多根扫描电极SC1 SCn连接在公共的节点Nl与公共的节点N2之间。
扫描IC100包括p沟道场效应晶体管(以下,简略为晶体管)Ql、以及n沟道场效 应晶体管(以下,简略为晶体管)Q2。恢复电路400包括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以下,简略 为晶体管)QA、 QB、恢复线圈LA、 LB、恢复电容器CR、以及二极管DA、 DB。
扫描IC100连接在节点Nl与节点N2之间。扫描IC100的晶体管Ql连接在节点 N2与扫描电极SC1之间,晶体管Q2连接在扫描电极SC1与节点Nl之间。向晶体管Ql的 栅极提供控制信号SH,向晶体管Q2的栅极提供控制信号SL。关于扫描IC100的细节,将后 述。 保护电阻R1连接在节点N2与节点N3之间。接受电压Vscn的电源端子V10通 过二极管D10与节点N3连接。直流电源200连接在节点Nl与节点N3之间。该直流电源 200包括电解电容器,作为保持电压Vscn的浮动电源而工作。以下,将节点Nl的电位作为 VFGND,将节点N3的电位作为VscnF。节点N3的电位VscnF具有将节点Nl的电位VFGND与 电压Vscn相加后的值。即,成为VscnF = VFGND+Vscn。
13
晶体管Q3连接在接受电压Vset的电源端子Vll与节点N4之间,向其栅极提供控制信号CPH。晶体管Q4连接在节点N1与节点N4之间,向其栅极提供控制信号CEI。晶体管Q5连接在节点N1与接受负的电压(-Vad)的电源端子V12之间,向其栅极提供控制信号CEL。控制信号CEI是控制信号CEL的反转信号。 晶体管Q6、Q7连接在接受电压Vsus的电源端子V13与节点N4之间。向晶体管Q6的基极提供控制信号CMH,向晶体管Q7的栅极提供控制信号CPH2。晶体管Q8连接在节点N4与接地端子之间,向其基极提供控制信号CML。 在节点N4与节点N5之间,串联连接恢复线圈LA、二极管DA、以及晶体管QA,并且串联连接恢复线圈LB、二极管DB、以及晶体管QB。恢复电容器CR连接在节点N5与接地端子之间。 (1-5)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的动作 图6是图4的第二子场的初始化期间及写入期间中的详细时序图。
在图6的最上部,用点划线表示节点Nl的电位VFGND的变化,用虚线表示节点N3的电位VscnF的变化,用实线表示扫描电极SC1的电位的变化。此外,图6中,未示出提供给恢复电路400的控制信号SA、 SB。 在初始化期间的开始时刻t0,控制信号CMH、(PH、CEL在低电平,控制信号SH、SL、CML、CPH2、CEI在高电平。由此,晶体管Q1、Q6、Q3、Q5截止,晶体管Q2、Q8、Q7、Q4导通。因而,节点Nl变为接地电位(0V),节点N3的电位VscnF变为Vscn。另外,由于晶体管Q2导通,所以扫描电极SC1的电位变为接地电位。 在时刻tl,控制信号CML、 CPH2变为低电平,晶体管Q8、 Q7截止。另外,控制信号SH、SL变为低电平。由此,晶体管Q1导通,晶体管Q2截止。因而,扫描电极SC1的电位上升到Vscn。 在时刻t2,控制信号(PH变为高电平,晶体管Q3导通。由此,节点N1的电位VFGND从接地电位缓慢上升至Vset。另外,节点N3的电位VscnF及扫描电极SCl的电位从Vscn上升至(Vscn+Vset)。在时刻t3,控制信号(PH变为低电平,晶体管Q3截止。由此,节点N1的电位VFGND维持在Vset。另外,节点N3的电位VscnF及扫描电极SC1的电位维持在(Vscn+Vset)。
在时刻t4,控制信号CMH、 CPH2变为高电平,晶体管Q6、 Q7导通。由此,节点N1的电位VFGND下降至Vsus。另外,节点N3的电位VscnF及扫描电极SC1的电位下降至(Vscn+Vsus)。 在时刻t5,控制信号SH、 SL变为高电平。由此,晶体管Ql截止,晶体管Q2导通。因而,扫描电极SC1的电位下降至Vsus。 在时刻t6,控制信号CMH、CEI变为低电平,晶体管Q6、Q4截止。另外,控制信号CEL变为高电平,晶体管Q5导通。由此,节点N1的电位VFGND及扫描电极SC1的电位向(-Vad)缓慢下降。另外,节点N3的电位VscnF向(-Vad+Vscn)缓慢下降。 在时刻t7,控制信号SH、 SL变为低电平。由此,晶体管Ql导通,晶体管Q2截止。因而,扫描电极SC1的电位从(-Vad+Vset2)上升至(-Vad+Vscn)。在此,Vset2 < Vscn。
在写入期间的时刻t8,控制信号CML变为高电平,晶体管Q8导通。由此,节点N4变为接地电位。此时,由于晶体管Q4截止,所以节点Nl及扫描电极SC1的电位维持在(-Vad+Vscn)。 在时刻t9,控制信号SH、 SL变为高电平。由此,晶体管Ql截止,晶体管Q2导通。因而,扫描电极SC1的电位从(-Vad+Vscn)下降至-Vad。 在时刻t9a,控制信号SH、SL变为低电平。由此,晶体管Ql导通,晶体管Q2截止。因而,扫描电极SC l的电位从-Vad上升至(-Vad+Vscn)。其结果,在扫描电极SC1产生扫描脉冲。 这样,通过扫描IC100的晶体管Q1、Q2的截止及导通,将扫描电极SC1的电位切换
至节点Nl的电位VFGND及节点N3的电位VscnF。 图7是图4的第二子场的维持期间中的详细时序图。 在图7的最上部,用点划线表示节点Nl的电位VFGND的变化,用虚线表示节点N3的电位VscnF的变化,用实线表示扫描电极SC1的电位的变化。此外,图7中未示出提供给恢复电路400的控制信号SA、 SB。 在维持期间的开始时刻tl0,控制信号CMH、 CPH、 CEL在低电平,控制信号SH、 SL、CML、CPH2、CEI在高电平。由此,晶体管Q1、Q6、Q3、Q5截止,晶体管Q2、Q8、Q7、Q4导通。因而,节点Nl变为接地电位,节点N3的电位VscnF变为Vscn。另夕卜,由于晶体管Q2导通,所以扫描电极SC1的电位变为接地电位。 在时刻tll,控制信号CML变为低电平,晶体管Q8截止。此时,控制信号SA(参照图5)变为高电平,晶体管QA导通。由此,从恢复电容器CR向节点N1及扫描电极SC1提供电流,节点Nl的电位VFGND及扫描电极SC1的电位上升。 在时刻tl2,控制信号CMH变为高电平,晶体管Q6导通。此时,控制信号SA(参照图5)变为低电平,晶体管QA截止。由此,节点N1的电位VFGND及扫描电极SC1的电位变为Vsus。另外,节点N3的电位VscnF变为(Vscn+Vsus)。 在时刻tl3,控制信号CMH变为低电平,晶体管Q6截止。此时,控制信号SB(参照图5)变为高电平,晶体管QB导通。由此,从节点N1及扫描电极SC1向恢复电容器CR提供电流,节点Nl的电位VFGND及扫描电极SC1的电位下降。 在时刻tl4,控制信号CML变为高电平,晶体管Q8导通。此时,控制信号SB(参照图5)变为低电平,晶体管QB截止。由此,节点N1的电位VFGND及扫描电极SC1的电位变为接地电位。另外,节点N3的电位VscnF下降至Vscn。 这样,节点Nl的电位VFGND及扫描电极SC1的电位在接地电位与Vsus之间交替地变化。另外,节点N3的电位VscnF在Vscn与(Vscn+Vsus)之间交替地变化。
此外,在图4的下部,示出了从第一 SF的消去期间至第三SF的初始化期间的控制信号CMH、CML、CPH、CPH2、CEL的波形及扫描IC100的状态。"ALL-L"表示所有的扫描IC100的晶体管Ql截止、晶体管Q2导通的状态,"ALL-H"表示所有的扫描IC100的晶体管Ql导通、晶体管Q2截止的状态。"数据"表示与写入脉冲Pd同步地且选择性地使1个扫描IC100的晶体管Ql导通、晶体管Q2截止的状态。
(1-6)异常脉冲 接着,说明在图7所示的维持期间产生的异常脉冲。图8是用于说明产生异常脉冲的机理的示意图。图8中,将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面板电容CP以及维持电极驱动电路54的一部分简化示出。
如图7所示,在正常工作的维持期间,在所有的扫描IC100中,晶体管Q1截止,晶体管Q2导通。然而,在异常工作时,在所有的扫描IC100中,与面板10中显示的图像的图案无关,晶体管Ql导通,晶体管Q2截止。由此,异常时,在维持期间,扫描电极SC1 SCn与维持电极SU1 SUn之间的放电电流流过保护电阻Rl。 如图8 (a)所示,当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的晶体管Q6截止、晶体管Q8导通时,维持电极驱动电路54的晶体管Q31导通、晶体管Q32截止。当由于异常工作而扫描IC100的晶体管Q1导通、晶体管Q2截止时,扫描电极SC1的电位变为Vscn。电位Vscn例如约为140V。另外,维持电极SU1的电位变为Vsus。电位Vsus例如约为190V。在此情况下,由于扫描电极SC1与维持电极SU1的电位差未超过放电开始电压,所以在扫描电极SC1与维持电极SU1之间连接的放电单元中不产生放电。因此,放电电流不流过保护电阻Rl。
