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23233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透镜驱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即使在使相机朝向任何方向拍摄的情况下,都能够降低透镜支架产生的倾斜现象,使拍摄到的图像不会产生变形。前侧弹簧构件(11A)和后侧弹簧构件(11B)分别包括:内侧保持部(11a);外侧保持部(11b);沿着圆周方向延长而将内侧保持部(11a)与外侧保持部(11b)连结起来的大致圆弧状的两条腕部(11c);用于将腕部(11c)的一个端部与内侧保持部(11a)连结起来的内侧连结部(11d);以及用于将腕部(11c)的另一个端部与外侧保持部(11b)连结起来的外侧连结部(11e)。使各腕部(11c)的延长角度为180度以上。
【专利说明】透镜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装载于移动电话中的相机组件等中的电磁驱动式的透镜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图9是现有音圈马达型透镜驱动装置20的分解立体图。并且,与后述透镜25的光轴O相同的方向作为Z轴方向,与Z轴正交且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作为X轴方向和Y轴方向。另外,将被摄体侧作为光轴O方向(Z轴方向)的前侧(前方、+ Z侧)。另外,将X轴绕Z轴旋转45度而形成的轴方向作为P轴方向,将Y轴绕着Z轴旋转45度而形成的轴方向作为Q轴方向。
[0003]透镜驱动装置20由环状的外架22、永久磁铁23、透镜支架24、透镜25、线圈26、前侧弹簧构件21A、后侧弹簧构件21B和底盖27构成。
[0004]外架22由从Z轴方向观察时呈四角筒状的外周壁22a、呈圆筒状的内周壁22b、以及由用于将外周壁22a与内周壁22b在+ Z侧相互连结起来的板状的顶面22c构成。在外架22的外周壁22a的四角内侧安装有永久磁铁23。
[0005]透镜支架24是呈圆筒形状且在内周部支撑透镜25的部件,其由前侧弹簧构件21A和后侧弹簧构件21B支承在外架22的内周壁22b的内周侧,以使其能够沿Z轴方向移动。线圈26分别隔开空隙地位于外架22的内周壁22b与永久磁铁23之间,且安装于透镜支架24的外周侧。
[0006]如图10所示,前侧弹簧构件21A整体上呈环状。前侧弹簧构件21A包括:设置于内周侧且呈圆环状的内侧保持部21a ;设置于外周侧且呈方形框状的外侧保持部21b ;以及两条腕部21c,其沿着圆周方向蜿蜒,一个端部与内侧保持部21a相连结,另一个端部与外侧保持部21b相连结。各腕部21c设置于外侧保持部21b的P轴方向的对角部。
[0007]后侧弹簧构件21B被沿着Y轴方向分割为两个。后侧弹簧构件21B包括:设置于内周侧且呈圆弧状的两个内侧保持部21a ;设置于外周侧且呈3字状的两个外侧保持部21b ;以及两条腕部21c,其沿着圆周方向蜿蜒,一个端部与内侧保持部21a相连结,另一个端部与外侧保持部21b相连结。各腕部21c设置于外侧保持部21b的Q轴方向的对角部。
[0008]前侧弹簧构件21A和后侧弹簧构件21B的内侧保持部21a与透镜支架24的Z轴方向前侧和Z轴方向后侧相连接。外侧保持部21b分别与设置于底盖27侧的外架22的Z轴方向前侧和Z轴方向后侧相连接。并且,在底盖27的四角有四条支柱27a,在其内侧嵌入外架22的四角,由此构成透镜驱动装置20 (参照图9)。
[0009]当对线圈26通电以使透镜驱动装置20进行对焦动作时,线圈26受到朝向Z轴方向前方的推力,使透镜支架24向Z轴方向前方移动到与由前侧弹簧构件21A和后侧弹簧构件21B产生的复原力达到平衡的位置。此时,使前侧弹簧构件21A的腕部21c与后侧弹簧构件21B的腕部21c在没有发生扭曲,以同一角度(例如,前侧弹簧构件21A的腕部21c与后侧弹簧构件21B的腕部21c —起配置于P轴方向对角部)与透镜支架24相连接,为进行对焦动作而使透镜支架24沿着Z轴方向移动,此时透镜支架24容易绕着P轴发生旋转或倾斜。
