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861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与示范性实施例一致的装置和方法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 其中χ驱动电路和Y驱动电路集成到单个驱动电路中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平板显示装置通常用于便携式设备,并由于在大显示器领域中大显示器技术的发 展而正在快速取代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是一种是用通过气体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发射的光来 显示文本或图形的平板显示装置。与其它种类的平板显示装置相比,PDP具有高亮度、高发 光效率和宽的视角,因此现在被广泛使用。PDP包括X驱动电路、Y驱动电路和寻址驱动电路。X驱动电路连接到X电极并将 驱动电压传输到X电极从而操作面板。Y驱动电路连接到Y电极并传输驱动电压到Y电极 从而操作面板。具体地,X驱动电路和Y驱动电路通过交替地输入维持电压到X电极和Y电 极来进行选定像素的维持放电。寻址驱动电路传输数据信号到寻址电极从而操作面板。如上所述,由于PDP具有多个驱动电路,所以其结构复杂且制造成本昂贵。因此, 需要一种简化PDP结构的方法。

发明内容
示范性实施例解决了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点以及未在上面描述的其它缺点。此 夕卜,并不要求示范性实施例克服上述缺点,示范性实施例可以不克服任何上述问题。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X驱动电路和Y驱动电路集成到 单个驱动电路中。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该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包括显示面板,其中布置有X电极和Y电极;电缆,连接到X电极和Y电极;以及集成驱动 单元,通过电缆传输X驱动信号到X电极并传输Y驱动信号到Y电极从而驱动显示面板。电缆可以包括多条电缆,多条电缆可经过显示面板的边缘并可连接到集成驱动单兀。电缆可包括多条电缆,多个X电极和多个Y电极可布置在显示面板中,多条电缆中 的每条可连接到至少一个X电极和至少一个Y电极。多个X电极和多个Y电极可以布置在显示面板中,集成驱动单元可以直接传输X 驱动信号到多个X电极中的仅一个,并直接传输Y驱动信号到多个Y电极中的每个。多个X电极中的至少两个X电极的至少一端可以彼此连接从而该至少两个X电极 接收传输到多个X电极中的所述一个的X驱动信号。电缆可以是柔性印刷电路(FPC)电缆。多个X电极和多个Y电极可布置在显示面板中,两个X电极可形成在两个相邻的 Y电极之间,两个Y电极可形成在两个相邻的χ电极之间。
多个X电极和多个Y电极可布置在显示面板中,多个X电极中的一些可以通过电 极焊盘连接到电缆,其余的X电极可以连接到多个X电极中的通过电极焊盘连接到电缆的 所述一些。多个X电极和多个Y电极可以布置在显示面板中,多个X电极中的一些可以用作 用于熟化(aging)的熟化电极,其余的X电极可以连接到熟化电极从而被熟化。在多个X电极中,熟化电极可以连接到用于X电极的熟化夹(aging clip)从而基 于从用于X电极的熟化夹接收的电压而被熟化,多个Y电极可以在Y电极的两端之中没有 设置熟化电极的一端处连接到用于Y电极的熟化夹,从而基于从用于Y电极的熟化夹接收 的电压而被熟化。根据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提供驱动信号到显示面板的电极 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X-Y集成驱动电路,X驱动电路和Y驱动电路集成在其中,该 X-Y集成驱动电路通过电缆传输X驱动信号到显示面板的多个X电极中的第一 X电极并传 输Y驱动信号到显示面板的多个Y电极中的Y电极从而驱动显示面板。根据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该驱动方法包 括从集成驱动电路传输χ驱动信号到显示面板的X电极;以及从集成驱动电路传输Y驱动 信号到显示面板的Y电极。


通过参照附图描述某些示范性实施例,上述和/或其它的方面将更加明显,附图 中图1是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侧剖视;图2是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3示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的附着到基架的后表面的驱动电路;图4示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操作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方法;图5Α至图5C示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放电单元的详细结构;图6示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极与FPC电缆之间的连接的形式;图7Α至图7D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些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极与FPC电缆之间的连接 