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56861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苯胺印刷版(即柔性印刷版)的制版中使用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的苯胺印刷(即柔性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使用聚酯薄膜作为支撑体,成为在支撑体上层积了感光性树脂的结构。对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进行制版的方法,采用这样的顺序通过透明图像载体(底片)对感光性树脂的表面进行图像曝光(浮雕曝光)后,使用显像用溶剂冲洗未曝光部分,形成所期望的图像、即浮雕图像,获得印刷版。此外,也如下地进行首先通过支撑体对感光性树脂的整个面进行紫外线曝光(背面曝光),设置薄而均匀的固化层后,通过底片进行浮雕曝光。苯胺印刷版的通常厚度是0.5~10mm,版的厚度根据承印物、印刷机的设定来选择适当的厚度。
苯胺印刷版或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往往在成型为板状后,经过长时间后实施制版工序,作为印刷版使用,因此不优选在成型后版的厚度发生变化。尤其是固体型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由于也有时根据其包装形态而层积,因此要求对版的变形(冷流)的稳定性。从在未固化版的状态下保存或输送的场合的版厚稳定性的观点考虑,对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有下述要求将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切成5cm×5cm,对整个面施加28g/cm2的载荷,在40℃气氛下静置24小时后,版厚度的减少率为2%以内。
苯胺印刷根据印刷目的、承印物等的不同,所要求的品质也不同。尤其是作为承印物要求保护内容物的包装箱、牛奶纸盒(milk carton)等饮料容器,其厚度大。伴随着承印物变厚,承印物的厚度精度变低,承印物的表面有微小的凹凸的情况居多,作为其结果,印刷版与承印物之间产生的压力发生不均匀。由于这种不均匀性,油墨从印刷版向承印物上的转印产生差异,有时实体(ベタ)部的印刷产生斑点。为了消除该斑点,在通常的苯胺印刷中,大多对印刷版施加过剩的压力。由于所印刷的图样只由实体部构成的情况少,大多情况下图样中包含拔白文字、独立文字、中间调、暗调区域的网点等,因此重视实体部油墨转移的在过剩印压条件下的印刷对它们造成不良影响。其结果,作为对印刷版所要求的品质,是要求印刷容许范围宽。
印刷在包装箱、饮料容器上的图像,由于包含线、实体的线条印刷较多,因此作为印刷品质,实体品质很重要。由于重视实体质量,因此大多在施加过剩的压力的条件下进行印刷,对印刷版要求上述的范围宽的印刷容许范围。另外,即使进行根据点(字点)的大小来再现印刷的浓淡的网点印刷的场合,所必需的也是中间调、暗调的印刷品质,油墨转移性是最重要的印刷品质,该场合下印刷版所必需的品质也与上述同样。
此外,对于在薄膜上的印刷,作为以线条印刷、中间调、暗调的印刷为主的印刷用途,有对塑料袋的印刷,该场合下对印刷版所要求的品质也与上述同样。
在如上述那样的线条印刷、中间调、暗调的印刷中使用的版大多情况下较厚,尤其是在包装箱上印刷时,印刷版厚的情况居多。该场合下,印刷版的重量也增加。该印刷版的重量也有时成为向印刷机上装版、搬运版等的作业障碍,因此要求印刷版轻量化。
针对这样的问题,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特开平7-319150号公报)以提高印刷品质、轻量化为目的,提出了将感光性树脂层多层化的方法。该方法是对一层进行透明不溶化,再在未曝光部分加工切口,除去未曝光部分,由此来谋求轻量化的方法,但对于通常的制版方法,必须进行对未曝光部分的切入和除去未曝光部分等的新工序,因此存在制版效率降低的问题。
下述专利文献2(特开昭61-182043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平3-136051号公报)以印刷版的轻量化、提高印刷品质为目的,提出了使感光性树脂形成为多层结构,使一层为多孔质的方法。在这些各公报中,通过向感光性树脂中导入气体并进行搅拌来导入气泡。然而,在这些公报所述的方法中,在将感光性树脂成型为板状后,由于气泡的不稳性不够,因此存在版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版厚的稳定性问题。
此外,下述专利文献4(特开平7-28229号)、专利文献5(特开平9-160224号)、专利文献6(特开平11-184072号)、专利文献7(WO 00/39640号)各公报以提高印刷品质为目标,记述了一种在感光性树脂层的下层设有聚氨酯泡沫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然而,该场合也产生低分子量物质从感光性物质中的转移,用于防止这种转移的阻挡层成为必需,存在结构体变得复杂等的问题。
下述专利文献8(特表2003-519036号公报)提出了一种包含具有由膨胀的微小球产生的空隙的层和感光性树脂层的苯胺印刷版。在该专利文献8中,记述了在制版工序中进行背面曝光的内容,但是为此具有空隙的层必须有是UV透过性。在这里记述的微小球体的含量是1~10%。当微小球体的含量高时,含有微小球体的层的UV透过率降低,不能背面曝光。
另外,专利文献8的技术是以提高四色印刷的印刷品质为目的。4色彩色工艺印刷是对绘画、彩色照片等所含的全色进行再现的印刷,通常,采用在黄、品红、青中加入了黑的4色进行印刷。这种工艺印刷为了表现照片等,必须表现全范围的色调,特别需要网点印刷的辉亮部分的印刷。为了进行辉亮区域的印刷,必须在印刷版上形成微小的网点,该场合下,要求进行背面曝光。另一方面,由于不能背面曝光,因此对能作成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网点也产生限制。然而,本发明的线条印刷、暗调、中间调的印刷中,未必需要微小的网点。
另外,该公报中记述了这样的内容在具有由膨胀的微小球造成的空隙的层中,粘合剂的量至少是70重量%、膨胀微小球体是1~10重量%。然而,在这些的组成中,尤其是印刷版用于厚的包装箱印刷的苯胺印刷用版材等的用途中,可向具有由膨胀的微小球造成的空隙的层中导入的气泡量,有时在轻量化上未必充分。
此外,专利文献8中,微小球体的含量是1~10%、空隙率是10~60%,因此根据印刷条件,尤其是对印刷版施加过剩的印压的场合,有时具有由膨胀的微小球所形成的空隙的层的效果不充分。特别是在承印物的厚度精度低的场合、印刷机的精度低的场合,例如,在对印刷版施加的压力下产生斑点的这种印刷机的场合,也有时具有由微小球所形成的空隙的层提高印刷品质的效果不充分。因此,要求可获得良好印刷品质的印刷容许范围宽的印刷版。
通常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如下述的专利文献9(特开2000-155410号公报)、专利文献10(特开2001-264959号公报)所述,通过将具有粘合剂层的支撑体按粘合剂层与感光性树脂接触的方式与感光性树脂贴合来制造。
相对于此,以提高印刷品质为目的、在感光性树脂层的下层设置了聚氨酯泡沫的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5、专利文献6及专利文献7的技术,由于采用首先形成聚氨脂泡沫层、再层积感光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因此与通常的制造苯胺印刷用感光性体的方法比,存在工序增加的问题。
在由具有由膨胀的微小球形成的空隙的层、及感光性树脂层构成的专利文献8的技术中,也需要形成有空隙层的层的工序和形成感光性树脂的工序,与通常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体比,也有制造工序增加等的问题。
如上所述,现状是,尚未发现在作为印刷版使用时,轻量性优异、操作容易、结构体厚度的经时稳定性良好、而且可获得良好的印刷的印刷容许范围宽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此外,现状是尚未发现采用与通常的制造方法同样简便的方法来制造印刷品质优异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方法。
专利文献1特开平7-319150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昭61-182043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平3-136051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平7-28229号公报专利文献5特开平9-160224号公报专利文献6特开平11-184072号公报专利文献7WO 00/39640号小册子专利文献8特表2003-519036号公报专利文献9特开2000-155410号公报专利文献10特开2001-264959号公报发明内容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是在作为印刷版使用时,轻量性优异、操作容易,结构体厚度的经时稳定性良好的、而且得到良好的印刷的印刷容许范围宽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特别适合于线条印刷、中间调、暗调印刷,更具体地讲,特别适合于包装箱印刷、用于饮料容器、塑料袋的印刷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此外,本发明的课题还是,得到一种不改变以往的工序并且同样简便地获得印刷品质良好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者潜心研究上述课题的结果,发现通过制成下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即可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所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是将支撑体(A)、底层(B)和感光性树脂层(C)层积而成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该底层(B)含有具有隔壁的独立气泡(a),该独立气泡成分(a)基于该底层(B)的总重量为20~90重量%。
