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感光体、图像形成设备和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620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照相感光体、图像形成设备和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体、图像形成设备和处理盒。
背景技术
JP-A-56-51749公开了ー种使用环氧树脂作为粘合树脂的感光体,JP-A-8-278645公开了 ー种在感光层中包含具有环氧基的环氧こ烷化合物的感光体。JP-A-2002-82469和JP-A-2003-186234公开了ー种具有包含酚醛树脂和具有羟基的电荷输送材料的保护层的感光体。JP-A-63-221355公开了ー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表面层包含氟树脂粉末、氟类接枝聚合物。JP-A-04-12365公开了ー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含氟原子的树脂微粒在感光层和保护层中的含量满足特定条件。JP-A-04-345167公开了ー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保护层包含具有特定范围内的表面粗糙度的疏水性ニ氧化硅。JP-B-02-007057和日本专利第2675035号公开了ー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金属氧化物细粉在保护层中的比例与在上层和下层中的不同。日本专利第3773868号和日本专利第3831672号公开了ー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表面层中包含的氧化铝等的浓度从支持体向表面侧存在浓度梯度。JP-A-04-324451公开了ー种具有表面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表面层通过层压具有不同的聚四氟こ烯颗粒含量的两层而形成。JP-A-2009-145480公开了ー种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支持体、在所述支持体上形成的电荷产生层、在所述电荷产生层上形成的电荷输送层、和在所述电荷输送层上形成的含有颗粒和粘合剂材料的单层式表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输送层包含非聚合物电荷输送化合物和热塑性树脂,表面层中包含的粘合剂材料是可通过使聚合性単体或低聚体聚合而获得的固化产物,并且表面层的上部(从表面层的表面延伸至特定深度)中包含的颗粒数为表面层中包含的颗粒总数的40% 9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ー些方面的目的是提供ー种使表面上残留的色调剂的除去性得到保持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包含基体;设置在所述基体上的感光层;和表面层,所述表面层是设置在所述感光层上与所述感光层接触、包含氟树脂颗粒并且厚度为4μπι以上的单层,其中,通过沿厚度方向切割所述表面层所获得的截面满足下式(I)和下式(2):式(I):0 彡 A1 彡 O. 5 XA2式(2):0. 7 XA3 彡 A2 彡 I. 2 XA3在所述式(I)和所述式(2)中,A1表示占据被称为第一区域的区域的所述氟树脂颗粒的面积的比例(%),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截面中位于从所述感光层与所述表面层之间的界面起O μ m O. 5 μ m的距离;A2表示占据被称为第二区域的区域的所述氟树脂颗粒的面积的比例(%),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截面中位于从所述感光层与所述表面层之间的界面起I μ m 3 μ m的距离;A3表示相对于所述截面的总面积,占据整个所述截面的所述氟树脂颗粒的面积的比例(%)。在第二方面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所述表面层的厚度可为约15μπι以下。在第三方面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所述氟树脂颗粒的平均一次粒径可为约O. 05 μ m 约 I μ m。 在第四方面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相对于所述表面层,所述氟树脂颗粒的含量可为约I质量% 约30质量%。在第五方面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所述表面层可包含下述混合物的交联产物所述混合物包含具有烷氧基的交联性化合物和具有羟基的交联性化合物。在第六方面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在所述交联产物中,源于所述具有烷氧基的交联性化合物的成分的含量可为源于所述具有羟基的交联性化合物的成分的含量的O. I倍 3. O倍。