的形式;图8示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用于熟化(aging)的电极的形式;以及图9示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熟化夹(aging clip)的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特定的示范性实施例。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 用于相似的元件,即使是在不同的附图中。在说明书中限定的内容,诸如具体的构造和元 件,被提供来辅助对示范性实施例的全面的理解。然而,示范性实施例能够不用那些特别限 定的内容而实践。此外,公知的功能或构造没有被详细描述,因为它们会通过不必要的细节 使示范性实施例模糊。图1是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0的侧剖视图,图2是等离子 体显示装置100的局部分解透视图。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0满足电磁干扰(EMI)的电磁波标准并向观众提供可视图像。参照图1和图2,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0可包括面板110、散热片(TSS) 120、衬垫 (gasket) 130、基架140、驱动电路150和罩160。面板110通过使用由内部气体放电产生的真空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来实现图像。 面板Iio可以包括上面板111和下面板113。上面板111的边缘使用密封物质112诸如玻 璃料连接到下面板113的边缘,从而形成单个面板110。多个放电单元形成在被密封物质 112密封的上面板111与下面板113之间的空间中,每个放电单元用氖(Ne)和氙(Xe)填 充。在每个放电单元中,布置有连接到驱动电路150的电极。如果驱动电路150提供 电压到电极,则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0工作。下面给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操作等离子 体显示装置100的方法的详细描述。玻璃过滤器(filter) 114附着到或涂覆在上面板111的上侧以用于防止表面反 射、颜色校正、近红外线吸收、电磁干扰(EMI)阻挡等。玻璃过滤器114可以形成为单个过 滤层或根据其操作彼此不同的多个过滤层。用于防止表面反射的过滤层可防止观众看到眩光并防止表面上的刮擦和静电。用 于颜色校正和色纯度改善的过滤层防止具有在580nm和590nm之间的波长的光发射向观众 从而增强颜色校正范围并校正白偏差。用于近红外线吸收的过滤层防止具有在SOOnm和1200nm之间的波长的光发射向 观众从而防止与遥控器的波长带干扰而引起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0的故障。用于EMI阻 挡的过滤层减少朝向面板110的前表面发射的EMI。TSS 120附着到下面板113的后表面上从而防止由于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0中 产生的热仅传输到面板110的特定部分而引起的图像质量恶化。也就是说,TSS 120用于 耗散来自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0的热。此外,TSS 120通过衬垫130连接到基架140从而阻挡EMI。也就是说,由于引起 放电的驱动波的能量通过施加到X电极和Y电极的电压和电流而使用面板110上的电极 作为天线来发射EMI,所以TSS 120通过衬垫130连接到基架140从而减少EMI发射。TSS 120可以实现为E-Graf。在此示范性实施例中,TSS 120用于散热并阻挡EMI,但这仅是示例。即使当分开 地提供用于散热的片和用于阻挡EMI的片时,也能够应用示范性实施例的技术方面。此外, 如果不必散热或如果能够通过其它的方法散热,则还可以仅提供用于阻挡EMI的片。为了将TSS 120与基架140连接 ,衬垫130可以由可结合物质形成。具体地,为了 将电流从TSS 120传输到基架140,衬垫130可以由导电材料诸如金属织物形成。也就是, 衬垫130将TSS 120与基架140电连接,使得基架140能够用作接地,返回路径能够形成在 TSS 120与基架140之间。基架140容纳驱动电路150,并将由驱动电路150产生的电流接地。如图2所示,驱动电路150可包括X-Y集成驱动电路210、寻址驱动电路220、电源 电路230和控制电路240。X-Y集成驱动电路210和寻址驱动电路220将X电极驱动信号、 Y电极驱动信号和寻址电极驱动信号分别传输到X电极、Y电极和寻址电极从而驱动面板 110。
