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学教学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5443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学教学用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具,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画坐标的数学教学用具。



背景技术:

数学中的几何、解析数学、三角函数等课程中常常用到坐标系,数学老师在上课时常常需要在黑板上绘制坐标系,坐标系包括多条等距的水平线和竖直线组成,绘制过程较为繁琐,浪费了部分课堂教学时间,同时绘制的坐标系常常会有不平行、间距不相等等情况,绘制出的坐标系不标准,从而导致在坐标系中画出的图形不规范、不直观,影响学生的理解和教学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绘制坐标的数学教学用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相互配合的滑轨和滑块、多个画线块、竖直滑杆、线辊组、绳子和弹簧;所述的画线块竖直排列,包括一个固定画线块和多个自由画线块,其中固定画线块位于最上方,与所述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竖直滑杆有两根,其上端与固定画线块相固定连接,自由画线块上分别设有与竖直滑杆直径相同的两个竖直孔,所述的两根竖直滑杆依次从该孔内穿过;两根竖直滑杆的下端之间通过横杆连接;相邻的自由画线块之间和最下方的画线块与横杆之间分别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的线辊组包括直径成等差数列的同轴的多个线辊,线辊数量与自由画线块数量相同,其中最小的线辊的直径等于大小相近的两个线辊之间的直径差,线辊组位于滑块一侧;辊轴两端分别连接在滑块和竖直板上,所述的竖直板与滑块固定连接,竖直板上设有轴孔,辊轴一端从轴孔内穿过,从竖直板另一侧露出,露出端设有手轮;所述的手轮靠近竖直板的侧面上固定设有弹簧片,竖直板上设有围绕辊轴呈圆周分布的一系列的孔,弹簧片上靠近该系列孔的位置设有突起,在弹簧片的弹性作用下,所述的的突起插进其中一个孔内;所述的绳子数量与自由画线块数量相同,绳子一端各缠绕在一个线辊上,绳子另一端固定在自由画线块上,绳子按照所在线辊直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与下方的自由画线块固定连接,并且保持各相邻画线块的间距相同;所述的画线块上还设有垂直于黑板方向的水平盲孔,盲孔开口朝向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快速方便画出不同间距的坐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为便于叙述,设定靠近黑板的方向为前,远离黑板的方向为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相互配合的滑轨4和滑块3、多个画线块、竖直滑杆6、线辊组2、绳子11和弹簧10。

所述的画线块5竖直排列,包括一个固定画线块5和多个自由画线块7,其中固定画线块5位于最上方,与所述的滑块3固定连接。所述的竖直滑杆6有两根,其上端与固定画线块5相固定连接,自由画线块7上分别设有与竖直滑杆6直径相同的两个竖直孔,所述的两根竖直滑杆6依次从该孔内穿过。从而自由画线块7可自由沿竖直滑杆6上下滑动。两根竖直滑杆6的下端之间通过横杆9连接。相邻的自由画线块7之间和最下方的画线块与横杆9之间分别通过弹簧10连接。

所述的线辊组2包括直径成等差数列的同轴的多个线辊,线辊数量与自由画线块7数量相同,其中最小的线辊的直径等于大小相近的两个线辊之间的直径差,线辊组位于滑块3一侧。线辊组2所在的辊轴14两端分别连接在滑块3和竖直板12上,所述的竖直板12与滑块3固定连接,竖直板12上设有轴孔,辊轴14一端从轴孔内穿过,从竖直板12另一侧露出,露出端设有手轮1。所述的手轮1靠近竖直板12的侧面上固定设有弹簧片15,竖直板12上设有围绕辊轴14呈圆周分布的一系列的孔13,弹簧片15上靠近该系列孔的位置设有突起16,在弹簧片15的弹性作用下,所述的的突起16插进其中一个孔13内,从而将手轮1的位置锁死,当需要转动手轮1时拨动弹簧片15,使突起16离开所在的孔13,从而可以转动手轮1。

所述的绳子11数量与自由画线块数量相同,绳子11一端各缠绕在一个线辊上,绳子11另一端固定在自由画线块上,绳子11按照所在线辊直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与下方的自由画线块7固定连接,并且保持各相邻画线块的间距相同。

旋转手轮1,通过绳子11带动自由画线块7上下滑动,从而能够调节各画线块之间的间距,并且保持各相邻画线块之间的间距始终相等,从而能够画出不同间距的坐标。

所述的画线块上还设有垂直于黑板方向的水平盲孔8,盲孔8开口朝向黑板,使用时将粉笔置于该孔中。

使用时将滑轨4保持水平,一只手固定住滑轨4,另一只手将画线块5压在黑板上并向一边推动,从而可方便画出一组等距平行水平线,将滑轨旋转90度,可画出等距平行竖直线,从而形成坐标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