在第七方面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A1的值可为A2的值的O. 3倍以下,并且A2的值可为A3的值的O. 9倍 I. I倍。在第八方面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所述表面层可以是厚度为8μπι以上的单层,并且所述表面层的截面满足下式(3)式(3):0. 7 XA3 彡 A4 彡 I. 2 XA3在式(3)中,A4表示占据被称为第三区域的区域的所述氟树脂颗粒的面积的比例(%),所述第三区域在所述表面层的截面中位于从所述感光层与所述表面层的界面起4μ 以上的距离。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对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充电的充电单元;在经充电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潜像形成単元;用色调剂将形成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的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显影单元;和将形成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的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至记录媒体上的转印单元。在第十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所述表面层可包含下述混合物的交联产物所述混合物包含具有烷氧基的交联性化合物和具有羟基的交联性化合物。在第十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所述氟树脂颗粒的平均一次粒径可为约O. 05 μ m 约I μ m。在第十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所述交联产物中,源于所述具有烷氧基的交联性化合物的成分的含量可为源于所述具有羟基的交联性化合物的成分的含量的O. I倍 3. O倍。在第十三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中,A1的值可为A2的值的O. 3倍以下,并且A2的值可为A3的值的O. 9倍 I. I倍。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提供ー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和选自由下述单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ー个単元对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充电的充电单元,在经充电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潜像形成単元,用色调剂将形成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的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显影单元,将形成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的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至记录媒体上的转印单元,和清洁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清洁单元。在第十五方面的处理盒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所述表面层可包含下述混合物 的交联产物所述混合物包含具有烷氧基的交联性化合物和具有羟基的交联性化合物。在第十六方面的处理盒中,构成所述感光体的最外表面的层可如下形成使用相对于单体总量为90质量%以上的所述具有反应性羟基的交联性电荷输送物质和所述具有反应性烷氧基的交联性电荷输送物质进行聚合。在第十七方面的处理盒中,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中,A1的值可为A2的值的O. 3倍以下,并且A2的值可为A3的值的O. 9倍 I. I倍。根据与第一至第四方面、第七和第八方面相关的发明,与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层的厚度方向的截面不满足上式(I)或上式(2)的情况相比,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残留的色调剂的除去性得到保持。根据与第五和第六方面相关的发明,与表面层不包含所述混合物(包含具有烷氧基的交联性化合物和具有羟基的交联性化合物)的交联产物的情况相比,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残留的色调剂的除去性得到保持。