[0010]为此,将前侧弹簧构件21A的腕部21c设置在P轴方向对角部,并将后侧弹簧构件21B的腕部21c设置在从光轴O方向观察时旋转90度位置的Q轴方向对角部。由此,透镜支架24随着对焦动作而向Z轴方向移动时,能够防止其发生如上所述的绕着与Z轴成直角的特定轴旋转或倾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6619号公报)。
[0011]在利用相机拍摄图像时,有时会使相机朝向各个方向,或者使相机绕着透镜25的光轴O旋转。S卩,以透镜25的光轴O朝向垂直方向的姿势进行拍摄,或者以朝向水平方向的姿势进行拍摄,或者朝向水平方向绕光轴O旋转的姿势进行拍摄。
[0012]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例如,在以使透镜25的光轴O朝向水平且使P轴方向朝向垂直方向的方式,并且使透镜驱动装置20绕着光轴O旋转进行拍摄的情况下,由透镜25和透镜支架24和线圈26产生的载荷W会朝向P轴方向施加于前侧弹簧构件21A的腕部21c和后侧弹簧构件21B的腕部21c。
[0013]如上所述,前侧弹簧构件21A的腕部21c设置于透镜驱动装置20的P轴方向的对角位置,后侧弹簧构件21B的腕部21c设置于透镜驱动装置20的Q轴方向的对角位置。另一方面,前侧弹簧构件21A的腕部21c的弹簧强度随着所承受的不同方向的载荷W而不同,对P轴方向所产生的偏弱,对Q轴方向的偏强。另外,后侧弹簧构件21B的腕部21c的弹簧强度在不同方向也有偏差,在P轴方向的强度偏强,在Q轴方向的强度偏弱。
[0014]因此,如图14所示,即使分别对前侧弹簧构件21A的腕部21c和后侧弹簧构件21B的腕部21c施加均等的载荷W,透镜支架24的前方部也比后方部产生更大的、朝向P轴方向的位移,从而导致透镜支架24发生绕Q轴方向的倾斜。另外,在将透镜25的光轴O置为水平再使Q轴方向朝向铅垂方向的情况下,与上述情况相反,透镜支架24的后方部比前方部产生更大的、朝向Q轴方向的位移,从而使透镜支架24发生绕着P轴方向的倾斜。
[0015]如上所述,在现有透镜驱动装置20中使透镜25的光轴O朝向水平方向的情况下,透镜25倾斜的现象容易发生,由此导致成像于图像传感器上的图像很可能发生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0016]本实用新型鉴于现有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使相机在朝向任何方向进行拍摄的情况下,都能够降低透镜支架产生的倾斜现象,使拍摄到的图像不会发生变形。
[0017]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用于保持透镜的透镜支架;配设于透镜支架外周侧的箱体;用于将透镜支架悬架支承为能够沿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的弹簧构件;以及用于将透镜支架向光轴方向驱动的电磁驱动机构。其中,弹簧构件包括:前侧弹簧构件,其安装于光轴方向前侧,用于支承透镜支架;以及后侧弹簧构件,其安装于光轴方向后侧,用于支承透镜支架。前侧弹簧构件和后侧弹簧构件分别包括:沿着透镜光轴周围延长的多个腕部;设置于腕部内侧且连接到透镜支架侧的内侧保持部;以及设置于腕部的外侧且连接到箱体侧的外侧保持部;各腕部的一个端部与内侧保持部相连结,另一个端部与外侧保持部相连结,沿着光轴周围延长的腕部角度为180度以上。
[0018]由此,能够使前侧弹簧构件和后侧弹簧构件各自的腕部在与光轴成直角的方向的弹簧强度完全相同(均等化),使弹簧强度不会在特定的方向产生强弱偏差。因此,即使在使透镜的光轴朝向水平进行拍摄的情况下,采取使透镜驱动装置绕着光轴旋转的姿势,无论其旋转角度如何,透镜支架都难以发生倾斜,从而能够抑制透镜支架产生倾斜现象,从而可拍摄出不发生变形的图像。