驱动电路150设置在基架140的后表面上。参照图3给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设 置在基架140的后表面上的驱动电路150的详细描述。图3示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附着到基架140的后表面的驱动电路150。在图3 中,为了描述的方便而没有示出寻址驱动电路220。
如图3所示,X-Y集成驱动电路210设置在基架140的后表面的一侧,并通过多个 柔性印刷电路(FPC)电缆310连接到面板110上的电极。在后面详细描述根据一示范性实 施例的FPC电缆310与电极之间的连接关系。X-Y集成驱动电路210也连接到电源电路230和控制电路240,并使用从电源电路 230接收的电源和从控制电路240接收的控制信号来驱动面板110。由于提供了其中集成X驱动电路和Y驱动电路的X-Y驱动集成电路210,所以能够 简化驱动电路150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罩160覆盖面板110的部分前表面以及面板110的侧表面和 后表面,从而防止对面板110和驱动电路150的损伤。罩160可以阻挡从等离子体显示装 置100的后面发射的EMI,并因此可由导电材料形成。图4示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操作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0的方法。具体地,图 4示出面板110的前表面。为了描述的方便,设置在面板110后面的X-Y集成驱动电路210 和寻址驱动电路220在图4中分别示出在面板110的右侧和在面板110之下。面板110包括以矩阵形式布置的多个像素。在每个像素中,提供X电极、Y电极和 寻址电极。面板110以寻址显示分离(ADS)操作方法来操作,在该操作方法中,电压传输到 每个电极以使得每个像素发射光。在ADS操作方法中,面板110的每个子场分成重置部分、 寻址部分和维持部分。在ADS操作方法中,单个帧分成与视频数据的位对应的多个子场,每个子场分成 重置部分、寻址部分和维持放电部分。在每个子场中,重置部分和寻址部分相同地设定,寻 址放电部分被设定为具有不同的权重。因此,在ADS操作方法中,视频数据的灰度能够通过 根据视频数据维持放电的维持放电部分的组合来表示。重置部分消除了之前的壁电荷状态并建立壁电荷以稳定地进行下一次的寻址放 电。寻址部分选择开启的单元和关闭的单元,并在开启的单元(也就是被寻址的单元)中 堆叠壁电荷。维持放电部分交替地传输维持电压到X电极和Y电极并进行放电以在被寻址 的单元上显示图像。X-Y集成驱动电路210连接到X电极和Y电极并传输驱动电压到X电极和Y电极 从而面板110能够操作。具体地,X-Y集成驱动电路210通过交替输入维持电压到X电极 和Y电极来进行选定像素的维持放电。寻址驱动电路220传输用于选择其上显示图像的像素的数据信号到寻址电极。X电极和Y电极与寻址电极成直角,并彼此面对,放电空间在其间。其中X电极、Y 电极和寻址电极彼此交叉的放电空间形成放电单元。参照图5A至图5C详细描述放电单元。图5A至图5C示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的 放电单元的详细结构。参照图5A,为了制造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上面板111,上玻璃300被首先形成或 提供,铟锡氧化物(ITO)电极360被图案化在上玻璃300上。ITO电极360是一种透明电极,其用于防止在X电极和Y电极之间产生的光被不透明的X电极和不透明的Y电极遮挡 从而无法被看到。 在ITO电极360图案化在上玻璃300上之后,汇流电极(也就是X电极和Y电 极)320被图案化在ITO电极360上。X电极和Y电极交替地接收维持电压并对选定像素执 行维持放电。在汇流电极320图案化在ITO电极360上之后,黑条330被图案化在上玻璃300 上。黑条330提供在像素之间从而保持像素之间的分隔状态。在黑条330被图案化在上玻璃300上之后,电介质层340和氧化镁(MgO)保护层 350设置在其上。电介质层340和MgO保护层350通过保持寻址电极与汇流电极320之间 的绝缘来稳定地产生等离子体,并防止电极被等离子体侵蚀。参照图5B,为了制造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下面板113,下玻璃400被首先形成或 提供,寻址电极410图案化在下玻璃400上。寻址电极410用于传输数据信号以选择要显 示的像素。在寻址电极410图案化在下玻璃400上之后,电介质层420设置在其上。如上所 述,电介质层420通过保持寻址电极410与汇流电极320之间的绝缘而稳定地产生等离子 体,并防止电极被等离子体侵蚀。分隔物430提供在电介质层420上。分隔物430阻挡荧光物质从而能够区分红 (R)像素、绿(G)像素和蓝(B)像素。在分隔物430形成在电介质层420上之后,荧光物质440提供在分隔物430之间, 诸如玻璃料的密封物质112填充在其中。通过此示范性工艺,制造下面板113。在制造上面板111和下面板113之后,进行上面板111和下面板113的组装和结 合、气体注入、熟化、点亮检测等,从而提供如图5C所示的面板110。参照图4,X电极和Y电极设置在面板110上的每个放电单元中。