如图8 (b)所示,当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的晶体管Q6导通、晶体管Q8截止时,维持电极驱动电路54的晶体管Q31截止、晶体管Q32导通。当由于异常工作而扫描IC100的晶体管Q1导通、晶体管Q2截止时,扫描电极SC1的电位变为(Vscn+Vsus)。电位(Vscn+Vsus)例如约为330V。另外,维持电极SU1的电位变为0V。在此情况下,由于扫描电极SC1与维持电极SU1的电位差超过放电开始电压,所以在扫描电极SC1与维持电极SU1之间连接的放电单元中产生放电。由此,放电电流13流过保护电阻Rl 。 这样,维持电极SU1的电位在Vsus与0V之间交替地变化。与此相对应,扫描电极SC1的电位在Vscn与(Vscn+Vsus)之间变化。因而,放电电流13仅沿一个方向流过保护电阻R1。通过该放电电流I3,在保护电阻R1的两端产生脉冲电压。如上所述,将该脉冲电压称为异常脉冲。 图9是表示异常脉冲的一个例子的波形图。在图9的例子中,异常脉冲的峰值超
过50V。这样的异常脉冲在每个场(16. 6ms)中产生50 1000次左右。 图10(a)是表示正常工作时及异常工作时的保护电阻R1两端的电压的波形图,图
10(b)是表示正常工作时及异常工作时的扫描电极SC1的电压的波形图。 正常工作时,在维持期间,电流不流过保护电阻R1。因而,如图10(a)所示,保护电
阻Rl两端的电压振幅几乎为0V。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若由于异常工作而扫描IC100的晶体管Q1、 Q2分别固定为导通状态及截止状态,则在维持期间,放电电流沿一个方向流过保护电阻R1。由此,如图10(a)所示,保护电阻R1两端的电压振幅显著增加。另外,如图10(b)所示,在维持期间,提供给扫描电极SC1的维持脉冲仅上升电压Vscn。 由于这样的异常工作,放电电流流过保护电阻R1,从而保护电阻R1发热。由此,可能保护电阻R1发热、或焊料熔融。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后述的检测电路来检测扫描IC100的异常工作。当检测出扫描IC100的异常工作时,暂时停止电源电路。
(1-7)扫描IC的细节 接着,说明扫描IC100的细节。图11是表示扫描IC100的细节的图。如图ll所示,各扫描IC100包括开关电路101、以及逻辑电路110。开关电路101包括晶体管Q1、 Q2以及电平移位电路lll。 开关电路101的电平移位电路111与节点N2及节点Nl连接。逻辑电路110与接
16受电压VddL的电源端子V21及节点Nl连接。电压VddL例如约为5V。
向逻辑电路110的输入端子,提供变化为逻辑"l"(在本例中为高电平)及逻辑 "0"(在本例中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0C1、0C2。控制信号0C1、0C2包括在由定时发生电 路55产生的定时信号中,公共地提供给所有的逻辑电路110。逻辑电路110基于所提供的 控制信号0C1、0C2,通过电平移位电路lll,将控制信号SH提供给晶体管Ql,将控制信号SL 提供给晶体管Q2。由此,控制晶体管Q1、Q2的导通截止。 图12表示控制信号0C1、0C2的逻辑与晶体管Q1、Q2的控制状态的对应关系。在 本例中,当控制信号0C1、 0C2都为逻辑"O"时,晶体管Ql、 Q2都截止,所有的扫描IC100为 高阻抗状态。当控制信号0C1为逻辑"0"、控制信号0C2为逻辑"1"时,在写入期间控制晶 体管Ql、 Q2,使得扫描脉冲依次施加到扫描电极SC1 SCn (图4的"数据"的状态)。
当控制信号0C1为逻辑"1"、控制信号0C2为逻辑"O"时,与扫描电极SC1 SCn 对应的所有晶体管Ql截止、所有晶体管Q2导通(图4的"ALL-L"的状态)。当控制信号 0C1、 0C2都为逻辑"1"时,与扫描电极SC1 SCn对应的所有晶体管Ql导通、所有晶体管 Q2截止(图4的"ALL-H"的状态)。
(1-7-1)检测电路 如图11所示,检测电路120与逻辑电路110的输入端子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 对应于多个逻辑电路110各设置多个检测电路120。检测电路120可以设置在扫描IC100 的内部,也可以设置在外部。利用检测电路120,检测扫描IC100的异常。在本实施方式中, 检测电路120在检测出扫描IC的异常时,输出低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S。
说明检测电路120的细节。图13是表示检测电路120的结构的电路图。此外,在 图13中,省略电平移位电路111的图示。如图13所示,检测装置120包括反相器INa、NOR 门电路121、电阻R11 R14、电容器122、NPN双极型晶体管(以下,简略为晶体管)Qll、以 及PNP双极型晶体管(以下,简略为晶体管)Q12。 向反相器INa的输入端子提供控制信号0C1。向NOR门电路121的一个输入端子 提供反相器INa的输出信号。向NOR门电路121的另一个输入端子提供控制信号0C2。
NOR门电路121的输出端子通过电阻Rll,与晶体管Qll的基极连接。晶体管Qll 的集电极与节点Nil连接,发射极与接地端子Gll连接。在接受例如5V的电压的电源端子 V22与节点Nil之间连接电阻R12,在节点Nil与接地端子Gll之间连接电容器122。另外, 节点Nil通过电阻R13,与晶体管Q12的基极连接。 晶体管Q12的发射极与接受例如5V的电压的电源端子V23连接,集电极与节点 N12连接。在节点N12与接地端子G11之间连接电阻R14。从节点N12输出异常检测信号 SS。 当控制信号0C1为逻辑"1"、控制信号OC2为逻辑"0"时(图12的"ALL-L"的状 态),NOR门电路121的一个输入信号及另一个输入信号都变为逻辑"O"。在此情况下,NOR 门电路121的输出信号变为逻辑"l",晶体管Qll导通。由此,通过晶体管Q11,使电容器 122放电。因而,节点N11几乎变为接地电位。 在此情况下,晶体管Q12的基极与发射极间电压变得足够大。由此,晶体管Q12导
通。其结果,节点N12的电位变高,不从节点N12输出低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S。 当控制信号0C1、0C2的逻辑为上述以外的逻辑时,即,晶体管Q1、Q2的控制状态为
17图12的"高阻抗"、"数据"、或"ALL-H"的状态时,NOR门电路121的输出信号变为逻辑"O", 晶体管Q11截止。 由此,从电源端子V22通过电阻R12,使电容器122充电。在此情况下,节点N11的 电位按照根据电阻R12的值及电容器122的值所决定的时间常数,逐渐上升,晶体管Q 12 的基极与发射极间电压减小。晶体管Q12的基极与发射极间电压小于阈值时,晶体管Q12 截止。其结果,节点N12变为接地电位,从节点N12输出低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S。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电阻R12的值及电容器122的值,使得从电容器122开始充 电、至晶体管Q12截止的时间(以下,称为充电持续时间)为一个场期间(16.67ms)。
当扫描IC100正常地工作时,如图7所示,在各子场的维持期间,晶体管Ql截止, 晶体管Q2导通。因此,在一个场期间内,控制信号0C1变为逻辑"1"并且控制信号0C2变 为逻辑"0"(图12的"ALL-L"的状态)的次数,至少为子场的次数。 由此,一个场期间内,晶体管Qll导通、电容器122放电的次数,至少为子场的次 数。因而,不输出低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S。 另一方面,当由于扫描IC100的异常工作、而在整个一个场期间将逻辑"1"的控制 信号0C1及逻辑"l"的控制信号0C2提供给逻辑电路110时,晶体管Ql固定在导通,晶体 管Q2固定在截止。在此情况下,由于电容器122不放电,所以节点Nil的电位上升,晶体管 Q12截止。其结果,输出低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S。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从多个检测电路110的任一个检测电路输出低电平的异常检 测信号SS,则对其作出响应,使电源电路的工作暂时停止。由此,防止电流长时间地流过保 护电阻Rl (图5),防止保护电阻Rl的异常发热。由于扫描IC100的异常工作为暂时性的情 况较多,所以能够通过暂时断开电源电路并将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复位,来使扫描IC100返 回至正常工作。 (1-7-2)检测电路的其它结构 接着,说明检测电路的其它结构。图14是表示检测电路的其它结构的电路图。此 外,在图14中,省略电平移位电路111的图示。图14所示的检测装置130包括AND门电 路131、 132、反相器INb、电阻R15 R18、电容器133、以及NPN双极型晶体管(以下,简略 为晶体管)Q13、Q14。 向AND门电路131的一个输入端子提供控制信号0C1,向另一个输入端子提供控制 信号0C2。向反相器INb的输入端子提供控制信号0C2。向AND门电路132的一个输入端 子提供控制信号0C1,向另一个输入端子提供反相器INb的输出信号。