即,本发明如下述(1)一种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是将支撑体(A)、底层(B)和感光性树脂层(C)层积而成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其中,该底层(B)含有具有隔壁的独立气泡(a),该独立气泡(a)成分基于该底层(B)的总重量是20-90重量%。
(2)根据(1)所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其中,所述底层(B)含有至少1种的粘合剂(b),该粘合剂(b)基于所述底层(B)的总重量的重量浓度是10-60重量%。
(3)根据(1)-(2)的任一项所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其中,所述底层(B)的空隙率是70%以上。
(4)根据(1)-(3)的任一项所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其中,所述底层(B)包含至少1种粘合剂(b)、至少1种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即烯属不饱和化合物)(c)、和至少1种光聚合性引发剂(d)。
(5)根据(1)-(4)的任一项所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其中,所述感光性树脂层(C)至少含有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f)和光聚合性引发剂(g),所述底层(B)和所述感光性树脂层(C)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浓度之差、和/或所述底层(B)和所述感光性树脂层(C)的光聚合性引发剂浓度之差分别为5%以内。
(6)根据(1)-(5)的任一项所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其中,所述底层(B)的独立气泡(a)的直径是1-500μm。
(7)根据(1)-(6)的任一项所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其中,所述底层(B)的厚度是0.01-10mm。
(8)根据(1)-(7)的任一项所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其中,所述底层(B)的独立气泡(a)的隔壁含有选自由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物质。
(9)根据(1)-(8)的任一项所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其中,所述感光性树脂层(C)包含至少1种由单乙烯基取代芳香族烃与共轭二烯形成的热塑性弹性体(e)、至少1种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f)和至少1种光聚合性引发剂(g)的混合物。
(10)一种通过对(1)-(9)的任一项所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进行制版而得到的苯胺印刷版。
(11)根据(10)所述的苯胺印刷版,用于线条印刷、中间调或暗调区域的网点印刷。
(12)根据(10)所述的苯胺印刷版,用于包装箱、饮料容器或塑料袋印刷。
(13)一种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制造方法,该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由支撑体(A)、底层(B)和感光性树脂层(C)层积而成,该方法包括(i)含有热膨胀性成分的底层(B)层积在支撑体(A)上;(ii)在具有底层(B)的支撑体(A)上,与该底层(B)接触地贴合被加热至热膨胀性成分发生膨胀的温度的感光性树脂层(C);(iii)通过热膨胀性成分发生膨胀来作成含有具有独立隔壁的独立气泡(a)的底层(B)。
(14)根据(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底层(B)含有基于该底层(B)的总重量为20-90重量%的具有隔壁的热膨胀性成分。
(15)根据(13)-(14)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底层(B)含有至少1种粘合剂(b),该粘合剂(b)基于所述底层(B)的总重量的重量浓度是10-60重量%。
(16)根据(13)-(15)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在具有底层(B)的支撑体(A)上,与该底层(B)接触地贴合被加热至热膨胀性成分发生膨胀的温度的感光性树脂层(C),热膨胀性成分发生膨胀而作成的、含有具有独立隔壁的独立气泡(a)的底层(B)的空隙率为70%以上。
(17)根据(13)-(16)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底层(B)包含至少1种粘合剂(b)、至少1种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c)和至少1种光聚合性引发剂(d)。
(18)根据(13)-(17)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感光性树脂层(C)至少含有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f)和光聚合性引发剂(g),所述底层(B)和所述感光性树脂层(C)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浓度之差、和/或所述底层(B)与所述感光性树脂层(C)的光聚合性引发剂浓度之差分别为5%以内。
(19)根据(13)-(18)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膨胀前的底层(B)的厚度是0.001-9mm。
(20)根据(13)-(19)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膨胀后的底层(B)的厚度是0.01-10mm。
(21)根据(13)-(20)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具有底层(B)的支撑体(A)上,与该底层(B)接触地贴合被加热至热膨胀性成分发生膨胀的温度的感光性树脂层(C),膨胀后的底层(B)中的独立气泡(a)的直径为1-500μm。
(22)根据(13)-(21)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底层(B)中所含的热膨胀性成分包含含有选自由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物质的隔壁。
(23)根据(13)-(22)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感光性树脂层(C)包含至少1种由单乙烯基取代芳香族烃和共轭二烯形成的热塑性弹性体(e)、至少1种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f)和至少1种光聚合性引发剂(g)的混合物。
(24)一种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用的支撑基材,在支撑体(A)上设置含有热膨胀性成分的底层(B)而形成。
(25)根据(24)所述的支撑基材,其中,基于所述底层(B)的总重量,含有20-90重量%的具有隔壁的、并且因受热而发生膨胀的成分。
(26)根据(24)-(25)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基材,其中,上述底层(B)中所含的热膨胀性成分包含含有选自由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物质的隔壁。
(27)根据(24)-(26)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基材,其中,所述支撑体(A)上的含有热膨胀性成分的底层(B)的厚度是0.001-9mm。
(28)根据(24)-(27)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基材,其中,所述支撑体(A)上的含有热膨胀性成分的底层(B),含有至少1种粘合剂(b),该粘合剂(b)基于该底层(B)的总重量的重量浓度是10-60重量%。
(29)根据(24)-(28)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基材,其中,所述支撑体(A)上的含有热膨胀性成分的底层(B),包含至少1种粘合剂(b)、至少1种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c)和至少1种光聚合性引发剂(d)。
(30)一种通过使用(24)-(29)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基材而得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
(31)一种通过使用(24)-(29)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基材而得到的苯胺印刷版。
本发明具有下述效果提供一种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是在作为印刷版使用时,轻量性优异、操作容易,结构体厚度的经时稳定性良好的、而且得到良好的印刷的印刷容许范围宽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本发明也具有下述效果提供特别适合于线条印刷、中间调、暗调印刷,更具体地讲,特别适合于包装箱印刷、用于饮料容器、塑料袋的印刷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此外,本发明还具有下述效果得到一种不改变以往的工序并且同样简便地获得印刷品质良好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案以下,对本发明,尤其是以其优选的方案为中心具体地进行说明。
