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040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背光模组上方,背光模组为其提供辉度充分、分布均匀的面光源。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CF,Color Filter)、薄膜晶体管基板(TFT,Thin Film Transistor)、位于CF基板上的上偏振片(CF POL)以及位于TFT基板下的下偏振片(TFT POL)。其中,CF基板通常为彩色滤光片玻璃(CF GLASS),其材质为光学级玻璃,厚度在0.4mm左右;薄膜晶体管基板(TFT,Thin Film Transistor)通常为TFT层玻璃(TFT GLASS),其材质为光学级玻璃,厚度在0.4mm左右;上偏振片和下偏振片的材质通常为PVC材质薄膜加涂层,厚度在0.2mm以内。液晶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之间放置液晶分子,通过玻璃基板通电与否来控制液晶分子改变方向,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

为给用户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液晶显示装置向无边框方向发展。相关技术中无边框液晶显示装置通常设计为三面无边框,而地侧(Sourse Board侧)设计为有边框。图1为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三面无边框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液晶显示面板11置于中框12上,中框12与背板13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液晶显示面板上表面与中框上端部齐平,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可直接外漏作为外观。

图2为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地侧有边框时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21、前框22、背光模组 23、Source Board24等,液晶显示面板21安装在背光模组23上,液晶显示面板21中的TFT基板211通过COF(柔性电路板)231与Source Board 24连接,进而驱动液晶显示面板;前框22上的前框支臂221盖住液晶显示面板21上的上偏振片212,以将液晶显示面板21进一步固定,同时也遮蔽了TFT基板211与Source Board 24之间连接的COF 231和部分背光模组组件。这就导致地侧的前框支臂上表面与液晶显示面板上表面之间存在一定断差,与图1所示三面无边框的液晶显示装置相比,使得地侧的液晶显示面板不能直接外漏作为外观。

上述相关技术液晶显示装置地侧,由于Source Board与液晶显示面板利用COF连接,COF不能直接外漏,因此,需要通过前框支臂盖住液晶显示面板来遮蔽COF和部分背光模组组件,如此使得液晶显示装置地侧通常设计为有边框,进而导致液晶显示装置无法实现四面无边框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能够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地侧难以实现无边框设计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侧框以及连接液晶显示面板和侧框的装饰条,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CF基板、与所述CF基板贴合设置的TFT基板、贴合在所述CF基板上的上偏振片、贴合在所述TFT基板下的下偏振片,其中,所述上偏振片边缘与TFT基板边缘之间形成断差位置,所述装饰条安装在所述断差位置并水平向外延伸至侧框处,且固定于所述侧框上;所述断差位置包括CF基板上未被上偏振片覆盖的部分和TFT基板上未被CF基板覆盖的部分,所述装饰条的上表面和上偏振片的上表面齐平。

可选地,所述装饰条水平向外延伸至侧框后,还可继续延伸形成一网罩,用于包裹住侧框。其中,所述网罩截面可为弧形或方形。

可选地,所述装饰条可通过贴附或涂布胶体安装在所述断差位置。

可选地,所述装饰条可通过胶粘或机械连接固定于所述侧框上。。

可选地,所述装饰条可以是涂胶薄层、金属薄层或树脂薄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侧框以及连接液晶显示面板和侧框的装饰条,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CF基板、与所述CF基板贴合设置的TFT基板、贴合在所述CF基板上的上偏振片、贴合在所述TFT基板下的下偏振片,其中,所述上偏振片边缘与TFT基板边缘形成断差位置,所述断差位置包括CF基板上未被上偏振片覆盖的部分和/或TFT基板上未被CF基板覆盖的部分,所述装饰条安装在该断差位置并水平向外延伸至侧框处,且固定于所述侧框上,所述装饰条的上表面和上偏振片的上表面齐平,从而进一步将液晶显示面板固定。

