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889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面板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面板模组,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固持结构的液晶面板模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5,现有的液晶面板模组100'包括一框架10'、一光源材料模组20'、一玻 璃模组30'及一软性电路板40'。框架10'具有一收容空间11'。光源材料模组20'固定
装设于框架io'的收容空间ir内。玻璃模组3o'收容于框架io'的收容空间ir内并固
定装设于光源材料模组20'下方。软性电路板40'包括一第一电接部41'、一与外部电路 电连接的第二电接部43'和一连接第一电接部41'和第二电接部43'的连接部42'。连接 部42' —端向前延伸出框架10'再向后弯折至玻璃模组30'的下表面形成所述第一电接部 41',该第一电接部41'两端分别固定粘设于光源材料模组20'及玻璃模组30'上并与光源 材料模组20'及玻璃模组30'形成电连接。 在将软性电路板40'固定组装到框架10'上的过程中,通常先利用一种双面胶将 软性电路板40'的连接部42'的两侧粘贴固定于框架10'两侧框的上表面,然而,仅靠于框 架10'的两侧框处使用双面胶与连接部42'粘贴难以将其牢固固定,连接部42'弯折时所 产生的回复力会使软性电路板40'脱离框架10'。 另一种固定方式为于框架10'的底部增设一固定板(图未示),再利用一种长条状 单面胶将连接部42'的一端粘贴于固定板上,由于固定板本身具有一定厚度,故该固定方式 增加了组装后液晶面板模组100'整体的厚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降低整体厚度的 液晶面板模组,且该液晶面板模组的软性电路板固定牢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晶面板模组包括一框架、一光源材料模 组、一玻璃模组及一软性电路板。框架具有一收容空间,该框架上设有一第一固持结构。光 源材料模组固定装设于框架的收容空间内。玻璃模组收容于框架的收容空间内并固定装设 于光源材料模组下方。软性电路板覆盖于光源材料模组表面并固定装设于框架上,该软性 电路板上设有一第二固持结构,所述第一固持结构与第二固持结构相互配合,从而使软性 电路板固定装设于框架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液晶面板模组由于设有一第一固持结构及一第二固持结 构,可使软性电路板牢固地卡持于框架上,且组装后可降低液晶面板模组整体的厚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晶面板模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液晶面板模组的立体分解图。[0010]
图3为图1所示液晶面板模组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4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一种现有的液晶面板模组的立体图。 图中各零部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液晶面板模组100 框架 10
收容空间 11 浅槽 12
卡槽 13 卡固部 14
卡钩 141 光源材料模组20
玻璃模组 30 软性电路板 40
第一电接部 41 连接部 42
第二电接部 43 卡持部 44
卡持孔 44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 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液晶面板模组100包括一框架10、一光源材料模组 20、一玻璃模组30及一软性电路板40。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所述框架10大致呈矩形框状,从而其内部形成有一收容 空间11,该框架10于左右两侧框的上表面处分别向下凹设有一条状的浅槽12,该两浅槽12 的底壁上分别向下开设有一由前向后倾斜延伸至浅槽12的后侧槽壁处的卡槽13,该数个 浅槽12的后侧槽壁顶部分别向前凸伸形成有一条状卡固部14,卡固部14的前端向下凸伸 形成有一卡钩141,该数个卡固部14的上表面与框架IO侧框的上表面平齐。所述卡固部 14及卡固部14前端设置的卡钩141组成一第一固持结构。 光源材料模组20固定装设于框架10的收容空间11内。玻璃模组30收容于框架 10的收容空间11内并固定装设于光源材料模组20下方。 请参阅图2和图4,所述软性电路板40包括一第一电接部41、一与外部电路电连 接的第二电接部43和一连接第一电接部41和第二电接部43的连接部42。连接部42 —端 向前延伸出框架10再向后弯折至玻璃模组30的下表面形成所述第一电接部41,该第一电 接部41两端分别固定粘设于光源材料模组20及玻璃模组30上并与光源材料模组20及玻 璃模组30形成电连接。连接部42两侧分别裁切形成有一片状的卡持部44,卡持部44的前 端开设有一方形的卡持孔441。所述卡持部44及卡持部44前端设置的卡持孔441组成一 第二固持结构。 请再参阅图2、图3和图4,在将软性电路板40的连接部42组装到光源材料模组 20上时,软性电路板40的连接部42覆盖于框架10内的光源材料模组20上,且该连接部42 的两侧收容于框架10两侧框的浅槽12内,连接部42两侧设置的卡持部44分别伸入至卡 固部14下方并收容于卡槽13内,且卡持部44前端开设的卡持孔441套设于卡钩141上, 从而第一固持结构与第二固持结构以卡合方式相配合。软性电路板40的连接部42的上表 面与框架10的侧框的上表面平齐。[002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液晶面板模组100凭借框架10上设置的第一固持结构及软性电路板40上设置的第二固持结构相互卡合,可稳固地固定软性电路板40,且在软性电路板40固定装设于框架10上后,软性电路板40的连接部42的上表面与框架10的侧框的上表面平齐,液晶面板模组100整体的厚度等于框架10的厚度,从而可降低液晶面板模组100整体的厚度。
权利要求一种液晶面板模组,包括一框架、一光源材料模组、一玻璃模组及一软性电路板;框架具有一收容空间;光源材料模组固定装设于框架的收容空间内;玻璃模组收容于框架的收容空间内并固定装设于光源材料模组下方;软性电路板覆盖于光源材料模组表面并固定装设于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设有一第一固持结构,所述软性电路板上设有一第二固持结构,所述第一固持结构与第二固持结构相互配合,从而使软性电路板固定装设于框架上。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晶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设有卡固部,卡固部的 前端向下凸伸形成有卡钩,该卡固部及卡钩组成所述第一固持结构;所述软性电路板上设 有卡持部,卡持部的前端开设有卡持孔,该卡持部及卡持孔组成所述第二固持结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电路板包括一第一电接 部、一与外部电路电连接的第二电接部和一连接第一电接部和第二电接部的连接部;连接 部一端向前延伸出框架再向后弯折至玻璃模组的下表面形成所述第一电接部,该第一电接 部两端分别固定粘设于光源材料模组及玻璃模组上。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两侧均裁切形成有一 所述卡持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设有数个卡槽,所述连 接部两侧设置的卡持部分别收容于一卡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面板模组,其包括一框架、一光源材料模组、一玻璃模组及一软性电路板。框架具有一收容空间,该框架上设有一第一固持结构。光源材料模组固定装设于框架的收容空间内。玻璃模组收容于框架的收容空间内并固定装设于光源材料模组下方。软性电路板覆盖于光源材料模组表面并固定装设于框架上,该软性电路板上设有一第二固持结构。所述第一固持结构与第二固持结构相互配合,从而使软性电路板固定装设于框架上。本实用新型液晶面板模组由于设有一第一固持结构及一第二固持结构,可使软性电路板牢固地卡持于框架上,且组装后可降低液晶面板模组整体的厚度。
文档编号G02F1/13GK201489232SQ20092019337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1日
发明者林克峰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