两个X电极设置 在两个相邻Y电极之间,两个Y电极设置在两个相邻X电极之间。此外,X电极和Y电极通 过FPC电缆310连接到X-Y集成驱动短路210。下面描述电极和FPC电缆310之间的连接形式。图6示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的 面板Iio上的电极与FPC电缆310之间的连接形式。X-Y集成驱动电路210通过多个FPC电缆310连接到X电极和Y电极。X-Y集成 驱动电路210包括X-Y主电路211和X-Y缓冲电路212。X-Y主电路211产生脉冲并将脉冲传输到X-Y缓冲电路212。X-Y缓冲电路212将 接收的脉冲传输到特定的扫描电极。扫描集成电路(IC)嵌入在X-Y缓冲电路212中从而选择扫描电极并将由X-Y主 电路211产生的脉冲传输到所选的扫描电极。也就是,扫描IC根据从X-Y主电路211传输 到扫描IC的扫描IC控制信号选择扫描电极,并将脉冲传输到所选的扫描电极。更详细地描述面板110上的电极和FPC电缆310之间的连接形式,X-Y缓冲电路 212通过连接器610连接到FPC电缆310,FPC电缆310通过面板接合单元620连接到X电 极和Y电极。X-Y缓冲电路212产生X驱动信号,并通过FPC电缆310的线中连接到X电极的线 而将X驱动信号传输到X电极。参照图6,在单个FPC电缆310的线中有连接到X电极的单条线。然而,该X电极连接到其它的X电极,因此即使单条线连接到X电极,所有的X电极 能够接收来自X-Y缓冲电路212的X驱动信号。此外 ,在FPC电缆310的线中,连接到X电极的线通过面板接合单元620的焊垫 630连接到X电极。焊垫630可以通过将FPC电缆310的线与电极焊接在一起而形成。如 上所述,由于在FPC电缆310的线中有连接到X电极的单条线,所以也有连接到该X电极的 单个焊垫630。X-Y缓冲电路212产生Y驱动信号,并通过FPC电缆310的线中连接到Y电极的线 而将Y驱动信号传输到Y电极。参照图6,在单个FPC电缆310的线中,连接到Y电极的线 与Y电极的数目一样多(也就是,1 1的关系)。因此,每个Y电极能够接收来自X-Y缓 冲电路212的各自的Y驱动信号。此外,在FPC电缆310的线中,连接到Y电极的线分别通过面板接合单元620的焊 垫630连接到Y电极。如上所述,由于在FPC电缆310的线中连接到Y电极的线的数目与 Y电极的数目一样多,所以连接到Y电极的焊垫630也与Y电极的数目一样多。在上述示范性实施例中,FPC电缆310的线中的单条线连接到单个X电极且该X电 极连接到其它的X电极,所以X电极接收公共的X驱动信号。此外,为了接收公共的X驱动 信号,在X电极的两端中,X电极的邻近X-Y缓冲电路212的端部彼此连接。这仅是为了描 述方便的一个示例。应理解,示范性实施例的技术方面不限于此。例如,图7A至图7D描述 了根据其它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极和FPC电缆310之间的连接形式。参照图7A,在X电极的两端中,X电极的远离X-Y缓冲电路212的端部彼此连接, X电极中的仅一个通过FPC电缆310连接到X-Y缓冲电路212。参照图7B,X电极不彼此连接,而是通过FPC电缆310连接到X-Y缓冲电路212。参照图7C,X电极的第一端彼此连接,X电极的第二端彼此连接,X电极中的仅一 个通过FPC电缆310连接到X-Y缓冲电路212。参照图7D,X电极的两端之中,X电极的邻近X-Y缓冲电路212的端部彼此连接,X 电极中的仅一个通过FPC电缆310连接到X-Y缓冲电路212。图7D中的连接形式类似于图 7A中的连接形式。然而,在图7D中,每两个X电极彼此连接,因此图7D中的X电极不同于 图7A中的X电极。如果X电极以此示范性方式实施,则可以放宽其中电极和FPC电缆310 彼此连接的空间。如在这些示范性实施例中那样,用于驱动X电极的X驱动信号能够传输 到每个X电极。如上所述,在制造上面板111和下面板113之后,面板110通过进行上面板111和 下面板113的组装和接合、气体注入、熟化、点亮检测(lightinginspection)等而形成。在经过多个工艺之后制造了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0。多个工艺简单地分为预工艺、 后工艺和模块工艺。预工艺是用于在面板110上形成多个膜的工艺,后工艺是用于执行上 面板111和下面板113的接合、空气排出、放电气体注入、封口(tip-off)、熟化和检测的工 艺。在后工艺中,熟化是用于传输电流到电极、驱动面板110并从面板110消除杂质的 工艺,从而使面板110的操作特性稳定化。更具体地,在熟化工艺中,通过偏置高于额定电 压的高电压到面板110,放电单元被持续放电,从而具有不同物理特性的放电单元的操作特 性能够变得均勻和稳定。