作为本发明使用的支撑体(A),可使用公知的支撑体,例如可使用聚酯薄膜、聚酰胺片、金属板等。优选使用厚度有75~300μm范围的尺寸稳定的聚酯薄膜。作为这样的聚酯薄膜,例如,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等所有的芳香族聚酯薄膜。另外,为了确保支撑体(A)与底层(B)之间的粘合力,例如,可涂布在特开2000-155410号、特开2001-264959号各公报中所述的公知的粘合剂。
本发明使用的感光性树脂层(C)可使用公知的感光性树脂组成,公知的液态型感光性树脂、溶剂显像型的固体型的感光性树脂、水显像型的固体型的感光性树脂等,没有特殊限定。
作为液态型感光性树脂组成可使用公知的感光性树脂组成,例如,可举出特开昭52-90304号、特开平1-245245号、特开平3-157657号、特开平7-295218号的各公报所述的液态型感光性树脂。
然而,从操作等的观点考虑,优选感光性树脂层包含固体型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更优选感光性树脂层包含至少1种由单乙烯基取代芳香族烃与共轭二烯形成的热塑性弹性体(e)、至少1种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f)、和至少1种光聚合引发剂(g)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使用的热塑性弹性体(e),可使用一般所用的、单乙烯基取代芳香族烃与共轭二烯单体的聚合物。作为该单乙烯基取代芳香族烃单体,可使用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等,而作为共轭二烯单体可使用丁二烯、异戊二烯等,作为热塑性弹性体(e)的代表性的例子,可举出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等。
作为印刷版为了获得必要的机械物性,使用具有优选5000以上、更优选10000以上、进一步优选20000以上的分子量的热塑性弹性体(e),基于感光性树脂(C)整体的重量,优选使用50重量%以上,更优选使用50~85重量%。
作为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f),可使用一般在感光性组合物中使用的单体,例如,可将叔丁醇、月桂醇等醇与丙烯酸的酯、月桂基马来酰亚胺、环己基马来酰亚胺、苄基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酰亚胺衍生物、富马酸二辛酯等的醇的富马酸酯、(甲基)丙烯酸己二醇酯、(甲基)丙烯酸壬二醇酯、(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酯等的多元醇与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酯等单独或组合地用于感光性树脂(C)的组成中。
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f)的量,从感光性树脂对紫外线的反应性的观点考虑,基于感光性树脂(C)整体的重量,优选在感光性树脂(C)中为1~20重量%,更优选为1~15重量%,该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f)的分子量优选为小于5000,更优选为3000以下。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g),可使用芳香族酮类、苯酰醚类等公知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从二苯甲酮、米蚩酮、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丙醚、α-羟甲基苯偶姻甲醚、α-甲氧基苯偶姻甲醚、2,2-二甲氧基苯基苯乙酮等中选择使用,也可以将它们组合使用。
从对紫外线的敏感度的观点考虑,光聚合性引发剂(g)基于感光性树脂(C)整体的重量,优选为0.1~10重量%,更优选为0.1~8重量%。
感光性树脂层(C)可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制备。例如,可将热塑性弹性体(e)、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f)、光聚合引发剂(g)等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例如氯仿、甲苯等中进行混合,流延到模框中,使溶剂蒸发由此而得到。此外,也可使用捏合机或滚筒进行混炼,使用挤出机、注射成型机、压制机等形成为所希望的厚度。
此外,可根据需要在感光性树脂(C)中添加增塑剂、增敏剂、热聚抑制剂、着色剂、染料、颜料、填料、亲水性共聚物等。
从印刷品质、版厚的稳定性等的观点考虑,需要本发明的底层(B)的气泡包含具有隔壁的独立气泡(a)、并且有隔壁的气泡(a)成分基于底层(B)的总重量为20~90重量%。
从有关轻量化效果、底层的强度等的观点考虑,有隔壁的气泡成分(a)是20~90重量%,优选为20~80重量%,更优选为30~80重量%。
关于本发明的底层(B)中的气泡的隔壁的有无,可通过使用电子显微镜等放大观察底层(B)的截面来确认。此外,也可通过将底层(B)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例如氯仿、甲苯等中来确认。在该方法中,底层(B)的气泡有隔壁的场合,有隔壁的气泡浮游(悬浮)在溶剂的上部,而在不具有隔壁的气泡的场合,使之溶解于溶剂中时没有浮游成分(即悬浮成分)。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对底层(B)是否含有具有隔壁的气泡(a)进行判别,此外,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等放大观察该浮游成分,对有无隔壁能更准确地判断。
有无隔壁的独立气泡成分(a)的重量%可采用以下的方法求出。首先,测定底层(B)的重量后,将底层(B)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例如氯仿、甲苯等)中,分离成有隔壁的独立气泡(a)和可溶解于溶剂中的成分。因为有隔壁的气泡(a)成分对溶剂不溶,因此能够分离。采用一般的方法、例如过滤法来分离有隔壁的气泡(a)成分。对于分离的有隔壁的气泡(a),使溶剂挥发后测定重量,与溶解于溶剂中的底层(B)的重量进行比较,由此可求出有隔壁的独立气泡(a)成分基于底层(B)的总重量的重量%。
另外,从轻量化、印刷容许范围的观点考虑,底层(B)的空隙率优选为70%以上,更优选70~99%,进一步优选为75~99%。
本发明中所说的空隙率,表示有隔壁的独立气泡(a)所占有的体积%。
空隙率可由含独立气泡(a)的底层(B)的膨胀倍率求出。底层(B)中含独立气泡成分时的体积与不含独立气泡成分时比,膨胀到x倍时,空隙率V(%)=(1-1/x)×100。
从印刷品质和对油墨的耐性等的观点考虑,独立气泡的直径优选为1~500μm,更优选为1~300μm,进一步优选为1~200μm。此外,从对印刷品质的影响出发,底层的厚度优选为0.01~10mm,更优选为0.01~7mm。
底层(B)的气泡可采用公知的方法导入,可通过添加具有隔壁的微小中空体来导入有隔壁的气泡。作为这样的有隔壁的微小中空体,可使用一般公知的微小中空球。作为这样的微小中空球的例子,可使用“功能性填料的开发技术”(CMC株式会社发行)中所述的微小中空体。例如有以二氧化硅为主成分的硅中空球(シラスバルン)、珍珠岩中空球(パ一ライト)、玻璃中空球、二氧化硅中空球、以及以不含二氧化硅的无机质为主成分的氧化铝、氧化锆、碳等的微小中空球。此外,还可举出由以有机质为主成分的酚树脂、偏二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等形成的微小中空球。
然而,从气泡尺寸的均匀化和印刷品质等的观点考虑,优选隔壁包含热塑性弹性体的微小中空球。从轻量化和印刷品质等的观点考虑,优选独立气泡成分(a)的隔壁包含热塑性弹性体而形成。作为热塑性弹性体,可举出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任一种或包含它们的至少1种的组合物。
作为将这种以热塑性弹性体为隔壁的气泡导入底层中的方法,有使用热膨胀性微小球的方法、和使用已膨胀的微小球的方法。
热膨胀性微小球是能够通过加热使得其体积增加、生成独立气泡的微小球,可采用特开2000-24488号公报等所述的方法来作成。热膨胀性微小球是在微小球内部有挥发性有机系液体的微小球。作为通常使用的挥发性有机系液体,可举出丁烷、异丁烷、丁烯、异丁烯、戊烷、异戊烷、新戊烷、己烷、庚烯等烃。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热膨胀性微小球已有市售,它们也可在本发明中使用。例如,可举出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的“マツモトマイクロスフエア一シリ一ズ”(商标)、日本フイライト株式会社的“エクスパンセルシリ一ズ”(商标)。
此外,本发明中使用的热膨胀性微小球的隔壁,也可以使用无机粉体等涂敷。作为无机粉体,例如可举出碳酸钙、氧化钛。
优选底层(B)通过将上述的有隔壁的微小中空体添加到粘合剂(b)、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c)及光聚合引发剂(d)的混合物中来作成。
作为粘合剂(b)可使用公知的高分子化合物。所谓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是如一般所定义的、例如“化学大辞典”(化学大辞典编集委员会编、共立出版株式会社发行)所述的分子量超过1万的化合物。
作为可具体使用的粘合剂(b),可使用合成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一般所用的粘合剂。作为该粘合剂,可举出天然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聚丁二烯橡胶、聚异戊二烯橡胶、乙丙橡胶等。作为热塑性弹性体,从对印刷品质的影响出发,优选上述的单乙烯基取代芳香族烃与共轭二烯单体的聚合物。作为该单乙烯基取代芳香族烃单体,可使用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等,另外,作为共轭二烯单体,可使用丁二烯、异戊二烯等。作为热塑性弹性体的代表例,可举出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等。考虑到对印刷品质等的影响,基于底层(B)总重量,粘合剂(b)成分优选为10~60重量%,更优选为15~6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20~60重量%。