[0019]另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前侧弹簧构件的各腕部的一个端部与内侧保持部相连结的部位与后侧弹簧构件的各腕部的一个端部与内侧保持部相连结的部位相互构成为,彼此绕着透镜光轴旋转90度的位置。
[0020]这样在绕光轴旋转90度的位置进行连结,能够使透镜支架稳定地沿着光轴方向平行移动。
[0021]此外,所述实用新型内容并未列举出本实用新型所需的所有特征,这些特征组的副组合也可获得本实用新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3]图2和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中使用的前侧弹簧构件和后侧弹簧构件的平面视图。
[0024]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中使用的前侧弹簧构件和后侧弹簧构件的立体图。
[0025]图5和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中使用的前侧弹簧构件和后侧弹簧构件的另一例子的平面视图。
[0026]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中使用的前侧弹簧构件的另一例子的平面视图。
[0027]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中使用前侧弹簧构件的另一例子的平面视图。
[0028]图9是表示现有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9]图10是表示现有透镜驱动装置中使用的前侧弹簧构件和后侧弹簧构件的立体图。
[0030]图11、图12、图13和图14是用于说明现有透镜驱动装置中的透镜支架所发生的倾斜现象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通过实施方式来详述本实用新型,但以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且并不限定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特征的所有组合为实用新型的解决手段所必需的。
[0032]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将后述与透镜15的光轴O同一方向作为Z轴方向,并将与Z轴正交同时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作为X轴方向和Y轴方向。
[0033]透镜驱动装置10包括:环状的外架12、永久磁铁13、透镜支架14、透镜15、线圈16、前侧弹簧构件11A、后侧弹簧构件IlB以及配设透镜支架14外周侧的箱体17。
[0034]外架12由从Z轴方向观察时形成为圆筒状的外周壁12a以及与外周壁12a的+ Z侧端部相连结且内侧开口的圆板状的顶面12c构成。在外架12的外周壁12a的内侧安装有呈圆形排列的圆弧状的永久磁铁13。
[0035]透镜支架14呈圆筒形状,在内周侧支撑透镜15。透镜支架14位于比设置于外周壁12a内侧的永久磁铁13更靠内周侧的位置。另外,透镜支架14被弹簧构件(前侧弹簧构件IlA和后侧弹簧构件11B)悬架支承为能够沿着Z轴方向(透镜15的光轴O方向)移动。弹簧构件由安装于光轴O (Z轴)方向前侧的前侧弹簧构件IlA和安装于光轴O (Z轴)方向后侧的后侧弹簧构件IlB构成。
[0036]线圈16以与永久磁铁13沿着径向隔开空隙地相互对置的方式安装在透镜支架14的外周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16和永久磁铁13起到作为用于将透镜支架14向光轴O(Z轴)方向驱动的电磁驱动机构的功能。