根据与第九至第十三方面相关的发明,与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层的厚度方向的截面不满足上式(I)或上式(2)的情况相比,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残留的色调剂的除去性得到保持。根据与第十四至第十七方面相关的发明,与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层的厚度方向的截面不满足上式(I)或上式(2)的情况相比,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残留的色调剂的除去性得到保持。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图I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4是显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显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电子照相感光体>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下文可能简称为“感光体”)具有基体、设置在所述基体上的感光层、和设置在所述感光层上与所述感光层接触的表面层。所述表面层是厚度为4 μ m以上的单层,包含氟树脂颗粒,并且当沿着厚度方向切割所述表面层吋,截面满足下式(I)和下式(2):
式(I):0 ≤ A1 ≤ O. 5XA2式(2):0. 7 XA3 ≤ A2 ≤ I. 2 XA3在式(I)和式(2)中,A1表示占据被称为第一区域的区域的所述氟树脂颗粒的面积的比例(%),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截面中位于从所述感光层与所述表面层之间的界面起O μ m O. 5 μ m的距离;A2表示占据被称为第二区域的区域的所述氟树脂颗粒的面积的比例(% ),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截面中位于从所述界面起I μ m 3 μ m的距离;A3表示相对于所述截面的总面积,占据整个所述截面的所述氟树脂颗粒的面积的比例)。关于确定VA2和A3的值的方法,例如通过下述方法获得表面层的截面SEM图像首先用刀等沿厚度方向切割感光体的表面层,用切片机(miCTotome)对露出的切面进行处理,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所述表面层厚度方向的截面(下文可能简称为“表面层的截面”)。作为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使用例如JSM-6700F/JED-2300F (由JEOL,Ltd.制造)O在由此获得的截面SEM图像中,计算其中氟树脂颗粒被切割并露出的截面面积(即,氟树脂颗粒所占据的面积),并确定氟树脂颗粒所占据的面积相对于表面层整个截面的面积的比例(%)。将该值称为a3。类似地,在表面层的截面中位于从与感光层接触的边界(即,感光层与表面层之间的界面)起Ομπι 0.5μπι的距离的区域(第一区域)中,确定氟树脂颗粒所占据的面积相对于表面层整个截面的面积的比例,并将该值称为A”此外,在表面层的截面中位于从与感光层接触的边界(即,感光层与表面层之间的界面)起Iym 3μπι的距离的区域(第二区域)中,确定氟树脂颗粒所占据的面积相对于表面层整个截面的面积的比例,并将该值称为Α2。当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感光体具有上述结构时,与表面层厚度方向的截面不满足式(I)或式(2)的情况相比,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残留的色调剂的除去性得到保持。其原因并不清楚,但据推測原因如下。首先,据认为与表面层不包含氟树脂颗粒的情况相比,如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表面层包含氟树脂颗粒的感光体在感光体的表面具有降低的表面能,因此残留在感光体表面上的色调剂的脱模性优异(即,令人满意的残留色调剂的除去性)。然而,感光体的表面层随着感光体的使用而磨损,表面层变薄。因此,例如,当氟树脂颗粒仅局域化于感光体的表面侧(即,在表面层中邻近与接触感光层的面相反的表面的区域)时,据认为由于感光体的使用,表面层中局域化有氟树脂颗粒的区域会因磨损而被除去。而且,在此情况下,由于表面层内部中存在的氟树脂颗粒的量较少,因此,例如,如果使用感光体直至残留的表面层的厚度(下文中可能称为“残余厚度”)达到3μπι以下,则认为含有更少量氟树脂颗粒的区域将暴露于表面。因此,据认为,由氟树脂颗粒带来的降低表面能的效果不易获得,并难以保持残留色调剂的除去性。例如,为了保持由氟树脂颗粒带来的降低表面能的效果,可设想将氟树脂颗粒均匀地混入整个表面层中。然而,对于此实施方式,即使在表面层中接触感光层的表面侧的区域中(即,位于从与感光层的界面起Ομπι 0.5μπι的距离的区域)也存在大量的氟树脂颗粒。因此,据认为不仅感光体表面处的表面能降低,而且表面层中接触感光层的面处的表面能也降低,因此表面层易于由感光层剥离。