此外,作为粘合剂也可使用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等聚合物。
为了获得底层(B)与支撑体(A)、感光性树脂层(C)这两层、或与任一层的粘合力,优选粘合剂使用与支撑体(A)、感光性树脂(C)这两层、或与任一层的粘合良好的粘合剂。
作为底层(B)中所含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c),可使用在感光性树脂中使用的公知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例如,可将上述的、叔丁醇、月桂醇等醇与丙烯酸的酯、月桂基马来酰亚胺、环己基马来酰亚胺、苄基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酰亚胺衍生物、富马酸二辛酯等的醇的富马酸酯、(甲基)丙烯酸己二醇酯、(甲基)丙烯酸壬二醇酯、(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酯等的多元醇与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酯等单独或组合地用于感光性树脂组成中。
在底层(B)中使用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c),可以与层积在底层上的感光性树脂(C)层中所使用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f)相同,也可以与之不同。但从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在底层(B)中也使用相同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f)。
基于底层(B)的总重量的底层(B)中所含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c)的重量浓度,与基于感光性树脂(C)总重量的感光性树脂(C)中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f)的重量浓度之差优选为5%以内,更优选为4%以内,进一步优选为3%以内。
作为底层(B)中所含的光聚合引发剂(d),可使用在感光性树脂(C)中使用的公知的光聚合引发剂(g)。例如,可使用上述的、芳香族酮类、苯酰醚类等公知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从二苯甲酮、米蚩酮、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丙醚、α-羟甲基苯偶姻甲醚、α-甲氧基苯偶姻甲醚、2,2-二甲氧基苯基苯乙酮等中选择使用,也可将它们组合使用。
在底层(B)中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d),可以与在所层积的感光性树脂(C)层中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g)相同,也可以与之不同,但从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在底层(B)中也使用相同的光聚合引发剂(g)。
基于底层(B)的总重量的、底层(B)中所含的光聚合引发剂(d)的重量浓度,与基于感光性树脂(C)总重量的感光性树脂(C)中的光聚合引发剂(g)的重量浓度之差优选为5%以内,更优选为4%以内,进一步优选为3%以内。
这些底层(B)中所含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c)、光聚合引发剂(d)可以直接添加到底层(B)中,或者,可以通过从感光性树脂层(C)中转移(移动),来使底层(B)中含有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c)、光聚合引发剂(d)。但是,通过转移来添加的场合,必须考虑转移所需要的时间,因此优选预先在底层(B)中添加了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c)、光聚合引发剂(d)。
这些树脂中的各成分的浓度,可使用NMR和气相色谱法等公知的解析方法来进行定量。
在本发明使用的底层中可添加一般在感光性树脂组成中使用的组合物,可添加增塑剂、热聚抑制剂、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增粘剂、染料、颜料等。
在本发明中,通过下述工序来作成由支撑体(A)、底层(B)和感光性树脂层(C)层积而成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i)含有热膨胀性成分的底层(B)层积在支撑体(A)上;(ii)在具有底层(B)的支撑体(A)上,与该底层(B)接触地贴合被加热至热膨胀性成分发生膨胀的温度的感光性树脂层(C);(iii)通过热膨胀性成分发生膨胀来作成含有具有独立隔壁的独立气泡(a)的底层(B)。
在本发明中,通过利用如上述那样被加热的感光性树脂层(C)的热,使底层(B)中膨胀性成分发生膨胀。也就是说,使用捏合机或挤出机混炼的感光性树脂通常是被加热了的状态,另外,压制成型时感光性树脂也被加热。通过使底层(B)与该被加热的状态的感光性树脂(C)贴合,对底层施加热能,由于该热的作用,底层中的膨胀性成分发生膨胀。由此制造出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
具有热膨胀性成分的底层(B)与被加温至热膨胀性成分发生膨胀的温度的感光性树脂层(C)贴合时,优选膨胀至1.1-100倍、更优选膨胀至1.1-50倍,进一步优选膨胀至2-50倍。
另外,从使底层(B)中所含的热膨胀性成分发生膨胀的观点考虑,优选感光性树脂层(C)被加温至60-250℃、更优选被加温至80-250℃,进一步优选被加温至100-250℃。
从对油墨的耐性和气泡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热膨胀性成分是有隔壁的热膨胀性胶囊。
热膨胀性胶囊,如上述那样是在胶囊内容有挥发性有机系液体的微胶囊,从轻量化和印刷品质等的观点考虑,优选隔壁是热塑性弹性体。作为隔壁的热塑性弹性体,可举出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任一种、或它们的组合物。作为挥发性有机系液体,可举出丁烷、异丁烷、丁烯、异丁烯、戊烷、异戊烷、新戊烷、己烷、庚烯等的烃。
作为底层(B)的热膨胀性成分使用热膨胀性胶囊的场合,优选根据制造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条件来选择热膨胀性胶囊的膨润开始温度、膨胀最佳温度。从制造的容易度的观点考虑,膨润开始温度优选为50-150℃,更优选为60-150℃,进一步优选为70-150℃,膨胀最佳温度是80-200℃,优选为90-200℃,进一步优选为100-200℃。这里,所谓膨胀最佳温度,表示热膨胀性胶囊的体积在最短时间内发生膨胀温度。
从轻量化和印刷品质的观点考虑,优选底层(B)中的热膨胀性成分的量基于底层(B)的总重量是20-90重量%。
有热膨胀性成分的底层(B),优选除了热膨胀性成分以外还含有粘合剂。此外,优选粘合剂(b)基于底层(B)的总重量的重量浓度是10-60重量%。
作为有热膨胀性成分的底层(B)、也就是在本制造方法中热膨胀性成分发生膨胀前的底层(B)所含的粘合剂,可使用上述一般所使用的粘合剂。
作为也具体使用的粘合剂(b),可举出合成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的一般所使用的粘合剂。作为该粘合剂,可举出天然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聚丁二烯橡胶、聚异戊二烯橡胶、乙丙橡胶等。作为热塑性弹性体,从对印刷品质的影响出发,优选上述的、单乙烯基取代芳香族烃与共轭二烯单体的聚合物。作为该单乙烯基取代芳香族烃单体,可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等,另外,作为共轭二烯单体,可举出丁二烯、异戊二烯等,作为热塑性弹性体的代表例,可举出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等。考虑到对印刷品质等的影响,基于底层(B)总重量,粘合剂(b)成分优选为10-60重量%,更优选为15-6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20-60重量%。
除此之外,作为粘合剂也可使用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等聚合物。
作为粘合剂,为了获得底层(B)与支撑体(A)和感光性树脂层(C)这两层、或与任一层的粘合力,优选使用与支撑体(A)和感光性树脂(C)这两层、或与任一层的粘合良好的粘合剂。
含有热膨胀性成分的底层(B),也就是热膨胀性成分膨胀前的底层(B),优选含有至少1种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c)和至少1种光聚合引发剂(d)。
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c)可使用在上述的感光性树脂中使用的公知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例如,可将上述的、叔丁醇、月桂醇等醇与丙烯酸的酯、月桂基马来酰亚胺、环己基马来酰亚胺、苄基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酰亚胺衍生物、富马酸二辛酯等的醇的富马酸酯、(甲基)丙烯酸己二醇酯、(甲基)丙烯酸壬二醇酯、(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酯等的多元醇与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酯等单独或组合地用于感光性树脂组成中。
在热膨胀性成分膨胀前的底层(B)中使用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b),可以与在所层积的感光性树脂(C)层中使用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f)相同,也可以与之不同,但从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在底层(B)中也使用相同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f)。