AND门电路131的输出端子通过电阻R15,与N13连接。AND门电路132的输出端 子通过电阻R16,与晶体管Q13的基极连接。晶体管Q13的集电极与节点N13连接,发射极 与接地端子G12连接。节点N13通过电阻R17,与晶体管Q14的基极连接。另外,在节点N13 与接地端子G12之间连接电容器133。 晶体管Q14的集电极与节点N14连接,发射极与接地端子G12连接。在接受例如 5V的电压的电源端子V24与节点N14之间连接电阻R18。从节点N14输出低电平的异常检 测信号SS。 当控制信号0C1为逻辑"1"、控制信号0C2为逻辑"0"时(图12的"ALL-L"的状 态),AND门电路131的输入信号变为逻辑"O", AND门电路132的输入信号变为逻辑"1 "。此时,晶体管Q13导通,使电容器133通过晶体管Q13放电。由此,节点N13几乎变为接地 电位。 在此情况下,晶体管Q14的基极与发射极间电压变小。晶体管Q14的基极与发射 极间电压小于阈值时,晶体管Q14截止。其结果,节点N14的电位变高,不从节点N14输出 低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S。 当控制信号0C1为逻辑"1"、控制信号0C2为逻辑"l"时(图12的"ALL-H"的状 态),AND门电路131的输出信号变为逻辑"l", AND门电路132的输出信号变为逻辑"0"。 在此情况下,晶体管Q13截止,并且从AND门电路131的输出端子通过电阻R15使电容器 133充电。 在此情况下,节点N13的电位按照根据电阻R15的值及电容器133的值所决定的 时间常数,逐渐上升,晶体管Q14的基极与发射极间电压增大。晶体管Q14的基极与发射极 间电压在阈值以上时,晶体管Q14导通。其结果,节点N14几乎变为接地电位,从节点N14 输出低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S。 当控制信号0C1、 0C2的逻辑为上述以外的逻辑时,即,晶体管Q1、 Q2的控制状态 为图12的"高阻抗"、或"数据"的状态时,AND门电路131、132的输出信号都变为逻辑"0"。 在此情况下,不进行电容器133的充电及放电。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电阻R15的值及电容器133的值,使得从电容器133开始充 电、至晶体管Q14截止的时间(充电持续时间)为一个场期间(16.67ms)。
如上所述,当扫描IC100正常地工作时,在一个场期间内,控制信号0C1变为逻辑 "l"并且控制信号0C2变为逻辑"O"的次数,至少为子场的次数。因此,在一个场期间内,晶 体管Q13导通、电容器133放电的次数,至少为子场的次数。因而,不输出低电平的异常检 测信号SS。 另一方面,当由于扫描IC100的异常工作、而在整个一个场期间将逻辑"1"的控制 信号0C1及逻辑"l"的控制信号0C2提供给逻辑电路110时,晶体管Ql固定在导通,晶体 管Q2固定在截止。在此情况下,由于电容器133不放电,所以节点N13的电位上升,晶体管 Q14导通。其结果,输出低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S。 与使用了上述检测电路120(图13)的情况相同,若从多个检测电路130的任一个
检测电路输出低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S,则对其作出响应,使电源电路的工作暂时停止。由
此,防止电流长时间地流过保护电阻Rl (图5),防止保护电阻Rl的异常发热。 此外,图13及图14所示的检测电路120、 130也可以设置在扫描IC100的内部或外
部的任何地方。当将检测电路120U30设置在扫描IC100的外部时,可以不进行扫描IC100
的分解或设计变更、而安装或拆卸检测电路120、130。因而,能够削减用于安装或拆卸检测
电路120、 130的成本及作业时间。 (1-8)检测电路的又一个其它结构 接着,说明检测电路的又一个其它结构。图15是表示检测电路的又一个其它结构 的电路图。此夕卜,图15的检测电路140也可以形成在扫描IC100内。 检测电路140包括NPN双极型晶体管(以下,简略为晶体管)Q15、 NPN双极型晶 体管(以下,简略为晶体管)Q16、电阻R19 R21、以及电容器141。 晶体管Q15的基极通过电阻R19,与逻辑电路110的另一个输出端子连接。晶体管Q15的集电极与节点N15连接,发射极与节点Nl连接。在节点N15与节点Nl之间连接 电容器141。 节点N16与电源端子V21连接。在节点N15与节点N16之间连接电阻R20。节点 N15与晶体管Q16的基极连接。晶体管Q16的发射极与节点N16连接,集电极与节点N17连 接。在节点N17与节点N1之间连接电阻R21。从节点N17输出低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S。
向晶体管Q15的基极提供控制信号SL。当控制信号SL为高电平时,晶体管Q15导 通。由此,通过晶体管Q15,使电容器141放电。因而,节点N15几乎变为接地电位。
在此情况下,晶体管Q16的基极与发射极间电压变得足够大。由此,晶体管Q16导 通。其结果,节点N17的电位变高,不从节点N17输出低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S。
当控制信号SL为低电平时,晶体管Q15截止。由此,从电源端子V21通过电阻R20, 使电容器141充电。在此情况下,节点N15的电位按照根据电阻R20的值及电容器141的 值所决定的时间常数,逐渐上升,晶体管Q16的基极与发射极间电压减小。晶体管Q16的基 极与发射极间电压小于阈值时,晶体管Q16截止。其结果,节点N17变为接地电位,从节点 N17输出低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S。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电阻R20的值及电容器141的值,使得从电容器141开始充 电、至晶体管Q16截止的时间(充电持续时间)为一个场期间(16.67ms)。如上所述,当扫 描IC100正常地工作时,在各子场的维持期间,晶体管Ql截止,晶体管Q2导通。因此,在一 个场期间内,晶体管Q15导通、电容器141放电的次数,至少为子场的次数。因而,不输出低 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S。 另一方面,当由于扫描IC100的异常工作、而在整个一个场期间晶体管Ql固定在 导通、晶体管Q2固定在截止时,由于电容器122不放电,所以节点N15的电位上升,晶体管 Q16截止。其结果,输出低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S。 与使用了上述检测电路120(图13)的情况相同,若从多个检测电路140的任一个 检测电路输出低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S,则对其作出响应,使电源电路的工作暂时停止。由 此,防止电流长时间地流过保护电阻Rl (图5),防止保护电阻Rl的异常发热。
(1-9)电源异常检测电路 由上述实施方式的检测电路120、 130、 140所产生的异常检测信号SS,能够与由检 测直流电源200(图5)的电压异常的电压异常检测电路所产生的异常检测信号共用。
图16是表示共用异常检测信号的检测电路及电压异常检测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另外,图17是表示电压异常检测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图16及图17中,表示使用了检测 电路120(参照图13)时的结构。 如图16所示,在节点Nl与节点N3之间连接电压异常检测电路500。将从检测电 路120的节点N12输出的异常检测信号SS,提供给电压异常检测电路500。从电压异常检 测电路500的节点NE,输出异常检测信号SOSa。此外,图16中,仅示出多个扫描IC100中 的一个扫描IC100、以及多个检测电路120中的一个检测电路120。 如图17所示,电压异常检测电路500包括电阻R51 R59、 NAND门电路501、电 容器C51、 C52、齐纳二极管ZD51、二极管D51、 D52、比较器CP1、 CP2、以及光耦合器KL
多个检测电路120的节点N12,与NAND门电路501的输入端子连接。NAND门电路 501的输出端子,与节点N31连接。电阻R51 R53串联连接在节点N3与节点N31之间,电阻R54连接在节点N31与节点N1之间。电容器C51连接在节点N31与节点N1之间。电 阻R55连接在节点N32与节点N33之间,电阻R56连接在节点N33与节点N34之间。齐纳 二极管ZD51连接在节点N34与节点Nl之间。 比较器CP1的一个输入端子与节点N33连接,另一个输入端子与节点N31连接。比 较器CP2的一个输入端子与节点N31连接,另一个输入端子与节点N34连接。比较器CP1、 CP2的输出端子与节点N35连接。电阻R57及光耦合器ffl的发光二极管串联连接在节点 N32与节点N35之间。电容器C52连接在节点N35与节点N1之间。光耦合器m的光电晶 体管连接在接受电压Vdd的电源端子V25与节点N36之间。电阻R58连接在节点N36与接 地端子之间,电阻R59及二极管D52串联连接在节点N36与节点NE之间。