还认为,例如,在形成图像时,当感光体在另ー部件(如色调剂除去単元)接触感光体表面的同时旋转,则表面层会与感光层剥离,使得残留色调剂的除去变得困难,出现如图像缺失等图像缺陷。相反,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表面层的截面满足上述式(I)和式(2)。S卩,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认为与不满足式⑴的情况相比,在感光层的界面侧的区域(即,位于从与感光层的界面起O μ m O. 5 μ m的距离的区域)中存在的氟树脂颗粒的量较少,表面层的剥离得到抑制。此外,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认为与不满足式⑵的情况相比,在位于从与感光层的界面起I μ m 3 μ m的距离的区域中存在的氟树脂颗粒的量达到了接近于氟树脂颗粒在整个表面层中的含量的平均值的数值。因此,认为与例如氟树脂颗粒仅局域化于感光体的表面侧并且A2的值小于A3的值的O. 7倍的情况相比,即使因表面层的磨损而使残余厚度变为3μπι以下,由氟树脂颗粒带来的降低表面能的效果仍能得到保持。并且,认为与例如A2的值大于A3的值的I. 2倍并且在位于从与感光层的界面起3 μ m以上的距离的区域中的氟树脂颗粒量较少的情况相比,初期的残留色调剂的除去性令人满意。如上所讨论,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据推测,与不满足式(I)或式(2)的情况相比,残留在感光体表面上的色调剂的除去性得到保持,并且可长期形成令人满意的图像。此外,据认为,当表面层的残余厚度为O. 5 μ m以下吋,无视表面层的性质(例如,即使表面层的强度较高),易于发生表面层的剥离,并且难以使用感光体。因此,不能预期将感光体使用至表面层的残余厚度达到O. 5 μ m。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表面层是如上所述的单层。因此,认为在例如表面层由含氟树脂颗粒的两层以上构成的情况中可能发生的剥离,即,由在构成表面层的各层的界面处(即,例如在表面层由两层构成的情况中,一层与另一层之间的界面处)的氟树脂颗粒可导致的表面能降低所伴随的剥离不会发生。
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感光体保持了残留在感光体表面上的色调剂的除去性,因此认为当将该感光体应用于处理盒或图像形成设备时,与应用不满足式⑴或式(2)的感光体的情况相比,因残留色调剂的除去性降低所导致的图像缺陷(例如,条纹状图像浓度不一致)得到抑制,并且可长期形成具有优异图像品质的图像。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除了表面层的截面满足式(I)和式(2)タト,即使在位于从与感光层的界面起3 μ m以上的距离的区域中,整个表面层中氟树脂颗粒的含量也可具有接近于平均值的数值。具体而言,例如,当表面层是厚度为8μπι以上的单层时,表面层的截面除了满足式⑴和式(2)夕卜,还可满足下式(3)。式(3):0. 7 XA3 彡 A4 彡 I. 2 XA3在式(3)中,A4表示占据被称为第三区域的区域的所述氟树脂颗粒的面积的比例(%),所述第三区域在所述表面层的截面中位于从所述感光层与所述表面层的界面起4μπι以上的距离,并且A4通过与A1等相同的方法确定。此外,A3等于式(2)中的Α3。而且,当表面层的厚度为12μπι以上时,式(3)中的A4表示占据被称为第三区域的区域的氟树脂颗粒的面积的比例(%),所述第三区域在表面层截面中位于从感光体的表面起为7μπι以上的的距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与不满足式(3)的情况相比,即使表面层的残余厚度为4μπι以上,残留色调剂的除去性仍然优异。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A1的值为A2的值的O. 5倍以下,■A1的值也可以是O. 3倍以下,或者是O. I倍以下。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A2的值是A3的值的O. 7倍 I. 2倍,·Α2的值也可以是O. 9倍 I. I倍,或者是I. O倍 I. I倍。如上所述,A4的值可以是A3的值的O. 7倍 I. 2倍,但也可以是O. 9倍 I. I倍,或者是I. O倍 I. I倍。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截面满足式(I)和式(2)的表面层可以是例如含有下述混合物的交联产物的表面层,所述混合物包含具有烷氧基的交联性化合物(下文中可能称为“烷氧基化合物”)和具有羟基的交联性化合物(下文中可能称为“羟基化合物,,)。此外,作为生产其中表面层的截面满足式(I)和式(2)的感光体的方法,例如可举出下述生产感光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备具有设置在基体上的感光层的层积体的步骤;制备包含氟树脂颗粒、烷氧基化合物和羟基化合物的表面层用涂布液的步骤;将所述表面层用涂布液涂覆在所述层积体的外周面上的步骤;和将涂覆在所述层积体的外周上的表面层用涂布液固化以形成表面层的步骤。