[0037]如图2所示,前侧弹簧构件IIA包括:圆环状的内侧保持部11a,其安装于透镜支架14上,位于后述腕部Ilc的内周侧;圆环状的外侧保持部11b,其安装于箱体17侧,位于腕部Ilc的外周侧;大致呈圆弧状的两条腕部11c,其在+ Y轴侧与-Y轴侧之间沿着圆周方向延长,用于将内侧保持部Ila与外侧保持部Ilb相互连结起来;内侧连结部lld,其从内侧保持部Ila向位于径向外侧的腕部Ilc延长,用于将腕部Ilc的一个端部与内侧保持部Ila连结起来;以及外侧连结部He,其从外侧保持部Ilb向位于径向内侧的腕部Ilc延长,用于将腕部Ilc的另一个端部与外侧保持部Ilb连结起来。从内侧连结部Ild至外侧连结部lie的圆周方向延长角度Θ (也即两者的圆心角或夹角)为180度。
[0038]如图3所示,后侧弹簧构件IlB包括:圆环状的内侧保持部11a,其安装于透镜支架14上,且位于后述的腕部Ilc的内周侧;圆环状的外侧保持部11b,其安装于箱体17侦牝且位于腕部Ilc的外周侧;大致呈圆弧状的两条腕部11c,其在+X轴侧与-X轴侧之间沿着圆周方向延长,用于将内侧保持部Ila与外侧保持部Ilb相互连结起来;内侧连结部lld,其从内侧保持部Ila向位于径向外侧的腕部Ilc延长,以将腕部Ilc 一个端部与内侧保持部Ila连结起来;以及外侧连结部He,其从外侧保持部Ilb向位于径向内侧的腕部Ilc延长,以将腕部Ilc另一个端部与外侧保持部Ilb连结起来。从内侧连结部Ild到外侧连结部Ile的圆周方向延长角度Φ为180度。
[0039]前侧弹簧构件IIA和后侧弹簧构件IlB的各自内侧保持部Ila与透镜支架14的Z轴方向前侧和Z轴方向后侧相连接。另外,前侧弹簧构件IlA和后侧弹簧构件IlB的各自外侧保持部Ilb与设置于箱体17侧的外架12的Z轴方向前侧和Z轴方向后侧相连接。并且,外架12的外周壁12a嵌入到立设于箱体17外周的圆筒状的侧壁17a的内侧,由此构成了透镜驱动装置10。
[0040]由此,将前侧弹簧构件IlA的腕部Ilc与后侧弹簧构件IlB的腕部Ilc分别设置在从透镜15的光轴O方向观察时彼此以90度旋转(扭转)所形成的对应位置上。
[0041]S卩,如图4所示,将前侧弹簧构件IlA的腕部Ilc与内侧连结部Ild相连的连结位置标示为Hf,并将后侧弹簧构件IlB的腕部Ilc与内侧连结部I Id相连的连结位置标示为Ilg时,以光轴O为中心,以使从连结位置Ilf到连结位置Ilg的扭转角度α为90度的方式,将前侧弹簧构件IlA和后侧弹簧构件IlB分别安装到透镜支架14和箱体17上。
[0042]并且,在对线圈16通电以使透镜驱动装置10进行对焦动作时,线圈16受到朝向Z轴方向前方的推力。由此,使透镜支架14向Z轴方向前方移动到其受到的推力与前侧弹簧构件IlA和后侧弹簧构件IlB所产生的复原力达到平衡的位置上。
[0043]如上所述,前侧弹簧构件IIA和后侧弹簧构件IIB的各自的腕部I Ic延长角度Θ、Φ形成为180度,这样各腕部Ilc对与Z轴成直角的任意方向所产生的弹簧强度完全相同(均等化),由此降低了前侧弹簧构件IlA与后侧弹簧构件IlB之间的弹簧强度的强弱偏差。
[0044]S卩,使前侧弹簧构件IlA和后侧弹簧构件IlB各自的腕部Ilc的弹簧在与Z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的弹簧强度均等化,从而弹簧强度不会在特定的方向上发生强弱偏差。因此,即使在使光轴O成为水平状态,且对前侧弹簧构件IlA的腕部Ilc和后侧弹簧构件IlB的腕部Ilc向与Z轴成直角的方向施加由透镜15、透镜支架14和线圈16产生的载荷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将光轴O维持为水平方向的状态下使透镜支架14沿着铅垂方向移动,因此,透镜支架14不会绕着与Z轴成直角的轴发生倾斜。
[0045]另外,前侧弹簧构件IlA和后侧弹簧构件IlB以各自的腕部Ilc旋转90度(扭转)的状态配置,并且在维持该状态下与透镜支架14相连接,因此,即使透镜支架14随着对焦动作沿着Z轴方向移动,透镜支架14也难以绕着与Z轴成直角的轴发生倾斜,从而能够获得变形小的拍摄图像。