基于热膨胀性成分膨胀前的底层(B)的总重量的、膨胀前的底层(B)所含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c)的重量浓度,与基于感光性树脂(C)总重量的感光性树脂(C)中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f)的重量浓度之差是5%以内,更优选为4%以内,进一步优选为3%以内。
作为热膨胀性成分膨胀前的底层(B)所含的光聚合引发剂(d),可使用感光性树脂(C)所使用的公知的光聚合引发剂(g)。例如,可使用上述的、芳香酮类、苯酰醚类等的公知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从二苯甲酮、米蚩酮、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丙醚、α-羟甲基苯偶姻甲醚、α-甲氧基苯偶姻甲醚、2,2-二甲氧基苯基苯乙酮等中选择使用,也可将它们组合使用。
在热膨胀性成分膨胀前的底层(B)中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d),可以与在所层积的感光性树脂(C)层中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g)相同,也可以与之不同,但从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在底层(B)中也使用相同的光聚合引发剂(g)。
基于热膨胀性成分膨胀前的底层(B)的总重量的、膨胀前的底层(B)中所含的光聚合引发剂(d)的重量浓度,与基于感光性树脂(C)总重量的感光性树脂(C)中的光聚合引发剂(g)的重量浓度之差优选为5%以内,更优选为4%以内,进一步优选为3%以内。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热膨胀性成分膨胀前的底层(B)中,可添加一般在感光性树脂组成中使用的组合物,可添加增塑剂、热聚抑制剂、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增粘剂、染料、颜料等。
含有热膨胀性成分的底层(B)、即热膨胀性成分膨胀前的底层(B),可通过挤出、使用溶剂进行的涂布等来设置在支撑体上,但从生产效率的观点考虑,优选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例如甲苯等中后,通过涂布来设置。从生产稳定性等的观点考虑,设在支撑体上的含有热膨胀性成分的底层(B)的厚度优选为0.001-1mm。
本发明的支撑基材是在支撑体(A)上层积含有热膨胀性成分的底层(B)而形成的基材。可采用上述的方法在支撑体(A)上设置上述的含有热膨胀性成分的底层(B)。该场合,热膨胀性成分的量优选为1-90重量%,更优选为20-9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20-80重量%,最优选为30-80重量%。
通过在本发明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用的支撑基材上层积感光性树脂,能够制成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在该场合下,感光性树脂也可使用公知的液态型感光性树脂、溶剂显像型的感光性树脂、水显像型的感光性树脂。
为了获得底层(B)与感光性树脂层(C)之间、底层(B)与支撑体(A)之间的粘合力,可以设置公知的粘合剂层。作为这样的粘合剂,例如可举出特开平7-28229号、特开平11-184072号的各公报中所述的粘合剂。该场合是在热膨胀性成分膨胀前的底层(B)与支撑体(A)之间设置粘合剂、或者在热膨胀性成分膨胀前的底层(B)的不是支撑体侧的一侧设置粘合剂来制造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但即使该场合下,也可采用与以往的由具有多层粘合剂层的支撑体作成感光性树脂结构体的方法相同的方法、例如采用特开平1-296252号公报所公开的方法来作成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
感光性树脂层根据组成不同有时具有粘着性,因此在制版时为了使与重叠在感光性树脂层上的透明图像载体的接触良好,或者为了能够再使用透明图像载体,可设置对显像液有可溶性的薄的柔性的保护膜。例如,可举出特开2002-268228号公报中所述的薄膜。
通过采用通常的方法对上述的苯胺印刷版用感光性结构体进行制版处理,可得到苯胺印刷版。作为在制版处理中使用的、使感光性树脂进行光固化的紫外线曝光源,有高压水银灯和紫外线萤光灯、碳弧灯、氙灯等。通过使紫外线通过透明图像载体对感光性树脂曝光,可获得目标图像。为了使支撑体与感光性树脂层的粘合更牢固,进而为了使浮雕图像对于未曝光部分的冲洗时的应力更稳定,从支撑体侧进行全面曝光是有效的。从透明图像载体侧的曝光和从支撑体侧的曝光可以先实施任一方,还可以同时进行。从图像再现性的观点考虑,优选首先从支撑体侧进行曝光。
作为用于冲洗未曝光部分的显像溶剂,例如可举出1,1,1-三氯乙烷、四氯乙烯等的氯系溶剂、乙酸庚酯、乙酸3-甲氧基丁酯等的酯类、石油馏分、甲苯、十氢萘等烃类、在这些物质中混合丙醇、丁醇等醇类而得到的混合溶剂。未曝光部分的冲洗,通过喷嘴的喷射、或者通过刷子的刷洗来进行。得到的印刷版漂洗洗涤,干燥后实施后曝光,得到印刷版。
另外,通过对感光性树脂层全面照射紫外线,形成固化的可激光雕刻的层,然后通过照射激光束以除去激光束照射到的部分的树脂,也可作成形成图形的激光雕刻用印刷版。
采用上述方法得到的苯胺印刷版,优选在线条印刷、中间调~暗调区域的网点印刷中使用,优选用于以包装箱、牛奶纸盒等的饮料容器、塑料袋等为承印物的印刷。
本发明的线条印刷是指印刷线条,所谓线条,如增订版印刷辞典(日本印刷学会编集,1987年发行)所述,是图像线、图形等的没有层次和浓淡的图像。
另外,所谓网点印刷中的中间调,如增订版印刷辞典(日本印刷学会编集,1987年发行)所述,表示图像色调的辉亮部分和暗调的中间的区域,所谓暗调,如增订版印刷辞典(日本印刷学会编集,1987年发行)所述,表示照片、绘画等的暗的部分。
以下,基于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被这些实施例限定。
关于后面叙述的组成,只要没有特别的说明,是指重量份。
实施例1(1)感光性树脂层的制备作为感光性树脂组成,使用捏合机对表1所示的组成进行粘炼,得到感光性树脂组成。所得到的感光性树脂组成,使用进行过聚硅氧烷处理的聚酯薄膜和具有聚酰胺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夹住,使用3mm的间隔物在130℃的条件下施加1.96×107Pa的压力4分钟,进行了加压成型。测定所得到的感光性树脂层的厚度,结果是3.0mm。
(2)支撑体的制备将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旭化成株式会社制,商标“タフプレン912”)6份、及热膨胀性胶囊(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制,商标“マツモトマイクロスフエア一F-50D”,最佳发泡温度为130-140℃,干燥重量)4份加到20份甲苯中,制成均匀的溶液。
然后,使用刮刀涂布机在有125μm厚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上涂布该溶液并使得干燥后的涂布厚度为100μm,作成了有底层的支撑体。测定基底体上的底层的厚度,结果是100μm。
(3)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作成从感光性树脂层剥离进行过聚硅氧烷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放在加热感光性树脂层的不锈钢板上,加热到树脂温度变为150℃。然后,感光性树脂表面和底层表面接触地贴合底层和感光性树脂,得到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该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截面,得到表2的结果,底层的厚度已膨胀到1100μm。进一步观察的结果,底层中有空隙,知道底层具有气泡。
由于是只将有底层的支撑体与感光性树脂贴合的作业,因此作成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是容易的。
将得到的底层溶解于甲苯中,结果知道气泡浮游在溶液上部。进而取出浮游物,并使甲苯蒸发后,用光学显微镜放大观察该浮游成分,结果知道浮游物是有隔壁的气泡。
进而由膨胀倍率求出空隙率,结果如表2所示,空隙率为91%。
为了得到作为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版厚的稳定性,优选其底层也有与感光性树脂层相同的版厚稳定性。所谓优选的版厚稳定性,如上述,是将底层切成5cm见方的正方形,在40℃的气氛下,对整个面施加24小时的每1cm2为28g的载荷时,版厚的变化为2%以下。对得到的底层采用上述的条件测定其版厚变化的结果如表2所示,版厚减少率为2%以下。
(4)苯胺印刷版的作成对得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在“AFP-1500”(旭化成株式会社制,商标)上使用有370nm中心波长的紫外线萤光灯,通过透明图像载体进行6000mJ/cm2的图像曝光。此时用オ-ク制作所制的UV照度计“MO-2型”(商标)、使用UV-35滤波器测定曝光强度。接着,将四氯乙烯/正丁醇为3/1(体积比)的液体作为显像液,用“AFP-1500”显像机(旭化成株式会社制)进行显像,在60℃干燥1小时后,进行后曝光,得到苯胺印刷版。
得到的苯胺印刷版,向印刷机上安装,结果由于苯胺印刷版被轻量化,因此版在印刷机上的安装是容易的,版的移动也方便等等,操作容易。
另外,使用所得到的苯胺印刷版,使用含约15体积%的乙酸酯的油墨,在聚乙烯膜上进行印刷。首先,在适性的印压条件下进行试验。所谓适性的印压条件,是实体部的油墨能充分印刷的最小印压条件。在适性印压下的印刷得到2所示的印刷结果,能够获得品质优异的印刷品。
印刷品的品质,使用光学显微镜放大观察30%的辉亮部分,所印刷的字点与邻接的字点相连的场合为字点走样,记为×。另一方面,作为独立的字点而印刷出的场合,为获得字点不走样的良好印刷品,记为○。