如上所述,节点N3的电位VscnF为比节点Nl的电位VFGND仅高电压Vscn的电位 (VFGND+Vscn)。另外,节点N32的电位VzF为(VFGND+Vz)。在此,Vz为固定电压。节点N33 的电位Va高于节点N34的电位Vb。 当由直流电源200保持的电压Vscn在正常范围内时,节点N31的电位高于节点 N34的电位Vb,低于节点N33的电位Va。由此,比较器CP1、 CP2的输出端子的电位变为高 电平。在此情况下,电流不流过光耦合器K1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不发光。因而,光耦 合器ra的光电晶体管不导通。其结果,节点N36的电位变低,节点NE的电位变为高电平。
另一方面,若由直流电源200保持的电压Vscn高于正常范围的上限值,则节点N31 的电位高于节点N33的电位Va。由此,比较器CP1的输出端子的电位变为低电平。在此情 况下,电流流过光耦合器PH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发光。因而,光耦合器K1的光电晶 体管导通。其结果,节点N36的电位变高,从节点NE输出高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OSa。
另外,若由直流电源200产生的电压Vscn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值,则节点N31的 电位低于节点N34的电位Vb。由此,比较器CP2的输出端子的电位变为低电平。在此情况 下,电流流过光耦合器PH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发光。因而,光耦合器PH的光电晶体 管导通。其结果,节点N36的电位变高,从节点NE输出高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OSa。
而且,若从多个检测电路120的任一个检测电路输出低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S, 则NAND门电路501的输出信号变为高电平,节点N31的电位高于节点N33的电位。由此,
比较器cpi的输出端子的电位变为低电平。在此情况下,电流流过光耦合器ra的发光二极
管,发光二极管发光。因而,光耦合器ra的光电晶体管导通。其结果,节点N36的电位变高, 从节点NE输出高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OSa。 通过这样,能够共用检测电路120的异常检测信号SS、与电压异常检测电路500的 异常检测信号SOSa。由此,元器件数量及组装工序数减少。其结果,可实现等离子体显示装 置的低成本化。 此外,当使用了检测电路130、140来取代检测电路120时,也与上述相同,能够共 用异常检测信号SS与异常检测信号SOSa。因而,可实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低成本化。
(1-10)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应于一个开关电路IOI,设置一个逻辑电路IIO,但不限于 此,也可以对应于多个(例如60 70个)开关电路101,设置公共的一个逻辑电路110。在 此情况下,在此情况下,为了分别向多个开关电路101输出控制信号SH、 SL,向公共的逻辑 电路120U30还提供其它控制信号。
2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应于多个逻辑电路110各设置多个检测电路120、 130,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对多个逻辑电路110设置公共的检测电路120、130。
但是,由于噪声或布线的短路等,有时向多个逻辑电路110中的一部分逻辑电路 110提供错误的控制信号0C1、0C2。因而,也可以对应于多个逻辑电路110各设置多个检测 电路120、 13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检测电路120、 130、 140中,在整个一个场期间中晶体管 Ql、 Q2的控制状态不为"ALL-L"时,输出异常检测信号SS。然而,关于异常检测信号SS的 输出定时,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若扫描IC100正常地工作,则在各子场中,晶体管Ql、 Q2的控制状态至 少一次变为"ALL-L"。因而,也可以在整个一个子场期间中晶体管Q1、 Q2的控制状态不为 "ALL-L"时,输出异常检测信号SS。具体而言,设定根据电阻R12、 R15、 R20的值及电容器 122、 133、 141的值所决定的时间常数,使得在检测电路120、 130、 140中,充电持续时间成为 最长的一个子场期间。 例如,当在一个场期间等较短时间中,因扫描IC100的异常工作而引起的保护 电阻R1的发热不构成问题时,例如在经过数秒 数分钟,晶体管Q1、 Q2的控制状态不为 "ALL-L"时,也可以输出异常检测信号SS。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检测电路120、130、140采用在扫描IC100异常工作时、 输出低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S的结构,但,也可以相反,检测电路120、130、140采用在异常 工作时、输出高电平的异常检测信号SS的结构。
(2)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关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说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
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不同的方面。
(2-1)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结构 图1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电路框图。如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 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具备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a,以取代图3的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另 外,控制信号监视电路60与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a连接。控制信号监视电路60对是否将 预定的控制信号、适当地从定时发生电路55传输到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a进行监视,将对 应于该结果的检测信号提供给定时发生电路55。关于控制信号监视电路60的细节,将后 述。 (2-2)扫描电极驱动电路的结构 图1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a的结 构的电路图。如图19所示,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a包括初始化电压发生部41、维持脉冲 发生部42、以及扫描脉冲发生部43。 扫描脉冲发生部43包括开关44、电源E43、开关元件QH1 QHn、以及开关元件 QL1 QLn。 在节点N41与接受负的电压(-Va)的电源端子V31之间,连接开关44。通过使开 关44导通,将节点N41与电源端子V31连接。 电源E43连接在节点N41与节点N42之间。在扫描电极SC1 SCn与节点N42之 间分别连接开关元件QH1 QHn,在扫描电极SC1 SCn与节点N42之间分别连接开关元件QL1 QLn。 此外,开关元件QH1 QHn相当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晶体管Ql,开关元件QLl QLn相当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晶体管Q2。 通过使开关元件QH1 QHn接通,向扫描电极SCI SCn施加电源E43的高压侧 的电压。通过使开关元件QL1 QLn接通,向扫描电极SCI SCn施加电源E43的低压侧 的电压。 开关元件QH1 QHn及开关元件QLl QLn,构成多个扫描IC。例如,将开关元 件QH1 QHn中的64个及开关元件QL1 QLn中的64个,集成作为一个单片IC,从而构 成一个扫描IC。当n = 768时,设置12个扫描IC,通过该12个扫描IC来驱动扫描电极 SC1 SC768。以下,根据需要,将在n = 768时设置的12个扫描IC分别记为扫描IC1、扫 描IC2、…、扫描IC12。 这样,通过将开关元件QH1 QHn、 QL1 QLn中的多个集成作为一个扫描IC,能 够使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a紧凑化。另外,扫描IC的安装面积变小,可实现低成本化。
