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97797阅读:来源:国知局
Τ12、第十二晶体管;Τ13、第十三晶体管;Τ14、第十四晶体管;Μ、晶体管;C、存储电容;0utput (N-1)、上一级移位寄存器输出端;0utput(N+l)、下一级移位寄存器输出端!Output N、输出端:Vddl、第一信号端;Vdd2、第二信号端;Vss、关断信号端;CLK、第一时钟信号端;CLKB、第二时钟信号端;PU、上拉节点;TO1、第一下拉节点;Η)2、第二下拉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8]实施例1:
[0039]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其包括上拉节点PU、第一下拉节点HH、第二下拉节点TO2、第一时钟信号端CLK、第二时钟信号端CLKB、第一信号端Vddl、第二信号端Vdd2、关断信号端Vss、输出端Output N,以及:
[0040]输入模块,用于将上一级移位寄存器输出端Output(N-1)的信号引入上拉节点PU;
[0041]输出模块,用于根据上拉节点HJ的电平,将第一时钟信号端CLK的信号引入输出端 Output N ;
[0042]重置模块;用于在下一级移位寄存器输出端Output (N+1)的信号的控制下,用关断信号端Vss、第一信号端Vddl、第二信号端Vdd2的信号重置上拉节点PU、输出端OutputN、第一下拉节点ro1、第二下拉节点TO2 ;
[0043]定压模块,用于根据上拉节点HJ的电平,将关断信号端Vss的信号引入第一下拉节点PDl和第二下拉节点TO2 ;
[0044]保持模块,用于在第二时钟信号端CLKB的控制下,将第一信号端Vddl、第二信号端Vdd2的信号分别引入第一下拉节点HH,第二下拉节点TO2,从而将关断信号端Vss的信号引入上拉节点PU和输出端Output No
[0045]本实施例的移位寄存器中,各时钟信号所接的晶体管数量少,由此其延迟和能耗均低;且时钟信号并不直接控制各节点的电平,而是通过第一信号端Vddl、第二信号端Vdd2等的稳定的信号控制各节点的电平,由此时钟信号即使有延迟对显示效果的影响也小,可保证移位寄存器运行的稳定,改善显示效果。
[0046]优选的,输入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Tl,其栅极和第一极连接上一级移位寄存器输出端Output (N-1),第二极连接上拉节点PU。
[0047]更优选的,输出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T3,其栅极连接上拉节点PU,第一极连接第一时钟信号端CLK,第二极连接输出端Output N ;存储电容C,其第一极连接上拉节点PU,第二极连接输出端Output No
[0048]更优选的,重置模块包括:
[0049]第二晶体管T2,其栅极连接下一级移位寄存器输出端Output (N+1),第一极连接上拉节点PU,第二极连接关断信号端Vss ;
[0050]第四晶体管T4,其栅极连接下一级移位寄存器输出端Output (N+1),第一极连接输出端Output N,第二极连接关断信号端Vss ;
[0051]第七晶体管T7,其栅极连接下一级移位寄存器输出端Output (N+1),第一极连接第一信号端Vddl,第二极连接第一下拉节点roi;
[0052]第八晶体管T8,其栅极连接下一级移位寄存器输出端Output (N+1),第一极连接第二信号端Vdd2,第二极连接第二下拉节点TO2。
[0053]更优选的,定压模块包括:
[0054]第九晶体管T9,其栅极连接上拉节点PU,第一极连接第一下拉节点roi,第二极连接关断信号端Vss;
[0055]第十晶体管T10,其栅极连接上拉节点PU,第一极连接第二下拉节点TO2,第二极连接关断信号端vss。
[0056]更优选的,保持模块包括:
[0057]第五晶体管T5,其栅极连接第二时钟信号端CLKB,第一极连接第一信号端Vddl,第二极连接第一下拉节点F1Dl ;