[004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前侧弹簧构件IlA和后侧弹簧构件IlB的腕部Ilc的延长角度Θ和φ分别设定为180度,但并不受限于此,只要使其形成为180度以上即可。
[0047]图5和图6表示适用于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前侧弹簧构件IlA和后侧弹簧构件IlB的另一例子的平面图。
[0048]在本例子中,前侧弹簧构件IlA和后侧弹簧构件IlB的形状与图1?图4所示的形状各不相同。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其前侧弹簧构件IlA和后侧弹簧构件IlB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和形状不同,除此之外,外架12、永久磁铁13、透镜支架14、透镜15、线圈16以及箱体17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另外,只要将各部件的形状适当变形使其与前侧弹簧构件IlA和后侧弹簧构件IlB的形状相匹配便可。
[0049]如图5所示,前侧弹簧构件IlA包括:方形框状的内侧保持部11a,其安装于透镜支架14上,且位于后述腕部Ilc的内周侧;方形框状的外侧保持部11b,其安装于箱体17侦牝且位于腕部Ilc的外周侧;两条3字状的腕部11c,其在+ Y轴侧与-Y轴侧之间沿着以光轴为圆心的圆周方向延长,用于将内侧保持部I Ia与外侧保持部I Ib相互连结起来;内侧连结部lld,其从内侧保持部Ila向位于径向外侧的腕部Ilc延长,用于将腕部Ilc的一个端部与内侧保持部Ila连结起来;以及外侧连结部He,其从外侧保持部Ilb向位于径向内侧的腕部Ilc延长,用于将腕部Ilc的另一个端部与外侧保持部Ilb连结起来。从内侧连结部Ild到外侧连结部lie的圆周方向延长角度Θ为180度。
[0050]如图6所示,后侧弹簧构件IlB包括:方形框状的内侧保持部11a,其安装于透镜支架14上,且位于后述的腕部Ilc的内周侧;方形框状的外侧保持部11b,其安装于箱体17侦牝且位于腕部Ilc的外周侧;两条3字状的腕部11c,其在+ X轴侧与-X轴侧之间沿着圆周方向延长,用于将内侧保持部Ila与外侧保持部Ilb相互连结起来;内侧连结部lld,其从内侧保持部Ila向位于径向外侧的腕部Ilc延长,用于将腕部Ilc的一个端部与内侧保持部IIa连结起来;以及外侧连结部He,其从外侧保持部Ilb向位于径向内侧的腕部Ilc延长,用于将腕部Ilc的另一个端部与外侧保持部Ilb连结起来。从内侧连结部Ild到外侧连结部lie的圆周方向延长角度Φ为180度。
[0051]另外,将前侧弹簧构件IlA的腕部Ilc与后侧弹簧构件IlB的腕部Ilc分别设置在从透镜15的光轴O方向观察时彼此旋转(扭转)90度所形成的对应位置。
[0052]这样,使前侧弹簧构件IlA和后侧弹簧构件IlB的各腕部Ilc的延长角度Θ和φ分别形成为180度,使得各腕部Ilc在与Z轴成直角的任意方向所产生的弹簧强度完全相同(均等化),由此降低了前侧弹簧构件IlA和后侧弹簧构件IlB之间的弹簧强度的强弱偏差。
[0053]由此,使各腕部Ilc在与Z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的弹簧强度均等化,从而不会在特定的方向上发生强弱偏差。因此,即使在由透镜15、透镜支架14和线圈16产生的载荷向与Z轴成直角的方向施加于各腕部Ilc上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将光轴O维持为水平方向的状态下使透镜支架14沿着铅垂方向移动,不会绕着与Z轴成直角的轴倾斜。
[0054]另外,将前侧弹簧构件IlA和后侧弹簧构件IlB在使各自腕部Ilc旋转90度的状态进行配置,并分别与透镜支架14连接起来,因此,即使使透镜支架14沿着Z轴方向移动,透镜支架14也难以绕着与Z轴成直角的轴发生倾斜,从而能够获得变形较小的拍摄图像。