初始化电压发生部41及维持脉冲发生部42,与扫描脉冲发生部43的节点N41连 接。 在初始化期间,初始化电压发生部41产生使扫描脉冲发生部43的节点N41的电 位(以下,称为基准电位A)以斜坡状上升或下降的驱动电压波形。此时,通过使扫描脉冲发 生部43的开关元件QH1 QHn断开、开关元件QL1 QLn接通,经由开关元件QL1 QLn, 将驱动电压波形施加到扫描电极SC1 SCn。 另外,通过使开关元件QH1 QHn接通、开关元件QLl QLn断开,将重叠了电源 E43的电压的驱动电压波形,经由开关元件QH1 QHn施加到扫描电极SC1 SCn。
此外,初始化电压发生部41相当于图5的晶体管Q3、 Q4、 Q6 Q8以及电源端子 V11、V13。 在维持期间,维持脉冲发生部42产生使基准电位A在Vsus (参照图4)与接地电 位之间交替地变化的维持脉冲。此时,通过使扫描脉冲发生部43的开关元件QH1 QHn断 开、开关元件QL1 QLn接通,经由开关元件QL1 QLn,向各扫描电极SC1 SCn施加维持 脉冲。 此外,维持脉冲发生部42相当于图5的晶体管Q6 Q8、电源端子V13、以及恢复 电路400。 这样,向扫描电极SC1 SCn,经由扫描IC,施加各种驱动电压波形。特别是,在维 持期间,将数量与亮度权重对应的维持脉冲通过各扫描IC,施加到扫描电极SC1 SCn。此 时,随着对应的放电单元的维持放电,较大的维持放电电流流过各扫描IC。因此,设计扫描 脉冲发生部43的电路,使得从维持脉冲发生部42、经由开关元件QL1 QLn、至扫描电极 SC1 SCn的路径的阻抗尽量减小。
(2-3)扫描IC的细节 图2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扫描IC的细节的电路框图。图20表示包括开关 元件QH1 QH64、 QL1 QL64的扫描IC1。 如图20所示,扫描IC1除开关元件QH1 QH64、 QL1 QL64之外,还包括用于控 制开关元件QH1 QH64、QL1 QL64的开关元件控制部57。开关元件控制部57具有与开
23关元件QH1 QH64、 QL1 QL64分别对应的输出控制部RG1 RG64、以及移位寄存器SR。
移位寄存器SR具有数据输入端子DTin、时钟输入端子CKin、输出端子01 064、 以及数据输出端子DTout。向数据输入端子DTin输入控制信号DT,向时钟输入端子CK输 入时钟信号CK。另外,从输入端子01 064分别输出控制信号OS,从数据输出端子DTout 输出传输信号DTa。 在本例子中,控制信号DT、时钟信号、控制信号0S以及传输信号DTa,是变化为高 电平及低电平的二值数据。此外,控制信号DT及时钟信号CK包括在由图18的定时发生电 路55产生的定时信号中。 移位寄存器SR存储64个二值数据。这些二值数据作为控制信号0S,分别从输出 端子01 064输出,提供给输出控制部RG1 RG64。另外,每次将例如正的脉冲作为时钟 信号CK、输入到时钟输入端子CKIn时,移位寄存器SR中存储的64个二值数据被逐一更新 成作为控制信号DT输入的二值数据。 向输出控制部RG1 RG64输入上述控制信号0S1 0S64,并且输入控制信号Cl、 C2。控制信号C1、C2变换为高电平及低电平。此外,控制信号C1、C2相当于上述第一实施 方式的控制信号0C1、0C2,包括在由图18的定时发生电路55产生的定时信号中。
输出控制部RG1 RG64根据控制信号0S1 0S64及控制信号0C1、 0C2,分别控 制对应的开关元件QH1 QH64、 QL1 QL64的接通断开。 扫描IC2 IC12的结构与扫描IC1的结构相同。即,在扫描IC2 IC12中,分别 设置与开关元件Q朋5 QH768、QL65 QL768对应的输出控制部RG65 RG768、以及移位 寄存器SR。 在写入期间,成为扫描脉冲的基础的二值数据的脉冲(例如负的脉冲),作为控制 信号DT输入到扫描IC1的移位寄存器SR的数据输入端子DTin。然后,正的脉冲作为时钟 信号CK,连续地输入到时钟输入端子CK。由此,作为控制信号DT输入到数据输入端子DTin 的脉冲,作为控制信号OS,依次输出到输出控制部RG1 RG64。 若将脉冲输出到所有输出控制部RG1 RG64,则相同的脉冲从数据输出端子 DTout、作为传输信号DTa输出。从数据输出端子DTout输出的传输信号DTa,输入到下一个 扫描IC(例如扫描IC2)的数据输入端子DTin。 通过这样,从扫描ICi(i = 1 11)的数据输出端子DTout输出的传输信号DTa, 输入到下一个扫描IC(i+l)的数据输入端子DTin。由此,向输出控制部RG1 RG768,依次 提供成为扫描脉冲的基础的脉冲。 图21是表示控制信号Cl、 C2与开关元件QH1 QHn、 QL1 QLn的控制状态的关 系的图。开关元件QH1 QHn、 QL1 QLn的接通断开,由输出控制部RG1 RGn根据来自 定时发生电路55的控制信号C1、C2、以及来自移位寄存器SR的控制信号0S进行控制。在 以下的说明中,将低电平简略为"L",将高电平简略为"H"。 如图21所示,当控制信号C1、C2都为"L"时,与来自移位寄存器SR的控制信号0S 无关,开关元件QH1 QHn、 QL1 QLn断开,所有的扫描IC为高阻抗状态。
当控制信号Cl为"L"、控制信号C2为"H"时,根据来自移位寄存器SR的控制信号 0S,控制开关元件QH1 QHn、 QL1 QLn (图4的"数据"的状态)。 具体而言,若从移位寄存器SR的输出端子Oj(j = 1 n)输出的控制信号0S为"H",则对应的开关元件QHj接通,对应的开关元件QLj断开。另外,若从移位寄存器SR的 输出端子0j输出的控制信号OS为"L",则对应的开关元件QHj断开,对应的开关元件QLj 接通。 当控制信号CI为"H"、控制信号C2为"L"时,与来自移位寄存器SR的控制信号 OS无关,开关元件QH1 QHn断开,开关元件QL1 QLn接通(图4的"ALL-L"的状态)。
另夕卜,当控制信号Cl、 C2都为"H"时,与来自移位寄存器SR的控制信号OS无关, 开关元件QH1 QHn接通,开关元件QL1 QLn断开(图4的"ALL-H"的状态)。
例如,在预定的子场中,在初始化期间的前半部分,控制信号C1、C2都变为"H"。由 此,开关元件QH1 QHn接通,开关元件QLl QLn断开。在此状态下,通过初始化电压发 生部41产生上升的斜坡电压。在此状态下,重叠了电源E43的电压的上升的斜坡电压,经 由开关元件QH1 QHn,施加到扫描电极SC1 SCn。 在初始化期间的后半部分,例如控制信号Cl变为"H",控制信号C2变为"L"。由 此,开关元件QH1 QHn断开,开关元件QL1 QLn接通。在此状态下,通过初始化电压发 生部41产生下降的斜坡电压。在此情况下,下降的斜坡电压,经由开关元件QLl QLn,施 加到扫描电极SC1 SCn。 关于初始化期间的开关元件QH1 QHn、 QL1 QLn的控制方法,不限于上述的例 子。例如,也可以在初始化期间的前半部分,控制信号Cl变为"H",并且控制信号C2变为 "L",由初始化电压发生部41产生的上升的斜坡电压,经由开关元件QL1 QLn施加到扫描 电极SC1 SCn。 在写入期间,控制信号Cl变为"L",控制信号C2变为"H"。因此,对于开关元件
QH1 QHn、QLl QLn,根据来自移位寄存器SR的控制信号0S进行控制。 在写入期间开始前,在各移位寄存器SR中存储的所有二值数据为"H"。在此状态
下,在写入期间开始时,"L"的脉冲作为控制信号DT,输入到扫描IC1的移位寄存器SR的
数据输入端子DTin。而且,例如"H"的脉冲作为时钟信号CK,连续地输入到时钟输入端子
CKin。 在此情况下,从移位寄存器SR的输出01 0n,将"L"的脉冲依次输出,提供给输 出控制部RG1 RGn。由此,开关元件QH1 QHn依次断开,QL1 QLn依次接通。其结果, 向扫描电极SC1 SCn依次施加负的扫描脉冲。 在维持期间,控制信号Cl变为"H",控制信号C2变为"L"。由此,开关元件QH1
QHn断开,开关元件QL1 QLn接通。在此状态下,通过维持脉冲发生部42产生维持电压。
在此情况下,维持脉冲经由开关元件QL1 QLn,施加到扫描电极SC1 SCn。 此外,如上所述,对从维持脉冲发生部42、经由开关元件QL1 QLn、至扫描电极
SC1 SCn的路径进行设计,使得能够随维持放电而流过较大的维持放电电流。另一方面,
未将除此以外的路径设计得能够流过较大的放电电流。因此,若例如经由开关元件QH1
QHn持续流过大的维持放电电流,则可能产生元器件的损坏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产生了这样的异常工作时,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a及维持电 极驱动电路54的动作停止。由此,将元器件的损坏等防范于未然。关于细节,将后述。
此外,使控制信号C1、C2都为"L"的高阻抗状态,能够适用在开关元件QH1 QHn、 QL1 QLn切换时等不流过放电电流等较大的电流的定时。