与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前框支臂盖住上偏振片来遮蔽COF和部分背光模组组件相比,本发明利用上偏振片边缘与TFT基板边缘之间形成的断差位置,在该断差位置安装装饰条,装饰条水平向外延伸至侧框处,且固定于侧框上,从而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进一步固定,如此通过侧框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装饰条来遮蔽COF和部分背光模组组件,省去了相关技术中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上偏振片上方的前框支臂。

另外,由于装饰条的上表面和上偏振片的上表面齐平,消除了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前框支臂上表面与液晶显示面板上表面之间形成的断差,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可直接外漏作为外观,达到液晶显示装置地侧无边框设计的目的,进而实现液晶显示装置四面无边框设计,且外形美观,为用户提供更完美、更宽大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三面无边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地侧有边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液晶显示面板BM区与d1、d2、d3、d4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装饰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装饰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液晶显示装置可以是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如液晶电视机、平板电脑、便携式个人电脑等。面板可以是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在内的各种非自发光显示器件,由于这一类显示面板自身并不发光,背光模组位于液晶显示面板背后,以充当液晶显示面板的光源。

由于在液晶显示装置地侧,Source Board与液晶显示面板利用COF连接,COF不能外漏作为外观,这就需要通过前框支臂盖住液晶显示面板来遮蔽COF和部分背光模组组件,如此使得液晶显示装置地侧通常设计为有边框,进而导致液晶显示装置无法实现四面无边框设计。

为解决液晶显示装置地侧难以实现无边框设计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如图3所示,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31、用于组装背光模组的侧框32以及连接液晶显示面板31和侧框32的装饰条33,液晶显示面板31包括CF基板312、与CF基板312贴合设置的TFT基板313、贴合在CF基板312上的上偏振片311、贴合在TFT基板313下的下偏振片314。

其中,如图4所示,上偏振片311边缘与TFT基板313边缘之间形成断差位置d1,断差位置d1包括:CF基板312上未被上偏振片311覆盖的部分d2和TFT基板313上未被CF基板312覆盖的部分d3,装饰条33安装在该断差位置d1并水平向外延伸至侧框32处,且固定于侧框32上,装饰条33的上表面和上偏振片311的上表面齐平,从而将液晶显示面板进一步固定。

其中,在TFT基板313上呈矩阵状配置有像素电极,并对各像素电极形成有用于开关信号的TFT;在与TFT基板313相对设置的CF基板312上,形成有与TFT基板313上的像素电极对应的滤光片。TFT基板313被形成为比CF基板312大,结合图4所示,这是由于在TFT基板313上未被CF基板312覆盖的部分d3上安装有驱动IC和挠性布线基板,用于电性连接外部设备,进而驱动液晶显示面板。TFT基板313与CF基板312重叠部分的机械性较强,而TFT基板313上未被CF基板312覆盖的部分d3处的机械性较弱,为机械性保护液晶显示板,所以形成不会对该部分造成冲撞的模制件(图中未标识)结构,也就是液晶显示面板被收纳在模制件中。

TFT基板313与CF基板312由环状密封材料粘着,液晶材料被封装夹持在由TFT基板313、CF基板312及密封材料所围成的空间内。

TFT基板313与CF基板312都具有玻璃基板和多层薄膜层。下偏振片314和上偏振片311分别密合贴附于TFT基板313、CF基板312上,例如通过粘着剂贴附。此时,上偏振片311和下偏振片314以其透射轴(也称为偏振轴)正交或平行的方式贴附。背光模组提供的面光源,经由下偏振片偏正后,再通过液晶分子发生折射,最后再经由上偏振片偏正后从液晶显示面板透出,进而实现画面显示。

可选地,装饰条33呈薄片状,液晶显示面板31 中CF基板312上未被上偏振片311覆盖的部分d2,装饰条33安装在该部分d2处,如此将装饰条33和液晶显示面板31固定在一起。同时,为遮挡TFT基板313与Source Board 34之间的COF 35和部分背光模组组件,装饰条33可水平向外延伸至侧框32上端部,且固定于侧框32上端部,从而将液晶显示面板进一步固定。此时,液晶显示面板31中的CF基板312上表面和侧框32上端部可齐平。