这里,烷氧基化合物可以是例如具有两个以上烷氧基的化合物,羟基化合物可以是例如具有两个以上羟基的化合物。如上所述,当使用烷氧基化合物和羟基化合物时,获得了其中表面层的截面满足式(I)和式(2)并因而使其表面处残留的色调剂的除去性得到保持的感光体。虽然原因不明,但据推測其原因如下。例如,据认为,当使用仅含ー种交联性化合物并且分散有氟树脂颗粒的表面层用涂布液来形成表面层时,形成了这样的表面其中氟树脂颗粒从接触感光层的面向感光体的表面均匀分散。在此情况下,据信表面层的截面满足式(2),但据认为即使在与感光层的界面侧的区域中也均匀存在氟树脂颗粒,并且截面不满足式(I)。相反,当如上所述使用两种以上交联性化合物(即,使用烷氧基化合物和羟基化合物)吋,据认为这两种化合物使得在表面层用涂布液固化的过程中交联反应的速率不同。具体而言,据认为,与烷氧基化合物相比,羟基化合物以相对较快的速度进行交联反应。涂覆于层积体外周面上的表面层用涂布液由表面(接触外部空气的面)开始固化,并且羟基化合物和烷氧基化合物均进行反应。然而,由于具有相对较慢反应速率的烷氧基化合物有未反应的残留物,因此认为未固化的烷氧基化合物向感光层挤压。此时,已固化区域中存在的氟树脂颗粒固定在交联性化合物被固化的固化膜中,因此,仅烷氧基化合物向感光层挤压。結果,据认为,在接触感光层的面ー侧的区域中未固化的烷氧基化合物的浓度较高,而形成了氟树脂颗粒浓度较低的层(下文中可称为“烷氧基层”)。据推測,随着烷氧基最終也固化,就形成了同时满足式(I)和式(2)的表面层。如上所讨论,当使用包含氟树脂颗粒、烷氧基化合物和羟基化合物的表面层用涂布液时,形成了同时满足式(I)和式(2)的表面层。而且,据认为,当使用上述方法(即,使用烷氧基化合物和羟基化合物制造感光体的方法)时,在除烷氧基层以外的区域中氟树脂颗粒以均匀分散状态存在。因此,认为式(I)和式(2)都得到满足,并且,即使在从与感光层的界面起3μπι以上的距离的区域中,氟树脂颗粒在整个表面层中的含量也具有接近于平均值的数值(S卩,相当于A3的值的O. 7倍 I. 2倍的值)。当对A1和A2的值微调时,在使用烷氧基化合物和羟基化合物后,也可以调整表面层用涂布液中所用的溶剂类型(在混合两种以上溶剂的情况下为混合比)、表面层用涂布液中包含的分散助剂(具体而言,在下所述的含氟烷基的共聚物等)的类型和添加量等。
烷氧基化合物、羟基化合物、溶剂和分散助剂的详细情况将说明如下。(感光体的层构造)下面说明感光体的层构造。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感光体至少具有基体、感光层和表面层。只要将表面层设置为接触感光层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例如,感光层可以由多层组成,并且在基体和感光层之间相夹的位置还可具有其他层,如底涂层。下面将參照图I 图3说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感光体的构造,但并非g在将示例性实施方式限制为图I 图3所示的情況。图I是显不不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一个合适的不例性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和图3式是分别显示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示意性截面图。图I中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A是所谓的功能分离式感光体(或层积式感光体),具有下述结构底涂层I设置在基体4上,依次形成有电荷产生层2和电荷输送层3的感光层设置在底涂层I上,保护层5设置在感光层上(第一实施方式)。而且,在图I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A中,基体4相当于上述基体,由电荷产生层2和电荷输送层3组成的感光层相当于上述感光层,并且保护层5相当于表面层。图2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B是功能分离式感光体,功能分在电荷产生层2和电荷输送层3之间(与图I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B相似),并且具有下述结构底涂层I设置在基体4上,依次形成有电荷输送层3和电荷产生层2的感光层设置在底涂层I上,保护层5设置在感光层上(第二实施方式)。在图2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B中,基体4相当于上述基体,由电荷输送层3和电荷产生层2组成的感光层相当于上述感光层,并且保护层5相当于表面层。图3所不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C是功能一体式感光体,在同一层(电荷产生/电荷输送层6)中包含电荷产生材料和电荷输送材料,并且具有下述结构底涂层I设置在基体4上,电荷产生/电荷输送层6和保护层5依次形成在底涂层I上。在电子照相感光体7C中,设置有由电荷产生/电荷输送层6构成的单层式感光层(第三实施方式)。而且,在图3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C中,基体4相当于上述基体,电荷产生/电荷输送层6相当于上述感光层,并且保护层5相当于表面层。在图I 图3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可以设置或不设置底涂层I。下文中,将图I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A的各元件作为代表例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I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A具有如上所述的层构造,其中底涂层I、电荷产生层2、电荷输送层3和保护层5依次层积在基体4上。