(2-4)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结构 图2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2 所示,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面板10、底板61、热传导片材62、电路块63、前面框架65、以 及后盖66。 面板10由底板61保持。面板10所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片材62传递到底板 61。另外,通过热传导片材62,将面板10与底板61粘接。电路块63包括安装有图18所示 的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a、维持电极驱动电路54、定时发生电路55、以及未图示的电源电路 等的电路基板,对面板IO进行驱动。将面板10、底板61、热传导片材62、以及电路块63容 纳在前面框架65与后盖66之间。 然而,数据电极驱动电路52、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a、以及维持电极驱动电路54如 上所述,要安装到电路块63的电路基板上。通常,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可使用的电路基板 的一边的长度,最大为50cm左右。在此情况下,难以将各驱动电路安装到1片电路基板上。 因此,将各驱动电路安装到多片电路基板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a分割并安装到第一电路基板71以及第 二电路基板72、73共3片电路基板上。另外,将图18所示的控制信号监视电路60安装到 第二电路基板72、73上。 图23是表示第一电路基板71以及第二电路基板72、73的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在图23中,在第一电路基板71上,安装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a的初始化电压发生 部41及维持脉冲发生部42。另外,在第二电路基板72上安装扫描脉冲发生部43的扫描 IC1 IC6,在第二电路基板73上安装扫描脉冲发生部43的扫描IC7 IC12。扫描IC1 IC6与扫描电极SC1 SC384对应,扫描IC7 IC12与扫描电极SC385 SC768对应。
第一电路基板71具有输入端子Pl、 P2,第二电路基板72、73分别具有输入端子 P3、P4。由初始化电压发生部41及维持脉冲发生部42产生的驱动电压波形,从第一电路基 板71的输出端子Pl传输到第二电路基板72的输入端子P3,从输出端子P2传输到第二电 路基板73的输入端子P4。 传输到第二电路基板72的输入端子P3的驱动电压波形,通过扫描IC1 IC6施 加到扫描电极SC1 SC384。传输到第二电路基板73的输入端子P4的驱动电压波形,通过 扫描IC7 IC12施加到扫描电极SC385 SC768。 在此,将金属配件Pla、P2a分别安装到第一电路基板71的输出端子P1、P2。将金 属配件P3a、P4a分别安装到第二电路基板72、73的输入端子P3、P4。安装到第一电路基板 71的输出端子P1的金属配件Pla、与安装到第二电路基板72的输入端子P3的金属配件 P3a,在相互重合的状态下利用螺钉Bl连接。另外,安装到第一电路基板71的输出端子P2 的金属配件P2a、与安装到第二电路基板73的输入端子P4的金属配件p4a,在相互重合的 状态下利用螺钉B2连接。 在此情况下,能够减小从维持脉冲发生部42、至扫描电极SC1 SCn的路径的阻 抗。由此,从维持脉冲发生部42、到扫描电极SC1 SCn可流过较大的维持放电电流。
在第一电路基板71与第二电路基板72之间,安装信号传输用的连接器75。在第 二电路基板72、73之间,安装信号传输用的连接器76。 由定时发生电路55(图18)产生的控制信号C1、C2,从第一电路基板71、经由连接
26器75传输到第二电路基板72,输入到扫描IC1 IC6。另外,传输到第二电路基板72的控
制信号C1、C2,经由连接器76传输到第二电路基板73,输入到扫描IC7 IC12。 此外,在图23中,仅示出了从定时发生电路55提供给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a的各
扫描IC的控制信号中的控制信号Cl、 C2,但作为除此以外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DT及时
钟信号CK等,也同样地经由连接器75、76提供给各扫描IC。另外,也可以将缓冲电路及电
平移位电路等插入到这些控制信号的传输路径中。 (2-5)控制信号监视电路 分割控制信号监视电路60,并安装到第二电路基板72、73上。控制信号监视电路
60对在维持期间中控制信号Cl变为"H"、且控制信号C2变为"L"进行检测。 控制信号监视电路60基于检测结果,产生检测信号SSa。将检测信号SSa提供给
定时发生电路55(图18)。在本实施方式中,若控制信号监视电路60产生"L"的检测信号
SSa,则定时发生电路55产生使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a及维持电极驱动电路34的动作停止
的控制信号。 控制信号监视电路60在第二电路基板72上具有N0T门电路G71、G76、AND门G72、 NAND门G73、二极管D71、电阻R71、R72、以及电容器C71,在第二电路基板73上具有NOT门 电路G74、以及AND门电路G75。 在第二电路基板72上,NOT门电路G71的输出端子与AND门电路G72的一个输入 端子连接。异常检测部37包括NOT门G71以及AND门G72。将传输到第二电路基板72的 控制信号Cl提供给AND门电路G72的另一个输入端子,将传输到第二电路基板72的控制 信号C2提供给NOT门电路G71的输入端子。 在第二电路基板73上,NOT门电路G74的输出端子与AND门电路G75的一个输入 端子连接。异常检测部38包括NOT门G74以及AND门G75。将传输到第二电路基板73的 控制信号Cl提供给AND门电路G75的另一个输入端子,将传输到第二电路基板73的控制 信号C2提供给NOT门电路G74的输入端子。 异常检测部37的AND门电路G72的输出端子与NAND门电路G73的一个输入端子 连接,异常检测部38的AND门电路G75的输出端子经由连接器76与NAND门电路G73的另 一个输入端子连接。 NAND门电路G73的输出端子通过电阻R71,与NOT门电路G76的输入端子连接。另 夕卜,在NAND门电路G73的输出端子与NOT门电路G76的输入端子之间,与电阻R71并联地 连接电阻R72及二极管D71。 将电阻R71的值设定得高于电阻R72的值。例如,将电阻R71的值设定为lOOkQ , 将电阻R72的值设定为lkQ 。另外,NOT门电路G76的输入端子通过电容器C71与接地端 子连接。 从NOT门电路G76的输出端子,输出检测信号SSa。检测信号SSa被传输到定时发 生电路55。 当控制信号Cl为"H"、控制信号C2为"L"时,若控制信号C1、C2被正确地传输到 第二电路基板72、73,则NOT门电路G71、 G74的输出信号变为"H", AND门电路G72、 G75的 输出信号变为"H"。即,异常检测部37、38的输出信号变为"H"。因而,NAND门电路G73的 输出信号变为"L"。
当控制信号C1、C2为上述以外的状态时,若控制信号C1、C2被正确地传输到第二 电路基板72、73,则AND门电路G72、 G75的输出信号变为"L"。 S卩,异常检测部37、38的输 出信号变为"L"。因而,NAND门电路G73的输出信号变为"H"。 如上所述,在维持期间,控制信号Cl变为"H",控制信号C2变为"L"。由此,在维 持期间,若控制信号Cl、 C2被正确地传输到第二电路基板72、73,则NAND门电路G73的输 出信号变为"L"。 二极管D71、电阻R71、 R72、以及电容器C71,是作为积分电路工作的。若NAND门 电路G73的输出信号为"H",则对电容器C71进行充电。在此情况下,由于电流经由具有较 高电阻值的电阻R71流过,所以电容器C71的充电速度比较慢。 若NAND门电路G73的输出信号变为"L",则电容器C71通过二极管D71进行放电。 在此情况下,由于电流经由具有较低电阻值的电阻R72流过,所以电容器C71的放电速度比较快。 若电容器C71的电压低于预定的阈值,则NOT门电路G76输出"H"的检测信号SSa, 若电容器C71的电压在预定的值以上,则NOT门电路G76输出"L"的检测信号SSa。
图24及图25是用于说明控制信号监视电路60的工作的图。图24及图25中,分 别示出扫描电极SC1的电位的变化、传输到第二电路基板72、73的控制信号C1、C2的变化、 NAND门电路G73的输出信号的变化、电容器C71的电压的变化、以及检测信号SSa的变化。
首先,说明控制信号C1、C2被正确地传输到第二电路基板72、73的情况。图24中, 示出控制信号Cl、 C2被正确地传输到第二电路基板72、73时的控制信号监视电路60的动 作。 如上所述,在预定的子场中的初始化期间的前半部分,控制信号C1、C2都变为 "H"。另外,在写入期间,控制信号C1变为"L",控制信号C2变为"H"。因而,在这些期间, NAND门电路G73的输出信号变为"H",对电容器C71缓慢地进行充电。由此,电容器C71的 电压上升。在维持期间,由于控制信号Cl变为"H",控制信号C2变为"L",所以NAND门电路 G73的输出变为"L",使电容器C71迅速地放电。由此,电容器C71的电压几乎变为0。