[0058]第六晶体管T6,其栅极连接第二时钟信号端CLKB,第一极连接第二信号端Vdd2,第二极连接第二下拉节点Η)2 ;
[0059]第^^一晶体管T11,其栅极连接第一下拉节点roi,第一极连接上拉节点PU,第二极连接关断信号端Vss ;
[0060]第十二晶体管T12,其栅极连接第一下拉节点roi,第一极连接输出端Output N,第二极连接关断信号端Vss ;
[0061]第十三晶体管T13,其栅极连接第二下拉节点TO2,第一极连接上拉节点PU,第二极连接关断信号端Vss ;
[0062]第十四晶体管T14,其栅极连接第二下拉节点TO2,第一极连接输出端Output N,第二极连接关断信号端Vss。
[0063]更优选的,第九晶体管T9的寄生电阻小于第五晶体管T5的寄生电阻;第十晶体管TlO的寄生电阻小于第六晶体管T6的寄生电阻。
[0064]更优选的,所有晶体管均为N型晶体管(如全部为N型薄膜晶体管)。
[0065]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移位寄存器驱动方法,其包括:
[0066]充电阶段:输入模块将上一级移位寄存器输出端Output(N-1)的信号引入上拉节点PU ;
[0067]输出阶段:输出模块将第一时钟信号端CLK的信号引入输出端Output N,使输出端Output N输出导通信号;
[0068]重置阶段:重置模块重置用关断信号端Vss、第一信号端Vddl、第二信号端Vdd2的信号重置上拉节点PU、输出端Output N、第一下拉节点HH、第二下拉节点TO2 ;
[0069]保持阶段:保持模块将关断信号端Vss的信号引入上拉节点HJ和输出端OutputN,使输出端Output N持续输出关断信号。
[0070]优选的,对于以上所有晶体管均为N型晶体管的移位寄存器,其中关断信号端Vss持续为低电平;而第一信号端Vddl和第二信号端Vdd2中的一个为高电平,另一个为低电平。
[0071 ]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关断信号端Vss必须一直续为低电平状态(因为N型晶体管在低电平时关断);且在任意时刻,第一信号端Vddl和第二信号端Vdd2必然是“一高一低”的状态。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线以第一信号端Vddl —直为高电平,第二信号端Vdd2一直为低电平为例进行说明,而它们的其他情况将后续说明。
[0072]如图3所示,此时移位寄存器驱动方法具体包括:
[0073]Sll充电阶段:第一时钟信号端CLK为低电平,第二时钟信号端CLKB为高电平,上一级移位寄存器输出端Output(N-1)为高电平,下一级移位寄存器输出端Output (N+1)为低电平。
[0074]本阶段中,下一级移位寄存器输出端Output (N+1)为低电平,故第二晶体管T2、第四晶体管T4、第七晶体管T7、第八晶体管T8均关断;由此上一级移位寄存器输出端Output (N-1)的高电平使第一晶体管Tl导通,上拉节点HJ变为高电平,进而使第三晶体管T3、第九晶体管T9、第十晶体管TlO导通,并将存储电容C的第一极(左侧一极)置为高电平;而存储电容C的第二极(右侧一极)即为输出端Output N,其被第一时钟信号端CLK的低电平经第三晶体管T3置为低电平,从而移位寄存器输出关断信号(低电平),且存储电容C两端产生一定的电平差。
[0075]同时,由于第二时钟信号端CLKB为高电平,故第二信号端Vdd2的低电平经第六晶体管T6进入第二下拉节点TO2,且关断信号端Vss的低电平也经过第十晶体管TlO被引入到第二下拉节点TO2,以稳定其低电平;而对于第一下拉节点roi,其一端经过第五晶体管T5连接第一信号端Vddl的高电平,另一端经第九晶体管T9连接关断信号端Vss的低电平,故此时其电平由第九晶体管T9和第五晶体管T5的分压决定,由于第九晶体管T9的寄生电阻比第五晶体管T5的寄生电阻小,故第九晶体管T9的分压小,第一下拉节点PDl更接近关断信号端Vss的电平,可被视为低电平。应当理解,当第一时钟信号端CLK为低电平而第二时钟信号端CL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