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用智能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9448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教学用智能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智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投影机、大屏幕已经逐渐代替黑板,与计算机相结合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主要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激光教鞭、麦克风等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多媒体教学控制器功能简单单一,无法满足教师的需求,教师在授课时需要一手持住麦克风,另一只手拿着激光笔,并且需要不时的在计算机上进行PPT翻页等PPT操作,教师操作不方便,破坏授课的连续性,影响教学效果,且传统的多媒体控制装置只能手动操作,无法进行语音控制,并且不能进行拍摄视频的展示等操作,无法实时播放教师实验操作内容,而且传统的控制器仅具有单向传送信息的能力,无法接受信号,无法做到智能应答式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教学用智能控制装置,可以集多种功能和控制方式于一体,通过无线遥控方式完成一系列操作,满足教师更多需求,改善教学环境、方便PPT展示、方便视频内容展示,解决学生围观老师实验操作演示而效果不佳的问题,并且能够适应多种复杂控制,且可双向传送信息,实现智能控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教学用智能控制装置,包括:腕带式语音识别器以及卡接在所述腕带式语音识别器上的智能控制笔;所述腕带式语音识别器包括麦克风、语音处理模块、微处理器、无线信号收发器、天线、喇叭、电池装置;所述电池装置用于向语音处理模块、微处理器、无线信号收发器提供电源;所述麦克风与语音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语音处理模块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无线信号收发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然后通过天线发送给设置在投影仪、投影布帘上的接收装置;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天线接收到无线信号后,会再通过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发送给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语音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语音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喇叭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笔的内部设置陀螺仪传感器、微控制器、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智能控制笔的一端设置微型摄像头和激光头;所述智能控制笔的笔体上设置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包括PPT上下切换键、PPT打开快捷键、清屏键、保存键、鼠标左右键、微型摄像头开关键;所述陀螺仪传感器用于感应智能控制笔的运动并将其传输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再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信号发送给设置在教师计算机上的控制笔接收装置,教师计算机识别后实现对多媒体幻灯片PPT教学课件的打开、切换、清屏和保存,微型摄像头将实时拍摄到的教学内容转换成视频数据,再由微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信号发送给控制笔接收装置,再传输给教师计算机,并由教师计算机软件显示相应的视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教学用智能控制装置可以携带在教师手腕上,便于教师在多媒体教师内走动讲课,增加课堂交互性,并且能随时通过智能控制笔上的控制面板或陀螺仪传感器控制PPT课件的操作,并且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笔上的微型摄像头拍摄实验操作视频并同步到电脑上进行演示,并且通过预先设置在投影仪、投影布帘上的接收装置,采用腕带式语音识别器进行语音操作,控制投影仪的开关和投影布帘的收放,更加方便教师的操作,简单实用、方便快捷,教师能完全专注于教学、讲解、演示,有效保证授课的连续性和教学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教学用智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教学用智能控制装置的腕带式语音识别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教学用智能控制装置的智能控制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教学用智能控制装置的智能控制笔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腕带式语音识别器;2、智能控制笔;11、麦克风;12、语音处理模块;13、微处理器;14、无线信号收发器;15、天线;16、喇叭;17、电池装置;21、陀螺仪传感器;22、微控制器;23、无线传输模块;24、微型摄像头;25、激光头;26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教学用智能控制装置,包括:腕带式语音识别器1以及卡接在所述腕带式语音识别器1上的智能控制笔2;所述腕带式语音识别器1包括麦克风11、语音处理模块12、微处理器13、无线信号收发器14、天线15、喇叭16、电池装置17;所述电池装置17用于向语音处理模块12、微处理器13、无线信号收发器14提供电源;所述麦克风11与语音处理模块1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语音处理模块12与微处理器13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3与无线信号收发器14的输入端相连接,然后通过天线15发送给设置在投影仪、投影布帘上的接收装置;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14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13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天线15接收到无线信号后,会再通过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14发送给微处理器13;所述微处理器13的输出端与语音处理模块1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语音处理模块12的输出端与喇叭16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笔2的内部设置陀螺仪传感器21、微控制器22、无线传输模块23;所述智能控制笔2的一端设置微型摄像头24和激光头25;所述智能控制笔2的笔体上设置控制面板26;所述控制面板26上包括PPT上下切换键、PPT打开快捷键、清屏键、保存键、鼠标左右键、微型摄像头开关键;所述陀螺仪传感器21用于感应智能控制笔2的运动并将其传输给微控制器22,微控制器22再通过无线传输模块23将信号发送给设置在教师计算机上的控制笔接收装置,教师计算机识别后实现对多媒体幻灯片PPT教学课件的打开、切换、清屏和保存,微型摄像头24将实时拍摄到的教学内容转换成视频数据,再由微控制器22通过无线传输模块23将信号发送给控制笔接收装置,再传输给教师计算机,并由教师计算机软件显示相应的视频。所述教学用智能控制装置可以携带在教师手腕上,便于教师在多媒体教师内走动讲课,增加课堂交互性,并且能随时通过智能控制笔上的控制面板或陀螺仪传感器控制PPT课件的操作,并且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笔上的微型摄像头拍摄实验操作视频并同步到电脑上进行演示,并且通过预先设置在投影仪、投影布帘上的接收装置,采用腕带式语音识别器进行语音操作,控制投影仪的开关和投影布帘的收放,更加方便教师的操作,简单实用、方便快捷,教师能完全专注于教学、讲解、演示,有效保证授课的连续性和教学效果。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