为了熟化,一些X电极可以操作为熟化电极。参照图8和图9给出详细描述。图 8示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用于熟化的电极的形式。如上所述,X电极的第一端在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的FPC电缆310中彼此连接,每 个Y电极通过FPC电缆310连接到X-Y缓冲电路212。在此情形下,一些X电极具有用于熟 化的电极暴露部分810。电极暴露部分810是将要连接到熟化夹的部分并因此制造为具有 足够大的尺寸以被连接到熟化夹(aging clip)。电流通过熟化夹传输到电极暴露部分810并因此传输到X电极,从而面板110能 够操作。因此,杂质被从面板110去除。如关于X电极的熟化工艺所述的那样,进行用于Y电极的熟化工艺。然而,由于被 用于X电极的熟化的电极暴露部分810占据的区域是大的,所以Y电极的熟化在与用于X 电极的熟化的区域不同的区域中进行。参照图9给出详细描述。图9示出根据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熟化夹的连接。如图9所示,如果用于X电极的 熟化的电极暴露部分810设置在面板110的左侧,则用于X电极的熟化的一个或多个熟化 夹910在面板110的左侧连接到电极暴露部分810。由于被用于X电极的熟化的电极暴露部分810占据的区域和被用于X电极的熟化 的熟化夹910占据的区域是大的,所以Y电极的一个或多个熟化夹920设置在X电极的熟 化夹910的对面,如图9所示。然而,Y电极具有分开的电极暴露部分,Y电极的熟化夹920 直接连接到Y电极。从上面对X-Y集成驱动电路210的描述能够理解,等离子体显示装置100的结构 能够被简化。上述示范性实施例仅是示范性的,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本教导能够容易 地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装置。此外,示范性实施例的描述旨在说明,而不是限制权利要求书的 范围,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明显的。 本申请要求于2009年10月19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韩国专利申请 No. 10-2009-0099258的优选权,其公开通过引用整体结合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其中布置有X电极和Y电极;电缆,连接到所述X电极和所述Y电极;以及集成驱动单元,通过所述电缆传输X驱动信号到所述X电极并传输Y驱动信号到所述 Y电极从而驱动所述显示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电缆包括多条电缆,所述多条电缆 经过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之一并连接到所述集成驱动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电缆包括多条电缆,多个X电极和多 个Y电极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多条电缆中的每条连接到至少一个X电极和至少一 个Y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多个X电极和多个Y电极布置在所述显 示面板中,所述集成驱动单元传输所述X驱动信号到所述多个X电极中的一个,并传输所述 Y驱动信号到所述多个Y电极中的每个。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X电极中的至少两个X电极的 至少一端彼此连接,使得所述至少两个X电极接收传输到所述多个X电极中的所述一个的 所述X驱动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电缆是柔性印刷电路电缆。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多个X电极和多个Y电极布置在所述显 示面板中,两个X电极形成在两个相邻的Y电极之间,两个Y电极形成在两个相邻的χ电极 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多个X电极和多个Y电极布置在所述显 示面板中,所述多个X电极中的一些通过电极焊盘连接到所述电缆,其余的X电极连接到所 述多个X电极中的通过所述电极焊盘连接到所述电缆的所述一些。
9.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多个X电极和多个Y电极布置在所述显 示面板中,所述多个X电极中的一些用作用于熟化的熟化电极,其余的X电极连接到所述熟 化电极从而被熟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多个X电极中,所述熟化电极连接到用于所述X电极的熟化夹从而基于从用于 所述X电极的所述熟化夹接收的电压而被熟化,且所述多个Y电极在所述Y电极的两端之中没有设置所述熟化电极的一端处连接到用于 所述Y电极的熟化夹,从而基于从用于所述Y电极的所述熟化夹接收的电压而被熟化。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该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电缆,连接到显示面板的X电极和Y电极;以及集成驱动单元,传输X驱动信号到X电极并传输Y驱动信号到Y电极。因此,能够简化驱动电路的结构。
文档编号G09G3/28GK102044397SQ201010509848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9日
发明者孙永基, 金弘镇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