[0055]图7是表示适用于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前侧弹簧构件IlA的另一例子的平面视图。
[0056]如图7所示,前侧弹簧构件IIA被分为+ Y侧的前侧弹簧构件IIJ和-Y侧的前侧弹簧构件IlK两部分,将+ Y侧的前侧弹簧构件IlJ与-Y侧的前侧弹簧构件IIK配设在以光轴O为中心而呈180度旋转对称的对应位置上。
[0057]+ Y侧的前侧弹簧构件IIJ和-Y侧的前侧弹簧构件IIK分别包括:L字状的内侧保持部11a,其安装于透镜支架14上,且位于后述腕部Ilc的内周侧;L字状的外侧保持部11b,其安装于箱体17侧,且位于腕部Ilc的外周侧;3字状的腕部11c,其沿着圆周方向延长,用于将内侧保持部Ila与外侧保持部Ilb相互连结起来;内侧连结部lld,其从内侧保持部Ila向位于径向外侧的腕部Ilc延长,用于将腕部Ilc的一个端部与内侧保持部Ila连结起来;以及外侧连结部He,其从外侧保持部Ilb向位于径向内侧的腕部Ilc延长,用于将腕部Ilc的另一个端部与外侧保持部Ilb连结起来。从腕部Ilc的内侧连结部Ild到外侧连结部Ile的圆周方向延长角度Θ分别为180度。
[0058]由此,与各腕部Ilc的Z轴成直角的方向的弹簧强度完全相同(均等化),从而弹簧强度不会在特定的方向发生强弱偏差。即使在使光轴O成为水平状态,且对前侧弹簧构件IlA的腕部Ilc和后侧弹簧构件IlB的腕部I Ic施加由透镜15、透镜支架14和线圈16产生的与Z轴成直角的方向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将光轴O维持为水平方向的状态下使透镜支架14沿着铅垂方向进行移动,因此,透镜支架14不会绕着与Z轴成直角的轴发生倾斜。
[0059]此外,在图7中仅仅例示出了前侧弹簧构件11A,但并不仅限于前侧弹簧构件11A,后侧弹簧构件IlB也能够两等分。另外,也可以只将前侧弹簧构件IlA和后侧弹簧构件IlB中的任一方进行分割,另一方与图2、图3或图4所示的前侧弹簧构件IlA和后侧弹簧构件IlB同样以不进行分割的形状也可。但是,关健是前侧弹簧构件IlA和后侧弹簧构件IlB各自的腕部Ilc的延长角度要在180度以上。
[0060]图8是表示适用于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前侧弹簧构件IlA的另一例子的平面视图。
[0061]如图8所示,前侧弹簧构件IlA包括:方形框状的内侧保持部11a,其安装于透镜支架14上,且位于后述腕部Ilc的内周侧;方形框状的外侧保持部11b,其安装于箱体17侦牝且位于腕部Ilc的外周侧;两条3字状的腕部11c,其在+ Y轴侧与-Y轴侧之间沿着圆周方向延长,用于将内侧保持部Ila与外侧保持部Ilb相互连结起来;内侧连结部lld,其从内侧保持部Ila向位于径向外侧的腕部Ilc延长,用于将腕部Ilc的一个端部与内侧保持部Ila连结起来;外侧连结部He,其从外侧保持部Ilb向位于径向内侧的腕部Ilc延长,用于将腕部Ilc的另一个端部与外侧保持部Ilb连结起来。从内侧连结部Ild到外侧连结部Ile的圆周方向延长角度Θ为180度。
[0062]另外,在呈3字状延长的腕部Ilc中,分别形成有蜿蜒部II1、蜿蜒部Ilj和蜿蜒部Ilko蜿蜒部Ili位于内侧连结部Ild与蜿蜒部Ilj之间,并沿着径向蜿蜒。蜿蜒部Ilj沿着径向蜿蜒,其在X轴方向的中央部相互分离地形成于+ Y侧和-Y侧。蜿蜒部Ilk位于外侧连结部Ile与蜿蜒部Ilj之间,沿着径向蜿蜒。在腕部Ilc受到与Z轴成直角的方向的冲击时,这些蜿蜒部11 1、11 j、I Ik能够缓和冲击力,抑制扭曲的发生。
[0063]由此,与前侧弹簧构件IlA和后侧弹簧构件IlB各自的腕部Ilc的Z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的弹簧强度完全相同(均等化),在特定的方向上弹簧强度不产生强弱偏差。即使将光轴O置为水平,且对前侧弹簧构件IlA的腕部Ilc和后侧弹簧构件IlB的腕部Ilc施加由透镜15、透镜支架14和线圈16产生的与Z轴成直角的方向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将光轴O维持为水平方向的状态下使透镜支架14沿着铅垂方向移动,从而透镜支架14不会绕着与Z轴成直角的轴发生倾斜。
