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后桥驱动教学实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697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车后桥驱动教学实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教学试验装置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客车后桥驱动教学实训系统。



背景技术:

后桥,就是指车辆动力传递的后驱动轴组成部分。它由两个半桥组成,可实施半桥差速运动。同时,它也是用来支撑车轮和连接后车轮的装置。如果是前桥驱动的车辆,那么后桥就仅仅是随动桥而已,只起到承载的作用。如果前桥不是驱动桥,那么后桥就是驱动桥,这时候除了承载作用外还起到驱动和减速还有差速的作用,为了能够为车辆提供足够的动力,现有的客车等中大型车辆主要为后桥驱动。

实训设备是一种教学设备,通常情况是缩小版的原设备,为了能够让汽车制造领域的人能够清楚的了解客车后桥的详细工作方式,人们会通过现有的后桥结构来进行学习,但是直接通过后桥结构来进行学习十分枯燥,而且无法模拟客车后桥的工作方式,在进行学习时也无法直观的去感受客车后桥在几种不同状态下的工作方式,为了帮助人们快速的理解客车后桥的工作方式,现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后桥驱动教学实训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客车后桥驱动教学实训系统,包括竖直梁、横梁、模拟装置支撑柱、后桥模拟装置、运动模拟装置以及刹车把手;所述竖直梁、横梁与模拟装置支撑柱配合用以支撑后桥模拟装置,后桥模拟装置架设在运动模拟装置上,运动模拟装置通过刹线与刹车把手连接;

四个所述竖直梁呈矩形分布,横梁固定在竖直梁上,横梁通过第一缓冲弹簧与骨架连接,所述模拟装置支撑柱通过第二缓冲弹簧与骨架连接;

所述后桥模拟装置包括差速箱、骨架、转轴、转轮、电机支撑板、伺服电机、承接板,差速箱内安装有差速器,差速箱内的差速器通过电机接口与伺服电机连接;

所述差速箱的侧面连接两个骨架的一端,两个骨架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承接板,转轴的一端穿过转轴接口与差速器连接,转轴在穿过承接板后另一端连接转轮;

所述运动模拟装置包括传送带、主轮、固定座、托辊、鼓刹,所述主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座上,传送带通过主轮与托辊形成循环转动体系,主轮上安装有鼓刹,鼓刹通过刹线与刹车把手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横梁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与第二缓冲弹簧在骨架上错开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差速箱为透明钢化玻璃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的表面凹凸不平。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上安装固定有电机支撑板,电机支撑板上安装设置有伺服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客车后桥驱动教学实训系统,将汽车后桥的中心结构简单明了的展现在学习者的眼前,学习者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来实现教学实训系统中两个转轮的转速的不同,从而来模拟客车在过弯时两侧轮胎转速不同时客车后桥的工作状态,本发明还可以模拟客车后桥在不平整路面上的运行情况,通过尽可能的模拟客车后桥在实际情况下的运行状态让人们能够简单充分的理解后桥的工作原理与结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底面”、“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客车后桥驱动教学实训系统,包括竖直梁1、横梁2、模拟装置支撑柱3、后桥模拟装置4、运动模拟装置5以及刹车把手6;

如图1所示,所述竖直梁1、横梁2与模拟装置支撑柱3配合用以支撑后桥模拟装置4,后桥模拟装置4架设在运动模拟装置5上,运动模拟装置5通过刹线601与刹车把手6连接。

如图1、图3所示,四个所述竖直梁1呈矩形分布,横梁2的两端固定安装在竖直梁1是顶部,两个横梁2平行设置,横梁2的底面通过第一缓冲弹簧201与后桥模拟装置4中的骨架402连接;四个所述模拟装置支撑柱3呈矩形分布,模拟装置支撑柱3的顶部通过第二缓冲弹簧301与后桥模拟装置4中的骨架402连接,安装时第一缓冲弹簧201与第二缓冲弹簧301错开设置。

所述后桥模拟装置4包括差速箱401、骨架402、转轴403、转轮404、电机支撑板405、伺服电机406、承接板407;

所述差速箱401内安装有差速器,由于差速器为现有的公知技术产品,因此在这里不作详细描述,如图2、图3所示,差速箱401的一个侧面上开有电机接口41,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分别开有转轴接口42,差速箱1内的差速器通过电机接口41与伺服电机406连接,差速箱401为透明钢化玻璃制成,装置在运行时,观察者可以清楚的看见差速器的运行方式。

由于后桥模拟装置4关于差速箱401对称,因此接下来只对其一侧进行描述。

所述差速箱401开有转轴接口42的侧面上固定有两个骨架402,两个骨架402的一端固定在差速箱401上,两个骨架40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承接板407,承接板407上开孔后安装有轴承,轴承套接在转轴403上,转轴403的一端穿过转轴接口42与差速器连接,转轴403在穿过承接板407后另一端连接转轮404,如图3所示,骨架402上安装固定有电机支撑板405,电机支撑板405上安装设置有伺服电机406,使整个后桥模拟装置4在波动的同时不影响伺服电机406的正常工作。

如图1、图4所示,所述运动模拟装置5包括传送带501、主轮502、固定座503、托辊504、鼓刹505,所述主轮502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座503上,传送带501的表面凹凸不平(图中未画出),可以模拟后桥在不平整路面上的运行情况,传送带501通过主轮502与托辊504形成循环转动体系,主轮502上安装有鼓刹505,鼓刹505通过刹线601与刹车把手6连接。

教学时,伺服电机406通过转轴403驱动转轮404转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转轮404驱动传送带501运动,通过刹车把手6与鼓刹505来控制传送带501的转动,当传送带501的速度减慢时,通过摩擦力会限制转轮404的转动,通过改变两个转轮404的转速可以模拟汽车在过弯时的工作状态。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