·保护层5如上所述,作为表面层的保护层5包含氟树脂颗粒,并且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保护层的截面满足上述式(I)和式(2)即可。不过,实例可以是包含下述混合物的交联产物的保护层,所述混合物包含上述烷氧基化合物和羟基化合物。如上所述,保护层5的厚度是4μπι以上,但也可以是I μ m 15 μ m(或约Ιμπι 约15 μ m),或可以是6ym 10ym(或约6 μ m 约10 μ m)。基于表面层,氟树脂颗粒在整个保护层5中的含量可以是例如I质量% 30质量% (或约I质量% 约30质量% ),所述含量也可以是3质量% 20质量%,或可以是
5质量% 12质量%。此外,保护层5还可以包含含氟烷基的共聚物。基于100质量份氟树脂颗粒,含氟 烷基的共聚物的添加量可以是例如I质量份 20质量份。特别是,从调节A1和A2的值以使其满足式(I)和式(2)的观点考虑,含氟烷基的共聚物的适宜添加量可以随氟树脂颗粒的类型和粒径、含氟烷基的共聚物的类型等而变化。例如,当使用粒径为O. 2nm的PTFE颗粒作为氟树脂颗粒并使用GF400 (由Toagosei Co.,Ltd.制造)作为含氟烷基的共聚物时,含氟烷基的共聚物的添加量可以是I质量份 15质量份,可以是2. 5质量份 10质量份,或可以是4质量份 7质量份。当保护层5包含含有烷氧基化合物和羟基化合物的混合物的交联产物时,在交联产物中,源于烷氧基化合物的成分的含量可以是例如源于羟基化合物的成分的含量的O. I倍 3. O倍,该含量也可以是源于羟基化合物的成分的含量的O. 2倍 I. 5倍,或者O. 3倍 I. O倍。保护层5的具体实例可以是包含下述交联产物(下文中可称为“特定交联产物”)的固化膜,所述交联产物由下述化合物构成选自具有胍胺结构的化合物(下文可称为“胍胺化合物”)和具有三聚氰胺结构的化合物(下文可称为“三聚氰胺化合物”)的至少ー种、作为烷氧基化合物的电荷输送材料、和作为羟基化合物的电荷输送材料。作为形成所述特定交联产物的电荷输送材料,除了烷氧基化合物和羟基化合物之外,也可以组合使用其他电荷输送材料。下文中,可将作为烷氧基化合物的电荷输送材料、作为羟基化合物的电荷输送材料和其他电荷输送材料统称为“电荷输送材料”。当保护层5包含所述特定交联产物时,基于特定交联产物的总量,胍胺化合物和三聚氰胺化合物的总含量(即,基于除氟树脂颗粒和含氟烷基的共聚物之外的全部固形物的所述化合物的含量)可以是例如O. I质量% 20质量%,所述总含量可以是O. I质
量% 5质量%,或I质量% 3质量%。此外,基于所述特定交联产物的总量,源于烷氧基化合物的成分的含量(即,基于除氟树脂颗粒和含氟烷基的共聚物之外的全部固形物的所述成分的含量)可以是例如10质量% 70质量%,该含量可以是20质量% 50质量%,或25质量% 45质量%。另ー方面,基于所述特定交联产物的总量,源于羟基化合物的成分的含量(即,基于除氟树脂颗粒和含氟烷基的共聚物之外的全部固形物的含量)可以是例如30质量% 90质量%,该含量可以是40质量% 75质量%,或45质量% 60质量%。此外,基于所述特定交联产物的总量,源于电荷输送材料(烷氧基化合物、羟基化合物和其他电荷输送材料)的成分的含量(即,基于除氟树脂颗粒和含氟烷基的共聚物之外的全部固形物的电荷输送材料的含量)可以是例如80质量%以上,该含量可以是90质量%以上,或95质量%以上。下文中将含特定交联产物的固化膜作为保护层5的实例进行详细说明,但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此。-氟树脂颗粒_氟树脂颗粒没有特别限制,只要颗粒被构成为包含含氟原子的树脂即可,但实例包括以下树脂的颗粒四氟こ烯树脂(PTFE)、三氟氯こ烯树脂、六氟丙烯树脂、氟こ烯树月旨、偏ニ氟こ烯树脂和ニ氟ニ氯こ烯树脂。这些颗粒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氟树脂颗粒的平均一次粒径可以是O. 05 μ m I μ m(或约O. 05 μ m 约I μ m),也 可以是O. Iym 0.5ym(或约O. I μ m 约O. 5 μ m)。氟树脂颗粒的平均一次粒径是指使用激光衍射型粒度分布分析仪LA-920(由Horiba,Ltd.制造)以I. 35的折射率通过分析測定液所测得的值,所述测定液通过使用相同溶剂稀释其中分散有氟树脂颗粒的分散液而制备。-胍胺化合物_胍胺化合物是具有胍胺骨架(结构)的化合物,其实例包括こ酰胍胺、苯并胍胺、甲酰缩胍胺(formoguanamine)、十七基三嗪ニ胺(stearoguanamine)、螺胍胺和环己基胍胺。特别是,所述胍胺化合物理想的是由下式(A)表示的化合物及其多聚体中的至少ー种。此时,所述多聚体是以式(A)表示的化合物作为结构単元进行聚合而获得的低聚体,其聚合度为例如2 200 (理想的是2 100)。式(A)表示的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ロ#ロ I