另外,为了调查可获得良好印刷品的印刷容许范围,在适性印压条件到进而使印刷版和压筒接近0.3mm的过剩印压条件下进行印刷试验。得到如表2所示的试验结果。知道了即使是在过剩的印压条件下也可获得良好的印刷品。
实施例2(1)感光性树脂层的制备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感光性树脂的制备,获得厚度3mm的感光性树脂层。
(2)支撑体的制备将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旭化成株式会社制、商标“タフプレン912”)4份、及热膨胀性胶囊(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制,商标“マツモトマイクロスフエア一F-50D”,最佳发泡温度130-140℃,干燥重量)6份加到20份甲苯中,形成均匀的溶液。
然后,使用刮刀涂布机将该溶液涂布在有125μm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上并使得干燥后的涂布厚度为100μm,作成有底层的支持体。测定基底体上的底层的厚度,结果是100μm。
(3)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作成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感光性树脂层和支持体贴合,得到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该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截面,结果见表2,底层的厚度已膨胀到2000μm。进一步观察的结果,底层有空隙,知道底层有气泡。
将得到的底层溶解于甲苯中,结果知道气泡浮游在溶液上部。进而取出浮游物,使甲苯蒸发后,用光学显微镜放大观察该浮游成分,结果知道浮游物是有隔壁的气泡。
由于是只将有底层的支撑体与感光性树脂贴合的作业,因此作成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是容易的。
进而由膨胀倍率求出空隙率,结果如表2所示,空隙率为95%。
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版厚减少率,结果如表2所示是2%以下。
(4)苯胺印刷版的作成对得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进行制版工序,得到苯胺印刷版。
得到的苯胺印刷版在印刷机上进行安装,结果由于苯胺印刷版被轻量化,因此版在印刷机上的安装是容易的,版的移动也方便等等,操作与实施例1同样地容易。
另外,使用得到的苯胺印刷版,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印刷试验,得到表2所示的结果。如表2所示,在适性印压、过剩印压两种条件下得到了良好的印刷品。
实施例3(1)感光性树脂层的制备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感光性树脂的制备,获得了厚度3mm的感光性树脂层。
(2)支撑体的制备将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旭化成株式会社制、商标“タフプレン912”)7份、热膨胀性胶囊(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制,商标“マツモトマイクロスフエア一F-82D”,最佳发泡温度160-190℃,干燥重量)3份、及染料(オリエント化学工业制,商标“バリフアストイエロ一”)0.2份加到20份甲苯中,形成均匀的溶液。
然后,使用刮刀涂布机将该溶液涂布在有125μm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上并使得干燥后的涂布厚度为100μm,作成有底层的支持体。测定基底体上的底层的厚度,结果是100μm。
(3)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作成除了使感光性树脂为170℃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感光性树脂和支持体贴合,得到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该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截面,得到表2的结果,底层的厚度已膨胀到400μm。进一步观察的结果,底层有空隙,知道底层有气泡。
由于是只将有底层的支撑体与感光性树脂贴合的作业,因此作成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是容易的。
将得到的底层溶解于甲苯中,结果知道气泡浮游在溶液上部。进而取出浮游物,使甲苯蒸发后,用光学显微镜放大观察该浮游成分,结果知道浮游物是有隔壁的气泡。
进而由膨胀倍率求出空隙率,结果如表2所示,空隙率为75%。
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版厚减少率,结果如表2所示是2%以下。
(4)苯胺印刷版的作成对得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进行制版工序,得到苯胺印刷版。
得到的苯胺印刷版在印刷机上进行安装,结果由于苯胺印刷版被轻量化,因此版在印刷机上的安装是容易的,版的移动也方便等等,操作与实施例1同样地容易。
另外,使用得到的苯胺印刷版,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印刷试验,得到表2所示的结果。如表2所示,在适性印压、过剩印压两种条件下得到了良好的印刷品。
实施例4(1)感光性树脂层的制备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感光性树脂的制备,获得厚度3mm的感光性树脂层。
(2)支撑体的制备将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旭化成株式会社制、商标“タフプレン912”)5份、热膨胀性胶囊(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制,商标“マツモトマイクロスフエア一F-50D”,最佳发泡温度130-140℃,干燥重量)4份、及石蜡油(平均碳数33、平均分子量470、在15℃下的密度为0.868)1份加到20份甲苯中,形成均匀的溶液。
然后,使用刮刀涂布机将该溶液涂布在有125μm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上并使得干燥后的涂布厚度为100μm,作成有底层的支持体。测定基底体上的底层的厚度,结果是100μm。
(3)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作成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感光性树脂和支持体贴合,得到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该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截面,得到表2的结果,底层的厚度已膨胀到2200μm。进一步观察的结果,底层有空隙,知道底层有气泡。
将得到的底层溶解于甲苯中,结果知道气泡浮游在溶液上部。进而取出浮游物,使甲苯蒸发后,用光学显微镜放大观察该浮游成分,结果知道浮游物是有隔壁的气泡。
由于是只将有底层的支撑体与感光性树脂贴合的作业,因此作成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是容易的。
进而由膨胀倍率求出空隙率,结果如表2所示,空隙率为95%。
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版厚减少率,结果如表2所示是2%以下。
(4)苯胺印刷版的作成对得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进行制版工序,得到苯胺印刷版。
得到的苯胺印刷版在印刷机上进行安装,结果由于苯胺印刷版被轻量化,因此版在印刷机上的安装是容易的,版的移动也方便等等,操作与实施例1同样地容易。
另外,使用得到的苯胺印刷版,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印刷试验,得到表2所示的结果。如表2所示,在适性印压、过剩印压两种条件下得到了良好的印刷品。
实施例5(1)感光性树脂层的制备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感光性树脂的制备,获得厚度3mm的感光性树脂层。
(2)支撑体的制备将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旭化成株式会社制、商标“タフプレン912”)3.6份、液态聚丁二烯(日本石油化学制,商标“B-2000”)1.4份、二丙烯酸1,9-壬二醇酯0.7份、2,2-二甲氧基-苯基苯乙酮0.2份、2,6-二叔丁基-对甲酚0.1份、及热膨胀性胶囊(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制,商标“マツモトマイクロスフエア一F-50D”,最佳发泡温度130-140℃,干燥重量)4份加到20份甲苯中,形成均匀的溶液。
然后,使用刮刀涂布机将该溶液涂布在有125μm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上并使得干燥后的涂布厚度为100μm,作成有底层的支持体。测定基底体上的底层的厚度,结果是100μm。
(3)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作成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感光性树脂和支持体贴合,得到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该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截面,得到表2的结果,底层的厚度已膨胀到1100μm。进一步观察的结果,底层有空隙,知道底层有气泡。
将得到的底层溶解于甲苯中,结果知道气泡浮游在溶液上部。进而取出浮游物,使甲苯蒸发后,用光学显微镜放大观察该浮游成分,结果知道浮游物是有隔壁的气泡。