可选地,如图5所示,液晶显示面板31中TFT基板313上未被CF基板312覆盖的部分d3上也安装装饰条33,该部分d3上的装饰条33也可水平向外延伸至侧框32上端部,并连接在侧框32上端部,从而增加液晶显示面板固定的牢固性。此时,液晶显示面板31中的TFT基板313上表面和侧框32上端部可齐平。

优选地,装饰条33的上表面和上偏振片311的上表面齐平,可消除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前框支臂上表面与面板上表面之间形成的断差,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可直接外漏作为外观,进而使得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好的观赏性,为用户提供更完美的视觉效果。

可选地,装饰条33可通过粘着剂或双面胶带贴附在断差位置d1;也可通过涂布胶体并固化胶体的方式压合在断差位置d1,胶体的材料包括silicon(硅)或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胶体固化可选取热固化或光固化。上述实施方式中,装饰条的材料可以是涂胶薄层、金属薄层或树脂薄层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其中,为了保证装饰条作为外观遮蔽COF和部分背光模组组件,同时也能够将液晶显示面板的固定更加牢固,这就需要将安装装饰条的面积增大,结合图4所示,可将上偏振片311边缘与TFT基板313边缘之间形成的断差位置d1的宽度进一步增大,也就是在面板BM区一定的情况下,减少液晶显示面板中上偏振片边缘到面板显示区域的距离d4,从而增加装饰条的安装面积,使得面板固定更牢固。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与侧框32上端部固定的装饰条33还可继续延伸至侧框32下端部,且固定于侧框32下端部,以形成一网罩332包裹住侧框32,该网罩332作为外观,使得液晶显示装置的外形更美。

可选地,上述网罩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截面形状,可为弧形或方形,具体的网罩截面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装饰条的生产工艺以及是否美观而自由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制。

此外,装饰条与侧框端部之间的固定有多重方式,可以为胶粘连接,如通过遮光胶带、双面胶带或粘着剂等将装饰条下表面与侧框端部固定,也可以为机械连接,如通过螺钉锁合或铆钉锁合将装饰条固定于侧框端部,从而将液晶显示面板靠近该断差位置d1端进一步固定于侧框上,进而可组装成完整的无边框液晶显示装置。

当然,以上对于装饰条与侧框端部的固定方式也仅仅是一种举例说明,可以想到同样能够用其他连接方式将两者固定在一起,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侧框以及连接液晶显示面板和侧框的装饰条,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CF基板、与所述CF基板贴合设置的TFT基板、贴合在所述CF基板上的上偏振片、贴合在所述TFT基板下的下偏振片,其中,所述上偏振片边缘与TFT基板边缘形成断差位置,所述断差位置包括CF基板上未被上偏振片覆盖的部分和TFT基板上未被CF基板覆盖的部分,所述装饰条安装在该断差位置并水平向外延伸至侧框处,且固定于所述侧框上,所述装饰条的上表面和上偏振片的上表面齐平,从而进一步将液晶显示面板固定。

与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前框支臂盖住上偏振片来遮蔽COF和部分背光模组组件相比,本发明利用上偏振片边缘与TFT基板边缘之间形成的断差位置,在该断差位置安装装饰条,装饰条水平向外延伸至侧框处,且固定于侧框上,从而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进一步固定,如此通过侧框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装饰条来遮蔽COF和部分背光模组组件,省去了相关技术中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上偏振片上方的前框支臂。

另外,由于装饰条的上表面和上偏振片的上表面齐平,消除了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前框支臂上表面与液晶显示面板上表面之间形成的断差,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可直接外漏作为外观,减小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达到液晶显示装置地侧无边框设计的目的,进而实现液晶显示装置四面无边框设计,且外形美观,为用户提供更完美、更宽大的视觉效果。

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其他构成等已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可参考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