K!\
R5 N ; N NR3
N ,N
R1式⑷在式(A)中,R1表不具有I 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烧基、具有6 10个碳原子的具有取代基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苯基、或具有4 10个碳原子的具有取代基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脂环烃基;R2 R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CH2-OH或-CH2-O-R6 ;R6表示氢原子、或者具有I 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烷基。
在式(A)中,R1表示的烷基具有I 10个碳原子,但所述烷基优选具有I 8个碳原子,更优选具有I 5个碳原子。此外,所述烷基可以是直链或支化的。在式(A)中,R1表不的苯基具有6 10个碳原子,更优选具有6 8个碳原子。取代在苯基上的取代基的实例包括甲基、こ基和丙基。在式(A)中,R1表示的脂环烃基具有4 10个碳原子,更优选具有5 8个碳原子。取代在脂环烃基上的取代基的实例包括甲基、こ基和丙基。在式(A)中,在R2 R5表示的基团“-CH2-0-R6”中,R6表示的烷基具有I 10个碳原子,但所述烷基优选具有I 8个碳原子,更优选具有I 6个碳原子。所述烷基可以是直链的或支化的。优选的实例包括甲基、こ基和丁基。 式(A)表示的化合物特别优选是下述化合物其中R1表示具有6 10个碳原子的具有取代基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苯基;R2 R5各自独立地表示-CH2-0-R6。此外,R6优选选自甲基和正丁基。式(A)表示的化合物是例如使用胍胺和甲醛通过已知方法(例如,Lectures onExperimental Chemistry,第四版,28 卷,430 页)合成的。由式(A)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显示如下,但其实例不限于此。此外,下述具体实例显示的是单体,但式(A)表示的化合物可以是以这些化合物作为结构单元的多聚体(低聚体)。CH2OH CH2OHCH2OMe CH2OMe
hOH2C,&''Y^N>'|^N、CH2OH ΜβΟΗ^^ ^ ^'Ο^ΟΜβ
N^N N
L 盼1Ie 隱
CH2O-R-Bu CH2O-O-BuCH2O-H-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包含 基体; 设置在所述基体上的感光层;和 表面层,所述表面层是设置在所述感光层上与所述感光层接触、包含氟树脂颗粒并且厚度为4μπι以上的单层,其中,通过沿厚度方向切割所述表面层所获得的截面满足下式(I)和下式⑵式(I) :0 ≤ A1 ≤ O. 5 XA2式(2) 0. 7 XA3 ≤ A2 ≤ I. 2 XA3 在所述式(I)和所述式(2)中,A1表示占据被称为第一区域的区域的所述氟树脂颗粒的面积的比例(%),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截面中位于从所述感光层与所述表面层之间的界面起O μ m O. 5 μ m的距离;A2表示占据被称为第二区域的区域的所述氟树脂颗粒的面积的比例(%),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截面中位于从所述感光层与所述表面层之间的界面起I μ m 3 μ m的距离;A3表示相对于所述截面的总面积,占据整个所述截面的所述氟树脂颗粒的面积的比例(%)。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表面层的厚度为约15μπι以下。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氟树脂颗粒的平均一次粒径为约O.05 μ m 约 I μ m。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相对于所述表面层,所述氟树脂颗粒的含量为约I质量% 约30质量%。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表面层包含下述混合物的交联产物所述混合物包含具有烷氧基的交联性化合物和具有羟基的交联性化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在所述交联产物中,源于所述具有烷氧基的交联性化合物的成分的含量为源于所述具有羟基的交联性化合物的成分的含量的O. I倍 3. O倍。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A1的值为A2的值的O.3倍以下,并且A2的值为A3的值的O. 9倍 I. I倍。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表面层是厚度为8μ m以上的单层,并且所述表面层的截面满足下式(3)式(3) 0. 7 XA3 ≤ A4 ≤ I. 2 XA3 在式(3)中,A4表示占据被称为第三区域的区域的所述氟树脂颗粒的面积的比例(%),所述第三区域在所述表面层的截面中位于从所述感光层与所述表面层的界面起4μ 以上的距离。