[0064]此外,在图8中,说明了在前侧弹簧构件IIA的腕部Ilc上形成有蜿蜒部ll1、llj、Ilk的例子,但也能够在后侧弹簧构件IlB中形成有蜿蜓部ll1、llj、llk。另外,也能够仅仅在前侧弹簧构件IlA和后侧弹簧构件IlB中的任一者形成有蜿蜒部ll1、ll j、llk,而在另一者不形成蜿蜒部ll1、llj、llk也可。但是,关健是使前侧弹簧构件IlA和后侧弹簧构件IIB各自的腕部Ilc的延长角度形成为180度以上。
[0065]另外,不必要在腕部Ilc上同时形成有蜿蜒部ll1、llj、llk,可以仅仅使腕部Ilc上形成有蜿蜒部ll1、llj、llk中的任一者,也能够缓和施加于腕部Ilc上的冲击力。另外,蜿蜒部ll1、llj、llk的蜿蜒曲折数并不作限制,可作适当变更。
[0066]以上,利用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受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范围。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能够对所述实施方式施加多种变更或改良是显而易见的。根据权利要求书可明确施加那样的变更或改良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
[0067]附图标记说明
[0068]10 一透镜驱动装置,IlA 一前侧弹簧构件,IlB 一后侧弹簧构件,12 一外架,13 一永久磁铁,14 一透镜支架,15 一透镜,16 一线圈,17 一箱体。
【权利要求】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 用于保持透镜的透镜支架; 配设于所述透镜支架外周侧的箱体; 用于将所述透镜支架悬架支承为能够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的弹簧构件;以及 用于将所述透镜支架向所述光轴方向驱动的电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构件包括: 前侧弹簧构件,其安装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前侧,用于支承所述透镜支架;以及 后侧弹簧构件,其安装于所述光轴方向的后侧,用于支承所述透镜支架; 所述前侧弹簧构件和后侧弹簧构件分别包括: 沿着所述透镜光轴周围延长的多个腕部; 设置于所述腕部的内侧,且与所述透镜支架侧相连接的内侧保持部;以及 设置于所述腕部的外侧,且与所述箱体侧相连接的外侧保持部; 所述各腕部的一个端部与内侧保持部相连结,另一个端部与外侧保持部相连结,在所述光轴周围延长的腕部的延长角度达180度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侧弹簧构件的所述各腕部一个端部与内侧保持部相互连结的部位与在所述后侧弹簧构件的所述各腕部一个端部与内侧保持部相互连结的部位,位于彼此绕着所述透镜的光轴旋转90度所形成的对应位置。
【文档编号】G03B13/34GK204166183SQ201420624637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8日
【发明者】寺嶋厚吉 申请人:惠州市大亚湾永昶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景美达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惠州大亚湾三美达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