这样,通过周期性地重复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以及维持期间,使电容器C71定 期地放电。由此,电容器C71的电压不会变为预定的阈值TH以上。因而,从N0T门电路76 输出的检测信号SSa,维持在"H"。 接着,说明控制信号Cl、 C2未正确地传输到第二电路基板72、73的情况。
若存在连接器75、76的连接不良等,则控制信号Cl、 C2不能正确地传输到第二电 路基板72、73。例如,控制信号C1、C2在分别被固定为"H"和"L"中的任一个状态下,传输 到第二电路基板72、73。 在此情况下,各扫描IC的开关元件QHl QHn接通,开关元件QLl QLn断开。如 上所述,若在维持期间有较大的放电电流经由开关元件QH1 QHn持续流过,则可能产生元 器件的损坏等。 图25中,示出控制信号Cl、 C2都在被固定为"H"的状态下传输到第二电路基板 72、73时的控制信号监视电路60的动作。 在控制信号监视电路60中,若控制信号Cl、C2都被固定为"H",则NAND门电路G73的输出信号始终变为"H"。由此,电容器C71的电压持续上升。因此,电容器C71的电压达 到预定的阈值TH,从NOT门电路G76输出的检测信号SSa变为"L"。 若检测信号SSa变为"L",则对此作出响应,控制信号发生电路35产生使扫描电 极驱动电路53a及维持电极驱动电路34的动作停止的控制信号。由此,扫描电极驱动电路 53a及维持电极驱动电路34的动作停止。 因而,防止在维持期间有较大的放电电流经由开关元件QH1 QHn持续流过,将元 器件的损坏等防范于未然。另外,由于也不会为了使图像的显示工作停止而产生较大的电 流,所以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元器件的损坏。 此夕卜,也可以在检测信号SSa变为"L"时,暂时停止电源电路的工作。在此情况下, 由于能够防止在维持期间有较大的放电电流经由开关元件QH1 QHn持续流过,所以将元 器件的损坏等防范于未然。 将电容器C71的电压开始上升、至达到阈值TH为止的时间,S卩,控制信号C1、C2被 固定为"H"、至检测信号SSa变为"L"为止的时间,设定为例如50ms 200ms。可通过调整 电容器C71及电阻R71的值、以及NAND门电路G73的设定,任意地变更该时间。最好根据 面板10的特性或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规格等,适当地设定为最佳值。 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其它具体数值也一样,最好根据面板10的特性或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规格等,适当地设定为最佳值。 另夕卜,图25中,说明了控制信号Cl、 C2对于第二电路基板72和73的双方都未正 确地传输到的情况,但例如在连接器76中存在连接不良,控制信号Cl、 C2仅未正确地传输 到第二电路基板73时,与上述相同,NAND门电路G73的输出信号始终变为"H"。由此,从 NOT门电路G76输出的检测信号Ssa变为"L",停止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a及维持电极驱动 电路34的工作。S卩,即使在第二电路基板72、73的任一个电路基板中产生了异常工作时, 也能够停止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a及维持电极驱动电路34的动作,将元器件的损坏防范于 未然。 (2-6)电源异常检测电路 由控制信号监视电路60产生的检测信号SSa,能够与由检测电源E43(图19)的电 压异常的电压异常检测电路产生的异常检测信号共用。 图26是表示电压异常检测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说明图26的电压异常检测电路 500a与图17的电压异常检测电路500不同的方面。 如图26所示,在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a的节点N41与节点N42之间,连接电压异 常检测电路500a。电压异常检测电路500a具有NOT门电路501a,来取代图17的NAND门 电路501。 向NOT门电路501a的输入端子,提供从控制信号监视电路60的NOT门G76 (图 25)输出的检测信号SSa。 NOT门电路501a的输出端子与节点N31连接。
在该电压异常检测电路500a中,若从控制信号监视电路60输出"L"的检测信号 SSa,则NOT门电路501a的输出信号变为"H",节点N31的电位高于节点N33的电位Va。由
此,比较器cpi的输出端子的电位变为"l"。在此情况下,电流流过光耦合器ra的发光二
极管,发光二极管发光。因而,光耦合器ra的光电晶体管导通。其结果,节点N36的电位变 高,从节点NE输出"H"的异常检测信号SOSa。
29
通过这样,能够共用控制信号检测电路60的检测信号SSa、与电压异常检测电路500a的异常检测信号S0Sa。由此,元器件数量及组装工序数减少。其结果,可实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低成本化。
(3)权利要求各构成要素与实施方式各要素的对应关系 下面,说明权利要求各构成要素与实施方式各要素的对应关系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述例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扫描电极驱动电路53、53a及定时发生装置55是驱动装置的例子,开关电路101或开关元件QH1 QHn、QLl QLn是开关电路的例子,节点N1、N41是第一节点的例子,节点N2、N42是第二节点的例子,开关元件控制部57或逻辑电路110是控制电路的例子,接地端子及恢复电路400是电压施加电路的例子,直流电源200或电源E43是电压保持电路的例子。 另外,控制信号0C1、 0C2是第一控制信号的例子,定时发生电路55是信号发生电路的例子,电容器122、133是第一电容元件的例子,电源端子V22是第一充电电路的一个例子,AND门电路131是第一充电电路的其它的例子,NOR门电路121、晶体管Qll以及接地端子Gll是第一放电电路的一个例子,AND门电路132、晶体管Q13以及接地端子G12是第一放电电路的其它例子,电源端子V23、晶体管Q12以及接地端子Gll是第一信号输出电路的一个例子,电源端子V24、晶体管Q14以及接地端子G12是第一信号输出电路的其它例子。
另外,控制信号SH、SL是第二控制信号的例子,晶体管Q2是第一开关元件的例子,晶体管Ql是第二开关元件的例子,控制信号SL是第一开关信号的例子,控制信号SH是第二开关信号的例子,电容器141是第二电容元件的例子,电源端子V21是第二充电电路的例子,晶体管Q15是第二放电电路的例子,晶体管Q16是第二信号输出电路的例子,电压异常检测电路500是电压检测电路的例子。 作为权利要求的各构成要素,也可以采用具有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或功能的其它各种要素。 工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各种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
权利要求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对在多根扫描电极及多根维持电极与多根数据电极的交叉部具有多个放电单元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开关电路,该多个开关电路对应于所述多根扫描电极而设置,被控制在将所述多根扫描电极与第一节点连接的第一状态、以及将所述多根扫描电极与第二节点连接的第二状态;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多个开关电路;电压施加电路,该电压施加电路改变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电压保持电路,该电压保持电路将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保持为第一电压;以及检测电路,该检测电路检测通过所述控制电路在预定时间以上将所述多个开关电路的至少一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一及第二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的异常工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通过一个场包括多个子场的子场法来进行驱动, 还包括产生在各子场的维持期间向所述多根扫描电极施加的维持脉冲的维持脉冲发生部,在通过所述检测电路检测出异常工作时,停止所述维持脉冲发生部的工作。