9.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对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充电的充电单元; 在经充电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潜像形成单元; 用色调剂将形成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的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显影单元;和 将形成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的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至记录媒体上的转印单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所述表面层包含下述混合物的交联产物所述混合物包含具有烷氧基的交联性化合物和具有羟基的交联性化合物。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所述氟树脂颗粒的平均一次粒径为约O. 05 μ m 约I μ m。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所述交联产物中,源于所述具有烷氧基的交联性化合物的成分的含量为源于所述具有羟基的交联性化合物的成分的含量的O. I倍 3. O倍。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中,A1的值为A2的值的O. 3倍以下,并且A2的值为A3的值的O. 9倍 I. I倍。
14.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 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和 选自由下述单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单元对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充电的充电单元;在经充电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潜像形成单元;用色调剂将形成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的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显影单元;将形成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的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至记录媒体上的转印单元;和清洁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清洁单元。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所述表面层包含下述混合物的交联产物所述混合物包含具有烷氧基的交联性化合物和具有羟基的交联性化合物。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构成所述感光体的最外层的层通过使用相对于单体总量为90质量%以上的所述具有反应性羟基的交联性电荷输送物质和所述具有反应性烷氧基的交联性电荷输送物质进行聚合而形成。
17.如权利要求14的处理盒,其中,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中,A1的值为A2的值的O.3倍以下,并且A2的值为A3的值的O. 9倍 I. I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体、图像形成设备和处理盒。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包含基体;设置在所述基体上的感光层;和表面层,所述表面层是设置在所述感光层上与所述感光层接触、包含氟树脂颗粒并且厚度为4μm以上的单层,其中,通过沿厚度方向切割所述表面层所获得的截面满足下式(1)和(2)(1)0≤A1≤0.5×A2,(2)0.7×A3≤A2≤1.2×A3,其中,A1表示占据被称为第一区域的区域的氟树脂颗粒的面积的比例(%);A2表示占据被称为第二区域的区域的氟树脂颗粒的面积的比例(%);A3表示相对于所述截面的总面积,占据整个所述截面的所述氟树脂颗粒的面积的比例(%)。
文档编号G03G21/18GK102707590SQ20111035002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8日
发明者山本真也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