由于是只将有底层的支撑体与感光性树脂贴合的作业,因此作成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是容易的。
进而由膨胀倍率求出空隙率,结果如表2所示,空隙率为91%。
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版厚减少率,结果如表2所示是2%以下。
(4)苯胺印刷版的作成对得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进行制版工序,得到苯胺印刷版。
得到的苯胺印刷版在印刷机上进行安装,结果由于苯胺印刷版被轻量化,因此版在印刷机上的安装是容易的,版的移动也方便等等,操作与实施例1同样地容易。
另外,使用得到的苯胺印刷版,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印刷试验,得到表2所示的结果。如表2所示,在适性印压、过剩印压两种条件下得到了良好的印刷品。
实施例6(1)感光性树脂层的制备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感光性树脂的制备,获得厚度3mm的感光性树脂层。
(2)支撑体的制备将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クレイトンポリマ一ジヤパン株式会社制、商标“KRATON D1112)6份、及热膨胀性胶囊(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制,商标“マツモトマイクロスフエア一F-50D”,最佳发泡温度130-140℃,干燥重量)4份加到20份甲苯中,形成均匀的溶液。
然后,使用刮刀涂布机将该溶液涂布在有125μm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上并使得干燥后的涂布厚度为100μm,作成有底层的支持体。测定基底体上的底层的厚度,结果是100μm。
(3)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作成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感光性树脂和支持体贴合,得到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该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截面,得到表2的结果,底层的厚度已膨胀到1100μm。进一步观察的结果,底层有空隙,知道底层有气泡。
由于是只将有底层的支撑体与感光性树脂贴合的作业,因此作成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是容易的。
将得到的底层溶解于甲苯中,结果知道气泡浮游在溶液上部。进而取出浮游物,使甲苯蒸发后,用光学显微镜放大观察该浮游成分,结果知道浮游物是有隔壁的气泡。
由于是只将有底层的支撑体与感光性树脂贴合的作业,因此作成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是容易的。
进而由膨胀倍率求出空隙率,结果如表2所示,空隙率为91%。
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版厚减少率,结果如表2所示是2%以下。
(4)苯胺印刷版的作成对得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进行制版工序,得到苯胺印刷版。
得到的苯胺印刷版在印刷机上进行安装,结果由于苯胺印刷版被轻量化,因此版在印刷机上的安装是容易的,版的移动也方便等等,操作与实施例1同样地容易。
另外,使用得到的苯胺印刷版,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印刷试验,得到表2所示的结果。如表2所示,在适性印压、过剩印压两种条件下得到了良好的印刷品。
比较例1(1)感光性树脂层的制备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感光性树脂的制造,获得厚度3mm的感光性树脂层。
(2)支撑体的制备和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作成将作为支撑体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与得到的感光性树脂层贴合,得到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
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该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截面,结果知道是完全不含气泡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因此,空隙率是0%。
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版厚减少率,结果如表2所示,为2%以下的良好值。
(3)苯胺印刷版的作成对得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进行制版工序,得到苯胺印刷版。
得到的苯胺印刷版在印刷机上进行安装,结果由于苯胺印刷版的重量重,因此版难以在印刷机上安装,版的移动也成为大的负担。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印刷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在适性印压下也不能得到良好的印刷品。
比较例2(1)感光性树脂层的制备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感光性树脂的制备,获得厚度3mm的感光性树脂层。
(2)支撑体的制备将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旭化成株式会社制、商标“タフプレンA”)60份、液态聚丁二烯(日本石油化学株式会社制,商标“B-2000”)30份、二丙烯酸1,9-壬二醇酯7份、2,2-二甲氧基-苯基苯乙酮2份、2,6-二叔丁基-对甲酚1份与实施例1同样地用捏合机混炼。在挤出机内部将该组成物熔融,再导入氮气,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上进行发泡挤出,得到厚度3mm的底层。此时发泡倍率为2倍。
由发泡倍率可知底层的空隙率是50%。
将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的底层溶解于甲苯中,结果不存在浮游物。不能发现导入的气泡。
(3)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作成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感光性树脂和支撑体贴合,得到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该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截面,结果如表2所示,知道了底层的气泡有隔壁。
象进行底层的成型的工序和形成感光性树脂的工序那样,由于进行混炼的工序有2个工序,因此与进行混炼的工序是1个工序的场合相比,作业效率差,作业也是负担。
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版厚减少率,结果如表2所示,为超过2%的大的值。
(4)苯胺印刷版的作成对得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进行制版工序,得到苯胺印刷版。
得到的苯胺印刷版在印刷机上进行安装,结果由于苯胺印刷版的重量少重,因此版在印刷机上的安装较难,版的移动也是负担。
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印刷试验,得到表2所示的结果。在适性印压条件下为良好的印刷,但在过剩印压的场合不能得到良好的印刷,为适性印刷范围窄的结果。
比较例3(1)感光性树脂层的制备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感光性树脂的制备,获得厚度3mm的感光性树脂层。
(2)支撑体的制备一边使用捏合机将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旭化成株式会社制、商标“タフプレン912”)7.5份边加温到140℃,一边进行熔融、混炼。在熔融的状态下添加热膨胀性胶囊(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制,商标“マツモトマイクロスフエア一F-50D”,最佳发泡温度130-140℃,干燥重量)2.5份,结果体积膨胀至2倍。
进而,将处于熔融状态的底层成分流延到聚酯薄膜上的厚为1mm的模框中,作成具有厚为1mm的片状底层的支撑体。
(3)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作成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感光性树脂和支持体贴合,得到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该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截面,结果如表2所示。进一步观察的结果,底层有空隙,知道了底层有气泡。
象进行底层的成型的工序和形成感光性树脂的工序那样,由于进行混炼的工序有2个工序,因此与进行混炼的工序是1个工序的场合相比,作业效率差,作业也是负担。
此外由膨胀倍率求出空隙率,结果如表2所示,空隙率为50%。
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版厚减少率,结果如表2所示,为2%以下。
(4)苯胺印刷版的作成对得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进行制版工序,得到苯胺印刷版。
得到的苯胺印刷版在印刷机上进行安装,结果由于苯胺印刷版的重量稍重,因此版在印刷机上的安装较难,版的移动也是负担。
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印刷试验,得到表2的结果。在适性印压条件下得到了良好的印刷,但在过剩印压的场合不能得到良好的印刷,为适性印刷范围窄的结果。