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多个开关电路分割并安装到多个电路基板上, 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设置于所述多个电路基板的各电路基板、且分别对安装于各电路基板上的开关电路的 异常工作进行检测的多个异常检测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在所述电压保持电路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设置的保护电阻,所述检测电路基于所述控制电路中的信号的状态,在多个开关电路的至少一部分在预 定时间以上保持为所述第二状态时,检测作为所述异常工作。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时间为 一个场期间。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产生第一控制信号的信号发生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对由所述信号发生电路产生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作出响应,以控制所述 多个开关线路,所述检测电路基于作为所述信号的状态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状态,检测所述异常工作。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处于第一逻辑时,将所述多个开关电路控制在所述第一状态,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处于第二逻辑时,将所述多个开关电路控制在所述第二状 态,当在所述预定时间以上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继续所述第二逻辑时,所述检测电路输出表示产生所述异常工作的异常检测信号。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元件;第一充电电路,该第一充电电路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处于所述第二逻辑时,以固定的 时间常数对所述第一电容元件进行充电;第一放电电路,该第一放电电路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未处于所述第二逻辑时,使所述 第一电容元件放电;以及第一信号输出电路,该第一信号输出电路在所述第一电容元件的充电电压大于预定值 时,输出所述异常检测信号。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产生用于控制所述多个开关电路的第二控制信号,所述检测电路基于作为所述信号的状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状态,检测所述异常工作。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开关电路的各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该第一开关元件连接在对应的 所述扫描电极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以及第二开关元件,该第二开关元件连接在对应的所 述扫描电极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所述控制电路产生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第一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的第一开关信号、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第二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的第二开关信号,以作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检测电路基于所述第一开关信号,当在所述预定时间内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不接通 时,输出表示所述开关电路产生所述异常工作的异常检测信号。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二电容元件;第二充电电路,该第二充电电路在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断开时,以固定的时间常数对所 述第二电容元件进行充电;第二放电电路,该第二放电电路在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接通时,使所述第二电容元件进 行放电;以及第二信号输出电路,该第二信号输出电路在所述第二电容元件的充电电压大于预定值 时,输出所述异常检测信号。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对由所述电压保持电路保持的电压超过了容许值进行检测的电压检测电路, 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在由所述电压保持电路保持的电压超过了容许值时、或由所述检测电路检测出所述多个开关电路的至少一部分产生异常工作时,输出公共的检测信号。
13. —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该驱动方法对在多根扫描电极及多根维持电 极与多根数据电极的交叉部具有多个放电单元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进行驱动,其特征在 于,包括通过电压保持电路使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保持为第一电压的步骤;通过电压施加电路改变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的步骤;通过控制电路将对应于所述多根扫描电极而设置的多个开关电路控制在将所述多根 扫描电极与第一节点连接的第一状态、以及将所述多根扫描电极与第二节点连接的第二状 态的步骤;以及检测通过所述控制电路在预定时间以上将所述多个开关电路的至少一部分固定在所 述第一及第二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的异常工作的步骤。
14.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在所述多根扫描电极及多根维持电极与多根数据电极的交叉部具有多个放电单元的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及对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所述多根扫描电极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多个开关电路,该多个开关电路对应于所述多根扫描电极而设置,被控制在将所述多 根扫描电极与第一节点连接的第一状态、以及将所述多根扫描电极与第二节点连接的第二 状态;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多个开关电路;电压施加电路,该电压施加电路改变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电压保持电路,该电压保持电路将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保持为第一电 压;以及检测电路,该检测电路检测通过所述控制电路在预定时间以上将所述多个开关电路的 至少一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一及第二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的异常工作。
全文摘要
扫描IC包括开关电路以及逻辑电路。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及第二晶体管、以及电平移位电路。向逻辑电路的输入端子,提供变化为逻辑“1”及逻辑“0”的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逻辑电路基于所提供的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向第一晶体管提供第三控制信号,向第二晶体管提供第四控制信号。检测电路与逻辑电路的输入端子连接。利用检测电路,检测扫描IC的异常。
文档编号G09G3/296GK101755297SQ20088002511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9日
发明者井上学, 仓贯正明, 大平一雄, 永木敏一, 阪口知久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