表1

表2

※1使用电子显微镜放大观察底层,及溶解于甲苯中进行判别。有隔壁的情况记为○、没有隔壁的情况记为×。
产业上可利用性本发明能够很适合地在用于苯胺印刷版的制版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及苯胺印刷版的领域中加以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是将支撑体(A)、底层(B)和感光性树脂层(C)层积而成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其中,该底层(B)含有具有隔壁的独立气泡(a),该独立气泡(a)成分基于该底层(B)的总重量为20-90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其中,所述底层(B)含有至少1种粘合剂(b),该粘合剂(b)基于所述底层(B)的总重量的重量浓度是10-60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2的任一项所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其中,所述底层(B)的空隙率是7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其中,所述底层(B)包含至少1种粘合剂(b)、至少1种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c)、和至少1种光聚合性引发剂(d)。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其中,所述感光性树脂层(C)至少含有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f)和光聚合性引发剂(g),所述底层(B)和所述感光性树脂层(C)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浓度之差、和/或所述底层(B)和所述感光性树脂层(C)的光聚合性引发剂浓度之差分别为5%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其中,所述底层(B)的独立气泡(a)的直径是1-5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其中,所述底层(B)的厚度是0.01-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其中,所述底层(B)的独立气泡(a)的隔壁含有选自由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物质。
9.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其中,所述感光性树脂层(C)包含至少1种单乙烯基取代芳香族烃与共轭二烯形成的热塑性弹性体(e)、至少1种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f)和至少1种光聚合性引发剂(g)的混合物。
10.一种通过对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进行制版而得到的苯胺印刷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苯胺印刷版,用于线条印刷、中间调或暗调区域的网点印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苯胺印刷版,用于包装箱、饮料容器或塑料袋印刷。
13.一种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的制造方法,该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由支撑体(A)、底层(B)和感光性树脂层(C)层积而成,该方法包括(i)含有热膨胀性成分的底层(B)层积在支撑体(A)上;(ii)在具有底层(B)的支撑体(A)上,与该底层(B)接触地贴合被加热至热膨胀性成分发生膨胀的温度的感光性树脂层(C);(iii)通过热膨胀性成分发生膨胀来作成含有具有独立隔壁的独立气泡(a)的底层(B)。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底层(B)含有基于该底层(B)的总重量为20-90重量%的具有隔壁、并且因受热而发生膨胀的成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3-14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底层(B)含有至少1种粘合剂(b),该粘合剂(b)基于所述底层(B)的总重量的重量浓度是10-60重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在具有底层(B)的支撑体(A)上,与该底层(B)接触地贴合被加热至热膨胀性成分发生膨胀的温度的感光性树脂层(C),热膨胀性成分发生膨胀而作成的、含有具有独立隔壁的独立气泡(a)的底层(B)的空隙率为70%以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底层(B)包含至少1种粘合剂(b)、至少1种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c)和至少1种光聚合性引发剂(d)。
18.根据权利要求13-17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感光性树脂层(C)至少含有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f)和光聚合性引发剂(g),所述底层(B)和所述感光性树脂层(C)的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浓度之差、和/或所述底层(B)与所述感光性树脂层(C)的光聚合性引发剂浓度之差分别为5%以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3-18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膨胀前的底层(B)的厚度是0.001-9mm。
20.根据权利要求13-19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膨胀后的底层(B)的厚度是0.01-10mm。
21.根据权利要求13-20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具有底层(B)的支撑体(A)上,与该底层(B)接触地贴合被加热至热膨胀性成分发生膨胀的温度的感光性树脂层(C),膨胀后的底层(B)中的独立气泡(a)的直径为1-500μm。
22.根据权利要求13-21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底层(B)中所含的热膨胀性成分包含含有选自由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物质的隔壁。
23.根据权利要求13-22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感光性树脂层(C)包含至少1种单乙烯基取代芳香族烃与共轭二烯形成的热塑性弹性体(e)、至少1种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f)和至少1种光聚合性引发剂(g)的混合物。
24.一种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用的支撑基材,在支撑体(A)上设置含有热膨胀性成分的底层(B)而形成。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支撑基材,其中,基于所述底层(B)的总重量,含有20-90重量%的具有隔壁的、并且因受热而发生膨胀的成分。
26.根据权利要求24-25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基材,其中,所述底层(B)中所含的热膨胀性成分包含含有选自由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物质的隔壁。
27.根据权利要求24-26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基材,其中,所述支撑体(A)上的含有热膨胀性成分的底层(B)的厚度是0.001-9mm。
28.根据权利要求24-27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基材,其中,所述支撑体(A)上的含有热膨胀性成分的底层(B),含有至少1种粘合剂(b),该粘合剂(b)基于该底层(B)的总重量的重量浓度是10-60重量%。
29.根据权利要求24-28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基材,其中,所述支撑体(A)上的含有热膨胀性成分的底层(B),包含至少1种粘合剂(b)、至少1种乙烯性不饱和化合物(c)和至少1种光聚合性引发剂(d)。
30.一种通过使用权利要求24-29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基材而得到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
31.一种通过使用权利要求24-29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基材而得到的苯胺印刷版。
全文摘要
一种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是将支撑体(A)、底层(B)和感光性树脂层(C)层积而成的苯胺印刷用感光性结构体,该底层(B)含有具有隔壁的独立气泡(a),该独立气泡(a)成分基于该底层(B)的总重量为20-90重量%。
文档编号G03F7/11GK1926471SQ20048004226
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日
发明者松本政树, 横田昌久 申请人: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